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从上学期开始探讨高效课堂,并提出实施“课前五分钟检测”的课堂结构模式,即教师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以习题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所学的知识或展示本节课的内容,此处的“测”并不是真正的“测”,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在遵循学校的规定实施之后,便在实践中体会了学校的用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更有实效,也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五分钟检测的内容及形式
从开始要求实施课前五分钟检测时,老师们都带着很多疑问,在有限的五分钟内用什么样的形式测什么样的内容;是否每节课都进行测试;是否每次测试的形式一样;如果是书面的形式,就得提前准备好这些测试内容,那这些测试内容又能否跟教学的每一节课相吻合;怎样对待测试的结果等,这些都成了我们思考探索的内容。在这一学期里,笔者同其他的英语老师一起摸索研究,最终得出了下面的一些做法。
课前五分钟测试的内容分为两类,复习类和任务类,测试的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复习类。测试多以书面形式或听写形式进行检测,测试内容是主要是对上节课中一些知识难点重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检测完立即抽取一部分学生的检测结果展示评改,并及时表扬鼓励。这类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单词检测。笔者一般采用单词书面听写,词形变换小纸条测试,根据意思填单词练习。
二是翻译。笔者用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串成一小段文章,让学生翻译,内容尽可能是学生们熟悉的话题和事物,贴近生活,常常用他们来举例。如book 3 unit 3学完知识点后的那节课的前5分钟,学生要求翻译下列一段文章:“众所周知,丹霞山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于世。它的主要景区之一,阳元山(the Male Stone),是被当地的一个村民无意中发现的。当地政府允许人们自由参观。现在,阳元山作为当地的一处特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就包含了上节课所学的“It is known to all that……, be known for, unique, by chance, permit, attract”等。
三是实战演练。从各地的模拟题或真题中节选出相关的内容,这样更具有信服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刚学完定语从句,就给出14年语法填空中所考到的“Nick’s guest, 20 had heard their conversation, asked why they should not buy salt more cheaply if they could.”这样,学生能真正的感觉到“学以致用”,“学以有用”。
第二,任务类。一种是习题任务形式,列举出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高考中出现过的相关知识点。当然,这种检测是学生未学过的新的内容,学生的检测效果不好,这就需要另一种处理方式。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充满了疑惑,检测后,给一两分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再对这些新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另一种是活动任务形式,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如book 3 unit 4的“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些有关人类是怎样形成的话题信息,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个组选一个来用英语讲故事比赛,各组的内容不一样,其中两个组给出指定话题,“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第三个组的话题由他们自己选择。学生们为了小组的荣誉,都充分准备,积极参与。
二、“课前五分钟”活动起到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活动虽然才迈出了第一步:它对后期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没有规范课前五分钟检测之前,通常的做法是让同学们在预铃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书籍以及将要学习的内容。但实际上,在老师进教室之前,课堂静不下来,学生也不知道应该干点什么。而在实施利用课前五分钟检测之后,这种现象自然消失了,我所教班级的同学都会迅速地安静下来,提前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检测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学生迅速地把思维集中在课堂上,极大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也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学生们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巩固的过程。 从知识掌握上讲,这种比让所有的学生毫无目的地做相同的作业来的精明的多。利用课前五分钟强化训练,循环复习,学生为了在检测时取得满意的结果,通常会在课后有意识地复习,除了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学习的“遗忘曲线”规律的影响,使重要知识点的复习周期逐渐拉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教育现状主要是被動学习,学生习惯于听从老师的灌输,而少动脑筋。通过采用课前完成任务的形式,“目标教学”和“问题教学”想结合,让学生主动“质疑→解疑”,从以往所学过的知识中总结出新的规律,来运用于新的知识点,这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发现新问题的好奇心,更能集中注意力于课堂上来解决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事物,贵在“坚持”。课前五分钟用时不多,但却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坚实了基础,提高了能力。这五分钟的安排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极大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可以学到多少东西。每天坚持,妥善利用前五分钟对于一堂高效率、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前五分钟检测的内容及形式
从开始要求实施课前五分钟检测时,老师们都带着很多疑问,在有限的五分钟内用什么样的形式测什么样的内容;是否每节课都进行测试;是否每次测试的形式一样;如果是书面的形式,就得提前准备好这些测试内容,那这些测试内容又能否跟教学的每一节课相吻合;怎样对待测试的结果等,这些都成了我们思考探索的内容。在这一学期里,笔者同其他的英语老师一起摸索研究,最终得出了下面的一些做法。
课前五分钟测试的内容分为两类,复习类和任务类,测试的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复习类。测试多以书面形式或听写形式进行检测,测试内容是主要是对上节课中一些知识难点重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检测完立即抽取一部分学生的检测结果展示评改,并及时表扬鼓励。这类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单词检测。笔者一般采用单词书面听写,词形变换小纸条测试,根据意思填单词练习。
二是翻译。笔者用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串成一小段文章,让学生翻译,内容尽可能是学生们熟悉的话题和事物,贴近生活,常常用他们来举例。如book 3 unit 3学完知识点后的那节课的前5分钟,学生要求翻译下列一段文章:“众所周知,丹霞山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于世。它的主要景区之一,阳元山(the Male Stone),是被当地的一个村民无意中发现的。当地政府允许人们自由参观。现在,阳元山作为当地的一处特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就包含了上节课所学的“It is known to all that……, be known for, unique, by chance, permit, attract”等。
三是实战演练。从各地的模拟题或真题中节选出相关的内容,这样更具有信服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刚学完定语从句,就给出14年语法填空中所考到的“Nick’s guest, 20 had heard their conversation, asked why they should not buy salt more cheaply if they could.”这样,学生能真正的感觉到“学以致用”,“学以有用”。
第二,任务类。一种是习题任务形式,列举出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高考中出现过的相关知识点。当然,这种检测是学生未学过的新的内容,学生的检测效果不好,这就需要另一种处理方式。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充满了疑惑,检测后,给一两分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再对这些新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另一种是活动任务形式,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如book 3 unit 4的“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些有关人类是怎样形成的话题信息,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个组选一个来用英语讲故事比赛,各组的内容不一样,其中两个组给出指定话题,“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第三个组的话题由他们自己选择。学生们为了小组的荣誉,都充分准备,积极参与。
二、“课前五分钟”活动起到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活动虽然才迈出了第一步:它对后期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没有规范课前五分钟检测之前,通常的做法是让同学们在预铃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书籍以及将要学习的内容。但实际上,在老师进教室之前,课堂静不下来,学生也不知道应该干点什么。而在实施利用课前五分钟检测之后,这种现象自然消失了,我所教班级的同学都会迅速地安静下来,提前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检测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学生迅速地把思维集中在课堂上,极大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也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学生们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巩固的过程。 从知识掌握上讲,这种比让所有的学生毫无目的地做相同的作业来的精明的多。利用课前五分钟强化训练,循环复习,学生为了在检测时取得满意的结果,通常会在课后有意识地复习,除了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学习的“遗忘曲线”规律的影响,使重要知识点的复习周期逐渐拉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教育现状主要是被動学习,学生习惯于听从老师的灌输,而少动脑筋。通过采用课前完成任务的形式,“目标教学”和“问题教学”想结合,让学生主动“质疑→解疑”,从以往所学过的知识中总结出新的规律,来运用于新的知识点,这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发现新问题的好奇心,更能集中注意力于课堂上来解决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事物,贵在“坚持”。课前五分钟用时不多,但却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坚实了基础,提高了能力。这五分钟的安排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极大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可以学到多少东西。每天坚持,妥善利用前五分钟对于一堂高效率、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