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还可以走向下个20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甫落幕的第20届台北书展,号称参观人数创新高,不知道其他人看到会不会很高兴,我看了倒有点五味杂陈。和出版沾上点边的人该心知肚明,若没有动漫馆(二馆)充人气,书展的发源地(一馆)早已边缘化。主办单位越想对外夸耀“每年创新高”,就越无法回避二馆是书展“业绩达阵”的关键,而一馆变成与国际交流和本地知识界唱和的装点门面。
  一个商展若被唠叨诟病,表示还有救,心还未冷,只怕一馆的读者和业者已越来越提不起劲。当我亲身见证二馆的人潮与买气,明知这是大势所趋,但还是惊心于二馆有的不只是人,更有浓浓的“爱”——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累了直接坐在地上休息的中学生,与百货公司周年庆疯抢名牌的贵妇和粉领族的甘愿与满足指数是相当的。
  尽管,身为传统文字爱好者的我,待过出版界,也出过二十多本小书,现在还在广播节目《理性与感性》介绍书,在网站的专栏、电子报发表书评,但不得不承认,面对由漫画、轻小说、奇幻文学、罗曼史强势主导的新市场,既无参与能力,也无内在需求;不敢多做价值判断,只在网志写道:在这里看不到出版业的不景气,却也看不到“主流文字出版业”与这群读者的联系。
  我不得不发出不合时宜的喟叹:
  在这里,我觉得《理性与感性》节目好像是窃窃私语的失乐园。在这里,中时和联合报读书版介绍的那些困难而精致的书,有如活在中世纪。
  当这些在二馆朝圣的国中生、高中生、大学生长大,他们真会走进一馆,开始看起“远流”、“天下”、“商周”的文字书吗?
  或者,当他们长大,已经不是文类之战,而是实体书已先败给电子书?
  
  网友回应我,认为传统出版界该学习动漫轻文学界的营销之道,意思是二馆的吃香喝辣不该只给传统出版社刺激,也可以给出启示。但我立马提醒,二馆的摊位不是在现场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才成功,而是他们平常贩卖的内容,已经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它本来就有业绩、有粉丝、有势力;现场办签名会、签售会、限量赠品会这类促销活动,只是延伸平日在书店、租书店、网络书店的买气和人气,借这边集体做一次爆炸性嘉年华展示罢了。到二馆的人,早从出版社网站或其他报导,确定了要哪天去、要攻哪个摊位、要排哪个签名会的限量票。他们是有计划地“报到”与“采购”,目的性很强。
  反观一馆,除了少数为特定活动而去,多数民众只是去“逛”,没有目的,没有非拜访不可的出版社,没有非买不可的书。他就是去逛逛看,万一看到什么有兴趣的书或者被某些折扣打动,也许就买,否则,不买无所谓。或许一般去书展的人,比起一般去旅游展、家电展、珠宝展、家具家饰展的人,更没有“消费”动机。
  书展现场反映的根本不是新闻,而是坊間市面早呈现的态势。一般文字书(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类)如果没有先在世贸中心外面的书市攻城略地,怎可能寄望民众刻意来“赶集”?如果只是要买书,对一个实体和在线书店买书都不太难的地区,硬要来到这里付费进场买书,有什么诱因?我不了解其他华文城市的情况,但在台北办书展,本来就不该变成“书市”。越想直接赚钱,就越难以开发与潜在消费者对话新型态的契机,并有可能死得越难看。
  去书展前,无意间拿到一家“读字车站”的书展DM(宣传单),是几家小出版社合作成立的摊位,带着期望找去,却发现不管陈设或内容,都让人颇为失望。DM上强打的好几本书,竟然找不到;而播放影片的方式或店员服务,也没有任何“秀异”的气氛。这样与其他大出版社的商业模块或应对进退,有何差异可言?
  会来一馆的群众,要面对的如果不是外面商业书店难找、找不到的书,就是比外面更好的折扣与特殊赠品,但这都不是目前参展单位有兴趣或有资源提供的。于是,只想到办讲座、发表会、座谈,那只是加强极少数“核心消费者”的服务,对于弭平数字时代落差、找回纸本阅读乐趣或建立读书人与出版社的新同盟关系,其实帮助不大。
  如果有一天动漫和轻小说界自己独立出去做个“动漫奇幻爱情文学祭”,不局限于现有“书展”的概念,而加入更多娱乐活动或异业结合展示,加上电子书的营业规模真能起来,现有传统型态的“书展”还可以走向下一个20年?或者,在“人次和业绩创新高”光环不再之后,预备以什么样的身姿走向下一个20年?这是值得书业界同仁共同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婆罗洲(Borneo),由北婆罗洲、文莱、加里曼丹等洲所组成,是世界第三大岛和亚洲第一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的岛屿。著名作家李永平的作品,就多与婆罗洲有关。  李永平的父母都出生于中国大陆,父辈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到了砂拉越,本想存够钱后返回大陆,由于战争原因,未能如愿。李永平就这样出生在婆罗洲,成长在婆罗洲。早在高中时期,李永平就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并尝
期刊
来到长春,出火车站后的感觉并不太好。兴许是因为功课做得不够的缘故,对于长春,我并没有太多把握可以从中汲取些什么,印象中只记得这是个以工业为发展基础的城市,以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经由日本的协助而选定长春(当时称为新京)成立的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十二年,但是依然留下了帝国的指标建物。中国的悠远历史让皇宫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富盛名的当属北京的故宫。然而清朝入关之前在沈阳
期刊
柯裕棻最新散文集《浮生草》,一如书名,写的是浮生百态,人情惘惘。她穿行于再寻常不过的人世场景,化身为一个幽静敏锐的旁观者,将细细的品察,写成了美好细碎的浮想。然,又不仅于此,《浮生草》有泰半篇章写的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思辨与顿悟,写这部分的时候,柯裕棻的笔触明显变了,收敛起悠柔闲淡的情思,变得严谨,甚至有些肃穆了。  写他者的时候,柯裕棻娓娓道来,像铺了一条清幽的小径,乍看通直坦率,实际上,却藏着意
期刊
《碑》我整整构思酝酿了一年时间,2007年9月1日动笔,到2012年1月出版,写了四年多时间,加上构思酝酿是五年多。一共改了七遍,其中有三稿几乎是推翻原稿重来,而且前五遍完全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我自己要改。2009年8月改到第三稿时,台湾和大陆两家出版社排出清样要出版,我发现作品并没有激起他们多少激情,我给责任编辑打电话,问感觉怎么样,责编说很不错。我说你说心里话是不是特别好,责编说特别好她不好
期刊
一口气看完厦门作家金小刀创作的长篇小说《困局》,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书的封面上,那个偌大的漩涡图形再次搅动着我的神经,那是个漩涡,也是一团迷雾,更像是一眼深不可测的井……  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湛江、汕头、厦门等地的走私腐败大案,相信不少读者记忆犹新,《困局》描述的内容无疑取材于这些轰动一时的大案的某些案情,但作者显然并不想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其中的某个案子,或者不想让读者将其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对号入座,因
期刊
以“魔幻写实”风格闻名的拉丁美洲小说家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大陆译为“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接受访问时谈到,他的小说每一行字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他强调,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他并举证历历,以亲身见闻证明,每个魔幻段子都有现实根据。  或许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魔幻才是真,写实反而是假的,正应了《红楼梦》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如何肯定信奉
期刊
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落下帷幕,但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却历久弥新,经百年而不衰。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其后续影响,海内外学界对此的探讨已十分充分。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辛亥革命似乎已山穷水尽,但由罗福惠、朱英主编的四卷本《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以下简称《记忆与诠释》)却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记忆与诠释》全书共分四卷,约240万字,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
期刊
去年末,我编辑的新书《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问世,它是我构思“历史拼图译丛”的第一本书。要说《洗脑术》的策划,就不得不说到“历史拼图译丛”的初衷和选择标准。  書业流行一句话: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书也要有大众捧场才行,毕竟是生意,曲高和寡就只能孤芳自赏。此言不虚,但此理演至极端便是跟风逐流,而不图社会价值。所幸近一两年来大陆《看历史》、《文史参考》等文史类杂志火爆,民国史、近代史类型畅销,社
期刊
也许不存在博大精深的客家传统,也没有原汁原味的客家土楼,但是融合了传统客家山歌与客家历代精神的客家原创歌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台湾开花结果,创造了客家新页。  现居台湾的客家移民从广东、福建带来了客家山歌,直到今天许多传统客家聚落山村的平时与节庆日,仍听得见客家音乐,且都属于传统客家山歌;随着流行文化的稀释与过去“语言政策”的限制,客语急速流失,直接导致客语使用人口与客家文化式微。  9
期刊
马华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1919年,新加坡《叻报》等提倡白话文后,马华新文学最早的政论和杂感散文顺势诞生。1925年,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设以白话文作品的“南风”副刊后,旧文学的副刊逐渐没落。  1932~1936年,丘士珍于《民国日报》连载了代表作《峇峇与娘惹》,林参天则出版了马华第一部长篇小说《浓烟》,曝露教育界的阴暗面。1934年丘士珍以废名提倡“马来亚地方文艺”后,一直到1936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