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时代主旋律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执着、坚定、追求、付出,一直怀揣着一颗感激的心总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始终保持着一种简单、质朴、纯净以及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这样才会把生活过得像诗!
  编者按:新的媒体时代,主持人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既担负着引领主流文化的责任,又是连接节目和观众的纽带。随着新媒体的多领域普及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持人要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还要用新媒体思维和新媒体技术来武装自己,要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位置和任务,以自己敏锐的应变能力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将节目做精做活,在这个时代,对主持人来说,这是融合、是创新、是跨越,也是主持人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经阶段。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在我国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戏曲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了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为进一步探索中国戏曲的魅力,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董艺。董艺,人如其名,多才多艺。在主持戏曲节目多年以来,她凭着对戏曲舞台的热爱和对话筒的执着,将每一档戏曲节目都做得有声有色,既突出了节目的风格,也将自己的个性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戏曲节目的多元化文化追求。她主持风格自然、轻松、活泼,极具亲和力,节目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她以不服输、善钻研、敢尝试的态度,创下了主持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相信她的主持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董 艺,女,河南省郑州市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即中国传媒大学),现为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主持人及《叮咯咙咚呛》节目制片人。200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51周年“十一”特别节目《可爱的中国》,任副导演;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七一”心连心演出,任副导演;2003年至今已连续十几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2004年8月起主持CCTV-11的《梨园擂台》《点播时间》《空中剧院》《九州大戏台》和CCTV-3的《艺苑风景线》;2005年起主持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等;主持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青春戏苑》《一鸣惊人》《过把瘾》《快乐戏园》等;2015年3月,担任《叮咯咙咚呛》节目主持人兼制片人。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董艺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我们知道,您起初学的是钢琴专业,但最后又选择作为一名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
  董艺:您好,感谢贵刊的采访,很高兴与大家进行交流!成为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这可能和我的家庭背景有一定关系。我出身在梨园世家,我的母亲和外公都是京剧演员,由于母亲和外公对我的影响和鼓励,以及他们对我的希望让我“不得不”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才艺。我起初学的是钢琴专业,同时也对演唱、舞蹈及小提琴等演奏比较感兴趣。这些“被迫”学来的技艺也确实为我打开了一条艺术之门,这也是给我后来从事的钢琴演奏工作及现在的主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母亲和外公对我的熏陶,我的血液里或多或少地也流淌着梨园行的血液,刚好那个时间中央电视台开办戏曲与音乐频道,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戏曲频道。我认为艺术都是相通的,不管那个门类的艺术,相互之间都是可以借鉴的,这在我现在的戏曲主持工作当中也能显现出来。
  记者:主持人是传媒领域的旗手,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我们知道您是一位善于学习、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的主持人,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同时还担任过节目导演,您是如何做到的?
  董艺: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可以同时尝试这么多的事,这和个人不断的学习及个人的阅历有关。作为一名主持人,与时俱进的意识时刻都是要有的,这就要多学习、多观察、多实践,要不断地充电,及时填充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二是定期学习时事政治及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以及精神,提升自己的政治意识;三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后,在现实的经历中不断地学习和磨砺,使我得到了更快的成长,也正是因为这种经历使我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才能调整好心態,坦然面对,处理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可能也是因为一种缘分,重要的是必须把当下做好。我刚进央视时从事的是记者、编导等工作,这就需要认真地去做。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磨练好自己,这样当突然有个机会来临的时候,说不定你又能去胜任另外一个岗位,比如主持人、制片人等。总之,只有完成好当下,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和强求。但是当机遇来临时,你也要能抓得住。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人,期间做了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这可能也是性格的原因,所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现在。
  记者:您目前主持的《叮咯咙咚呛》是观众比较喜爱的节目,可否给读者讲讲这档节目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董艺:《叮咯咙咚呛》是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爱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是一个制播分离的节目,从2014年开始,已经有三年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节目,我从策划到做制片人、主持人,期间我和节目组的同事也都付出了很多。这个节目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也实现了台里的各种不可能,无论是经济效益、收视率还是社会影响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这档节目已经从戏曲类节目上升到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了,还是一档跨频道播出的节目,第一季已经在CCTV-3完成首播,在CCTV-2、CCTV-4、CCTV-7、CCTV-11、CCTV-15进行联动重播。第二季已在CCTV-3首播,在CCTV-1和CCTV-11黄金时段进行重播。《叮咯咙咚呛》第一季屡获殊荣,先后获得“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颁发的2015年娱乐节目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5年度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评选特别节目奖、2015年度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年度特别节目奖,以及2015年度中国电视欣赏指数国家级媒体创新类节目第一名。海外版权得到了多各国家的青睐和争先购买。而且,《叮咯咙咚呛》第二季节目始终秉承的“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的理念,通过时尚流行和传统经典相融合的方式让广大观众认识并了解非遗文化,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讲话中号召的“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一脉相承。   记者: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表现形式较多,各种形式在共有的性质中又体现出各自的个性。作为一名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您是如何驾驭不同表现形式的戏曲主持的?
  董艺: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京剧、豫剧、秦腔等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只要以一颗坦诚之心,带着大家去了解我们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了。如果要说各种形式有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在面对不同观众时,我会适当地调整我的主持风格,比如在主持类似《快乐戏园》节目时,面对的儿童比较多,那么我可能会使节目更加活泼,气氛更加活跃。而在主持《名段欣赏》这类节目,可能面对的受众以中老年朋友为主,那我就会把语速放慢,着装,装扮上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但无论面对的观众群体是谁,我都会以一颗坦诚之心与观众朋友进行交流,我更愿意去做一个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节目的驾驭者。
  记者:戏曲可以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形式,面对的观众也是有选择性的,基本上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群体,年轻观众少一些,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戏曲以及戏曲文化,对此您有什么想法?在节目主持当中,您又是如何做的?
  董艺:我觉得现在我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限于主持人了,我更像是一个志愿者,而这个志愿者则包含了“主持人+导演+制片人”這样一个综合的角色。现在有些年轻人是不喜欢戏曲,这个我认为有这个现象,但不是绝对的,还是有一些年轻人也喜欢着我国的戏曲文化,就像我现在做的《叮咯咙咚呛》节目就是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去设置的一档节目,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乃至小孩子也喜欢上戏曲节目,这对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很强的意义。我去过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山区,而那里的孩子,包括一些留守儿童,她们也在学习我们的传统戏曲——凤阳花鼓等传统文化,还有包括中国戏曲学院等全国很多专业学校的孩子,还是在学习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戏曲文化,这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根,就跟我们不能忘本一样,都知道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值得大家去保护的传统艺术,但真的买票去剧场去看的人却寥若晨星,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或是老年人中都会出现。我相信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会有一部分人喜爱,一部分人不感兴趣。而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要带着大家去了解一种艺术门类、一种文化,或许你开始可能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我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去让大家认识接受它。就比如我做《叮咯咙咚呛》节目,我回去寻找一种当下的流行元素去包装这种传统的文化,就是找一个切入点,让大家觉得这种文化或者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这么美,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就比如说“陕北说书”,如果你去陕北黄土高原看,你就会感觉比较“土”,但我将它也搬上了《叮咯咙咚呛》的舞台,用一种西方流行的说唱RAP去包装它,让观众看了会觉得原来陕北说书这么有意思,还可以如此表现。但其实陕北说书本身就是一种说唱,一种即兴表达的艺术。而且在做这档节目时,我们还邀请了许多的明星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搭档,让这些明星也发现,原来传统的很多戏曲文化形式及表现技巧,远远要高于他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作为明星在看到或听到如此形式的表现技巧之后可能也会不再那么浮躁,而是静下心来去学习、去实践,并把这些传统的技巧融入到他们的作品当中,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表现来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及专业功底。
  记者:您认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董艺:在新媒体技术被深度开发和广泛运用的今天,有很多传统媒体灭亡论、唱衰论出现,但传统媒体真的灭亡的吗?或者说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了吗?并不是,不可否认,现在新媒体大行其道,无论是其传播的速度还是传播的方式,都要优于传统媒体,但这并不影响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的存在,反而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及优化。我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一种互相促进及补益。如何让二者能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思考的,而并不是谁强谁弱、谁错谁对。
  作为一名电视栏目主持人,我应该考虑的就是通过电视媒体所要表现的节目,我如何在电视荧幕前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而需要讲求传播速度效率的节目或者可能是一种需要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的话题,我们怎么能用新媒体去准确、及时地表现出来。新媒体对电视媒体应该是一种促进作用,不管是我还是所有的电视媒体人可能都会考虑,在未来如何才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电视媒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如何让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瑰宝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这才是我们主持人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相信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和继续探索下,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我国戏曲及戏曲文化的,也会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国际。
其他文献
摘 要:扶贫和消除贫困是一项世界性问题,由于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我国的贫困报道历经生产自救、虚假浮夸、讨薪维权和规模化报道几个阶段。在扶贫力度加大和媒介融合格局下,人民网创办扶贫频道专门报道扶贫信息,在报道实践中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符号多元、官方视角鲜明。也存在自制信息少、栏目发展失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频道特色,构建多维的传播体系,增强信息的贴近性和有用性,加强对贫困群体、一线扶贫人员的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形象等软实力方面的展现,拥有一个优秀的城市形象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城市微电影凭借其传播优势,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主力军。本文以《盐城之恋》系列微电影为切入点,对该微电影进行视觉语言解读,探讨该城市形象宣传片对盐城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形象;城市微电影;《盐城之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2016年随着韩剧《太阳的后裔》与爱奇艺方面合作实现“零时差”同步上线,缔造最贵韩剧和最高点击量韩剧的神话。本文通过对《太阳的后裔》收视率、运营策略、衍生品开发以及韩剧运营模式的相关考察分析,探究以韩剧为代表的传媒产品的运营的特点与规律,以及如何实现影响力最大化和价值链增值,以期为我国的电视剧制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影响力;传媒经济学;《太阳的后裔》;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从模式引进+本土化的道路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草根选秀模式到专业歌手竞技表演秀模式再到明星+素人同台或竞技或切磋等模式。无疑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是一条必经之路,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梦想的声音》诞生于浙江卫视原创元年之初,它有着很多创新因子,值得深入研究,当然也需要反思。  关键词:《梦想的声音》;创新;反思  中图分类号:G220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背景下,品牌推广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杜蕾斯则是其中运用新媒体较为突出的代表。针对杜蕾斯营销策略的运用,通过分析杜蕾斯宣传平台的转变原因,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的具体案例,对杜蕾斯的品牌推广的各式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推广要依据产品特性从而选择适合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品牌推广;品牌媒体化;社会化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茜你一顿饭》自2016年7月在优酷、淘宝双平台开播后,受到网友的广大好评。节目截至到目前已经播出了21期,每一期播放量都超过了200万次。它如同一匹黑马在种类纷繁的网络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分析《茜你一顿饭》节目的形式、编排和内容设置等,去探寻当下网络美食节目的创新和转型策略。  关键词:美食综艺;创新;转型;《茜你一顿饭》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关 键 词】:出镜记者;调查采访;深入报道;角色功能  【作者简介】:郜淅琳,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期刊
摘 要:油画作为西方艺术典型现已延续了近千年,传入中国至今也已近百年。在与中国山水画的激烈碰撞与交融下,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也使得中国审美精神在油画风景中的体现日益鲜明。本文从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融合来探讨、剖析油画风景中的中国审美精神。  关键词:中国审美精神;油画风景;山水画;两者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49-02 
期刊
【摘 要】: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微博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本文运用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纪实,对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微博;群体心理;《乌合之众》  【作者简介】:蔡楚泓,男,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责编介绍】:东方绪,男,今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兰州市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在校大学生如何使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交流,根据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分析总结微博这种新的传播工具对兰州市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关 键 词】:微博;在校大学生;定量分析;抽样调查  【作者简介】:曹婷,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张洁,女,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