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也有鄙视链吗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低質量碳水”


  在食品中,碳水化合物所指的范围很广,我们区别对待的糖、淀粉与膳食纤维都属于碳水化合物。此外,糊精和低聚糖也属于碳水化合物。哪怕是分子结构并不符合“碳+ 水”的糖醇,如果不单独列举的话,也计入在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中。
  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影响不同。膳食纤维和低聚糖被认为是有利于健康的种类。淀粉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然而,精制淀粉、麦芽糊精和糖的消化速度快、升糖指数高、饱腹感弱,对现代人来说算是“不利于健康”的营养成分。
  所谓的“低质量碳水”是指糖、麦芽糊精以及精制淀粉等。精米、精面虽然含有一定的蛋白质,但消化速度、升糖指数与糖相似,也被视为“低质量碳水”。

泛泛地说“低质量碳水比脂肪伤害性更大”,不合理也没有意义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在“全面均衡”的营养组成中,它们不可或缺。
  如前文所述,“低质量碳水”是指糖、麦芽糊精以及精制淀粉等,它们的升糖指数高、营养单一,但如果食谱中的其他食物已经含有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食材搭配,使得整体食物的升糖指数较低,那么它们也是合格的营养成分。所谓“低质量”,是因为过多食用它们,提高了营养搭配的难度,很多人不容易做到“营养均衡”而已。
  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有20%~30% 来自脂肪。脂肪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可见,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两种营养成分,泛泛地宣称“一种比另一种伤害性更大”,既不合理也没有意义,就像强行比较“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哪个更有利于健康一样。

人体不能缺少碳水化合物


  减肥(或者说控制体重)是现代人最普遍的健康追求,因而一些人把脂肪视为导致肥胖的元凶,一些人则把碳水化合物视为导致肥胖的元凶, 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肥胖的原因并不是吃或不吃某种食品,而是因为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的热量。在摄入热量的时候,1 克蛋白质和1 克精制碳水产生的热量都是17 千焦,而脂肪虽然热量值高(每1 克产生37 千焦),但它的消化速度比较慢,饱腹时间长,可以让人减少进食其他食物。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吃了脂肪就会长胖”。
  最近,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当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占一天总热量的比例(即供能比)在49%~56% 之间时,患糖尿病的风险最低。以每天8 400 千焦的总热量需求计算, 如果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达49%~56%,大致相当于每天摄入240~280 克非纤维类碳水化合物。在其他的类似研究中,50% 左右也是“最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或高于这个比例太多都不健康。

增加“高质量碳水”的摄入量


  2019 年,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大型研究,针对全球195 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进行了分析。文中的数据显示:在“导致死亡的饮食因素” 中,“全谷食品摄入量低”排名第二,仅次于“高盐”。而“全谷食品”就属于“高质量碳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50~150 克。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超过80% 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严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摄入量为 13.9 克,女性为 14.6 克。 这意味着,如果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是每天240~280 克,其中最好有100~150 克“高质量碳水”,其余部分由“低质量碳水”组成也没有关系。
  考虑到现实中“高质量碳水”摄入量远远低于建议的摄入量,提倡“多吃全谷粗粮”或者“多吃高质量碳水”是合理的,但这不代表“低质量碳水”就是洪水猛兽,也不需要用“比XX 伤害大” 来描述。

“高质量碳水”对健康的好处不仅仅是减肥


  许多人选择全谷粗粮(或者“高质量碳水”) 是期望它能帮助自己减肥,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它们并没有神奇的促进减肥的成分,它们能帮助减肥是因为含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能维持更长时间的“不饿”状态,从而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需求。
  在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8 家机构联合发布的《全谷物与健康的科学共识(2021)》中,还列出了“高质量碳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 型糖尿病风险”“某些癌症的风险”“肠道疾病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检测仪器和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对白酒中各种成分的深入挖掘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酒中风味成分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白酒中萜烯类、吡嗪类、芳香族类3种健康成分的作用功效,总结了白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成分,并对今后白酒在生产、研究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做了展望,以期为白酒生产者、研究者及消费者正确认识白酒提供参考.
我的朋友住在印度新德里市。有一次,他去古尔冈的大舅家玩了几天。某天,他和大学同学去看一部新上映的影片,回家时已是午夜。送走朋友,他还有一段路程才能到家,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让独自行走的他毛骨悚然。就在这时,他碰到一位装束怪异的老者在卖书。太奇怪了!这么晚了竟然还有人在这儿摆摊。他走近一瞧,老者面色苍白,正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他。  老人突然开口说:“孩子,为什么不买本书呢?”  接下来,我这位朋友做了
期刊
黄酮类化合物是衡量植物露酒品质和功能性差异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其种类和含量对监督控制植物露酒质量及明确植物露酒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着重剖析植物露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概述其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植物露酒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植物露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你曾经说过谎吗?   你害怕自己的谎言被识破吗?  你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接受真相吗?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人们在日常交谈时,他带上隐蔽的摄像机录下现场情景。然后,实验人员一边观看录像带,一边计算人们在交谈中说谎的次数。统计结果令人吃惊:人们平均每10分钟就会说3次谎。  说谎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它的历史几乎和整个人类文明史一样漫长。如果有人说“我从来都没
期刊
多年以后,成龙谈起他和邓丽君的爱情。  在英文自传里,他写道:“她温柔、聪明、有幽默感、又美丽,她在服装和食品上的鉴赏力令人羡慕,她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饰品……说实话,我配不上她,或至少当时的我配不上她。她是典雅的化身,我却是个没有教化的粗鲁男孩,一心想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说话没有分寸,能走路时却要跑;她总是穿着得体的名牌服装,我却穿着短裤和T恤就上街;她举止得体,礼貌周全,我对权威不屑
期刊
淀粉(starch)可作为乳化剂或脂肪替代物在乳化肉糜制品中添加,但其需要与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及脂肪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才能使肉糜乳化体系达到良好的乳化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构特性.因此,在乳化肉糜制品中添加具有亲脂性的疏水改性淀粉是提高乳化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疏水改性淀粉作为颗粒乳化剂制备的皮克林乳化液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但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却鲜见报道.该文综述了辛烯基琥珀酸酐(ocent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改性淀粉(
选取6种典型海水鱼类为原料熬制鱼汤,通过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分析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鱼汤中滋味物质的呈味作用和强度,并采用电子舌、感官评价等方法分析不同鱼类鱼汤的滋味轮廓差异.结果表明,海鲶鱼鱼汤的感官评分、氨基酸态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鱼汤(P<0.05);电子舌分析发现,6种鱼汤的滋味存在明显差异,苦味、鲜味和丰富性是鱼汤的主要味觉特征;6种鱼汤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Ala、Gly和Pro等甜味氨基酸的占比最
泡菜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其独特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受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原辅料中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受酸度、盐度等影响出现“自我进化”,最后以乳酸菌主导发酵,提升了泡菜的风味、贮藏期和安全性.泡菜风味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到原辅料中各种食品成分的生化转化,其中微生物代谢主要与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水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等有关.该文概述了不同工艺泡菜细菌多样性、风味成分和研究方法,从原料和微生物角度阐释了泡菜风味形成机理,并从食品组学、接种发酵应用揭示了泡菜细菌与风味之间相互关系,为改善泡菜风味
马志英  当今是个创新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食品领域也是如此,不断涌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还催生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业态。  不少新的食品成为“网红”,不少创新食品技术成为厂商趋之若鹜的追求。然而,在如此火热的态势下,我们更需冷静思考,防范那些“网红”食品背后已经或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包装鲜切水果  预包装鲜切水果是近几年在国内新出现的产品,它的方便增加
期刊
每次坐在饭桌前吃饭总是爸爸妈妈最头疼的时候,因为我很挑食,很多菜都不吃,无论他们怎么劝我,我都听不进去,为此妈妈伤透了脑筋.rn今天妈妈特地送了我一本书,书名叫《我想吃一个小孩》 ,妈妈让我花点时间多看看,说完妈妈就去上班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