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学生实验教学新方法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药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生物、药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和方向的内容,目前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都在各分支学科的实验室里进行,且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片段性,同时由于实验周期、安全性、实验条件、实验场地等现实条件限制,不能开设展示药物生产整个流程的实验,从而造成药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探索实验教学新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意义重大.采用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等教学方法并用于实践,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
其他文献
临床操作技能学习是连接医学生理论学习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妇产科临床操作技能教学面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等困境.应用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课前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对临床理论知识进行预习,课中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模具教具示范、巧妙提问、分组讨论练习及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课后以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反思强化,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参与课程全过程、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为临床技能授课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称为“思政教育”.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是未来的法医从业人员,“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是贯穿他们职业生涯的职业理念.因此,法医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于法医物证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在法医物证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学事业与计算机行业的逐步交叉,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由此产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应与实际临床大数据紧密结合.面向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课堂实践教学需求,开展了学生关于临床大数据学习态度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基于通用数据模型(CDM)和随机化仿真化技术,生成了大规模核心临床仿真大数据集合,开拓创新地设计了跨课程融通的仿真临床大数据教学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为学生开展科研培训提供了可靠的训练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为适应新工科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力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结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结构力学”传统教学课程内容缺乏时代特征、教学互动性及多样性等诸多问题,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现场授课,形成与课堂授课互补的“第二课堂”;增加课上工程结构电算内容,组织课下工程结构竞赛活动;建立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和师生及时沟通.教学结果表明,工程思维导向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建立结构力学概念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发展工程思维直觉,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通过三个不同案例的理论知识点分别与我国化学史、我国科学家显著性的研究成果及教师本人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探讨了计算化学实验中思想政治的引入方式.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内容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目标,对未来人生进行长远规划.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2019级临床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对于ESP中医英语课程设置的认可度、意见和建议.在问卷中,就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与方法、团队,以及时机五方面征求学生的意见,将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处理,并就我校当前的中医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从而达到有效实施中医理论英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人才的最终目的.
“有机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知识点多、进度安排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提出了以课程思政为牵引的研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传统课堂中引入“钻研”与“探讨”的灵活教学,使学生从枯燥的被动式课堂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获取知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另外,通过结合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对思想道德与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培养具有高度学科自信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优秀人才.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生态水文学”课程以室内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为主,缺少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践课教学.通过探讨“生态水文学”实验实践课程的建设规划,最终形成“1+2+3+N”教学改革模式,并打造“课堂—实验室—监测站—野外—课堂”的闭环教学体系,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实验室与野外场地结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程的应用价值,有效助益了其精品和一流课程的打造.
当下,高校水产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拓宽国际视野是提升其专业认同度的重要途径.“水产英语”在小班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拓宽水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进行专业认同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在“水产英语”小班课与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是关键.通过构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能够大大激发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及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持续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主动构建教学改革的主体地位,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课程设计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提升培养,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思路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教学改革思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基本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