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we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1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如我在上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就注重采用了诵读法。在朗读前首先划分词的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景色吟诵这首词。经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真知灼见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下阕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创造精神。这样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也从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再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以他饱含感情的文笔反复咏叹对总理无限怀念之情。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喊”,等一组句子时,要求学生充分体现对总理无比的怀念之情,语调应低沉;而读“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一组诗句时,语调则应缓慢,要充满痛惜之情;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等句子时,又强调学生语调要高亢而坚定,以反映总理生前日理万机的形象。通过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就能使他们很好地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感染。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给他们的心灵以洗涤。
  2抓住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字眼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不是政治教学,它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它不是单纯地脱离课文去给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政治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反复琢磨推敲,然后才能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上《藤野先生》一文时,当讲到鲁迅先生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只记住了“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我开导学生说,是不是这途中没有其它的地点呢?如果有,为什么单单出现了这两处?经过引导,学生明白了:“日暮里”使人想到“日暮途穷”的意思,处在异国他乡的鲁迅,路过此地,必然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磐”中的祖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分外关切之情;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明灭亡后,朱舜水不肯为清政府效劳,去日本讲学,百折不挠,以致老死异乡。鲁迅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经过对这两个地名的反复“推敲”之后,就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作本文时隐含的思想意义了,从而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3通过挖掘作品的主题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主题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注重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主题意义,使学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例如《白杨礼赞》一文,我就抓住“礼赞”二字对文章分析,经过分析得出文章的主题,即: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这样经过对主题的归纳,我又教育学生要像“白杨树”一样,要坚强,有上进心,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再如,在教《有的人》一诗,我在分析了课文之后,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今后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集体多做有益的事。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发挥文章主题思想的教育作用,才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渗透方式。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总之,课堂教学离不开德育,德育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在当今的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要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和实际需求来综合编排。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
期刊
【摘要】 综合性美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教会学生如何有系统的学习如何将学习中看似独立的各知识点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美术教育以及艺术教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身心健康及智力能力的发展等各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综合性 课堂教学 活动原则 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的全面综合性教育是现代美术教育的趋向,也是现代美术教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为“人文而人文”、“机械人文性” 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笔者称之为“伪人文性”现象。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下面,就现今阅读教学中的“伪人文性”现象以及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学会学习,
期刊
【摘要】 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阐述,探索与实践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快乐体育 教学主体 地位措施  快乐体育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体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下面
期刊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1.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期刊
【摘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小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性,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接收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特别是小学美术学科,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的飞驰,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否展现,情境设计是值得深研的课题。文章撷取欣赏范作、诗歌情境、影像、扮演角色、游戏、音乐欣赏等教学情境,配以课堂教学实例,对于指导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课程 小学美术 创设 教学情境  学生的思维
期刊
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普遍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依然相对滞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很不规范,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亟待加强和规范。  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各级重视不够。个别地方,尤其是农
期刊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让学生感觉美术课堂是自己的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享受快乐,感情美术带给他们的美,做一个课堂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上对主体性的培养要首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主体意识,在教学环节上下工夫,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在学习后,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评价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深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体性的发挥与
期刊
内容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