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古诗词诵读微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mao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里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化瑰宝。本文从对农村小学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出发,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古诗词学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切合农村小学实际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古诗词诵读   微活动   基本策略
  古诗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意境深远,是儿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媒介。可以说,古诗词承载着文化复兴和传承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仅要把它植根于内心,还要将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一、农村小学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小学古诗词学习现状,我们精心设计了《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以无记名的方式,对数千名农村小学生和部分城区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因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学生大多是来自附近村庄的农家子女。其中,留守儿童占有很大比重,隔代监管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普通,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停留在吃饱穿暖、完成作业等浅层次上,很少顾及孩子的精神成长。与同龄的城区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容易导致监管失控。与此同时,游戏、动漫等乘虚而入,文化语境中浅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泛滥。
  从过程来看:在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上,大部分学生首要选择的是背诵,约占86%;只有极少数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意图,通过好玩的活动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途径主要来自于课堂,占比88.69%;而目前课堂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占比为80.46%。
  从结果来看:孩子们的古诗词掌握量较少,能熟练背诵30首以内的学生占49.2%,而能够背诵90首以上的学生不足10%;在生活或写作中能运用古诗词的,仅占28.64%。
  可见,农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基本属于被动接受型,学习古诗词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考试。
  2.潜在的有利因素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现在是古诗词学习的最好时代。近年来,古诗词的研究和推广,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后,连续推出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并迅速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古诗词热”;以经典传唱为特色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也应运而生,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其次,从主观层面来看,学生表现出对古诗词学习的迫切愿望和浓厚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常喜欢诵读古诗词的学生占76.08%,不喜欢的只有1.6%;愿意多接触古诗词的学生占88.86%;家长支持孩子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约占86.19%;对诵读课本以外的古诗词很有兴趣的学生占60.75%。
  3.当下古诗词诵读的常见误区
  在调查中,我们还关注到古诗词诵读活动容易走向几个误区:
  一是浅层次的诵读活动。出于应试等功利性目的,古诗词诵读仅仅浅尝辄止。
  二是部分学校的古诗词诵读活动喜欢着眼于“大”,大规模、大场面、大表演,动辄千人齐诵。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没有走进学生心里。
  三是脱离实际的“诗词热”。大量机械、枯燥的诵读训练,扼杀了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相对于机械背诵等传统诵读方式,孩子们更喜欢用形式多样而有创意的小活动来学习古诗词,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能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
  二、古诗词诵读微活动的提出
  坚守儿童立场,立足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经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创新设计古诗词诵读活动,是我们的落脚点。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水平,思维活动主要凭借表象心理符号或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我们将古诗词诵读微活动设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1.关于微活动
  所谓微活动,就是小活动、微型活动,即一些规模小、人数少,容易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本课题中的“微活动”指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将传统的古诗词诵读活动设计成具有一定时代感,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学生易学易记、乐于参与的小活动。按活动组织形式分,大致有游戏类、表演类、竞赛类、分享类等几种类型。微活动具有如下特征:新鲜感、趣味性、灵活性、儿童化。
  我们的目的,是给传统的古诗词诵读插上趣味的翅膀,用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实效。
  2.基本设想
  本课题研究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之中,围绕古诗词诵读如何吸引新时代儿童这一核心问题,以微活动开发为主干,以微活动推广为枝叶,让经典古诗词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田,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研讨课,“读诗词·画诗词·写诗词·品诗词”等活动,激发学生读诗词、学诗词、用诗词的兴趣,维持积极的、持久的学习古诗词的动机。通过针对农村小学生特点的评价机制、资源开发、师生成长激励机制的研究,打造詩香校园。
  三、古诗词微活动设计的基本策略
  有人认为,“古诗词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个性特点,通过朗诵、搜集、竞赛、给诗配画和写作等教学手段,步步引导,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体会古诗词的魅力,从而传承中华文化。”农村小学古诗词微活动的设计要从儿童化出发,要贴上“兴趣”的标签。
  1.诵读为主:长久滋润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在接受采访时说:“无数的人问我:‘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我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创新要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前人好的经验要传承。强调朗读、背诵,简单而有效。先背下来,允许不求甚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经常开展读诗词、背名篇、讲故事、比积累等诵读活动,以此推动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熟悉和热爱。   诵和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然而最难的却是坚持。为了让学生获得古诗词的长久滋润,我们组织开展了“六个一”和“一日四读”活动。学校精心组织编写古诗词诵读口袋书《行走的古诗词》,将经典古诗词汇编成册,把遥远的古诗词放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古诗词诵读“六个一”活动。强调以班级为单位,就是为了化整为零,增强活动的灵活性和普及性;强调“六个一”,就是为了提高诗词的复现频率,让诗词如影相随。
  “课前一诗”,每节语文课前诵读一首经典诗词;“每日一诵”,每天晨读课,学生诵读一首古诗词(或名句);“课间一曲”,将课间铃声改为古诗词曲目;“每周一评”,根据同学们在“每日一诵”中的表现,评选“诵读之星”,根据班级在活动中的表现,评选经典诵读先进班级;“每人一本”,三至六年级学生人手一本“采蜜本”,与《行走的古诗词》配合使用,用于摘抄、默写经典诗词;“每学年一次展示”,通过组织校园诗词大会,集中展示古诗词诵读的成果。
  “一日四读”,指的是早晨大声朗读,中午静心默读,路队集体诵读,晚上亲子共读。
  “一日四读”,首先要关注的是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诗词积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学习。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古诗词诵读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其次,还要重视环境的创设。“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学校、教师、家长应积极创造古诗词的诵读环境,使学生充分接受古诗词的熏陶。学校在校园墙壁、走廊呈现经典古诗词;教师在教室黑板报上开辟经典古诗词诵读专栏,如“诗词苑”“诗香小屋”等,让学生抬头就可以看到诗词;家长通过读书、背诵、打卡等方式,激励孩子坚持诵读。
  “六个一”与“一日四读”活动交相作用,共同推进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2.活动为媒:快乐诵读
  古诗词诵读最好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应该是爱,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是终极目标。只有爱,才能不断赋予古诗词新的活力和生命。我们要让农村小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这些经典诗词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可爱、可亲的,就像《读唐诗》中唱的那样:“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因此,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微活动”上,不贪大求全,讲究的是“文火慢炖”,追求的是水到渠成。
  我们通过开展展示性活动和分享性活动,提高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引领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
  (1)“以赛促读”:定期开展“唱诗词歌曲、读诗词书籍、讲诗词故事、诵诗词经典、写书法作品、画诗意图、演情景剧”等古诗词诵读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竞赛和展示中感悟古詩词的魅力。我们还把过关赛和选拔赛结合起来,形成晋级制,让学生个人的“微活动”与班级、学校的大型活动相互呼应。一年一度的校园诗词大会,是各个班级和每位学生对古诗词诵读微活动开展情况的展示与推进。校园诗词大会成功举办后,学校利用网站、校报、展板、美篇、微信等媒介,广泛地宣传学生的精彩表现和优秀作品,让学生在古诗词诵读微活动中体验成功、收获精彩。
  (2)“两相结合”:指的是“知”与“行”两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诗词诵读活动开展的目标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古诗词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不能满足于古诗词诵读的表面热闹,而要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诵读诗词的功夫延伸到诗词之外,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如此才能实现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客观地说,古诗词与学生真实生活之间的“鸿沟”还是很明显的。因此,我们开展了“我与古诗词”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专题研究。在研究和运用之中,学生们自然就会感受到古诗词并不是附庸风雅的“花瓶”,而是一直在你我身边从未走远的“知音”。
  3.评比引导:多重激励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加大了评比和表彰的力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们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比如,对所有的古诗词诵读竞赛都设立了奖励;结合常规的古诗词诵读活动,定期评选“诗香家庭”“诗香班级”“诗词小达人”等,并举行颁奖仪式。在评比和表彰中,学生参与古诗词诵读活动的积极性得到维护。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在创作《新学堂歌》后深情地表示,这是她一生中完成的最有意义的作品,也是创作速度最快的作品。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古诗词是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像一粒粒种子播撒你心田,滋润你心扉……”当听着孩子们在欢快的旋律中唱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谷建芬欣慰地笑了:“我感觉到一粒粒种子今天发芽了!”作为工作在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期待,古诗词能够在农村孩子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古诗词诵读微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C-b/2018/0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钟晓兰. 古诗词教学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 2019(31).
  [2]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教育论坛.2009(7).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附属学校)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方法,合理构思、自由表达,着实让教师煞费苦心。而“互联网+”的时代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建构和加工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习作水平。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核心问题仍然是学生如何学习,解决的难点是如何让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融合促进。笔者以自己尝试的数字化习作课为例,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提
期刊
【摘要】面对部编版教材,一线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学习研究,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以单元中的语文要素为准绳,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学法,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轻装上阵,学好语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循法导读 循标导学 循生导写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全面施用,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认真研读部编版教材和教师用书就会发现,部编版教材在内容上
期刊
当我合上《天使的国》,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中听到心跳,听到我对自己说,这本书,值得带给我的学生共读。  这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与书中安琪突然失去妈妈的年纪相仿,也正好和安琪妈妈在世时候一样,不知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应付考试、分数、作业、补习班……如埋头拉磨的驴,有空隙时间就抓紧玩手机游戏,不行就看课外书或看电视,有好吃的就做个“吃货”。他们的父母正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行着人生悲喜剧,他们或许能感觉到,
期刊
教师要做个读书人。作为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多次提出,“教师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样,教师才能拥有“一池活水”。“一池活水”哪儿来?就从阅读的书籍当中来。  读书,应该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师的读书,他提倡教师要坚持每日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跟书籍结下浓浓的情缘。芭蕾舞蹈家谭元元在北京卫视的《传承者》栏目中
期刊
【摘要】人文底蕴,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个基本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本文从人文底蕴的三个基本点入手,尝试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教材文本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  人文底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所形成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离不开语言的艺术。在运用通俗、凝练的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肢体语言,就构成了课堂中教师的“美言”。灵活、巧妙地运用“美言”,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过程,展开自主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言 自主学习 “视频”语言 “音频”语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
期刊
去年11月,笔者参加了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阅读》编辑部、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承办的江苏省第五届“书香校园建设”小学校长峰会。开幕式上,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提出:校长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领头雁”,“书香”校长应具备“四香”,即“原香”“浓香”“种香”“生香”。通过参与此次活动,笔者对“四香”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原香”——绿满窗前草不除  “原香”,喜欢阅读,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会
期刊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著作。其结构方式,便于阅读,让读者能够随着作者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和思索。深不可测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变成了可以亲近、可以触摸的身边的事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心理学能够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在我的心中,心理学更重视证据,而中国古人更重视思辨,中国学术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一直被怀疑,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是没有学术的。当读完第一章《人类行为的生
期刊
【摘要】阅读,丰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还有内在的修养。学生需要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经验来丰富内心世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从打造“真阅读”风景、夯实“真阅读”基石、搭建“真阅读”平台等方面,阐述农村小学“真阅读”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 校本研究 实践 思考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真阅读”,就是追求课外阅读的氛围求真、课程求真、活动求真、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见到一些教师运用“装傻”的教学方式。教师这样适时的“装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平铺直叙,往往能收到不同寻常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装傻” 角色转换 弱化  所谓“装傻”,就是指明明懂得,却要故意装不懂。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见到一些教师运用“装傻”的教学方式,比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没有听明白,谁来告诉我?”等等。教师适时“装傻”,可以让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