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生物教学中的学生提问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许多生物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受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限制,有时无法发现这些生物现象中的问题,有时提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与自己所想不吻合。下面我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及提高学生的提问技能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 提问意识 提问技能
  应试教育中我们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能够主动提问,提出问题的能力很差,即使有问题要问也很害羞,很胆怯,不敢问。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迫切地感受到有必要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是我们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1.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讲授“生态因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时,结合实践提出问题:“如何使菊花在五月开花?”让学生讨论,引起他们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方法设置问题情境,采用谜语、谚语、民俗、典故、自然现象等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免疫”一节的教学目标是:(1)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理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把问题设置为:(1)人体有哪三道防线?各自的构成和功能怎样?(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两者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抗原、抗体?两者有何关系?……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如:为什么靠近路灯的树叶秋天比远离路灯处的晚变黄、晚落,而在有路灯的道路旁边种植的水稻反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呢?运动会上,同样进行1500米长跑,经常锻炼的运动员和不经常锻炼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痛?这类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体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观察思考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生物科学的实用价值。
  二、提高学生的提问技能
  1.组建知识网络,奠定学生问题的基础。生物学习中问题的提出与学生掌握的生物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水平要相适应,问题的解决应通过概念、规律、原理的正确应用。知识网络的形成一方面可让学生根据情境结合网络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又能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依据。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问题、图表、数据等情境中,分析出教材中生物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处理,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网络。
  2.培养相关能力,形成提问的技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训练相关能力:
  (1)引趣质疑法。比如,在“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教学中,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有一个学生就说:我们的发质各不相同,需要的洗发剂类型也不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洗发剂?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假设、查找资料,最后选定了适合自己的洗发剂的酸碱性。
  (2)批判质疑法。要求学生不要迷信教师,不迷信课本,敢于挑战权威。如在选修本中的“免疫缺陷病”教学中,有学生对HIV入侵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有质疑,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再加上教师的点拨,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3)逆向思维。如在细胞膜的功能教学中,做这样一个题目:“婴儿从乳汁中吸收免疫球蛋白需要消耗能量,判断其吸收的方式。”很多学生写主动运输,我就启发学生:“抗体是如何排出的?” 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外排,那么吸收是内吞就很容易得出了。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白立足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逆向思维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4)发散思维法。如结合生态系统的教学,设计下列扩散性的讨论:从生物学角度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学生回答时不假思索一气呵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通过生物工程寻求新能源、改良新品种,农业生产工厂化……这些答案都不是现成的,都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经常性地进行发散和列举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和开阔,长此以往,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会大大提高。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要根据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同样,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我们应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断提高。
  总得来说,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但要有提问的强烈意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提问技能、技巧,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综上所述,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本文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与学的实践,从多个方面谈谈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培养 情境 激发 兴趣 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数学
期刊
“植树问题”一直以来就是难点,主要是因为植树问题的类型比较多(如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等)。  常规的教法是帮助学生认识这几种类型,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直接套用这些总结出的相应的关系式。这样学生就会在大脑中试图将类型与实际问题进行联系,由于联系不畅,容易混淆,导致错误不断。  课堂上,也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对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弄不清楚。究其主要原因是很多老师在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重点放在区分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要想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必须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随着生活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
期刊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
期刊
摘 要:高中新课改,亮点在选课,难点在选课,突破点也在选课,它的实施状况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但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选修不选、评价失衡、教师难教等六方面加以阐述,揭示了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疑虑与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选修 问题  四川省高中新课改于2010年秋全面推开,时至今日,已逾3年,万千人热情期待的选修教材也早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作为一名一线高
期刊
摘 要: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先声夺人,以声感人”指的就是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去体验和领悟文章的内涵。当以文章作为载体而让师生情感达到融洽时,能为作文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文教学 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情感培养  在新课改的当今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
期刊
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否将经验缺乏的幼儿自然而然地引入到预定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吸引力,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幼儿呢?我认为幼儿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上述数学新课标理念。结合我在教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谈谈如何将新授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地加以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的家庭,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导致幼儿养成了调皮、霸道等习惯。在幼儿园里,不少老师遇到这种类型的幼儿都会运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对幼儿心理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作为老师,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调皮”幼儿的调皮行为,对于调皮幼儿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特别教育。  关键词:幼儿 调皮 教育艺术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表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分夸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作用,导致课堂效率很低。为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弥补,老师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或是技能课时间,让学生反复做各种习题。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从时间上把握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