骗子最喜欢利用的三个心理弱点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将踏入大学的18岁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发放奖学金的诈骗电话,被骗走了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被骗后,徐玉玉郁结于心,最终不幸离世,让人扼腕。频频出现的被骗悲剧,让大家伤感、愤怒、无奈,是骗子太高明,还是因为我们心魔深种?
  小调查: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吗?
  ● 你是否发自内心的敬重权威,只要是权威发出的声音一贯执行,很少质疑?
  ● 你是否很难拒绝别人,即使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也很少坚持,常常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别人,被公认为“好人”?
  ● 你是否非常在意自己的情绪(感觉)、想法,从而忽略周围的存在,常被别人评价为很“自我”?
  如果你是上面的其中一个,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骗子们的最佳对象!
  1不容置疑的“权威”
  为什么学生最容易受骗?因为他们比较信任权威,感觉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教育孩子们最多的是听话,很少有人教导孩子怎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立场,当骗子假装成学校公务人员,以发放奖学金为理由行骗时,学生们很难怀疑。最近新闻里的频繁报道的骗学费,多是这种模式,此外骗子还会扮演成法官、警察等社会上公认的权威。
  我去年就遇到过这样一次电话诈骗。首先,他们扮演检察院工作人员,说我的信用卡出现了问题,涉嫌犯罪,要求我核实;然后是警察打电话过来,要求澄清是不是在某地用过信用卡……因为对方的权威身份,我差点儿就相信了他的话。当他说我的信用卡出问题的时候,我就“脑补”了我丢失的身份证,因为对方的权威身份,我们很可能会听从对方的指挥,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和立场。
  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对待权威的态度是小时候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的延续。因为小时候父母是我们世界里绝对的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权威从父母扩展到老师、领导、专家和各种权威机构。如果我们从小在父母面前一贯顺从,从来不会质疑父母的决定,维护自己的声音,那么长大的我们也很难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很容易把做决定的权利拱手相让,外加赠送我们口袋里的钱。
  2有求必应的“好人”
  另外一种常见的骗术是向我们请求帮助,这让那些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好人”们吃尽苦头。最近新闻曝光骗局:骗子在火车站谎称自己是大学生,钱包被偷没钱买车票,向路人求助,并称他父母用支付宝还款。骗子拿走了现金,却用假的还款截图迷惑帮助者,当帮助者发现钱没收到的时候,骗子已经逃之夭夭。记得我刚读大学那会儿也遇见过这种骗子,也是说钱包丢了,让我帮忙用银行卡转账取现金,损失了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虽然我的智商不低,也没有被催眠,甚至觉得他们的说法也有漏洞,可我還是无法拒绝他们。无法拒绝别人,从根本上说,是无意识地取悦别人,是很多人人格的一部分,这给骗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心理学理论认为,我们和世界上每个人建立的关系,都是从过去学到的经验中照搬出来的。假如我们很小的时候,一直取悦父母,如果违背了父母、拒绝了父母的要求会受到严重惩罚(小时候的严重惩罚一般是对被抛弃的恐惧或形式上被抛弃,并非真的存在虐待),我们会以为与人建立关系时“取悦”是必须的,“拒绝”意味着非常可怕的后果。所以成年后即使理智上我们清楚对方对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可还是无法拒绝,因为拒绝意味着我们要面对小时候感觉到的那份强烈的恐惧。
  “信任权威”和“无法拒绝别人”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守不住自己的立场,很轻易地就把决定权交给别人,按照别人的要求,把口袋里的钱付给对方。
  3“我”是世界的中心
  还有一类很“自我”的人,他们坚持自己的立场,执着于自己的感觉,可以忽视其他所有的存在,很难去分辨眼前发生的是真还是假。我们很常见的骗术“中奖”就是利用了人们这种心理,也就是常说的“贪欲”。骗子利用中大奖,挑动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大奖”上面。相比于大奖,所付出的税啊、邮费啊之类的小钱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于是我们把这些“小钱”送给了骗子,“大奖”却没有到手。我们也经常在路边遇到此类的骗局,比如贱卖某些东西,把真的给我们验货,我们很开心觉得占了便宜的时候,对方会把真货换成假冒伪劣产品送到我们手里。除了利用我们的“贪欲”,骗子还会利用其他事情挑动我们的情绪,比如,冒充直系亲属出危险向我们借钱;通过短信把银行卡号发过来,说换账号了,让我们给他转账等。如果我们深信自己在面对各种情况的感受,很少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就很容易在骗子的“表象”面前中招。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客观现实到底有多少差距,取决于大脑对外在信息的加工方式,必须通过验证才能确定自己的看法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如果过于信任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就是现实,看不到与客观的差距,这时候的看法就可称为“自恋幻觉”。经常用“自恋幻觉”代替客观现实的人,也是骗子们理想的作案对象,当自恋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就很难再用现实去检验,此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口袋里的钱送给对方,还会非常庆幸甚至感激对方。
  心理学认为初生的婴儿都是自恋的,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整个世界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只有母性的爱和关注促使他接受这些差别,一步步从自恋中走出来。走出“自恋幻觉”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做决定的依据是客观现实,而非个人好恶。能做到实事求是的人太少,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活在自己自恋的幻觉中。
  防止上当受骗要坚定立场,避免盲目信任权威,学会拒绝别人,同时要实事求是。坚持自己为自己负责,不能因为对方的压力就按照对方的要求行动;尽可能地实事求是,寻找现实依据,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就从口袋里掏钱。如果我们具备了上述成熟而独立的人格,骗子在我们面前将无所遁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医学受益匪浅,得到迅猛发展,尤其与临床相关的药物治疗、诊断分类系统、生物精神病学的某些研究方面与国际进展紧密连接。不过,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受到的关注虽也日益增加,但总体上发展得还不够。  基于对我国精神医学发展中“短板”的关切,我认为,与人文社会科学、心理行为科学相关的分支学科及交叉边缘学科亟待加强。这些相关分支学科可以归于与生物精神病学相对应、相辅相成的“人文精神医学”之中
期刊
精神/心理障碍患者  不是“精神病”  精神/心理障碍患者  不是“精神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的口号,旨在强调精神健康在21世纪的重要性。事实上,近年来的许多耳闻目睹的事件表面上可能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深究其潜在背后无不与当事者的心理健康或精神障碍有关系。  根据2007年费立鹏等报道的国内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约有17.5%的中国人患有精神障
期刊
如今是一个快餐时代,不论你是打开网络,还是点开手机,视频播报、微信微博等发出的新闻爆料多半是某某明星劈腿越位、某某大腕儿出轨之类的社会热点新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男人多薄幸”,“食色,性也”,这些名句,真是道出了男女出轨的本色。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在有些人眼里,出轨甚至与地位和成功画上了等号。  我有一位同学,出轨离婚后,我们就问他,好好的娇妻不爱,为何非要出轨?他的回答竟是:“人生太乏
期刊
“断舍离”是一种  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最近国内刮起一阵简约生活风:断舍离。它主要围绕人与物的关系,将人们从对物的沉迷中解放出来,从以物质为中心回归到以人为本,做到物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物所累。断舍离并不是简单的丢弃,而是通过梳理物品让自己睁开眼睛看生活,以此洞悉内心、发现问题。在清除生活废品的同时,清扫内心的垃圾,让自己轻装、轻松、轻快地生活。  断舍离既是生活理念更是动态行为,主要由“断、舍、
期刊
1  “咱们是不是‘兄弟’?”  “是。”  “可是你让我感觉有点累。”  “有吗?我只是对你好,你感觉不到吗?”  “是,但是这种‘好’我承受不了了。要是兄弟,你以后就别这样了好吧!”  “嗯……可你在我眼中不只是‘兄弟’。”  “你又来了,算了……”  这是来访者小张手机里的一段聊天记录。他,一米七的个头,文质彬彬,穿一件粉色的衬衫,略显紧身的西裤,一双时尚感十足的皮鞋,爱笑,说起话来声音有点
期刊
那天下午,诊室里来了一对母子俩。男孩约摸一米七的个头,修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庞上两只大眼睛,算得上一个帅小伙。进了门儿,却不看我一眼,自顾自地在诊室里走来走去,嘴里还念念有词,一会儿忽然就咧嘴笑了。  陪小伙子来的母亲叹了口气,开始跟我介绍病情。  面前的这个小伙子叫小满(化名),今年16岁了,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不爱和小伙伴玩,只有一个两个小伙伴时还可以在一起玩玩,人一多,他就不参加了,就喜欢一个
期刊
a  硕硕妈妈上周三在替女儿缝开线的书包时,察觉到硕硕莫名的紧张。当时她心下狐疑却没动声色,等到硕硕晚上入睡后才瞅空查了书包,结果发现了两本不适合硕硕看的书。到底是什么书?一本《花千骨》的漫画和一本有关少男少女的书。硕硕妈妈担心女儿看了这些书后变成“坏孩子”,希望我能以班主任的身份来了解这件事,并把硕硕引向“正途”。  哦,我吁了口气。心想,硕硕妈真有点大惊小怪,这类书看看又如何?第二天下午自习课
期刊
你还真是抑郁症啊,而且都快达到重度了。”唐医生仔细地看完了我的MMPI测试结果,抬起头,一脸凝重地看着我说。我则如释重负,甚至有一丝窃喜—似乎多年来的“预谋”突然间实现了,终于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为我糟糕的状态买单了,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理解后的激动,忍不住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那次,我是作为唐医生抑郁症研究项目的被试去找唐医生的。尽管我怀疑自己多年来抑郁症缠身,但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认为我更多的是性
期刊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让老师们头疼的“捣蛋鬼”:他们面对标准化的学校纪律,不会乖乖顺从,往往是百般抗争;他们无视老师的权威,轻慢老师的教诲;他们欺凌弱小,把同学的心爱之物据为已有;他们在课上大喊大叫,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a  小B,是一个五年级的男生,说话嗓门响,争强好胜,好管闲事,爱搞恶作剧,故意与同学吵架是家常便饭,稍有不如意就拳脚
期刊
搭錯位系列漫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