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慈善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SP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大亨扎克伯格本来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要人物。现在,带着捐出450亿美元的承诺,他将“黑客慈善”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自己也升级为许多人眼中的“超人”。但是,如此巨额的善款内含的巨大影响力会否把他变成一个“支票独裁者”?
  “在21世纪,成功不仅是要赚很多钱,还要知道如何摆脱它。”
  大量证据表明,无论是小额信贷、影响力投资、还是向公司捐助,往往对全球穷人没有太多积极帮助,反而趋向于以穷人的支出为代价,让富人变得更富。
  技术大亨扎克伯格本来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要人物。现在,带着捐出450亿美元的承诺,他将“黑客慈善”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自己也升级为许多人眼中的“超人”。但是,如此巨额的善款内含的巨大影响力会否把他变成一个“支票独裁者”?
  低调的“超人”
  扎克伯格开一辆大众高尔夫,一年只领一美元的象征性薪水。2006年,22岁的他拒绝从Facebook领高薪。2010年,他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普莉希拉·陈搬进他家时,他贴了一张照片,准备送出一些日用品和电器,因为现在他们什么东西“都是双份的”。他整天穿着的,是灰色T恤和帽衫。
  低调的生活给扎克夫妇引来许多敬意,但在其他某些方面,他们又相当高调。比如上周,他们就做出一件引起全球轰动的事。通过致刚出生的女儿Max的公开信(当然是贴在Facebook上),两人宣布将把他们持有Facebook股票的99%捐给慈善事业。这封信充满使命感,还用了“个人化学习工具”这样的词儿,可能不像小Max期待的那样甜蜜和粘乎,但没人能否认它的分量——以目前估值,这家人捐出了至少450亿美元。
  如果说扎克伯格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现在他则被视为“超人”。盖茨和巴菲特也曾做出如此慷慨的决定,但他们都是“老人”了,已拥有财富很长时间。扎克伯格才31岁,还会领导Facebook很长时间。他已经塑造了一代人的行为,如今通过这“小小的馈赠”,又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无私的榜样。
  同样不出意外的是,也有大批冷嘲热讽。“简直是人类史上最蹩脚的使命宣言,”推特上一个帖子说。“扎克伯格把你个人信息的99%捐给了慈善事业。”另外一个表示。
  支票独裁者?
  扎克伯克应该正忙着给女儿换尿片,没时间理会这些批评。尖刻的推特放在一边不论,很多人会同意,450亿美元确实相当大方。但这笔钱不是无条件送出的,拨开诋毁的阴云,一些真正严肃的问题需要回答。
  自盖茨基金会成立时起,就有人从超级捐赠上看到了巨大风险,担心人们会因震惊和感动而变得盲目,忘记思考这种行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私人捐赠被披上了一层神圣感,即使是最温和、平淡的批评也会被视为冒犯。”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林赛·迈克戈伊说,“一般认为不应对这种私人捐款有所限制。但问题在于,巨额捐款对许多决策有重大影响,波及数百万人的生活,所以需要监管。”
  从这个角度看,扎克伯格就不再是一位“超人”,而是“支票独裁者”。为确定哪个版本更接近真相,我们需要对“硅谷之王”多作了解,也要现代慈善业改变世界的方式多加研究。那些认为扎克伯格纯粹利他的人可以在《纽约时报》不久前一篇报道中找到论据。文章说,在与技术界领袖及奥巴马总统的一次会面中,扎克伯格发现同行过于关注鸡毛蒜皮,而不是更宏大的公益议程。他认为技术界应有这方面的追求。同样投身慈善的美国富豪、R osetrees基金会主席理查德·罗斯说,如此说来扎克伯克充满动力,但同时在这个新的领域,他会有点打怵。“就像登陆一片陌生土地,不知道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该怎么做,只知道必须探索。”
  而扎克伯格在探索的时候,可能会追随盖茨这位先驱。给Max的那封部分遣词用句映出了盖茨基金会的影子。但盖茨不是扎克伯格唯一的榜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硅谷富豪向慈善业捐出大批财产,将所谓的“黑客慈善”发扬光大。去年美国最慷慨的六位慈善家中,有3位都才30多岁,身处技术行业。和扎克伯格一样,硅谷似乎在成长,或在寻找更宏大的身份象征:当富到连私人飞机都显得低档的时候,可能唯一可以彰显胜利的办法就是穿着破旧的衣服,把钱都捐出去。“这很棒,引起关注说明他们是人生样板:在21世纪,成功不仅是要赚很多钱,还要知道如何摆脱它。”肯特大学慈善中心负责人贝丝·布里兹说。“这跟我小时候熟悉的‘有很多很多钱’的富翁形象相距十万八千里。”
  传统慈善“基本过时”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些新时代的慈善家不满足于传统慈善家的利他形象。在发表于《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扎克伯格曾经的导师肖恩·帕克称,传统慈善业“基本过时”——只会送出一些捐款,以自己的名字为某栋建筑命名。他描述了一种新的慈善之路:不怕失败,灵活,怀疑旧智慧——就像他们在技术行业所做的变革一样。
  当如此规模的捐款所怀的构想又如此新颖,结果可能走偏也就不意外了。扎克伯格已经尝到滋味:2010年在奥普拉脱口秀中,他宣布捐出1亿美元,用于改革新泽西纽瓦克市的学校。他和一起上节目的时任纽瓦克市长科里·布克表示,他们将在5年之内,把表现糟糕的纽瓦克公立学校(阅读达标的孩子不到40%)变成“希望之地”。
  但问题是,奥普拉的观众比纽瓦克居民更早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进行的改革基本上没有教师或家长的参与,引来激烈抨击,最终导致布克败选,市议员拉斯·巴拉卡当选新市长,他承诺就此停止改革。而在3000英里外的地方,扎克伯格读着纽瓦克居民对他的声讨,说他只是一个漠不关心的亿万富翁。而如今,很多慈善人士把它作为失败案例,研究如何跟要帮助的社群打交道。
  不过,事实证明,扎克伯格是一位认真的学生。这次宣布捐款消息时,他们夫妇列出了“陈扎克伯格倡议”(ChanZuckerberg Initiative)行事的六条原则,其中一、二两条明显吸取了纽瓦克的教训。第一条呼吁进行长期投资——25年,甚至100年;第二条是“直接与服务的人群接触。如果不理解他们群体的需要和愿望就不能帮到他们。”   这对夫妇选择把普莉希拉的姓放在新慈善机构的前面,是很有趣的决定。陈本身出自草根,在马萨诸塞州的昆西长大,是一个中越移民家庭的长女。她妈妈为养家打两份工,陈则是家里的翻译。她深信教育改变人生,曾多次提到,公立学校的老师鼓励她努力学习,在她通往哈佛的路上立下汗马功劳。而她正是在那里遇上扎克伯格。大学时期,陈在波士顿一个针对低收入儿童的课外项目做志愿者。毕业之后,她在加州做过一个小学的科学老师,后来又读了医学院。成为儿科医生后,经常接触到社保医院那些家庭状况较差的病人,相信在极端贫穷中长大的孩子会受到身心伤害,需要额外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是现在主流的教育改革议程提供不了的。有鉴于此,她之前宣布将与一个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开办一所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学校,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甚至是出生前——就为他们及其家庭提供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全部免费。虽然近几年,在针对低收入学生的学校中,引入类似服务的做法日益流行,但这个学校的特殊之处在于一开始就纳入服务。
  这个项目显然跟纽瓦克项目完全不同。去年陈在参加今日秀时提到此事时说,他们已经看到了解受助社群的想法和需要是多么重要。
  慈善资本主义
  多倾听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细读扎克伯克夫妻的致女儿书,你会看到关注受助人需要不是唯一的创新。“陈扎克伯克倡议”将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结构,这意味着它可以投资营利性企业,也可以将钱用于政治行动。信中强调,这一点很关键。“我们必须参与政策和游说,”它对可能感到迷惑的小Max说,“很多机构不愿这样做,但必须有运动来支持进步,这样才有可持续性。”
  这听上去是挺有意义,但也引起了警觉。迈克戈伊说,这意味着扎克伯格可以摆脱传统慈善基金会所受的种种束缚,让人担心他个人对政策的影响不受控制。
  事实上,因为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结构,“陈扎克伯克倡议”还算不算慈善机构,也在媒体上引起了争议。《纽约时报》记者杰西·艾森格写道,扎克伯格只是“把钱从一个口袋换到了另外一个口袋里”。之所以称之为“慈善”,不过是因为当有钱人说要把99%的财产捐出来,其中应该有一部分会用于公益。而知名财经记者费利克斯·萨尔曼则认为,这是一种全新、激进的运动,即“慈善资本主义”。他向扎克伯格致敬:“扎克伯格不会满足于小型、可见的干涉,比如让饥饿的人吃饱,给穷人钱。因为那样不成气候。那样的活动可以改善世界,但不能改变世界。”他坚持说,扎克伯格想要的是大变,把钱给穷人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英国《卫报》评论说,萨尔曼说扎克伯格和其他技术企业家往往讨厌直接帮助穷人。这是对的,但他认为“慈善资本主义”是全新事物则是误会。近些年有三股潮流是慈善向慈善资本主义转化的典型:小额信贷的崛起、“影响力投资”的增长,还有新式投资机构的兴起———比如扎克伯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它们以营利组织面目出现,这样就可以向逐利的受益人提供金融资助和投资,而不必像非营利机构那样,受公开、透明等要求的束缚。甚至连盖茨的基金会(虽然它是传统的私营基金,而非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也从捐款转向营利企业,比如2014年向万事达公司提供1100万不偿付款项,帮助该公司扩展在内罗毕的业务。而大量证据表明,无论是小额信贷、影响力投资,还是向公司捐助,往往对全球穷人没有多少积极帮助,反而趋向于以穷人的支出为代价,让富人变得更富。
  最好的例子就是小额信贷。多项研究表明,小额信贷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英国国际发展署发布了2011年一项研究,认为小额信贷对穷人而言宛如“沙中城堡”。但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地区减贫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到那些在营利基础上提供贷款的公司的盈利,投资者的收益率总是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被重新包装为“普惠金融”后,小额信贷作为促发展工具,继续受到世界银行、盖茨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经济学家米尔福德·贝特曼称小额信贷是“僵尸政策”,“一个已经僵死和腐烂的主意,却从未停止试图从坟墓中爬 出 。”影 响 力投资——相信通过投资于公益项目可以获得金融收益——是另外一个激进的潮流,但是可见收益基本上远远落后于宣传。“社会企业联盟”前CEO凯文·林奇曾是“影响力投资”的信徒,认为它可以把营利机构与非营利组织联系起来,为公益目标努力,但他很快改变了想法,现在则担心“影响力投资的幻想会把美元从慈善业中带走。”《卫报》由此提出,人们不应被新奇的表象迷惑,把好生意与公益嫁接到一起这种想法既不具备革命性,之前也有人做过,只是寻求新资本供应的又一版本。
  归根到底,这场争议可能源于慈善的自我矛盾:利用以自利方法获取的私人财富去完成利他的、公共的目标。一方面,这是富豪们的钱,他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扮演了本应由政府扮演的角色,可能我们得把这巨大的馈赠看作艺术品:它带着创作者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终究属于世界,因此要经受世界的诠释和审视。
其他文献
关于全球化的话题,我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需要更多全球化的合作。这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个是NGO的输出国,一个是NGO的输入国,中国输入NGO有6000多家,输出才100多家,比例不成正比。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是以开放带动改革,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应该把改革开放倒过来说,应该是先开放才有改革,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来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的公益组织要走出去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国际
期刊
无论是英国、美国、德国、瑞士还是中国香港,凡是慈善公益组织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慈善公益组织都有捐款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公众随时了解善款流向。而社会公益捐赠是不可撤销的契约,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是把钱捐赠到公益组织的,那就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财富,而信息公开是保证慈善公益组织社会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最近,《慈善法》草案公布,引发很多讨论。据人民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黄献中委员认为,草案对于捐赠受益人的
期刊
大约在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前后,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宣布捐出他一生的全部积蓄,在祖籍地苏州购置了一千余亩良田,建立一个宗族福利基金,叫做“范氏义庄”。 这个范氏义庄运行了900年左右,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可谓中国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NGO。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喜得千金,为庆祝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夫妇发布了一封“写给我们女儿的信”,宣布他们将在有生之年,捐出家
期刊
嘲笑鸟是美国电影“饥饿游戏”系列的结篇,在家乡十二区被无情摧毁后,主人公凯特尼斯在十三区成为了反抗运动的象征——嘲笑鸟,肩负起了唤醒民众和改变帕姆国未来命运的重任,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每次参与各种公益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总会难免做自我介绍。你是谁?你们机构是做什么的?每当我介绍自己最近一直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梦相关教育的时候,总会引来哄堂大笑。开始的时候,笑声中的我觉得特别尴尬,仿佛
期刊
中国陆陆续续有上万家民间创客平台,年轻人更愿意接受不同的想法,但有两个误区,一是创客园区对企业所需要的软性部分关注不够。第二,中国的创客活动,基于最新制造进行独立研发,以及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比较少。  全球的技术进步在今天已经到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牵引的时间点。新一届领导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很推崇。书中将目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时代,归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畴中。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
期刊
王选带着专家们来到金华。尽管事先已经向他们提供了“烂脚病人”的创面照片,但是大家见到李仲明时,还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仲明的伤口是用纸板盖起来的,直接裹在伤口上的是旧报纸,打开后臭气熏天,几十米外都能闻到,腐烂的腿上因发霉长的毛有两厘米长,在场的人,第二天鼻子里都是臭烘烘的。”王选说。  82岁高龄的原瑞金医院著名烧伤科专家肖玉瑞,戴上手套蹲下身来,用手仔细触摸李仲明的伤口,然后转过身来说:
期刊
201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互联互通。  近期巴黎气候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这是继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之后,中国在应对
期刊
大地震撼,大灾降临,每当这个时刻,我们总能看到千里驰援的情景。  曾经,我们是被救援的对象,今天我们出手救别人。  尼泊尔地震,跨出国门救援的,除了中国国家救援队,更多的身影来自民间——中国扶贫基金会、蓝天救援队、爱德基金会……  为什么一个距离很远的灾难我们要去救?夹杂着汶川地震的记忆和中国强大论的虚火,救灾者的行动一时成为网络热点,而更有明眼者对于救援者“捏一把汗”,救援者的实力和专业性,是否
期刊
上一期的《中国财富》带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环保NGO的前世今生,剖析了在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实施之后民间NGO的环保诉讼的一些困局,还梳理了中国自然保护领域基金会发展现状,近距离了解了马军、王利民等中国公益界环保领域的中坚力量、实务工作中的“话事人”。从个人到全局,从历史到现状,扎实有料,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很巧,最近我成为了上一期杂志中提到过的由SEE和GGF共同发起的“劲草同行”的公益导师,
期刊
“公益是私力介入公共空间构建的社会自治。”  看到何道峰的这句话后,我晃了晃神,想起一个段子,“××是个什么东西?能吃吗? ”段子只是段子,但我因此联想起了自己的一些采访经历,经常就会问受访者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公益的?”  上周去广州一慈善活动颁奖现场,采访了一位获奖的企业家,聊起这个话题,他回答说,“公益慈善是一种生活习惯,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在我看来,这话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公益是做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