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艳秋老师:
  在监狱的图书室中,不经意翻开了《散文选刊·下半月》,封面的湖光山色让人沉醉,令人神往,那美好的文章中,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积极生活态度,真实情感,享受美景的感悟,都会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人生很短暂,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喜欢一本书、一个人是莫大的缘分,在特殊的环境结缘了让人暖心感动的文字,意味深长的文章,如同结识了良师益友。如果我的人生早日拥有如此的朋友,那该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因为不淡定,以及许多扭曲的观念,把自己的青春及自由葬送,囚徒的痛苦、人生的最低谷,不知道如何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散文选刊·下半月》滋润了我干枯已久的心,慰藉了我失意的人生。大千世界,哭的笑的不止我一个,在不同的路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
  一个人,一本《散文选刊·下半月》,一座孤城,孤独的足迹穿过阴霾,迎接阳光。岁月在流逝,但愿那些温暖的文字,永驻心间,驱散那冰冷的寒气,给我灰暗的人生画卷添些颜色。在记忆深处,有个永恒的温度,带着希望和梦想去迎接新生。唯有真心,方能换回那些最珍贵的感情。
  感谢您及所有编辑老师们的付出,让我在迷茫中享受到一次次的文学盛宴,祝愿以后的岁月,能够与您和所有老师的文章成长,用最朴实的句子呼唤期盼回家的心。祝艳秋老师及所有编辑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喜欢你的读者:姚庆
  2018年5月28日
  責任编辑:李梅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70年代的农村。那时,人们的生活贫困艰辛,十有八九,少吃缺穿。  在我记事的时候,母亲给我的印象是一年到头都在忙碌不停。尽管是冬天她也闲不下来,除了做家务还要给全家人做鞋。六口人,每人两双。小时候,我穿的鞋,不是单布鞋,就是厚布鞋,全是母亲一针一线为我做的。  我八岁时,因数不到一百而上不了学。母亲为此很是担心。有一天,她对我说:“翻过年,你又长大一岁了,再不上学可就迟呐!这个冬天,你就待
期刊
冬天的雾在田野上升腾,弥漫出瑟瑟寒意,雾缠绕着大地,包围着村庄。下车以后,站在雾中还真有点分不清方向。十多年在外漂泊,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原乡人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故乡的过客,把老屋丟在了时光深处。  这次回乡,看看老屋。大哥打电话说老屋塌得不成样子,让我先回来看看。踩在十多年没有踩过的大地上,陌生、旷远,心飘浮着。土地萧瑟在寒冬里,丰盈季节过了,只好把赤裸的身体羞涩地展示给冬季。一股泥腥味冲入鼻孔。这是
期刊
张骞、班超、苏武三人在西域成就大业,然,他们身后的女人却鲜为人知。  班超之妻为疏勒贵族,张骞和苏武之妻,则为匈奴女子。此三位西域女子,或精于谋略,或骑术过人,或擅长射箭,虽未在史上留下名声,但对丈夫的支持,却坚如磐石,从未动摇。  班超之妻是疏勒女子,内能相夫教子,外能协助班超料理军务,是班超不可或缺的贤内助。某一年,班超有一名叫李邑的部下,其心胸褊狹,嫉妒班超才能,将班超诬告到朝廷,朝廷断定其
期刊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每逢五月下旬,来自甘肃陇东定西、陕西商县的成千上万条汉子,他们头戴草帽,用镰架子挑着铺盖卷儿,告别妻儿老小,带着叮嘱,带着希望,奔赴即将麦收的关中。他们从潼关一路向西,歷时一月,一路风餐露宿,在炎炎的烈日下,躬身于麦田挥汗如雨,用勤劳的双手换取薪酬。  这些麦客,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徒步撵着成熟的麦子。他们之中有乡邻、有父子、有兄弟,也有夫妻。饿了,掬几捧凉水灌饱肚子;困了,摘下
期刊
对你的相思,从春天出发,到了冬天就飘成了雪花。  那就从遥远的地方寄给你吧,让你存下,好慢慢融化。相思煮茶,相思煮茶,煮一杯我未讲出口的话。再寂寞的寂寞又能怎样?你会是我轻轻撩起的长发。  给我的痴恋,早奔赴天涯,最后留你眼里一抹晚霞。  那就把心底的柔情寄給你吧,午夜时分,用相思煮茶。相思煮茶,相思煮茶,煮一方只属于我们的家。再幸福的幸福不去想它,我只想有你的春秋冬夏。  责任编辑:蒋建伟
期刊
我记得第一次照相时的情景。  春天,一天,父亲突然将我从枯燥的拼音课堂里叫出来,将我带到了幼儿园后的大槐树下。正在读六年级的二姐早已在那里等着。接着来了一个阿姨,胸前挂着一个沉甸甸的黑黝黝的东西,她叫我和二姐站在一起,又要二姐牵住我的手。她刚举起那个感觉很沉的东西,又放下,迅速地跑到旁边的油菜地里,掐下几枝花穗,要我和二姐每人拿一束。“咔嚓”一声,一道白光在我眼前迅疾地闪耀而过。二姐对我说,这就是
期刊
1994年秋天,我读小学四年级。  一个上午,家在镇上的蔡宁同学带来了一本硬皮彩页的《伊索寓言故事》,这本书是她读研究生的叔叔从南京带来的。这本寓言故事的到来,在班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同学都想看。下课的时候,她的座位前就挤了很多人,黑压压的一片脑袋,你推我挤围成了密不透风的围墙。个子矮小又在外圈的我,根本看不见任何一个字,我挤出了人群,默默坐回座位,听着他们或高或低的惊叹、评论,眼睛盯着数学作业
期刊
薄薄的轻雾飘荡在山间,一行行碧绿的茶树顺着山坡延展,坑坑洼洼的小路便从茶道间穿过。茶树刚冒出的新芽,像细细的绣花针浅浅地绿着,摘一两根放进嘴里慢慢嚼,淡淡的清香,一年中,最好的茶便是这毛尖。  走过茶山便进入一片松林,小道隐没在林间。灌木、茅草、蕨苣覆盖了山路,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拨开草木,脚下的松针金灿灿的,踩上去软软的,踩碎细枝,便发出轻轻的脆响。童年时,我们背着背篓在这山间割柴,或追野兔、
期刊
婆婆就住在小巷尽头的小屋。  婆婆是南方人,出身还算不错,嫁与夫家后,生活略显拮据。教育五个儿女从小勤俭节约,不要随便浪费任何东西。谁要是轻言浪费,平日里和颜悦色的婆婆就会大发脾气,让大家都感到害怕。听丈夫说,婆婆是家中绝对的权威,她说不的事谁也改变不了。公公在工厂工作,离家远,一台旧自行车骑了好几十年,期间要换台好点的,婆婆总说还可以的还可以的,公公的破自行车一直伴他到退休。丈夫和弟弟上学的学校
期刊
儿时起夜,总能看见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做针线。  等着袼褙风干,母亲预备绱鞋帮的双股线和纳鞋底的麻线绳。我趴在炕沿边儿看母亲做活儿,一手提拎纺线锤,一手续麻皮儿纺锤子悠悠地转,麻皮儿松鼠尾巴似的在母亲的头顶跳着画圈儿。  母亲做鞋,先翻鞋樣子因袭,和去年一模一样。母亲忙,忘了我们的脚噌噌地长。鞋子夹脚,我们嚷疼,母亲头也不抬:“穿过新性就好了!”我们硬着头皮穿,鞋的新性过了,低头看脚,让鞋拿变了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