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创新型人才培养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5-0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教育改革愈来愈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中心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指的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能脱离教育本位及其发展规律。首先,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虽然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其核心必须是围绕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而不是仅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为转移。其次,教育的发展既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又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思想统一起来,并融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再次,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为:从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来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处于转型期,正趋于成型,自主性和自觉性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毕竟还是处在社会化的过渡期,高等教育对个体负有责任;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并不会因此而模糊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就高等教育而言,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如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术性、应用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都要以技术性、应用性为中心来操作,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技术性、应用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这一特征来构建。
  2. 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同样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常常要在“人才”之前冠以“创新”,一方面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的创新具有潜在性特点,只有当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人才的创造性才得以体现。这种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由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结构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得以实现的条件来决定的。因此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质也就是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的过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以及人才类型不同,需要提供的实践条件也不同。高等教育要依据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从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成长环境角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在构成要素的要求:一是要建设一支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二是提供将完整性与有序性融合起来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可以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 遵循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结构中,高等院校的主办者主要是政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高等院校持续发展所需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则决定了经费投入能否到位及多少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公众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另外,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高级技术(能)型人才;高等院校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横向合作,解决企业研究开发中的难题,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增强经济活力。基于此,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相适应,同时要对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作出相应的预测,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式互动过程中构建,而不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课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活动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知识领域,与当今大综合的研发实际有一定距离。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界限,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类创新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提供必要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在高年级应将学生引入各种项目研究之中。在研讨式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激发下边干边学,体验创新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有助于他们掌握创新的诀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1. 考试制度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它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能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一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特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试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体系。二要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2. 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教师有教的兴趣,学生有学的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要给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创造性空间。就学生而言,自由主要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要更宽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其核心是要注意让有个性的学生自由成长。个性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度相关的,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20%成就最大的人和20%成就最小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咎于人格因素。著名的牛津大学则通过设置39所独立、多姿多彩的学院,让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汇聚在一起,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个性的发展环境。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度、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教师评价制度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为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高校应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奖励勇于开拓“创新教育”的教师员工。要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评优、选优、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尽可能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员工,使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
  4. 学生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习成绩的优良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质量观”因用人单位发出“高分低能”的反馈而受到了质疑。不同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估制度,拓宽评价思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改革考试制度,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三、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 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在当今教育发达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模式多呈现多元化趋势,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主次教育模式相结合,相补充。在我国这三种模式也同时并存,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专业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协作式,协作式的培养模式可以集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先进设备、明确的科研课题之长处,使教学与科研联系更密切,从而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开发型人才,收到双赢的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而且要有相应的交叉学科导师指导。
  2.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应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为其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场地;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
  3. 加强科研训练
  加强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学应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自己创建或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地区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大学应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克重大项目,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学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支持学生风险选题,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兴趣,积极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以此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从而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新华文摘,2006(09).
  [2]钟祖荣.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J].中国人才,2004(07).
  [3]闫月勤.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J].高等教育,2003(03).
  [4]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06).
其他文献
红叶小檗是主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对红叶小檗的种子采集、催芽处理、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苗期管理、成苗培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以其为红叶小檗的播种育苗和栽培提供
【关键词】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128-01  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型,就是玩耍。如果一个孩子拿到一张纸并将其撕成碎片,他就不会想到如何处理纸张。出于好奇,幼儿折纸,由于纸张本身可以改变其形状并看到纸张的变化,使儿童对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但他们的意图并不明确。为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明确
我家的君子兰开花了。   这是几年前亲戚送的,端来时已“成年”。据说养了多年,但从未开过花。   君子兰长势旺盛,翠绿厚实的叶片一分二,一层一层均匀地向两边展开。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绿油油的亮光,仿佛被细细涂了一层油蜡;在阴影处,那绿更深沉了,闪着祁连墨玉般的光泽,一看就是营养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奇怪的是它怎么就不开花呢?   “這不会是盆公花吧?”我问爱人,“胡说,君子兰哪有公母之分?”他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时代发展的出发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也是高中地理教育中重要的话题和持续的热点。但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城郊农业的教学内容较少,且学生普遍缺乏城郊农业实践,难以理解城郊农业或分析与城郊农业有关的问题。在此将介绍典型教学法,即面对一个问题时先联想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典型教学法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熟悉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科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者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恰到好处的品德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班级、每个家庭,以确保付诸实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实施;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当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要求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南阳路三小)精准定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注点,构建新型学习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参与体验——自主选择”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构建新型学习文化是精准定位需求的教育实践  1.自主学习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随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修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建设学科竞赛指导队伍,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为学科竞赛搭建平台,成效显著。  关键词:学科竞赛;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细节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116—01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具有难度大、分值高的特点,直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短文、说明、报告等体裁中,获取有效信息、选择正确选项,从而解答相关问题。以下结合例题,探讨了阅读理解中细节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众多,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要处理好父母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社会环境与学生三对主要关系,使学生的心理发育正常、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20-01  一、前言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学生自身的可塑
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存在形式。就近、分散、小型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小规模学校是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必然需要。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