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3月初的一天,我接到周易的一个电话:“Snowy,我信箱里刚收到亚历山大学校的请柬,邀请我们参加毕业典礼,你去吗?”“是吗?”我赶紧打开邮箱,果真也有一封:“白雪同学,兹定于3月9日下午6点,在Edward酒店举行毕业典礼,望准时参加。”另有校长苏克宁的签名。“去,当然去了。”可是穿什么呢,我一下犯了愁。
除了一年前我语言学习结束,参加过的一次party外,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毕业典礼。但是从小说上、电影里我了解到,西方的高中毕业典礼是非常隆重的,家里人对它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一场婚礼。不仅家在本地的亲朋好友都要参加,外地的亲人也会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往往一千人左右的毕业生,要占用五、六千人的大礼堂。女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妩媚动人,男孩子也个个气质不凡。典礼结束后,有丰盛的自助餐,有舞会。据说舞伴是几个月前精心挑选好的,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尽兴而欢。
我的毕业典礼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我和周易特意抽时间去了市中心,想挑一件合心的礼服。但转了半天,一件式样简单的黑礼服,最便宜也在200澳元,我们试也没试,无功而返。
毕业典礼那一天我和别人调了班,精心打扮一番,5点就出门了。那个时候,学校已经迁址莫道克大学,所以学校就租用了一家豪华的酒店。我进去时,按照服务生的指引,来到一层的会议厅。这个大厅足可以容纳七、八百人。主席台四周还摆放了一盆盆鲜花,天花板上吊灯华灯齐射,环境高雅热烈。一进大门的地方,桌子上摆着签到薄,每一个来宾很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厅里已经坐了很多的人,家长们坐在后排,绝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中国孩子的家长绝无仅有。我们国内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孩子高中、大学毕业,除了自发地聚餐合影以外,即使有仪式,也从来没有邀请过家长参加。这里的学生大学毕业典礼,校方会给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发去邀请函,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的父母会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发个毕业证吗?要家长漂洋过海跑一趟。而我看到当地孩子的父母,都是盛装而来,脸上挂着自豪而兴奋的笑容,为见证孩子里程碑式的仪式,分享他们成长中的惊喜和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吧。
我和周易签完到,一眼看见刚进门的艾伦,正准备上去打招呼,忽然肩上被人拍了一下:“Snowy!”我猛一回头,惊喜地叫到:“阿伯特!”他身后,还有好几个同学,我们兴奋聚在一起。大家虽然分别仅仅一个月,但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说自己的新学校、打工、换房等等。阿伯特说念完Diploma,他想去墨尔本读书,申请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我一听乐了:“那我假期里去墨尔本旅游,投奔你就行了。”艾伦下学期也可以直升CIC学院了。正说着,人们陆陆续续基本到齐了,我们也找一座位安静地坐下。
这时我才发现,不知何时,主席台上坐了很多人:不苟言笑的苏克宁校长,慈爱的永远笑眯眯的黛安娜,帅气的彼特,前面第一排我还看见我的语言老师、《统计》老师、慧春。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先是校长讲话,苏克宁的发言激情洋溢:“各位同学:今天这个时刻我感到特别高兴。一年来,我们朝夕相处,见证了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有的同学从刚入校时嗑嗑巴巴的英语,到能流利交流,后来还掌握了专业技能,现在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骄傲!今天你们拿到了毕业证书,那只是你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我和亚历山大的全体老师希望你们更加努力,创造每一个人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永远都在关注着你们,祝福你们。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是学生代表发言。走上台的是一个瘦瘦的马来男孩。他回忆了在此求学时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断和细节,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和对校园的留恋。那一刻我有点恍惚,心里也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我想起第一天来亚历山大的情景,黛安娜慈爱的笑,我在《电脑》课上的无助。
真快啊,这都一年了。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说实话,刚来时,我就从艾伦口里得知亚历山大只是一个私立学校,教育资源在珀斯算不上最优秀的。当时我还很有失落感。但是这一路走来,我才体会到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亚历山大给我提供了任何名校都无法提供的最好的机遇,让我以最短的时间、最优惠的学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它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学校。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分组上台领毕业证。因为我的姓名第一个字母“B”字打头,居然是第一个上台的。临上台前,我的心情有点兴奋,有点紧张,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我。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台中央,从笑意盈盈的苏克宁手中接过毕业证的。黛安娜亲切地拍拍我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如果是在台下,我们早就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了。后面陆续地上了十几个人,台下镁光灯闪烁,还有的家长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整个典礼达到了最高潮。
典礼完毕,我们又去了一个大餐厅。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有咖啡、果汁、新鲜水果、蛋塔,大家随意取食,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一一话别,表达感激之情和惜别之意,一直到很晚,人们才慢慢散去。
除了一年前我语言学习结束,参加过的一次party外,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毕业典礼。但是从小说上、电影里我了解到,西方的高中毕业典礼是非常隆重的,家里人对它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一场婚礼。不仅家在本地的亲朋好友都要参加,外地的亲人也会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往往一千人左右的毕业生,要占用五、六千人的大礼堂。女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妩媚动人,男孩子也个个气质不凡。典礼结束后,有丰盛的自助餐,有舞会。据说舞伴是几个月前精心挑选好的,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尽兴而欢。
我的毕业典礼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我和周易特意抽时间去了市中心,想挑一件合心的礼服。但转了半天,一件式样简单的黑礼服,最便宜也在200澳元,我们试也没试,无功而返。
毕业典礼那一天我和别人调了班,精心打扮一番,5点就出门了。那个时候,学校已经迁址莫道克大学,所以学校就租用了一家豪华的酒店。我进去时,按照服务生的指引,来到一层的会议厅。这个大厅足可以容纳七、八百人。主席台四周还摆放了一盆盆鲜花,天花板上吊灯华灯齐射,环境高雅热烈。一进大门的地方,桌子上摆着签到薄,每一个来宾很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厅里已经坐了很多的人,家长们坐在后排,绝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中国孩子的家长绝无仅有。我们国内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孩子高中、大学毕业,除了自发地聚餐合影以外,即使有仪式,也从来没有邀请过家长参加。这里的学生大学毕业典礼,校方会给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发去邀请函,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的父母会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发个毕业证吗?要家长漂洋过海跑一趟。而我看到当地孩子的父母,都是盛装而来,脸上挂着自豪而兴奋的笑容,为见证孩子里程碑式的仪式,分享他们成长中的惊喜和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吧。
我和周易签完到,一眼看见刚进门的艾伦,正准备上去打招呼,忽然肩上被人拍了一下:“Snowy!”我猛一回头,惊喜地叫到:“阿伯特!”他身后,还有好几个同学,我们兴奋聚在一起。大家虽然分别仅仅一个月,但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说自己的新学校、打工、换房等等。阿伯特说念完Diploma,他想去墨尔本读书,申请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我一听乐了:“那我假期里去墨尔本旅游,投奔你就行了。”艾伦下学期也可以直升CIC学院了。正说着,人们陆陆续续基本到齐了,我们也找一座位安静地坐下。
这时我才发现,不知何时,主席台上坐了很多人:不苟言笑的苏克宁校长,慈爱的永远笑眯眯的黛安娜,帅气的彼特,前面第一排我还看见我的语言老师、《统计》老师、慧春。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先是校长讲话,苏克宁的发言激情洋溢:“各位同学:今天这个时刻我感到特别高兴。一年来,我们朝夕相处,见证了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有的同学从刚入校时嗑嗑巴巴的英语,到能流利交流,后来还掌握了专业技能,现在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骄傲!今天你们拿到了毕业证书,那只是你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我和亚历山大的全体老师希望你们更加努力,创造每一个人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永远都在关注着你们,祝福你们。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是学生代表发言。走上台的是一个瘦瘦的马来男孩。他回忆了在此求学时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断和细节,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和对校园的留恋。那一刻我有点恍惚,心里也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我想起第一天来亚历山大的情景,黛安娜慈爱的笑,我在《电脑》课上的无助。
真快啊,这都一年了。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说实话,刚来时,我就从艾伦口里得知亚历山大只是一个私立学校,教育资源在珀斯算不上最优秀的。当时我还很有失落感。但是这一路走来,我才体会到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亚历山大给我提供了任何名校都无法提供的最好的机遇,让我以最短的时间、最优惠的学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它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学校。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分组上台领毕业证。因为我的姓名第一个字母“B”字打头,居然是第一个上台的。临上台前,我的心情有点兴奋,有点紧张,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我。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台中央,从笑意盈盈的苏克宁手中接过毕业证的。黛安娜亲切地拍拍我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如果是在台下,我们早就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了。后面陆续地上了十几个人,台下镁光灯闪烁,还有的家长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整个典礼达到了最高潮。
典礼完毕,我们又去了一个大餐厅。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有咖啡、果汁、新鲜水果、蛋塔,大家随意取食,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一一话别,表达感激之情和惜别之意,一直到很晚,人们才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