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杜甫坎坷飘零的一生中,在成都郊外草堂居住的三年零九个月是他难得的安定时光,有着闲适的心态,可是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杜甫深厚的儒家情怀、忧国忧民的意识决定其不可能有真正的隐士心态。所以,杜甫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独特魅力,正如黄庭坚所说的“韩文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江亭》是杜甫居住草堂期间表现其矛盾心情的代表作之一,故对该诗的细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杜甫 《江亭》 忧愁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江亭》是杜甫名作之一,写于上元二年(761),创作于杜甫在成都郊外草堂居住期间。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随着大唐由盛转衰,杜甫也是四处流亡。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在浣花溪畔草堂中度过的岁月是一段相对安定平静的时光,杜甫大约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期间写了240余首诗篇。其中不乏一些表现作者闲适心情的诗歌,如《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田舍》等。当时安史之乱并未平定,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内心始终惦念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难,这在《枯棕》《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歌中便可窥见,《江亭》也是其中的一首。历代以来对此诗的分析以印象派为主,少有细读。黄庭坚曾说“韩文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所以细读杜诗是得其真面目的主要途径。正如朱熹所言:“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坦腹江亭暖”一句点名了地点,诗人在江边小亭坦腹小憩,“坦腹”一词出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李白在《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中“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便是化用了此典故。后借指露胸腹,舒身仰卧。暮春时节,微微暖风,落花飞舞,腹于江边小亭,令人惬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到了什么呢?从他“长吟”的诗词中便可窥斑见豹,此诗便是写于上元二年(761)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中描述了杜甫郊外出行,望着西山的皑皑白雪和浩渺的江水,想到自己与亲人分离,一人漂泊在外,岁月迟暮,身体多病,满腔的报国之志还未实现,想着萧条世事,悲凉的心境油然而生,与作者大历二年(767)秋天的名篇《登高》遥相呼应。在美丽的江亭边长吟的却是忧愁四溢的《野望》,可见杜甫与山水田园诗人的不同。诗人感到自己年老多病,报国无门,然而最终还是放不下“人事”,无论身处荒凉的郊外还是温暖的江边。
颔联“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关注:“陶渊明辞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若渊明与子美相易其语,则识者往往以谓子美不及渊明矣。观其云‘云无心’‘鸟倦飞’,则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竞’,云在而‘意俱迟’,则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浑沦,难轻议也。”(张子韶:《心传录》)王嗣爽在《杜臆》中评曰:“水流”“云在”一联,景与心融,神与景会,居然有道之言。盖当闲适时,道机自露,非公说不得如此通透,更觉“云淡风轻”,无此深趣。但杨伦在《杜诗镜铃》中对这句诗的评点更为深刻全面:“野水争流,而予心自静,不欲与之俱竞;闲云徐度,而予心欲动,不觉与之俱迟。二句意同语异。”
诗人在颔联中荡开一笔,不再写内心的忧虑,转向外在景物,希望通过流水、白云化解内心的伤感。“流水”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古已有之,在唐诗中更是被广泛使用。“水流心不竞”可以有两重解读。一是潺潺流水抚慰了诗人的内心。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着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所以称之为“上善”。因此,水代表着一种高洁不争的品质和随遇而安的生存方式。二是取衬托对比之意。孔子以流水喻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陆机亦发此感慨:“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唐代诗人更是广泛使用了“流水”的这个象征意义,比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古风》、白居易《不二门》、杜牧《洋河阻冰》等等。由此可见,诗人由流水想到人生的短暂,况且自身已是迟暮多病,因此放下雄心壮志也在情理当中。此外,人在面对江河、青山、苍穹等事物时,不仅会有人生短暂之感慨,还常常会反观自身之渺小。
“云”与“水”相对,共同传达出诗人的心意。在《诗经》与《楚辞》中“云”这一意象便频繁出现。唐代更是大量出现了将“云”“水”结合起来的诗歌,如王维《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孟郊《伤时》中“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等等。“云”和“水”皆为动的事物,以外在的动写内心的静。正如诗僧皎然在《溪云》中所言:“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在这里,白云不取“浮云蔽日”之意,而是着重于表现空灵的内心和无所执着的心境。形成这种象征意义有两个原因:一是白云自身的特性,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滞;二是佛教的影响,正如《金刚经》中所言“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从有看到无,云的随聚随散特性正适合表达此哲理。诗人看到空中轻盈的白,不为外物所累,聚散不执着,从而尝试让自己“至君尧舜上”的意向迟缓下来。流水和白云不仅描绘出了一幅优美平和的晚春之景,也平缓了诗人的心境,在这一合一开之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作者的愁绪真的可以在优美的景色中排遣掉吗?诗人在颈联和尾联中给出了答案。“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点明了时间:暮春。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向来有惜春、伤春的传统。既然春去还会来,为何还要如此感伤呢?其实细思则知诗人要感慨的是流逝的岁月和年华。联系同年所做的《野望》“惟将迟暮供多病”一句,更能体会到作者在这样一个寂静晚春中的心情。胡本渊在《唐诗近体》中云:“正所谓‘水流’二句从容自在,可以形容有道气象。‘寂寂’二句,可以形容物各付物气象。”“寂寂”之后紧接“欣欣”一词,出现了明显的悖论,“欣欣”一词让我们看到一个热闹的晚春图景,碧绿的草地、夏花的苞蕾、柔顺的柳枝,诗人对此感受是“物自私”。其原因有二:一是春已寂寂,万物却欣欣;二是国家战乱,民生艰难,诗人報国无门,可是这些花草树木却不解世事,甚至体现出一种对立状态,兀自茂盛地生长着。 外界的繁華进一步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忧愁,正所谓“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顾随曾说伟大的诗人必须有把小我化为大我的精神和感情,把自己的胸襟扩大。把自己的关怀面扩大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例如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他的关怀、他的感情是博大的。另一种是对大自然的融入,像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浣花溪畔草堂里安定的生活并不能给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带来真正的平静,于是发出了“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
从颔联到颈联,诗人的情绪由平和转向低沉,杜甫善于在广阔的场景中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与悲伤,《登高》中的场景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而在这里是白云流水,从外界开阔到内心逼仄,形成了一种转折跌宕的氛围,所以杜甫诗歌中的景色与山水田园派诗人笔下的景色截然不同,充满了厚重感,这与他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尾联“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是凑字之句,沈德潜对此评点道:“与上六句似不合”,草堂本作“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张谦宜认为:“‘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无心入妙,化工之笔。说是理学不得,说是禅学又不得。于两境外另有天然之趣。‘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此跳结法。”看似跳跃,实则与前面有内在的衔接。诗人来到江亭,希望可以排遣忧愁,也努力地在流水白云间寻找抚慰,结果是差强人意。“强裁”一词强烈地表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前面相比,这种跳跃正是情绪不可抑制的结果。“裁”字在此可做两重解释:一是作、写,即作诗、写诗。李商隐的“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正是用的此义。二是指“裁物象”,如何将物象进行组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领域被称为“裁物象”。物象剪裁得是否恰当,决定了诗歌的整体水平。本诗中的景色动静结合,远近交错,通过巧妙的物象剪裁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抑。
《江亭》一诗所表现的依旧是儒家的“诗言志”传统,把杜甫的痛苦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更能体会其宏达与深沉。
参考文献:
[1]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谢思炜.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 钱谦益.钱注杜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5.
[6] 张忠纲主编.杜甫大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7] 蓝旭.马与鹰——杜甫思想性格管窥[J].杜甫研究学刊,1992(2).
[8] 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套学院校级课题“基于文本细读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TXYJX17001
作 者:沈春鹏,硕士,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蒋 翠,硕士,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关键词:杜甫 《江亭》 忧愁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江亭》是杜甫名作之一,写于上元二年(761),创作于杜甫在成都郊外草堂居住期间。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随着大唐由盛转衰,杜甫也是四处流亡。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在浣花溪畔草堂中度过的岁月是一段相对安定平静的时光,杜甫大约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期间写了240余首诗篇。其中不乏一些表现作者闲适心情的诗歌,如《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田舍》等。当时安史之乱并未平定,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内心始终惦念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难,这在《枯棕》《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歌中便可窥见,《江亭》也是其中的一首。历代以来对此诗的分析以印象派为主,少有细读。黄庭坚曾说“韩文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所以细读杜诗是得其真面目的主要途径。正如朱熹所言:“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坦腹江亭暖”一句点名了地点,诗人在江边小亭坦腹小憩,“坦腹”一词出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李白在《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中“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便是化用了此典故。后借指露胸腹,舒身仰卧。暮春时节,微微暖风,落花飞舞,腹于江边小亭,令人惬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到了什么呢?从他“长吟”的诗词中便可窥斑见豹,此诗便是写于上元二年(761)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中描述了杜甫郊外出行,望着西山的皑皑白雪和浩渺的江水,想到自己与亲人分离,一人漂泊在外,岁月迟暮,身体多病,满腔的报国之志还未实现,想着萧条世事,悲凉的心境油然而生,与作者大历二年(767)秋天的名篇《登高》遥相呼应。在美丽的江亭边长吟的却是忧愁四溢的《野望》,可见杜甫与山水田园诗人的不同。诗人感到自己年老多病,报国无门,然而最终还是放不下“人事”,无论身处荒凉的郊外还是温暖的江边。
颔联“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关注:“陶渊明辞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若渊明与子美相易其语,则识者往往以谓子美不及渊明矣。观其云‘云无心’‘鸟倦飞’,则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竞’,云在而‘意俱迟’,则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浑沦,难轻议也。”(张子韶:《心传录》)王嗣爽在《杜臆》中评曰:“水流”“云在”一联,景与心融,神与景会,居然有道之言。盖当闲适时,道机自露,非公说不得如此通透,更觉“云淡风轻”,无此深趣。但杨伦在《杜诗镜铃》中对这句诗的评点更为深刻全面:“野水争流,而予心自静,不欲与之俱竞;闲云徐度,而予心欲动,不觉与之俱迟。二句意同语异。”
诗人在颔联中荡开一笔,不再写内心的忧虑,转向外在景物,希望通过流水、白云化解内心的伤感。“流水”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古已有之,在唐诗中更是被广泛使用。“水流心不竞”可以有两重解读。一是潺潺流水抚慰了诗人的内心。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着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所以称之为“上善”。因此,水代表着一种高洁不争的品质和随遇而安的生存方式。二是取衬托对比之意。孔子以流水喻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陆机亦发此感慨:“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唐代诗人更是广泛使用了“流水”的这个象征意义,比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古风》、白居易《不二门》、杜牧《洋河阻冰》等等。由此可见,诗人由流水想到人生的短暂,况且自身已是迟暮多病,因此放下雄心壮志也在情理当中。此外,人在面对江河、青山、苍穹等事物时,不仅会有人生短暂之感慨,还常常会反观自身之渺小。
“云”与“水”相对,共同传达出诗人的心意。在《诗经》与《楚辞》中“云”这一意象便频繁出现。唐代更是大量出现了将“云”“水”结合起来的诗歌,如王维《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孟郊《伤时》中“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等等。“云”和“水”皆为动的事物,以外在的动写内心的静。正如诗僧皎然在《溪云》中所言:“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在这里,白云不取“浮云蔽日”之意,而是着重于表现空灵的内心和无所执着的心境。形成这种象征意义有两个原因:一是白云自身的特性,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滞;二是佛教的影响,正如《金刚经》中所言“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从有看到无,云的随聚随散特性正适合表达此哲理。诗人看到空中轻盈的白,不为外物所累,聚散不执着,从而尝试让自己“至君尧舜上”的意向迟缓下来。流水和白云不仅描绘出了一幅优美平和的晚春之景,也平缓了诗人的心境,在这一合一开之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作者的愁绪真的可以在优美的景色中排遣掉吗?诗人在颈联和尾联中给出了答案。“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点明了时间:暮春。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向来有惜春、伤春的传统。既然春去还会来,为何还要如此感伤呢?其实细思则知诗人要感慨的是流逝的岁月和年华。联系同年所做的《野望》“惟将迟暮供多病”一句,更能体会到作者在这样一个寂静晚春中的心情。胡本渊在《唐诗近体》中云:“正所谓‘水流’二句从容自在,可以形容有道气象。‘寂寂’二句,可以形容物各付物气象。”“寂寂”之后紧接“欣欣”一词,出现了明显的悖论,“欣欣”一词让我们看到一个热闹的晚春图景,碧绿的草地、夏花的苞蕾、柔顺的柳枝,诗人对此感受是“物自私”。其原因有二:一是春已寂寂,万物却欣欣;二是国家战乱,民生艰难,诗人報国无门,可是这些花草树木却不解世事,甚至体现出一种对立状态,兀自茂盛地生长着。 外界的繁華进一步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忧愁,正所谓“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顾随曾说伟大的诗人必须有把小我化为大我的精神和感情,把自己的胸襟扩大。把自己的关怀面扩大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例如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他的关怀、他的感情是博大的。另一种是对大自然的融入,像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浣花溪畔草堂里安定的生活并不能给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带来真正的平静,于是发出了“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
从颔联到颈联,诗人的情绪由平和转向低沉,杜甫善于在广阔的场景中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与悲伤,《登高》中的场景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而在这里是白云流水,从外界开阔到内心逼仄,形成了一种转折跌宕的氛围,所以杜甫诗歌中的景色与山水田园派诗人笔下的景色截然不同,充满了厚重感,这与他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尾联“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是凑字之句,沈德潜对此评点道:“与上六句似不合”,草堂本作“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张谦宜认为:“‘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无心入妙,化工之笔。说是理学不得,说是禅学又不得。于两境外另有天然之趣。‘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此跳结法。”看似跳跃,实则与前面有内在的衔接。诗人来到江亭,希望可以排遣忧愁,也努力地在流水白云间寻找抚慰,结果是差强人意。“强裁”一词强烈地表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前面相比,这种跳跃正是情绪不可抑制的结果。“裁”字在此可做两重解释:一是作、写,即作诗、写诗。李商隐的“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正是用的此义。二是指“裁物象”,如何将物象进行组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领域被称为“裁物象”。物象剪裁得是否恰当,决定了诗歌的整体水平。本诗中的景色动静结合,远近交错,通过巧妙的物象剪裁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抑。
《江亭》一诗所表现的依旧是儒家的“诗言志”传统,把杜甫的痛苦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更能体会其宏达与深沉。
参考文献:
[1]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谢思炜.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 钱谦益.钱注杜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5.
[6] 张忠纲主编.杜甫大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7] 蓝旭.马与鹰——杜甫思想性格管窥[J].杜甫研究学刊,1992(2).
[8] 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套学院校级课题“基于文本细读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TXYJX17001
作 者:沈春鹏,硕士,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蒋 翠,硕士,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