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澧水入海流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澧舅舅的一生,是可歌可颂、可歌可泣的一生,他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怀念、追思、感叹和敬仰,他治学的严谨和勤奋,做事的认真和一丝不苟,为人的谦和及平易近人,生活上的简朴等等,处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乐以发和”的伟大事业中,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他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中央音乐学院为他铸塑像,树碑立传,功劳之显著,受人之爱戴,由此可见一斑。
  我自幼以源澧舅舅为自豪。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位于楚国的湖南,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位于长沙东乡将军庙的黄氏家族,曾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纂石湾上的“黄氏宗祠”及祖坟在土改时夷平,家族的历史现已难考,只知十个辈分为“万,世,庭,传,益,源,远,正,宗,本”。我们这辈为“远”字辈……
  我们的上一辈是“源”字辈。“源”字辈的长辈们可以说个个是学富五车的人中之精英!我的母亲黄源存,早年就读于长沙的名校“福湘女中”,后又读“湘雅医学院”和“华西大学”,解放后虽经磨难,但党和政府所给的待遇在当时还是很高的。黄源荣舅(读浙江大学)黄源德姨(读湖南大学)等都是高工和教师。黄源淮是戏剧作曲家。黄源汉是园艺家,听母亲讲,他把将军庙周围变成了他的水蜜桃试验田,当时影响颇大。最负盛名和享誉最高的是黄源洛和黄源澧。黄源洛是把西洋戏剧这种形式洋为中用,搬到中国舞台上的先驱,在抗战时创作的歌剧《秋子》被载入史册,歌唱家张权、莫桂新夫妇也因主演《秋子》而一举成名。长沙解放前夕,任音乐专科学校校长的他,将学校作为国共谈判的场所,为党和湖南省主席程潜穿针引线,组织学生巡逻,为湖南的和平解放做出成绩。解放后受肖劲光司令的邀请,创建海军文工团,写了大量作品,其中《人民海军向前进》一歌传遍祖国大地。
  源澧舅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真知灼见,身体力行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专业教育从附小、附中到大学的“一条龙”教育体系,成为一代宗师和教育大家。我直接受教源澧舅舅并不是很多。但是,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在音乐界享有盛名的舅舅,本身就给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加之表姐、表兄过人的音乐才能和技艺令人钦佩,成为我努力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之一。
  现在,我也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了,回想自己的求学过程和源澧舅舅的教导,加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在缅怀源澧舅舅时,他历历在目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让人更加感慨不已!
  他曾对我说:“能否成为音乐家,就看你是否有‘梦寐以求’的学习精神,也就是说你是不是连作梦都在想这件事,想做成一件事情,就要做到连作梦时也在想它……”。
  好一个“梦寐以求”!一个人能“梦寐以求”地坚定执著,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排除万难去做一件事情,岂有不成之理?一个教师若能把学生教成对专业对事业有了“梦寐以求”的状态,这教师岂不是最教学有方,教书育人的好教师?
  “梦寐以求”是多么的生动、具体、形象、又直接啊!我几十年来碰到的最多的提问有:“范老师,您看我这孩子(或您看我)是不是学钢琴的材料?”我们钢琴教师都知道,能看见的(如手的条件等等)都是低层次的要求,要能看出常人看不到的条件,如头脑的反应、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这些素质是成才的关键。但是,能否成才的最本质的因素和条件是有没有“梦寐以求”的学习状态和追求状态。所谓的“慧眼”和“伯乐识才”,说透了也就是看到了这个层次上;所谓的有本领的教师,也就是能把这个“梦寐以求”发扬光大,坚持下去,水滴石穿,学有所成。所谓“天才”,也就是能够以“梦寐以求”的精神去努力钻研。我们现在的许多学生,并不乏聪明的头脑和手的条件,就差“梦寐以求”!
  源澧舅舅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循循善诱”: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粗暴作风,是教师无能和低能的表现。教学中最严重的失败,莫过于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他的教学特色和教学艺术中,最引人注目和令人敬仰的就是“循循善诱”,这中间最突出的又是一个“善”字,他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善于因势利导,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启发学生,善于帮助学生冷静地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善于让学生完美地去表现音乐;他更善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一贯的谦虚、平和、谨慎、待人宽厚、律己极严、心胸开阔和厌恶虚伪、肤浅和矫揉造作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和周围的人,学生们在他的“善诱”中健康、茁壮地成长,学有所成。在学生中,他是和蔼慈祥的长辈;在同事里,他是淳朴厚道的兄长。他始终认为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理论修养,有很强的演奏能力,没有这些做基础,就会从根本上限制教学的能力——当然,“善诱”就更无从谈起。凡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崇敬他、爱戴他、赞扬他。他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源澧舅舅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尤其是交响音乐事业做出了功彪史册的贡献,他当年的少年班为中央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幼年班到少年班,少年班到附中,附中到音乐学院,他从招生、授课、写大纲、编教材,从教务到行政,事必躬亲,辛劳备至。坚持建校方针,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品德修养,严抓基本功训练,重视教学体系的建设,团结全体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终于把附中建设成为一支师资力量雄厚,建制完善,设备齐全的国内一流的正规音乐院校。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源澧舅舅的一生谱写了壮丽交响诗篇,奏出了辉煌的生命凯歌,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在这里不言而喻!
  源澧舅舅,您做的“前无古人”的事业,现在已是后浪滚滚!饮水思源,您将永远活在音乐学子的心中!
  我们永远怀念您!
  
  范远安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美国奥尔夫协会成立于1968年,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音乐教育者组织。该组织以卡尔奥尔夫的哲学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实践与推广融音乐、语言、器乐、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法。它倡导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多学科综合,注重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以及音乐技能技巧运用能力的培养。迄今为止,全美各州已有90多个奥尔夫分会,而一年一度的奥尔夫年会选在不同的州举行,由各州奥尔夫分会负责协办。  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
年前我们曾撰写了《南北牧童都可爱》一文①。一来是为了纪念老志诚先生90华诞,二来是呼吁业内人士关注以“南北牧童”作者为代表的老一辈音乐家创作的民族钢琴小品渐被遗忘现象。近两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不仅有周广仁教授与青年钢琴家赵聆联袂首次“成对”]奏了“南北牧童”②;而且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重要刊物上,也屡见对《牧童之乐》的评析文章。改变了过去那种既无谱又无声的状况,使它获得了新生;对
2009年6月5日至7日,在香港中乐团举办的第二届胡琴节中,“看、听、谈”改革胡琴音乐会与座谈会如期举行。继5日和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场改革胡琴专场音乐会后,7日晚又举行了音乐会及座谈会,港内外专家及观众应邀出席。座谈会之前,乐团用环保系列乐器演奏了李焕之在1985年改编的《二泉映月》及谭盾的《天影》(作于1985年,最弱的力度是4个p,最强的时候是4个f,这对于乐团的张力和乐器具有极大的挑
2008年12月13日,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龙舞》以压轴曲目的身份登上了澳门中乐团庆祝澳门回归九周年的音乐舞台(彭家鹏指挥)。此次亮相前,由于作曲家对乐曲做了精心的改动,使作品的结构与配器等细节方面更加趋于完美。作品的成功上演将当晚的演出推向了高潮,并再次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澳门日报》第二天评论道:“音乐会最具有‘金鼓喧腾’的气魄与气势的作品是徐昌俊作曲的《龙舞》……在一段较长的日子里,
各种艺术作品,均反映社会及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音乐也包括在内。由于社会改革给人们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必然要求并导致艺术作品的多样化,民族器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风格——指的是一首作品的特点,在民族音乐作品中,它体现在作曲技法、演出形式、乐器使用、乐队编制等方面。  每个作曲家,在创作中都希望要不断创新,不重复自己或盲目模仿别人。  当今的民族器乐创作,由于许多专业作曲家的
引言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论证与筹备,由上海音乐学院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管弦系、音乐学系、作曲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等协办,作为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度重大项目,并获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项目、上海高校创新团队(第一期)项目以及“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等资助的“纪念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系列学术活动:手稿展、音乐会与研讨会”
2008年6月26~28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术研讨会”在浙中名城金华市召开。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四川等地音乐院校,以及《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周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约计60令人,收到论文60余篇。会议紧紧围绕着音乐评论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使命、学科建设与队伍发展、音乐评论的方法与标准等问题
毛宇龙,上海音乐学院首位笛子表演艺术硕士,也是唯一经过上音附小、附中、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近二十余年全面培养的优秀人才。2008年6月30日晚,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毛宇龙独奏音乐会暨硕士学位音乐会《听风》”的展演,让观众确感不虚此行!大师陆春龄、校长杨立青、导师詹永明教授等嘉宾亲临现场!  群策群力打造的音乐会精选了笛子演奏、创作中的传统经典及现代优秀作品,上半场五首传统民族器乐代表作品为《今昔
唐代的乐舞以其恢宏的场面、广纳诸乐的艺术手法存留于典籍之中,令千百年来的音乐家为之动容,并试图仿制。但是,至“安史之乱”后,正史资料中鲜见有唐代大曲的详细记述。但虔诚的日本遣唐使带走了唐燕乐大曲的曲谱,虽然这些残缺的器乐独奏乐谱并非当时的宫廷燕乐大曲,更不能盖全唐大曲的音貌,但却为后人仿制唐代乐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音乐信息。盛演25年的《仿唐乐舞》在古城西安依然火爆,《文成公主》、《唐长安乐舞》、《
2007年5月首度“《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作品音乐会”(以下简称《曲库》)演出及总谱出版、学术研讨系列活动举办,在音乐界甚至相关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可谓一时间好评如潮。但在活动结束之后人们更加关心的是这项文化“大手笔”能否持续举办下去。在众人的守望与期盼之中,第二届的“《曲库》作品音乐会”及总谱的出版、研讨活动终于在2008年严冬的北京隆重而火热地登场了。  本届系列活动的先期基础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