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道德与教育现代化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承办的全国第八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医科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等5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道德与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研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多篇,体现了教育伦理学研究者面向新时代的师德理论与实践,不断追踪学术前沿问题,努力提供创新思路的责任和热情。本文拟从以下四个理论层面对本次研讨会主要观点进行述评:
  一、“立德树人”的新时代伦理意蕴
  积极推进新时代教育伦理学理论的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实践提供正确的教育伦理价值理念的引导,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重要的伦理道德精神资源。
  1.培育时代新人需要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
  教育伦理价值是人类全部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加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伦理道德研究。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王正平教授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作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价值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伦理价值理念的指引。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的根本使命在于:新时代教育伦理要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探究正当合理的根本价值目标,为教育事业“立心铸魂”;新时代教育伦理要为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科学恰当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边界;新时代教育伦理要为教师个体重建与时俱进的善的道德信仰和人格長城。他提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八大新时代教育伦理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它们包括珍爱生命理念、尊师重教理念、教书育人理念、教育公正理念、教育创新理念、教育仁爱理念、追求真理理念、命运共同理念。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滨教授在大会发言中从一位学生关于“大学:失望与希望”之问引出思考,指出回归教育的本真性与伦理意蕴,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她认为当今时代特征之一是知识迭代,知识与信息快速更新,教育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在“精神培育”,着力独立思考、批判武器、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当今时代特征之二是速度文化,竞争压力与逐利成功,致使学生身体疲惫与心灵悬浮,教育必须从“成功”转向“成人”,通过以文育人,提供意义支撑与安身立命;当今时代特征之三是个体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一代,自我意识与权利维护意识很强,但心灵孤独与人际互动匮乏,教育必须引导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承担共同体责任与民族复兴使命,致力于社会的“公共善”;当今时代特征之四是审美时代,教育必须引领学生从“生存”到“审美”,追求美好生活、生命姿态、人格塑造与审美世界,发现宇宙之美、人格之美、生命之美与生活之美。福建师范大学教师伦理委员会廖志诚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培育时代新人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明确答案。时代新人应当具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时代新人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硬核力量,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引导和加强管理两种路径对时代新人的道德特质进行培育。
  2.深入学习和阐发习近平新时代教育伦理思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本次学术研讨会紧紧围绕着“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道德与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苏寄宛教授认为,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话师德谈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时代重任,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二话师德谈形势,“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增强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感,古今中外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培养人。三话师德谈制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以及中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加强师德师风制度文件,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遵循和根本指针。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德育研究中心冉亚辉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爱国主义系列重要论述,高质量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代军教授也认为,在有关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研究已经全面、深入开展的当下,今后的研究范式应该大力转向对这一理念的实践成就、理解不足及其对策的应用性、实证性范式上,从而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提供更合理、更具操作性的启示和参考。
  3.抗击新冠疫情对“立德树人”的教育伦理提出新诉求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初春开始影响全球的新冠疫情拉响了亿万群众防疫的警报,打响了全国公众参与防御疫情的阻击战,广大教师在抗击疫情中形成一股巨大的正能量,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智竭力,奉献忠诚。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瑞娟教授认为,这次“抗疫”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刻挖掘并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实践成为学生认知社会、读懂中国、了解世界的鲜活思政教材,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抗疫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其二,抗疫有利于强化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深度认知;其三,抗疫有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其四,抗疫有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人文关怀;其五,抗疫有助于发挥先进典型在青年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其六;抗疫有助于培育青年学生的科学意识与诚信意识。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认为,在这个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之下,教师的师德大爱有其特定的表现和要求:第一,教师要珍爱自我生命,做好自我防护;第二,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坚持立德树人;第三,教师要钟爱专业,恪守教职;第四,教师要热爱真理,恪守正义;第五,教师要热爱祖国,深爱同胞黎民。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刘文一认为,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彰显师生大美情。师生大美之情既有师生各修其身以求人格之美,又有彼此以诚相待以达人性之美,这是教育伦理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众志成城无疑是疫情期间民族大义的集中体现,也正是这样的时刻,才使师生间真知、真情的大义格外凸显。合格的人才要有民族大义、人格大义、职业大义,因此,教育中树大义是青年一代人格养成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人才需要,更是传承和培育民族品格的关键。   4.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重视劳动教育
  我国最新制订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就是“立德树人”。因此,劳动教育也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认为,教育要树的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讲明白“劳动创造人”的根本道理。以往,我们更多地注重于从普遍进化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人”思想。实际上,“劳动创造人”在现实中就是“立德树人”的意思,指的是“学以成人”。社会中的现实个人都是劳动创造的产物,都是各种劳动的结晶。一方面,每个人要自我努力,自己用勤奋的双手绘就自己的人生,没有自己的打拼和自我成就,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生命体形式上“活着”。人高于动物的属人属性,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而这样的属人属性的获得和丰富多样化,都展现的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都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自我确证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严格来说,智商和情商都不是人所独有的属性。动物也有智商和情商。只是人的智商和情商更加复杂并且具有复合性。人所独有的是律商。这是所有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的。而律商要靠人在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反思的主导下不断习得的。也就是说,人所独有的律商恰恰是人用自己的劳动塑造出来的。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社会的他人辅助,包括学校的教师、医院的医生等等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且需要社会的公共服务性劳动付出,个人才能成长成才和发挥作用。所以,每个人既是自己努力的產物,又是社会各方面共同劳动付出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敬畏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地参与劳动。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李贵琳认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其具体落实途径与效果不仅关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也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特点,并亟须提出新的课程视角,从而解决劳动教育面临的新困境,保证劳动教育能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新时代教育伦理与教育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的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在实践中的重要经验总结,又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最持久的动力。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的整合,也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理论依据。
  1.教育创新需关注人工智能在教学应用中的伦理向度
  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剧了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郑蕊认为,较之以往,智能时代不再只是对受教育者有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还要求教育要对受教育者的信仰、价值观、品德进行塑造,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培育健康的个性心理与情感。为此,智能时代好教师形象的重构也应当秉持以促进人之生命更加自觉主动发展为价值取向,教师要朝着“生命自觉主动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新形象不断付诸努力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晴晴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具变革带来了自我认识的意义与危机,自我发展的机遇与迷失,生命共同体的反思与断裂等人性发展的新境遇。教育之于人性具有基础性和补充性作用,我们需要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性现状以及人性之可能来思考教育的要务。可通过教育加强方向引领,定位人性价值;发挥教育的教化作用,促使工具“祛魅”;秉持教育的生态站位,共筑生命共同体,以期实现化育人性。
  2.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伦理学视域下价值观的塑造
  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观念日益实用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凸显价值观引领和塑造的重要性,激发教学者与受教育者学习的内生动力,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李宁认为,教育学和伦理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教育必然是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基础,而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学习中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优秀的人才必定是“德”“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古至今,道德教育和正向价值观塑造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学和伦理学的有效融合,不断凸显了教育伦理中人生价值观引领的重要作用。
  3.教育创新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主体生命德性
  当代教学不仅传承传统的“化民成俗”之德性本质,还注重“立德树人”,对教育与被教育主体生理心理的尊重与关爱,同时包括对其心智和精神陶冶、教化与引领,进而展现了教学的生命德性。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研究所所长陈爱华教授认为,教学之所以具有生命德性,关键在于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体现了学思合一的求真精神、知行合一的臻善精神、仁智合一的达美精神。这实际上正是教学的生命德性的表征,蕴涵对教育与受教育主体的尊重与关爱,对其生命的珍爱。在“教—学”中体现生命德性,不仅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的“立德”精神,即体现真善美和谐的教学德性,而且还包括“教—学”互动方法的德性,其核心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的德性精神养成即“树人”之精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认为,德配其位乃是师德建设的伦理目的。教师如何配得上教师的地位和荣耀?从伦理的视角来思考,那就是德配其位,使教师的品德修养与教师的职业地位相一致。教师地位下降,社会对教师不恭敬的评价,与教师道德素质水平下降也有关系。因此,提升师德水平,使德配其位,是师德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教授认为,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其孩子身份消解了作为成年公民的角色责任,身份的不确定性破坏了大学生道德生长的价值稳定性,随意性的身份修改则助长了大学生的利己行为,身份转换的非规则性甚至增加了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患者的风险。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以“成年公民”给大学生进行稳定的身份定位,以“成年公民”对大学教育制度进行系统性设计,以刚性规则支撑大学生作为“成年公民”的生活实践,营造大学生“成年公民”生活的全时空环境。   三、新时代师生、家校伦理关系中的问题及其调试
  新时代师生、家校伦理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感认知和道德成长。新时代的教育伦理学下如何建立良性发展的师生、家校伦理关系,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进行了深刻思考,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1.建立良性发展的关怀型师生伦理关系
  师生关系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关系,师生关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靖国平教授认为,当前师生关系中的突出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权威型师生关系消解、民主型师生关系无序、关爱型师生关系弱化、功利型师生关系强化、持久型师生关系淡化。”当前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知识信息化、教育民主化、管理刚性化、教师多元化、学生主体化、学习泛在化、时间碎片化、空间虚拟化。”改进当前师生关系中突出伦理问题的应对之策主要有:直面未来学校之变局、构建“多维师生关系”、重估教师的伦理价值、重申教师的智慧伦理、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改善教育的生态环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魏海燕认为,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主体间性、情感性、非功利性、连续性等重要特征。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单向化、功利化、淡漠化现象,偏离了师生关系的本质。我们应当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理解和对话,提升教师关怀素养,创建关怀性课堂文化,营造关怀性校园氛围。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伦理学硕士生宋扬认为,应当重视对当下举报教师的行为进行伦理审视。学生实事求是举报极个别教师严重违背师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是正当的。但是有的学生断章取义地举报任课教师正常学术观点的表达,破坏了正常的教育和教学道德氛围,使尊师重教这一重要教育伦理原则受到严重挑战。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和正当权利,建立合理规范的违背师德举报处置机制,重建新时代和谐友爱的美好师生关系。
  2.当前家校伦理关系的调适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着大量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挑错”模式导致学生并不希望家长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学校化”使学生的学业压力“雪上加霜”;学校和教师依仗教育权力在态度上对家长缺乏尊重。种种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已严重影响了家校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研究中心钱焕琦教授指出,当下家校矛盾的新特点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家校矛盾冲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二是家校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三是学校教育过度介入家庭,“家庭教育学校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学校教育已全方位地取代和挤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已经非常模糊。四是国家对家校领域制度设计的初衷被遮蔽。为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建立双方完全平等的双向合作关系,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为家庭教育留出空间。明确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不是教师的“助教”。在教育路上,家长、教师、学生应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教师像教师,学生像学生,教育才是成功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俊飞认为,建构“三位一体”道德教育格局,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和协调互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他认为,日本“三位一体”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德育格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明确教育惩戒的意义与伦理边界
  教育惩戒是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失范的行为进行制止、管束、纠正,使学生引以为戒的职务行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次林教授认为,惩戒的效用要看它是否适当、适度。首先,我们要明白惩是为了戒。在惩戒中,过与罚之间存在三种形式:一是加倍惩罚,二是对等惩罚,三是减轻惩罚。惩罚要取得警戒的效果就应该让惩罚建立在过失行为者的道德心理基础上。只有针对道德水平较高的人,减轻惩罚才会起到惩戒的效果。其次,惩戒要体现适度的轻重。目前,学校一般是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分配惩戒强度,我们还可以根据所违反规范的性质来判定违规程度和应该给予的惩戒强度。社会规范可以分为习俗规范、道德规范和个人规范。违反道德规范,违规程度最重,给予的惩戒也应该最重;违反个人规范,程度最轻,惩戒强度也应该最轻。违规程度判定上的混乱是造成懲戒失范、师德事件的主要原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徐俊认为,教育惩罚存在七种不同意义的惩罚,其中包括作为后果的惩罚、作为管控的惩罚、作为报复的惩罚、作为弥补的惩罚、作为立威的惩罚、作为纪律的惩罚与作为荣誉的惩罚(惩罚的“最高境界”)。其中的五种意义同“作为警示的惩罚”共同构成了“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有意义惩罚”需要遵循三条“意义原则”,正面意义原则、丰富意义原则与高级意义原则,以及两条“准备原则”,意愿准备原则与基础准备原则。
  四、探索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路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师风建设旨在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思想铸魂,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1.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伦理传统
  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文化精神传统的社会共同体,应强调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中国人民价值追求的孕育和培育。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认为,在新时代的教育伦理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文化和文明的社会主义时代性与中华民族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时代性的基础上,要更重视中华民族性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中启和任娜认为,培养具有中国气象的新时代人才,需要从传统蒙学德育中汲取营养和启示。传统蒙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蒙学德育研究,并结合当下青少年教育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高一涵认为,徐特立的师德思想与时俱进、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四个引路人”思想的源头之一,其师德观在锤炼品格方面,表现为做好学生以磨炼筑品格的引路人;在学习知识方面,表现为做好学生以实事求实学的引路人;在创新思维方面,表现为做好学生以个性创真知的引路人;在奉献祖国方面,表现为做好学生树理想献祖国的引路人。徐特立博大精深的师德思想对于新时代师德建设有重要价值。遵义医科大学郑宏颖副教授认为,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医学教育遵循平等原则,开始了对教育公平的探索。红色医学教育注重使受教育者在掌握医学知识、技能时,所坚持的群众路线使每一个体在学校中都能以平等身份完成职业社会化过程,为受教育者在生产与社会活动中获得平等地位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实存公平与观念公平的共同实现。   2.加强教师职业中师德建设的法律向度
  师德建设不可缺少法律的面向,教师师德的提升不仅需要其自身不断加强修养,而且需要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同时,师德培育不单是对教师提出各种义务要求,还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自慧教授认为,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天职”使教师职业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性浪潮中,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使教师的“传道”使命被部分遮蔽,德性光环失去光泽,故需“复魅”;教师职业又被“泛道德主义”和“圣贤道德”所绑架,故需“祛魅”。法律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训力量,对教师职业的合理“复魅”与“祛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底线师德立法,不仅能够规范教师行为,而且能为教师的正当利益提供法律保护。师德建设的法律向度是通过法律以要求教师与保护教师的双重维度。今天,社会公众既不能将教师职业“污名化”,也不能将其“圣贤化”,在教师职业“复魅”与“祛魅”的过程中必须有法律的参与和助力。法律在规范教师行为、保障教师权利、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等方面理应有所作为。有了法律的有效规约和支撑,师德建设才能有切实的保障,教师职业方能有永久的魅力。
  3.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探索
  深入开展大中小学的师德师风建设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要求。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王中男博士认为,基础教育研究应遵循价值观念的引领。在宏观层面,应当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引领;在微观层面,应当遵循中国學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价值引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首都师范大学苏寄宛教授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创新师德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抓好典型选树,树立学习先进鲜明导向;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担当;提升文化涵养,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功能;促进教师发展,保持教师队伍生机活力这几项措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的师德师风建设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直面师德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行为规范和高尚价值理念引领,重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积极推进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大力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被公认为教育领域高效能的国际组织,其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旗舰项目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更是引领了全球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的潮流。PISA项目报告主要有OECD秘书处的PISA项目团队撰写,并得到了参与项目国家和经济体代表以及专业测评公司的支持。文章梳理总结了PISA项目的以下组织效能建设策略:植根OECD已有经验;吸纳外部人才与经验;基于
期刊
摘 要:统编三科全面推行背景下,学科之间交叉的部分越来越多,这让学科融合有了更高的可行性。文章以“比较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先秦诸子学”一课为例,将思想政治学科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并提出了实现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以学生问题为导向,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基于本学科主题,适当选择教学资源;利用活动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性;通过课堂实践,在运用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融合;统
期刊
摘 要:单元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欣赏论证艺术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困惑在于哲学概念与哲学观点的深奥,学习的兴趣在于历史上的写作背景与论证素材中的历史人物。文章尝试以高中语文第一课“社会历史的决定基础”的教学实践为例,依托学生已有的“形式逻辑”学习经验,立足“概括”“抽象”“判断”“推理”四项逻辑思维的培养,弥合单元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起点、学习期待之间客观存在的缝隙,达成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文本
期刊
摘 要: 研究发现,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认证的整个过程,从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及评价到教学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因此,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可进一步丰富专业技能的考查方式,统一考核设置与培养目标,结合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以此加强考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提升美育意识及美育能力。  关键词: 音乐教师资格认证;比较研究;认证制度;音乐学科考试  2015年,國家颁布
期刊
摘 要: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美育已经有40年的历程,经过“以美辅德”“德美一体”和“以美育人”三个阶段。学校一开始注重育德于美,以美养德,将美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手段。之后学校开始越来越关注人,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提出德美一体。目前,学校的美育探索的重点是以美育人,素养为重,即以审美教育的自由精神与创造意识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美育;德育;以美养德;德美一体;以美育
期刊
摘 要: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要改变结果性评价方式,遵循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即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非预期的活动结果,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遵循过程性评价原则,各年级开展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注重活动前的任务安排、活动中的量表记录和活动后的反思总结,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雏鹰假日小队”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
期刊
摘 要: 学科融合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趋势。研究性阅读可通过对素材提供的内容进行衍生学习和深度理解,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因此,研究性阅读有助于改变人文学科独立分离的状态,促进学科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科融合:找到恰切的融合点,促使不同学科内容互动;采用主题式设计,实现有限课堂中“由点到面”的研究性阅读;把握学科的“分”来实现内涵的“合”;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丰富研究性
期刊
摘 要: 学术著作中运用的诸多概念,在保持其学术性、专业性的同时,也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突破口。概念的梳理、整合可以提供概念性视角。结合概念性视角,以《乡土中国》为例,学术著作的整本书阅读从概念走向理解可以采取以下实施路径:以单元为整体的“逆向化”设计,以概念为本的梳理和整合,以任务为驱动的阅读活动,以理解为目标的结构化迁移,从而让阅读真实地发生,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学术著作
期刊
摘 要: 学校美育强调通过审美、艺术实践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中的重要一环。而“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法教育,基础美术教育中的“艺术赏析”也是美育。针对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写意性”油画教学为例,提出教学策略:认知“写意性”油画的概念及文化内涵,探索“写意性”油画的教学方法,导入“写意性”油画的作品赏析,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方案以及大规模学生课程表调查为基础,依据古德莱德和布罗菲的课程实施层级理论,构建本土化的课程实施层级分析框架,剖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实施产生落差的过程。调查显示:国家与省级之间落差微弱,极少数省级课程方案突破国家方案;但省级方案与学校课表之间落差较大,部分班级课时严重不足。基于此,应增强学校课程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规范艺术课程名称及地位;构建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