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往往是在一种“被阅读”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点的基础上,提出閱读教学要从“悦读”出发,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联想,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语文素养得到真实地发展。
[关键词]悦读;对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80-0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语文教师却还是带领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而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去感受、理解文本。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回到课标原点,要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出发,以此来展开阅读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来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点,以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一 ——从悦读出发
阅读效果的如何,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心理反应有关,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种向往之情,并打算进行阅读,那么他们才能真正意义上投入阅读。也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从学生的意愿出发,让学生从“阅读”转变成“悦读”,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莫高窟距离学生比较远,如果单单从课题上来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效果是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莫高窟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视频中的各具形态的彩塑吸引住了,纷纷问老师:“这是哪里呀?”此时,我就引入课题:“这就是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大家想不想看看别人是如何描写莫高窟的呀?”学生纷纷说想。由于学生已经从视觉上对莫高窟产生了敬佩与赞赏的情感,接下来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一篇课文,学生就会带着这种情感来认真阅读课文,并且能够做到边阅读,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什么样的文字是描写哪一个画面的。这样,文字与图画的简单结合,就让学生高效地读懂了课文内容。这也是提升阅读效果的前提之一。
当然,让学生进行悦读,并不是一开始营造一下氛围就可以了,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所以要善于及时处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场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始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阅读中,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二——从对话出发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过程是学生思维与情感相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共享对文本不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思维,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如何开展对话,对话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有效的,这也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对话的内容。这样的对话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解读文本,二来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在教学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一句话,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举世闻名’,如果用‘世界著名’或者说‘举世无双’来形容莫高窟行不行?”这就是我们组织学生对话的契机,学生通过对话,就可以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更深层的认识。
三、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三——从联想出发
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删减与改编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文本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所以在课文中,都会留有很多空白地方,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联想,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对于壁画上的飞天介绍用了一个省略号,那么就说明还有许多飞天的姿势没有写出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省略号,让学生联想开头播放的视频内容,想象一下,还可以有哪些飞天的姿势,从而发展学生对莫高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第四自然段说“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也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曾经看过的电影或者电视,说一说帝国主义分子是如何掠走这些文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之,阅读教学要从悦读、对话、联想等原点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悦读;对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80-0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语文教师却还是带领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而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去感受、理解文本。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回到课标原点,要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出发,以此来展开阅读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来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点,以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一 ——从悦读出发
阅读效果的如何,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心理反应有关,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种向往之情,并打算进行阅读,那么他们才能真正意义上投入阅读。也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从学生的意愿出发,让学生从“阅读”转变成“悦读”,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莫高窟距离学生比较远,如果单单从课题上来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效果是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莫高窟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视频中的各具形态的彩塑吸引住了,纷纷问老师:“这是哪里呀?”此时,我就引入课题:“这就是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大家想不想看看别人是如何描写莫高窟的呀?”学生纷纷说想。由于学生已经从视觉上对莫高窟产生了敬佩与赞赏的情感,接下来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一篇课文,学生就会带着这种情感来认真阅读课文,并且能够做到边阅读,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什么样的文字是描写哪一个画面的。这样,文字与图画的简单结合,就让学生高效地读懂了课文内容。这也是提升阅读效果的前提之一。
当然,让学生进行悦读,并不是一开始营造一下氛围就可以了,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所以要善于及时处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场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始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阅读中,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二——从对话出发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过程是学生思维与情感相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共享对文本不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思维,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如何开展对话,对话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有效的,这也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对话的内容。这样的对话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解读文本,二来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在教学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一句话,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举世闻名’,如果用‘世界著名’或者说‘举世无双’来形容莫高窟行不行?”这就是我们组织学生对话的契机,学生通过对话,就可以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更深层的认识。
三、阅读教学的原点之三——从联想出发
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删减与改编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文本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所以在课文中,都会留有很多空白地方,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联想,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对于壁画上的飞天介绍用了一个省略号,那么就说明还有许多飞天的姿势没有写出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省略号,让学生联想开头播放的视频内容,想象一下,还可以有哪些飞天的姿势,从而发展学生对莫高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第四自然段说“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也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曾经看过的电影或者电视,说一说帝国主义分子是如何掠走这些文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之,阅读教学要从悦读、对话、联想等原点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