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方法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C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我在上初中历史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探索了一些新的历史教学方法,现拿出来和同行探讨。
  1 情境教学法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 多元思维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巧设疑难,激活思路。“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讲授西安事变时,你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可能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统一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二是纵横历史,多元思考。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如,以一国历史为线索,在讲抗日战争时,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联系起来思考。又如,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在讲世界史日本大化改革时,可联系同时期中国唐朝时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措施来思考;将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联系起来思考。在纵横联系中,会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三是创设情境,拓展思维。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仅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够的。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教材有关联、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新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产生新的思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有意识地引入最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对新观点的甄别论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指导活动,勇于探究。中学历史新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活动与探究》题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历史作文并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作文中,能有效地展开他们思维的双翅,畅快地在无际的史空中翱翔。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实,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观点,从而使创新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语文教学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再现历史现象,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将文与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这样一来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4 串联知识教学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一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三是外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要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运用自主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使英语成为中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的课程。那么我们应
期刊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对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设计一次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到底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
期刊
有次晚自习,我刚推门进到教室,恰巧看到一名学生无所事事地前后张望,于是就让他站起来帮我收作业,没想到他竟一摔书,坐下了。这让我始料未及,加上年轻没有经验,一冲动就狠狠批评了他,也导致整整一节晚自习教室里气氛都不好。晚上回去,越想越觉得自己太鲁莽了。其实当时我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高三学生压力比较大,偶尔难免出现给老师“对不起”的情况也能理解。问题是:当老师遇到这种尴尬的事情时,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期刊
很多小学生进入小学六年级学习阶段后,对抽象的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理解困难,越学越糊涂,个别学生出现偏科,甚至讨厌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把教师的思维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认真观察总结,探索规律,寻求自己喜欢的解决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 解题步骤:一抓、二定、三找、四列  一抓:抓住关键句(含有分
期刊
幼儿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奇,头脑中充满了各种疑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会提出一连串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做老师的对此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呢?有的教师十分热情、耐心地给幼儿解答,并热情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大胆提问。相反,有的则常常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甚至拒绝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会挫伤孩子好问求知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再主动地想问题、提问题了。这样做,正如高尔基所说的
期刊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也应该把它用于解决实际问
期刊
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作为科学教师的我,在科学教学探究中始终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引导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科学探究情节中,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1 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活动,不仅能为课堂的探究活动铺设好“
期刊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可以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合格与优秀的人才。这支队伍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师德:爱与尊重。   有人指出:“凡是缺乏爱和尊重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也有人说:“教师的爱和尊重是春风,能融化学生心头的寒冰;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地洒在学生那嫩嫩的渴望绿色
期刊
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皮亚杰在二十世纪提倡的建构学习心理学中,已深刻地利用游戏活动使儿童内化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把数学游戏运用到数学课
期刊
教育承载着党和政府对民生的追问,承载着数万家庭的希望和期盼。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与呼兰区进入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的新时代同行,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我们要倾尽全力、尽我们所能的让一切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让一切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资源相互涌流;让一切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1 理念先行  1.1 树立全面育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