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我自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的《老王》一文,既入选了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又入选了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的语文教材。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重点的变化,弃之不顾或轻描淡写教过,我却在重读重教中获得了新的感悟。
  重读《老王》,我流泪了;重教《老王》,我哽咽了。我从老王看到了老王们,从杨绛看到了杨绛们。
  老王真是很不幸的,他赖以寄身的是荒僻的小胡同中破落的大院里破败倒塌的小屋,他赖以生存的工具是破旧的三轮车,他足以寄托自己生命的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他无妻无子女,哥死后给他留下没有出息的俩侄儿。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用一只眼睛直面人生看待世界,却深深理解和同情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杨绛一家,这是一种来自社会底层最朴素、最真诚的品质。而且,他从不自怨自艾,从不埋怨别人,从不迁怒社会,中国的百姓就这样在那个颠倒的时代,守着本分,守着善良,守着自身和社会道德的底线。老王是一个让人落泪的不幸者,而中国却因有了更多这样对待不幸态度的老王们,成了一个大幸的国家。
  “老王”一直让我对我邻居的遭遇难以释怀。我一直用我的泪眼去看我那乡亲。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儿一女是人口较小的家庭,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家境还算富裕:丈夫捕鱼,妻子织些渔网,两个儿子大了,一个务农,一个学石匠手艺,女儿绣花,等到儿女成家立业,我们那村庄成了小集市,老两口种些菜,又卖些菜以自足。但不幸接踵而来,先是大儿子在哈尔滨经商莫名其妙死在寓所,一年多后,小儿子因帮别人搞运输,和船一起葬身大海,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幸中最大的不幸,何况两个儿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部丧生。但上天似乎并不放过这户人家,接着,女婿因糖尿病严重而截肢最后不治而亡,大儿媳因家族遗传肝腹水昏迷住院需要几十万的医药费。再接着,丈夫因中风而瘫痪,女儿因高血压而昏厥……我不知道我该用什么语言来陈述他们家的不幸,我也不知道我该用什么情感来表示对他们一家深深的同情,我有时回老家给那婶子带些吃的用的,但她总是拿出一些东西还我,那怕一包咸菜、几斤糯米、一小袋橘子。我知道我不在乎这些,因为我可以用我的工资中极少的部分轻易地获得这些,但我都是带着虔诚之心接受,而接受这些东西时我都含着泪,一边用无力的语言安慰她:“别难过,别灰心,会好起来的。”老人苦笑,只说:“我知道。”我不敢对她有太多的物质援助,我怕被她理解成我用我的优越感可怜她,我只默默地祝福她。她从来不抱怨命运,也不诅咒上天,她只是淡然地接受着这既定的事实,淡然地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用淡然的态度进行着自我救赎。
  所以,每当有些人在无病呻吟夸大着自己的痛苦时,我总觉得是那样地肤浅;每当有些人在肆意地抱怨命运不公,迁怒他人、迁怒社会时,我总觉得是那样地贪心不足、那样地不负责任。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男子嫌家中妻子带着孩子又让岳母来家住太吵,于是就尽量不回家,到后来忍无可忍,就去问一禅师解决问题的办法。禅师向他保证帮他解决,但要求是什么都听他的。他以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当然应允。于是,禅师让这个人在第一天把一只狗养在客厅里,第二天把一头猪赶到客厅里,第三天把两只羊、一头牛赶到客厅里,第四天把十只鸡、十只鸭赶到客厅里。家里自然是臭气熏天,鸡飞狗跳,无一刻宁静。他又到禅师那里去讨解法,说只要禅师允许他把这些动物赶走,他什么都答应。后来他终于知道家中有妻儿岳母是多么宁静温馨的事。
  如同缸里的金鱼不知道大海的波涛一样,我们许多人都把自己的生活所及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把自己遭受到的不幸幻化成无边的大网,而自己东奔西突仍然冲不破心灵的牢笼。于是这个世界便一无是处,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欠他。他一方面享受着社会和他人为他创造的资源甚至幸福,另一方面又漠视乃至仇视社会共有的法则或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样的人既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较之于老王们,他们的不幸才是真正的不幸,而且他们的不幸会酿成社会的不幸。
  从老王到杨绛,杨绛一家在文革时期也是被冲击的。作为高知家庭,杨绛在钱老腿脚不灵便时,送他到医院都不敢坐三轮车,怕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但较之老王,她又是幸运的,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知识、完整的家庭、健全的肢体,还有一份固定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尽管文革给了她及她的家庭许多冲击,但她仍然可以给老王回报。当然,老王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以及以真情换真情的朋友情义。尽管老王知道,这不太可能,而且到死也没有得到,但他仍然渴盼着,哪怕是以缠满白布将见真主之身来到杨绛家,哪怕是第二天就死。是在老王死后多年杨绛才明白过来的,杨绛为自己迟到的省悟充满了愧疚。有杨绛的教训,我们读一读《老王》,至少可以让我们对待那些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老王们付出一点真诚、付出一些尊重,如同米里哀主教对待苦役犯冉·阿让,如同明月禅师对待小偷,发自内心的一句“兄弟”,可以是他们身边的一声洪钟、内心的一记重锤。或许我们少有杨绛的自我反省,没有主教和禅师的修为和人格魅力,但我们至少可以对我们身边的生活艰难者施以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不能,我们也可以对他们的劳动投以微笑、报以感谢,这些对他们便是无上的“施舍”。其实,我们什么也没做,当我们享受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洁净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快速的邮件……我们是否心存感激?当我们看着不幸者仍以自己微弱的身躯支撑别人的天空,以微薄的收入贴补更加不幸的人,我们是否被感动?
  读《老王》,让我放眼更多的“老王”们,让自己多一份恻隐之心;
  读《老王》,让我反思更多的“杨绛”们,让自己多一份虔敬之情!
  这个世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人应有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我们已是大幸者,我们也应该成为更多的不幸者的奉献者!
  在教学中,我以这样的感悟为感情的出发点,设计了四个问题:“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具有哪些品质?你觉得杨绛对他持什么态度?你关注过你身边类似老王这样的人吗?你对这样的人持什么态度?”而这样四个浅白的问题,却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深情的倾诉。谁说旧文激不出新感悟?
其他文献
有一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教材模块三第四单元“Reading: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上课伊始,教师跟学生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他首先用“Do you know me?”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接着特意又提高了一个音调,用近乎当年李阳演讲疯狂英语的气势说道:“I’m Bao.You can just call me Bao.Now call
期刊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学生能对答如流就表示他们真懂了吗?参考资料唾手可得,我们能禁止学生课前参考吗?虽说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有专家提出提倡
期刊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了工具性,侧重字词句篇语修逻的训练,而课文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
期刊
“类比”是一种在找出两个不同事物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点后,把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事物,从而对另一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中,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规律和实验过程而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一大“法宝”。在生物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类比化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很有意义。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类比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
期刊
一、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的、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采用“实践—评估—开发—实践—评估”的课程开发方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那就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所以说,校内外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绝不容忽视。 
期刊
有人说:“宽容无错,但学生出现错误时不批评一定有错;批评无错,但批评时粗暴和缺乏真诚一定有错。”我们只有读懂了这句话,才能说真正懂得了批评的艺术。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一、批评的前提是尊重和关爱学生  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这剂良药要发挥疗效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  现在的学生,无论大小,自尊心都特别强。学生犯
期刊
张慧萍,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校长,兼任民盟台州市委会副主委、台州市政协常委,政协浙江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秀班主任,台州市劳动模范、台州市十杰女园丁、台州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张慧萍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努力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打造“和而不同”的管理文化,形成了比较稳
期刊
一、中澳中学课程计划的特点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1]课程表作为课程计划的主要外部表现形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具体、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之一,是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载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也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而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进程,增加他们理解课文的难度,甚至会将他们的思维导向歧途。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无效提问并不少见。  一、无效的语文课堂提问举例  (一)多而杂的提问  有的教师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研读,提问时“眉毛
期刊
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在整体客观上说,应该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可言;而在个体主观上说,就显得复杂难定。同样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认为负担很轻,但有的学生则觉得很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体本身在智力上有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非智力方面有差异,其中包括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认识的不同。  在农村职业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课,有些学生却在睡觉,或玩手机,或讲空话,等等。这种情况长此以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