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尤为严峻。本文对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给出了政策建议,旨在促进贫困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建议
  
  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最底生活保障线,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高校学生。据《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万左右,其中贫困生占在校生数的10%—20%,家庭特别困难的占5%—10%,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工作中需要格外关注的一个群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社会外在因素和自身内在因素的共同原因,在就业问题上明显处于弱势。例如:就业率偏低,如2006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2%,低于平均就业水平86.85%;择业岗位偏差,贫困大学生考上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和外企的较少,一般从事低待遇、基层性工作。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面广,关系到教育、就业、扶贫等几个社会热点领域。政府、高校、贫困大学生、用人单位等各方面要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建立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合力机制与长效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不符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家庭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经济情况较困难。贫困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父辈通过找到一份稳定体面、高收入的工作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期望。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他们忽略自身及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这致使他们不愿意回到家乡,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工作,不愿意选择艰苦行业。一项针对贫困生的就业调查表明:50.7%的贫困生选择了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工作,23%的人选择到内地省会城市工作,仅有9.7%的贫困大学生选择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到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不符,在就业区域,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非理性选择成为导致贫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匮乏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不健全,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成败与否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据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发现,父母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母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离退休、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的,其子女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贫困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匮乏,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就业渠道也就相对狭窄,就业机会相对更少。
  (三)经济条件束缚
  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费、招聘会门票等等费用加起来,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经济上的拮据迫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放弃了去外地求职的机会,限制了择业的范围。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是增加大学生求职的筹码,但是昂贵的考证支出让贫困大学生只能望“证”兴叹。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去学习专业之外的技能或特长,导致贫困生就业技能单一,这在某种程度上更降低了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造成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平等。另外,经济条件也限制了贫困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需要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相关调查显示,97%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愿意自主创业。
  (四)综合素质欠缺
  贫困大学生由于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在入学时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计算机及英语应用水平、文体特长等综合素质方面就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大学期间,由于生活压力及心理素质的原因,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社团活动、实习实践锻炼和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 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很多贫困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欠缺,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也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武汉工业学院对贫困生进行的一项关于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贫困毕业生也认识到自身能力欠缺是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有24.14%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表现在自我表达能力(35.80%)、外语能力(32.09%)、专业能力(31.88%)、人际交往能力(30.36%)等方面。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建议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构建起较系统的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体系。
  (一)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贫困毕业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政府要对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对于那些阻碍毕业生就业的陈旧制度予以改革,比如毕业生落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人才流动制度,消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限制和行业限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要制定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倾斜政策,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贫困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和基层工作,例如通过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提前评定职称,助学贷款政府代偿,给予较高额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后自由流动等,吸引贫困大学生到西部、农村和基层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
  另外,政府对于贫困生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面对的风险投资、信贷支持、减免税费、创业初期社会保障等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利用完整的机制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高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工作重点仍然放在物质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欠缺。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中的重点,以切实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进行全程化、专门化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宣讲国家鼓励贫困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开展面对贫困生群体的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例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等;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现实,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实实在在地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主动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
  此外,高校还应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他们相应的经济援助,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择业竞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得到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就业素质,提高他们就业的实践竞争力;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由相关部门指导管理,对贫困生自主创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宣传,提供专门的创业指导和帮助。
  (三)贫困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贫困大学生择业时应当科学合理地评价、认识自我和社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自觉投身西部,服务基层,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合理定位求职目标,调整择业心态,摈弃非大城市、高收入岗位不去的思想,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回报社会、奉献国家的精神品质。
  其次,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尽可能的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了解市场,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用人单位应平等招聘人才,营造公正的竞争环境
  就业歧视是给贫困毕业生就业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各种歧视现象经常见诸于报端,例如“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等等,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只有各行业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贫困毕业生才能真正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选优扶贫,为贫困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录用贫困生,引导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参考文献
  [1]林良夫等.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67-70.
  [2]李毅,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1:125-126.
  [3]祝玉芳,等.高校贫困生择业心态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4-55.
  [4]李胜新,等.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2:197:198.
  
  作者简介:郭彪(1985-),男,安徽临泉人,浙江大学化工系教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一、影视作品版权的概念rn影视作品版权主要是指影视作品的个人作者或者公司对其作为制片人所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含影视作品发行权、影视作品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为有效解决这些心理障碍,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健康观、培养其健康的学习心理,并通过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和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与转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障碍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项措施:加强与就业工作部门的协作;完善社团组织,提高绝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和深度;建立团员素质表现表,与就业能力进行科学对接,构建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就业    在党中央
【摘要】本文从浙江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着手,进行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预测,提出要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瓶颈问题,必须将其纳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架构中去构建,通过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调节和导向功能去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市场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经济发展活跃,虽然国家和地方、高校都在倡导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去,但从实际就业去向看,毕业
【摘要】本文立足高职就业工作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占“半壁江山”,它能否发挥这种作用,一定层度上取决于其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如果毕业生就业质量无法保证,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高职教育的质量核心是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毕业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所体
文字与图片的关系,索绪尔的语言学,能指与所指的概念,能指的确定性含义以及所指的符号性.我们借用来进行比喻,能指就是文字,它的确定性是会在历史中相对时间内终结的,而图像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诞生,互联网金融也给证券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证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
2016年9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汉语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由北京语言大
面对油田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企业内部多方关系与工作的出发点需要进一步调整,而政工工作未来或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本文以开放式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对新世纪法学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法学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我国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方向:讲授法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