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三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该怎么指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写作,一直困扰着教师们。本文尝试从说理分析的角度,结合范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说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65-01
近年来,全国卷作文为增强“防套性”“防宿构性”及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探究能力的考查而启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学生走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困惑,指导学生从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理,从粗浅的表态到深入的阐述①,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范例探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说理分析方法。一、用因果分析法——揭原因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所述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因,原因和结果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由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使内容逐步深化。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小李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小李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变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小李要接受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网友“春城飞花”在交通微信平台积极呼吁,并联合广大网民建议交警部门取消对小李的处罚。交警队在得知网友们的诉求后高度重视,通过查看监控录像了解了情况,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取消了小李的此次违章。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针对这道作文题,有个学生选择从“为小李行为点赞”的角度入手说理,指出“小李行为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并从表层和深层方面揭示小李这样做的原因:
例1:小李勇闯红灯,为急救车让出安全通道,表面上是因为急救车上的病人情况危急,变道可以为抢救病人争取足够的时间;其次也因为他看准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能确保他人和自己的安全。从深层上说,尊重生命,包括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这源于人内心的“善”,正是心中的“善”促使小李不顾严厉的处罚,为急救车让出了路。
这段文字,学生在开头引材料表明态度和观点后,用因果分析法由浅入深地探究小李行为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从“内心的善”的角度去挖掘,使议论走向深刻。二、用矛盾分析法——辨事理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写作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就是要求我們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2: 小李之举,平衡了理性和人性,体现了公民个人素养之高。于人性,小李必须果断让开车道,让生命先行;于理性,小李不该闯红灯,违反交规;可退一步说,交规的本意是什么?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而小李细心观察后闯了红灯,也无损害他人安全,虽在明面上违反了交规,但此举本意却是守护他人的安全,并不与交规本意相悖。小李此举正是人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难道不值得为之点赞吗?
这段文字在说理论述中,展示了“人性”和“理性”这一对矛盾,“人性”和“理性”看似不可调和,实质上它们共同的本质都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这样,在说理分析中,这对矛盾由对立走向了统一,不但辨明了事理,也避免了说理的简单化、浅表化和绝对化。三、用结果分析法——预影响
结果分析法,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影响、意义等进行的推断和预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说理分析法,往往与假设说理相结合,去推断事件的结果,以此来强化己方的观点。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3:“春城飞花”面对网络中的有关资讯,没有冷漠地关闭页面,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俗态度与众多网民一起冷眼旁观,而是通过快捷通达的网络,为小李鸣不平。他也许知道,这样的呼吁带来的可能会是一场覆水难收的社会舆论打压,可能会是交管部门的毫不理睬,可能会在情和理之间被法律的严苛占了上风,但他毫不畏惧,为了守住心底的正义,他没有与一群息事宁人、三缄其口的网民沦为一体。他选择用正义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去呼吁,最终让小李免去了处罚,让善举在社会上得以被更好地宣扬,这一份由正义赋予的力量,不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吗?
这段文字在说理论述中,从“春城飞花”为小李鸣不平的角度,对该行为可能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作了前瞻性的预见,分析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甚至是不良后果),转而在对比中强化己方观点——“春城飞花”不为所惧,坚守正义的行为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值得社会去弘扬。这种说理分析法,拓宽了议论的广度和深度,值得一试。四、用背景分析法——拓思路
背景分析法,是对产生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依存的大背景进行的探究,通过联系现实中类似的事例展开阐述,在与原材料相融合中进行分析说理的方法。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4:纵观当下,正义被辜负的现象似乎不足为奇。扶摔倒老人被诓为撞倒老人,却没有人挺身而出;捐助贫困家庭却因在重病时无力行善受到贫困家庭的逼迫和辱骂,却没有人为他们发声;还有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没有得到及时的纠错……深究这些让人慨叹不已的事件根源,无不是因为正义感和责任感在民众身上的缺失。因而,像“春城飞花”这样守住心底的正义,敢于呐喊,责无旁贷扛起公民意识大旗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这段文字先指出了“正义被辜负的现象不足为奇”,然后列举社会背景中类似的现象阐释之,接着对产生这一类背景的根源进行探究,指出“正义感和责任感缺失”乃是问题所在,进而回扣材料中“春城飞花”的行为,再次强化己方观点。这种说理分析法,既跳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就事论事”的框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拓展,又能回到原材料的观点,做到了收放自如,论证有力。五、用反驳分析法——证观点 反驳分析法③,即引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的分析方法。在说理分析中,可以用事实来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以此为己方观点立论。下面以另一道作文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母亲节这一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間,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
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 “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针对这道作文题,有个学生引述材料后,从“孝,不应拘于形式”的角度展开说理论述:
例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自古以来,孝便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富于人性光辉的一部分,而孝的表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古有郭巨埋儿之愚孝,颖考叔不食佳肴之孝;近代有朱自清为父所写的《背影》,胡适关于母亲的散文;而今,更有了朋友圈的“炫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现孝的形式越发多样,或于朋友圈,或于文章,或于行动。因而,笔者认为网友的看法未免过于偏颇,只因孝形式的改变就对此大加指责实属不该,因为孝不应拘于形式。
这段文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孝的形式的变迁,以此来反驳网友对“炫孝”行为的批评与讽刺,进而证明了“孝,不应拘于形式”的论点。这种说理分析法应注意反驳的论据要真实可靠,论证要合乎逻辑,这样才能一箭中的。六、用辩证分析法——彰思辨
辩证分析法,就是强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具体说,就是在说理论证中进行自我校准,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进而通过说理分析,回到己方观点上来。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6:不可否认,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少数只做表面功夫,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炫孝”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试问有几人愿意看到自己最美好的祝福分享给朋友却遭冷嘲热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不该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陌生人,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随意评论。少数人心中的恶意不该成为人们相互分享感动与喜悦的绊脚石,更不该成为家庭亲人间情感阻隔的条框。孝,不应拘于形式。
这段文字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指出生活中的确存在“炫孝”之人,但毕竟少数,进而分析不可以用片面的眼光否定朋友圈“炫孝”的行为,最后再次点明观点。这样的说理分析,彰显了思辨,使说理更加深刻。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近年时兴的作文体式,强调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就事论事,并有所拓展地入情入理地进行思辨分析,而这些都离不开以上六种说理分析方法。如果学生能巧妙地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它们,一定会让文章走向深刻,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参考文献
[1] 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作文”名称溯源、命制要求与写作指要[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2A).
[2]李智明.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导练,2017年2月版.
[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1984年7月第2版.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说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65-01
近年来,全国卷作文为增强“防套性”“防宿构性”及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探究能力的考查而启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帮助学生走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困惑,指导学生从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理,从粗浅的表态到深入的阐述①,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范例探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说理分析方法。一、用因果分析法——揭原因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所述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因,原因和结果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由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使内容逐步深化。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小李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小李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变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小李要接受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网友“春城飞花”在交通微信平台积极呼吁,并联合广大网民建议交警部门取消对小李的处罚。交警队在得知网友们的诉求后高度重视,通过查看监控录像了解了情况,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取消了小李的此次违章。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针对这道作文题,有个学生选择从“为小李行为点赞”的角度入手说理,指出“小李行为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并从表层和深层方面揭示小李这样做的原因:
例1:小李勇闯红灯,为急救车让出安全通道,表面上是因为急救车上的病人情况危急,变道可以为抢救病人争取足够的时间;其次也因为他看准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能确保他人和自己的安全。从深层上说,尊重生命,包括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这源于人内心的“善”,正是心中的“善”促使小李不顾严厉的处罚,为急救车让出了路。
这段文字,学生在开头引材料表明态度和观点后,用因果分析法由浅入深地探究小李行为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从“内心的善”的角度去挖掘,使议论走向深刻。二、用矛盾分析法——辨事理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写作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就是要求我們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2: 小李之举,平衡了理性和人性,体现了公民个人素养之高。于人性,小李必须果断让开车道,让生命先行;于理性,小李不该闯红灯,违反交规;可退一步说,交规的本意是什么?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而小李细心观察后闯了红灯,也无损害他人安全,虽在明面上违反了交规,但此举本意却是守护他人的安全,并不与交规本意相悖。小李此举正是人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难道不值得为之点赞吗?
这段文字在说理论述中,展示了“人性”和“理性”这一对矛盾,“人性”和“理性”看似不可调和,实质上它们共同的本质都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这样,在说理分析中,这对矛盾由对立走向了统一,不但辨明了事理,也避免了说理的简单化、浅表化和绝对化。三、用结果分析法——预影响
结果分析法,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影响、意义等进行的推断和预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说理分析法,往往与假设说理相结合,去推断事件的结果,以此来强化己方的观点。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3:“春城飞花”面对网络中的有关资讯,没有冷漠地关闭页面,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俗态度与众多网民一起冷眼旁观,而是通过快捷通达的网络,为小李鸣不平。他也许知道,这样的呼吁带来的可能会是一场覆水难收的社会舆论打压,可能会是交管部门的毫不理睬,可能会在情和理之间被法律的严苛占了上风,但他毫不畏惧,为了守住心底的正义,他没有与一群息事宁人、三缄其口的网民沦为一体。他选择用正义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去呼吁,最终让小李免去了处罚,让善举在社会上得以被更好地宣扬,这一份由正义赋予的力量,不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吗?
这段文字在说理论述中,从“春城飞花”为小李鸣不平的角度,对该行为可能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作了前瞻性的预见,分析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甚至是不良后果),转而在对比中强化己方观点——“春城飞花”不为所惧,坚守正义的行为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值得社会去弘扬。这种说理分析法,拓宽了议论的广度和深度,值得一试。四、用背景分析法——拓思路
背景分析法,是对产生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依存的大背景进行的探究,通过联系现实中类似的事例展开阐述,在与原材料相融合中进行分析说理的方法。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4:纵观当下,正义被辜负的现象似乎不足为奇。扶摔倒老人被诓为撞倒老人,却没有人挺身而出;捐助贫困家庭却因在重病时无力行善受到贫困家庭的逼迫和辱骂,却没有人为他们发声;还有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没有得到及时的纠错……深究这些让人慨叹不已的事件根源,无不是因为正义感和责任感在民众身上的缺失。因而,像“春城飞花”这样守住心底的正义,敢于呐喊,责无旁贷扛起公民意识大旗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这段文字先指出了“正义被辜负的现象不足为奇”,然后列举社会背景中类似的现象阐释之,接着对产生这一类背景的根源进行探究,指出“正义感和责任感缺失”乃是问题所在,进而回扣材料中“春城飞花”的行为,再次强化己方观点。这种说理分析法,既跳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就事论事”的框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拓展,又能回到原材料的观点,做到了收放自如,论证有力。五、用反驳分析法——证观点 反驳分析法③,即引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的分析方法。在说理分析中,可以用事实来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以此为己方观点立论。下面以另一道作文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母亲节这一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間,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
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 “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针对这道作文题,有个学生引述材料后,从“孝,不应拘于形式”的角度展开说理论述:
例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自古以来,孝便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富于人性光辉的一部分,而孝的表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古有郭巨埋儿之愚孝,颖考叔不食佳肴之孝;近代有朱自清为父所写的《背影》,胡适关于母亲的散文;而今,更有了朋友圈的“炫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现孝的形式越发多样,或于朋友圈,或于文章,或于行动。因而,笔者认为网友的看法未免过于偏颇,只因孝形式的改变就对此大加指责实属不该,因为孝不应拘于形式。
这段文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孝的形式的变迁,以此来反驳网友对“炫孝”行为的批评与讽刺,进而证明了“孝,不应拘于形式”的论点。这种说理分析法应注意反驳的论据要真实可靠,论证要合乎逻辑,这样才能一箭中的。六、用辩证分析法——彰思辨
辩证分析法,就是强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具体说,就是在说理论证中进行自我校准,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进而通过说理分析,回到己方观点上来。下面以学生的习作节选为例:
例6:不可否认,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少数只做表面功夫,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炫孝”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试问有几人愿意看到自己最美好的祝福分享给朋友却遭冷嘲热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不该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陌生人,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随意评论。少数人心中的恶意不该成为人们相互分享感动与喜悦的绊脚石,更不该成为家庭亲人间情感阻隔的条框。孝,不应拘于形式。
这段文字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指出生活中的确存在“炫孝”之人,但毕竟少数,进而分析不可以用片面的眼光否定朋友圈“炫孝”的行为,最后再次点明观点。这样的说理分析,彰显了思辨,使说理更加深刻。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近年时兴的作文体式,强调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就事论事,并有所拓展地入情入理地进行思辨分析,而这些都离不开以上六种说理分析方法。如果学生能巧妙地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它们,一定会让文章走向深刻,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参考文献
[1] 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作文”名称溯源、命制要求与写作指要[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2A).
[2]李智明.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导练,2017年2月版.
[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1984年7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