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更新与改革。“翻转课堂”作为融合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新型教育模式,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翻转课堂”的应用大多停留于形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翻转策略、构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翻转。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通过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1]。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契合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求,又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翻转课堂”理念的产生与发展见证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融合的过程。1933年,Eric Mazur创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步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Maureen Lage等人首次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理念;2004 年,Salman Khan开始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开发大量个性化的网络课程资源;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学的Jonathan Bergmann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标志着“翻转课堂”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迈进。[2,3]在国内,许多省市也先后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包括慕课、网易公开课、万门大学等在内的在线课程也不断在发展,“翻转热潮”渐以形成,其势空前。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学生通过在课前学习由教师提供的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线上学习资源,而在课内,主要以答疑、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起到辅助推进的作用,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向授课一样以教师为中心,“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具体如表1所示。但是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往往停留于形式,如何实现有效翻转,成为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策略选择
传统课堂教学范式自形成至成熟历时三百余年,有着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在师生群体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此往往难以一次性完成教学的完全翻转[4],故根据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合理选择翻转策略,能够使师生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性,从而达到翻转课堂的有利影响。
(一)选择性翻转
对于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师生群体、不同的教学条件均有其适用的教学模式,换言之,“翻转课堂”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正确判断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才能有效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第一,在年级的选择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基本知识掌握也相当浅薄,不利于自主学习以及交流讨论的进行;第二,在科目的选择方面,从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情况可以发现,相较于文科,理科由于其知识性和技能性较强更加有利于翻转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5];第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对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较以往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水平高、课程体系熟悉度高和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能较快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实施之初,要首先选择此类师生来进行教学实践,以便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日后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二)分阶段翻转
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师生双方均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压力也随之产生,倘若在初期就大规模推行翻转课堂,无疑会造成反向效果。故在开展翻转教学实践初期,应分步进行,先进行部分班级部分课程的试点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及适应能力,继而逐步由点及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推广。
三、有效翻转的实现条件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只有这三方面协同进步与发展才能促进翻转课堂的良好推广。
(一)完备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
不论是在线教学资源、线上作业与考试还是网上讨论区都离不开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因此,构建成熟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充分借助目前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形成“学习-作业-讨论-考试”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整合。其次,当前的教育改革极为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完备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该能够包含此类教育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共享的良好态势,当下国内较为成熟的在线教育平台如表2所示。
(二)教师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与专业素养的提升
从教学模式来说,“翻转课堂”实现导学一体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另一方面需要判断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课堂规划掌控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课堂规划掌控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深层认知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三)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交流互动,課后反思提升的这一全新教学模式要取得实效,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国内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加上学生的性格差异,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
首先,可以将学生分为积极型和被动型,继而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指导,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角色思维,使其由以听为主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者。其次,除了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外,要锻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自主查阅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疑惑,并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和积极发言的潜能。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将课堂拓展到课前课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也需要摆脱以往聆听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目前在国内,这种教学模式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时需要分步、选择性翻转,使师生逐渐适应,同时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锻炼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翻转课堂:应如何实现有效翻转[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57-59.
[2] 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5):80-86.
[3] 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7,38(02):112-122.
[4] 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8):53-59.
[5] 丁培荣,陈美玲.国际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有效实施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04):131-134.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通过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1]。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契合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求,又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翻转课堂”理念的产生与发展见证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融合的过程。1933年,Eric Mazur创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步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Maureen Lage等人首次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理念;2004 年,Salman Khan开始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开发大量个性化的网络课程资源;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学的Jonathan Bergmann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标志着“翻转课堂”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迈进。[2,3]在国内,许多省市也先后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包括慕课、网易公开课、万门大学等在内的在线课程也不断在发展,“翻转热潮”渐以形成,其势空前。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学生通过在课前学习由教师提供的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线上学习资源,而在课内,主要以答疑、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起到辅助推进的作用,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向授课一样以教师为中心,“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具体如表1所示。但是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往往停留于形式,如何实现有效翻转,成为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策略选择
传统课堂教学范式自形成至成熟历时三百余年,有着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在师生群体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此往往难以一次性完成教学的完全翻转[4],故根据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合理选择翻转策略,能够使师生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性,从而达到翻转课堂的有利影响。
(一)选择性翻转
对于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师生群体、不同的教学条件均有其适用的教学模式,换言之,“翻转课堂”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正确判断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才能有效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第一,在年级的选择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基本知识掌握也相当浅薄,不利于自主学习以及交流讨论的进行;第二,在科目的选择方面,从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情况可以发现,相较于文科,理科由于其知识性和技能性较强更加有利于翻转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5];第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对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较以往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水平高、课程体系熟悉度高和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能较快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实施之初,要首先选择此类师生来进行教学实践,以便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日后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二)分阶段翻转
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师生双方均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压力也随之产生,倘若在初期就大规模推行翻转课堂,无疑会造成反向效果。故在开展翻转教学实践初期,应分步进行,先进行部分班级部分课程的试点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及适应能力,继而逐步由点及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推广。
三、有效翻转的实现条件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只有这三方面协同进步与发展才能促进翻转课堂的良好推广。
(一)完备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
不论是在线教学资源、线上作业与考试还是网上讨论区都离不开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因此,构建成熟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充分借助目前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形成“学习-作业-讨论-考试”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整合。其次,当前的教育改革极为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完备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该能够包含此类教育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共享的良好态势,当下国内较为成熟的在线教育平台如表2所示。
(二)教师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与专业素养的提升
从教学模式来说,“翻转课堂”实现导学一体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另一方面需要判断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课堂规划掌控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课堂规划掌控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深层认知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三)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交流互动,課后反思提升的这一全新教学模式要取得实效,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国内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加上学生的性格差异,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
首先,可以将学生分为积极型和被动型,继而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指导,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角色思维,使其由以听为主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者。其次,除了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外,要锻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自主查阅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疑惑,并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和积极发言的潜能。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将课堂拓展到课前课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也需要摆脱以往聆听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目前在国内,这种教学模式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时需要分步、选择性翻转,使师生逐渐适应,同时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锻炼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翻转课堂:应如何实现有效翻转[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57-59.
[2] 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5):80-86.
[3] 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7,38(02):112-122.
[4] 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8):53-59.
[5] 丁培荣,陈美玲.国际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有效实施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04):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