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临床手术中切口感染因素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骨外科临床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开展相关研究。
  方法:收集骨外科48例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对治疗整个过程中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产生感染后采取多种措施对感染切口进行处理,比较其疗效。
  结果:骨外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操作时间、损伤类型等多种因素具有紧密联系,调整措施后,46例患者治疗有效,产生骨髓炎与感染性休克患者各有1例,有效率为95.83%。
  结论:骨外科医生要预先分析手术患者手术治疗各阶段中可能引发感染的因素,并提出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以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19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2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生各种意外伤害的患者与日俱增,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骨折,随着西医治疗方法的逐渐成熟,选择骨外科手术方案也普遍受到医生与患者的接受。骨外科手术患者大部分为急诊,通常具有较为严重的损伤,且以开放性损伤居多,手术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操作也比较复杂,同时会产生一些失血量。患者在术后需要相对较长的卧床时间,因骨组织特殊结构特点,患处具有较差的血运,易于发生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据临床统计位列各类感染的第三位,在临床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使手术失败,导致残废或产生生命危险。所以,在临床上要对引发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就对于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收集骨外科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集48例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有27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2岁,住院时间在15-3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21.4天,手术持续操作时间在1 -4小时,平均手术持续操作时间2.4小时。按照感染类型分类,有32例患者为表浅切口感染,15例患者为深部切口感染,1例患者为深隙感染;按照根据切口类型分类,有10例患者为Ⅰ类切口,13例患者为Ⅱ类切口,24例患者为Ⅲ类切口,1例患者为Ⅳ类切口。
  1.2感染因素分析。
  1.2.1患者因素。针对上述患者研究发现,患者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体质、合并患有其它疾病等多种因素与骨外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都具有紧密关系。每个人由于不同的生理代谢功能,自身抵抗力也存在不同差别,通常认为不同年龄患者中青壮年人群身体机能相对较强,老年、儿童及妇女群体由于体质相对较差,疾病抵抗力也较差,体内单位时间内产生有限的白细胞,不足以拮抗外来细菌侵袭手术切口,易于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另外,较严重损伤患者,术前、术后营养不良及合并患有其它疾病,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减弱机体抗感染能力。
  1.2.2医院因素。术前问题因大部分患者都是急诊,没有时间做常规检查,无法了解患者是否合并患有其它疾病,患处皮肤清洁及常规消毒不彻底等因素也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术中问题手术室监管不严及操作不当,以及低温使免疫力降低引起术后伤口易感染。术后患者转回病房,医护人员容易出现常规换药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使用抗生素不够合理等情况。关节部位切口没有愈合完全,就指导患者锻炼功能而引发伤口裂开进而产生感染。此外,切口感染与环境温度也具有重要关系,夏季细菌繁殖较快,切口更易于感染,所以,针对择期手术患者要选择最佳手术时间。
  2结果
  46例患者治疗有效,产生骨髓炎与感染性休克患者各有1例,有效率为95.83%。由研究结果可知,骨外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操作时间、损伤类型等多种因素具有紧密联系。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与手术器械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衡量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切口感染,它也是骨外科术后的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易于发生在中老年、妇女等体质较差的易感人群。致病菌可依据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进行确定,通常主要是表皮样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感染控制不及时,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致残的严重后果。分析骨外科清洁手术引起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可见其与患者医院、自身、环境等多中因素具有紧密关系,其中患者自身由于性别、年龄、体质及合并疾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感染抵抗力也各不相同;医院问题就是在治疗整个过程中出现监管检查不到位、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对患者体温保持措施不够,术后没有进行合理对症治疗及护理等问题。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在采取合理的用药措施及切口处理后,就会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生要针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实际,提前对手术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可能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适宜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以保证患者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韩积雪.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
  [2]饶有凤.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江西医药,2009.12
  [3]王桂先.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对策[J],临床医学,2010.7
  [4]王旦.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潜在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0.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  方法:围绕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成立CQI小组,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较改进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CQI的应用明显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持续质量改进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异物的临床诊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名2009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耳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采用外耳道冲洗法、直接夹取法、负压吸引法、黏合剂粘取法以及静电吸附法取出外耳道异物。  结果:通过以上诊疗措施,所选取的100名患者外耳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没有发生鼓膜穿孔、外耳道损伤以及听力下降等情况。95名患者成功在门诊治疗室取出异物,另有5名小儿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在胃肠早期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接受腹腔镜手术并应用内镜检查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消化内镜在胃肠早期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诊治应用价值。  结果:所有应用消化内镜诊断患者中,指征为定位病变的患者有32例,31例患者找到病变;指征为评价吻合口的患者有6例,手术治疗后均无发现吻合口狭窄状况;1例患者术中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对补骨脂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2012年4-2013年4在我院就诊的120位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骨脂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治疗结果比较。  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是:治疗组有效率是63.33%,对照组是33.33%,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和相关的预防对策。  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350例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32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感染率为7.2%。年龄≥60岁、肥胖、有糖尿病、手术时间≥2h、手术切口≥10.0cm类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非肥胖、无糖尿病、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泪道阻塞采用泪道置管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因素因素。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泪道阻塞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134眼存在泪道阻塞,全部患者均施行泪道成形手术结合泪道硅胶引流管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泪道再通率及相关疗效影响因素。  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30例患者共有134眼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率达到了83.6%(112眼),好转率为13.4(18眼),无效者3.0(4眼
期刊
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治疗宫外孕患者提供可靠选择。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0例宫外孕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82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在超声影像图下的特征,进而评价彩色多普勒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肿块的大小和恶性程度分成两组乳腺癌组以及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有38人,良性病变组有46人,对两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和良性病变组相对比,早期乳腺癌有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糜烂肉眼所见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方法:对临床肉眼初步诊断似宫颈糜烂患者20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进一步诊断。  结果:肉眼初步诊断的宫颈糜烂疾病构成原因:38例宫颈炎,42例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45例CINII,43例CINIII,32例宫颈癌。  结论:通过肉眼所见宫颈糜烂病变比例较高,单凭肉眼无法分辨出早期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糜烂。  关键词: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的显性致病因素。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规律产检的分娩孕妇 340例,根据感染 VVC情况分为VVC 组和非 VVC 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VVC 的显性致病因素。  结果:本组340患者中,75例感染VVC,265例未感染VVC,两组组患者在不良卫生习惯、孕前检查、孕前有VVC 病史以及孕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