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燕:陈家玉笛巧飞声散入春风满人心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曾想,笛——年少时的玩伴,
  会在某一天,成为他人生的希望,
  手握一支笛,他高贵而无奢靡,
  清雅而不孤僻。
  笛声飞扬,过境处,笛韵传情,过耳难忘,
  一支长笛,吹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十笛演奏《梁祝》,没有只言片语,
  却将那段爱情传奇,讲述得感人肺腑。
  五十载玉笛缘,
  半世纪玉笛情,
  他成了爱笛成癖的“笛痴”,
  他用明亮的心底,完整地诠释出一份生长在天地间的笛的味道。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给了人们无数种可能,贫困的生活让陈鸿燕先生与笛子结缘。
  与笛子结缘,缘起于与他同班同学的父亲陈品豪先生,陈品豪先生是一位音乐老师,他慷慨地赠送给陈鸿燕一支笛,从此,乡间便常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放牛的孩童,放着牛,一支短笛欢快地响着,孩童吹奏的并不是著名的曲子,那些曲子大多由他随心所欲地胡乱吹出,或许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听得懂,吹奏的技术生疏,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然而却独有一份逍遥自在和欢快在其中,那是一片纯净的童稚。
  后来,同学的父亲将陈鸿燕介绍到其在广州的学生那里,由于他每天刻苦练习吹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考入了广州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笛子主科专业,开始了长达六年的笛子专业学习。毕业后,陈鸿燕先生以一位独奏演员的身份被分配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
  海南十年,陈鸿燕先生走遍了整个海南岛,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风雨与共,他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疾苦,他感同身受,从少数民族同胞处收集的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素材,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异常珍贵的财富。每逢诸如中秋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重要节目,总少不了陈鸿燕先生的笛子演奏节目,以致每当回忆起往事的时候,他总是说:“我在学校打下了专业的基础,实践在海南岛,海南岛的舞台给了我表演的能力和表演的灵感。”
  海南的十年,陈鸿燕先生未曾刻意地朝着音乐这条路去奋斗过,也未曾有过刻意地追求,他只是秉持着一颗本心,认认真真地将工作做好。也许,正是因为这颗本心,才让他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诣越来越高。
  十年艺术生活的磨砺结束,1979年,而立之年的陈鸿燕先生来到了香港。生活的真实和平凡离不开一日三餐,置身于熙熙攘攘的都市里,他只能将手中的笛子放下,习惯于在炎炎烈日下,做一个出卖苦力的地盘工人,尝着苦,受着累,流着血。在噪声中,他只能用心灵寻得一片宁静,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然而,即便如此,陈鸿燕先生对笛子的爱好却一刻也不曾中断过。
  将手中的笛子放下只是暂时的,在生活的压力中,他努力地找寻着出路,期盼着在某一天得到上天的眷顾。上天最终没有辜负这位未来的笛子演奏艺术家。
  一天,一位南方音乐学院的人员找到了他,邀请他参加该音乐学院成立六周年音乐独奏会,陈鸿燕先生顾不上胃出血,匆忙地吃了一点止痛药,便投入了演出的排练中。那次,他在香港大会堂——当时香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音乐厅里用笛子独奏了《牧民新歌》等两首歌曲,伴随着演出的结束,新的希望逐渐升起。
  不久后,因为一场乐器比赛,陈鸿燕先生被以“专业的演奏家不适合参加这场比赛”为由拒绝,同时被邀请前往一个重要场合进行表演,这场表演让陈鸿燕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相继诚邀、聘请他为笛子导师。这一年,恰逢香港中乐团登报招聘乐师,陈鸿燕先生一举考中,成为了香港中乐团一名乐师,拉开了三十多年中乐团艺术生涯的序幕。
  陈鸿燕先生吹奏的曲子充满着生活的气息,那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回看那段岁月,他出生在农村,从小与牛、鸭为伴,这样的生活让他更懂得人生需要奋斗,因为有了一颗奋斗的心,他才更加努力。在内地生活的三十年,他经历过1959—1961年期间那场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如果没有如此丰富的人生历程,他如何吹得出如此动人的音符?正如他常说的,“没有经历过严寒的人,永远不会知晓阳光的温暖。”
  
  艺术丰富了人生
  
  生活,给了陈鸿燕先生演奏的灵感和情愫,让他逐渐地从一个为了生活而吹响笛子的人,演变成一位将笛子视为唯一爱好的艺术家。他是一位执着的人,只要认准了方向,便永不回头,他笑言:“有一种和雷锋一样的执着和坚持。”他用笛子——这种最古老的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着一批又一批的听众,经久不衰,如一坛醇酒,愈久弥香,回味无穷。
  他吹奏的笛子曲目,或明快清丽,旋律跌宕有致,如鸿燕翱翔天际;或优美典雅,极富诗情画意,如落日灿然映照万顷碧波;或愤慨激动,悲伤快乐,音乐的形象单一而集中,带着与你心灵深处共振的颤动渐渐远去;或悠闲清幽,悠然自得,如一缕青烟,穿透时间的薄雾,袅袅升起;或意境深邃,回味无穷,如开启一扇神奇的大门,充满无限向往的情怀;或旋律动人,极富韵味,让人浮想联翩……张晓峰先生亲笔赋诗以“诗韵三章遇能人,鸿燕一曲四座惊”,中乐权威朴东生先生曾赠送他一幅字“笛韵飘香”,诸如此类的评价,不胜枚举。
  在陈鸿燕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最经典的一笔便是他用笛子演奏小提琴经典曲目——《梁祝》。《梁祝》是一个在中乐团被演奏了无数遍的曲目,或用小提琴,或用二胡等乐器,然而,却从未有人用笛子演奏过。一次,陈鸿燕先生应一位指挥家朋友之邀前往欣赏《梁祝》,演出过后,一个用笛子吹奏《梁祝》的想法突然在陈鸿燕先生的脑海里闪现。此后,他常拿着笛子认认真真地、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吹,最终用十支笛子将这曲《梁祝》完美地演绎。1992年,陈鸿燕先生在广州开办了一场笛子独奏会,其中便有《梁祝》的笛子独奏,这首《梁祝》被录制了下来,并刻成了碟。
  笛子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长三十分钟,有人将这三十分钟称为“三十分钟的感动”,它的那种伤感的气氛让人难以忘怀,让人陶醉,六个孔的笛子却吹出了四根弦的感动,古曲风韵,自在逍遥,不一样的风格,带来的却是同样的感动。
  一曲《梁祝》,轰动整个乐坛,时过二十年,仍无人超越,甚至无人效仿,究其原因,一为用笛子演奏《梁祝》难度系数太高,用笛子转其调,绝非易事;二是能像他一样,将音乐作为自己唯一奋斗的方向、永不回头地钻研的人确实太少。
  在人生的路上,陈鸿燕先生在不停地奔跑着,不断地超越别人,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伴随而来的是名气亦越来越大。陈鸿燕先生以香港中乐团为平台,走向了世界各地的大舞台,他在香港和内地多个城市举办过个人笛箫演奏会,曾两次于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音乐厅独奏。2010年8月,陈鸿燕先生来到了举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南非,在南非自由省大学音乐厅举办笛箫独奏音乐会,他用《秋湖月夜》、《梁山伯与祝英台》、《妆台秋思》等著名曲目征服了异国友人。
  中华丝竹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冯郁强先生在写给香港中乐团的感谢信中说道:“陈鸿燕先生成为了我们乐团历史上最精彩的一页,他对中国音乐的领悟和奉献,对我们这些看到、听到他表演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陈先生是推广中国音乐的杰出使者,他完全赢得了观看演出的所有人的心。”
  外国听众激动地说:“通过欣赏你的音乐,让我们改变了对中国音乐的看法。”早有专业人士评价他说:“你到世界每一个地方,人们都会接受你的音乐。”此言果真不虚,陈鸿燕先生做到了。在艺术界,能达到这样高度的人真的不多。
  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不断创新,陈鸿燕先生的笛子演奏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并自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经常有许多学生慕名来到他的家里学习笛子演奏技巧。白天他在香港中乐团上班,下班回到家,便一对一地教授学生,一个星期七天,每一天他都是忙碌而充实的,他享受这样一个为音乐艺术全情付出的过程。他说:“为了艺术,我愿意。”
  原本今年八月份便可退休的他为了音乐,又与香港中乐团续签了两年,今年12月21—22日,香港中乐团为陈鸿燕先生将在香港文化中心连续主办两场将独奏会。届时,大家可一饱耳福。
  
  感悟
  
  笛,有人说它简单,因为一根竹管,几个孔,贴上薄薄的笛膜便能吹出声响,有人说它复杂,因为它历经了千年风霜,是沉淀下来的一份独特的文化传统,笛声过后,让人过耳难忘。人生也是如此,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五十载玉笛缘,半世纪玉笛情。陈鸿燕先生将自己的人生将交给了笛声,到底是笛子为他带来了艺术的一生,还是他用来自于生活的艺术,为笛的那份长存于天地之间的竹的味道做出了完整的诠释?或許,二者皆有吧。
  人与笛,笛与人,对于陈鸿燕先生——一个爱笛成癖的“笛痴”而言,早已经合为一体,不分彼此。
  
  陈鸿燕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著名笛子演奏家
  香港中乐团笛子助理首席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研究会会员
  香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
  历任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演艺学院、
  城市大学、香港音乐专科学校笛子导师
  乐乐国乐团音乐顾问
  上海音乐学院香港地区音乐定级考试委员会委员
  演奏曲目代表作有《梁祝》、《走西口》、《渔舟唱晚》、《雨打芭蕉》等等
其他文献
十年,光阴流转,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那个付出的身影;  十年,光阴荏苒,  物是人已老,不老的是那颗服务之心。  这首优美的旋律,从奏响第一个音符起,就再没停止过。  一如他对梦想的执着、对奉献的坚持、对生活的热情;  于是,他以勤力浇灌出梦想之花;  以真诚凝聚成奉献之路;  以豁达锤炼出生活热情。  这就是黄人航先生,  一位创业有道的企业家,  也是一位在狮子会服务了十年的“老狮友”。 
期刊
【本刊讯】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组织香港各界侨友、青年学生共1200余人,赴中山、广州两地开展“香港侨界寻访辛亥先贤足迹”活动过程中,本刊对访问团团长余国春进行了采访。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广大侨胞共同怀缅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共同打造香港和谐社会。  《今日华人》:  是次活动,是香港侨界社团联会继年初成功主办“百年辛亥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文艺晚会之后,又一项侨
期刊
还是渔民时,  披肝沥胆,改写命运,  千锤百炼,社会熔炉铸大器;  后荣誉加身时,  重情重义,西贡江湖济弱扶贫;  如风雨,放浪形骸,不拘泥形式,  如雷电,披荆斩棘,不隐藏光芒;  他独具慧眼,成行业翘楚,乘风破浪,  他谦恭有礼,心系西贡,泽被一方;  他,就是张溢良先生!    渔民行路难且看转型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直到今天,回忆昔日,张溢良先生仍如坠梦境,因为生活已改弦更张,他再不
期刊
他用医学专业知识,  为病人护航,使其健康而阳光地生活;  他乐意与患者共渡艰险,  企盼与其建立互信的朋友之情。  人之初,性本善,  医者怀仁,  他坚信:医道万千,唯德是重。  路漫漫其修远兮,  扬善宣爱,  他继续:上下求索。    医者怀仁 求德“技”双馨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开花、结果。陈庆生先生的愿望是,做一名出色的耳鼻喉科医生,为患
期刊
鲜艳的五星红旗,  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  如今,  已在世界的舞台上飘扬着绚丽,  在整个地球上飘扬着火红。  火红的国旗下,  隐藏着的是他那颗与国旗颜色一样火红的中国心;  火红的国旗下,  彰显出来的是他那段与火红相互映衬的赤子情怀。    201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披荆斩棘的61年,也是共和国缔造辉煌的61年。为此,中国公益事业发
期刊
她以专业的素养,给老人最悉心的照料;  她以敬业的精神,给老人周到的服务,让家人放心;  她以爱业的态度,给自己最大的快乐,幸福的人生。  陈黄金旺女士服务老人不曾变更理念,  耐心,让她不厌其烦,矢志不移;  恒心,让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爱心,与她一路同行,风雨不止。  于她而言,  老人的笑臉,是她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专业周到的服务  今天的老者恰是曾经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
期刊
他凭着毅力和坚强一路走来  体会过从高处跌倒的失落  经历过人情冷暖的考验  他没有屈服、没有放弃  坚持从最底层历练三年  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更凭着超强的思辨力和创造力  引领华视广告一步步攀登高峰  他就是张锦华先生    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从2000年至2011年这十一年中,每一步都很不容易,尤其是2000年到2003年。”张锦华先生谈及个人创业时不无感慨地说。  诚然,张锦华先生体会
期刊
3000多年,  雕版印刷的“活化石”蔓延而来;  400多年,  澳门印刷在中国印刷历史中占据一隅;  40多年,  周绍湘在印刷业笃笃而行。  近半个世纪的坚持,  不只是印刷,他出版的是绚烂文化一方;  近半个世纪的付出,  在已知、未知的历史,他似常青树一株  挺然而立,风霜不改容颜。    枝繁叶茂勤为径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多年的光荣历史,语言文字是这令人骄傲的历史的传播载体,而纸质印刷
期刊
踏入运动场地  他是体操王子、武术高手  走进院校讲坛  他是教授、学者  融入体育公司  他雄韬伟略、足智多谋  回归温馨家庭  他是慈父、孝子  而如今  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体育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中  虽涉及领域广泛、身份多元化  但殷浩然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用生命谱写大爱的篇章    “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必需定位体育文化的精神培训上,要从思想上真正对体育文化形成观念,这
期刊
创业艰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数次重头再来,  他百折不挠,初衷不改;  多歧路,多辗转,  终迎彩虹,转危为安,  不骄傲,不气馁,  他一步步,稳扎稳打;  既有事业心,亦有奉献情,  力所能及,为一方造福谋利,  如此人生,岂不充实、多彩?    自立门户:创业伊始遇坎坷  “多歧路,今安在?”著名诗人李白面对崎岖前途,不知何去何从,曾在史上发出这样的慨叹。或许每个人都曾身临其境,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