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我来到位于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校园。校园内满树的樱花、梅花刚刚凋落,细雨霏霏中的绿树和富有特色的旧式牌坊、教学楼及师生宿舍,呈现出一幅烟雨朦胧的画卷,三五成群打着雨伞、捧着书本徜徉其中的年轻学子,边走边交谈着,给人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和青春的味道。
  路过油画般一片树林,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那边还有李达的纪念塑像呢”,顿时引起我的注意。李达,就是那位党的一大13位代表之一的李达,就是那位曾经脱党但信仰一直未改,后来在毛泽东的见证下又重新入党的李达,就是那位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较长时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参观路线,前往拜谒绿树掩映下的李达塑像。
  李达,字永锡,湖南零陵人。生于1890年,1909年入北京京师优级师范学校读书。1913年赴日本留学,后因病回国。1917年再次赴日,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学习,并在那里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国后,与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后任代理书记。曾主编过《共产党》理论月刊,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党的一大上,任中共中央局宣传主任,是中共党内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
  后来,李达虽然不在党组织内了,但他在思想上仍坚信共产主义,没有停止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上颇有建树。他的著作成為那个时期毛泽东和其他许多革命者学习研究哲学的重要书籍。
  1948年,李达利用他的声望积极为湖南和平起义献计出力。同年,他接到毛泽东的“信邀”:“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1949年,李达转道香港北上入京,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友毛泽东。在此后的又一次见面中,李达当着刘少奇、林伯渠、李维汉等的面,向毛泽东表达了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毛泽东说:“你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创建中国共产党,你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即使与陈独秀赌气,作出了离开共产党的决定后,你还是一直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这块阵地……”在毛泽东关心下,李达这位党的创始人之一,脱党后又重新回到党内。
  在党的领导下,李达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的校长、一级教授,以及中国哲学研究会第一会长等职务。
  沿着一条铺满凋零花叶和青翠绿草的潮湿小道,我来到位于丛林深处的李达塑像前。只见用汉白玉做成的李达半身塑像,由于处在雨季的绿植包围之中,周身被染成了黄绿色,一双睿智深邃的眼睛注视前方,像是仍在深入思考中国的命运,密切注视着世界风云变幻。黑色大理石的基座上,用金黄色大字写着:李达(1890—1966)。正是清明时节,塑像前已摆满了人们祭奠这位革命先驱的花束。此时,我看到,天外的一丝丝亮光从树林间投射过来。我缓缓举起右手,庄重地给李达老前辈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按照传统祭祀的礼节,向他的塑像三鞠躬。
  一个人就是一部大书,人的成长经历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李达这位革命前辈人生的曲折坎坷,正是我们党艰巨复杂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其他文献
未进寨英古寨,先被那石城墙上的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所震撼,毕竟是滚龙的故乡,显出了别样的霸气, 城墙后面就是黑色主调的寨子,像一幅丹青山水画,沧桑却处处彰显出当初的繁华,总觉得有好多的故事想要去探寻。  寨英古镇,位于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 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是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古道必经之地,为古军事驿站,历史悠久、规模最大、遗存最精美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寨
期刊
夏日里,农村的晚饭吃得晚,收拾完碗筷,夜,黑得刚刚好,大人们在闲着聊天,孩子们跑到院子里还要玩一会,坐在院子里,仰着头,看着漫天的繁星,然后比赛,看谁找到的那一颗最亮。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童年的记忆,不知道现在城里的孩子,有多少在童年里体验过一抬头,就看到满天眨着眼睛的星星。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见过璀璨的星河、绚烂的星空。长大之后,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于是那些对于星空的记忆,都只能埋在童年
期刊
海龙屯,明朝三大征之一“平播战役”的主战场,从残垣断壁中可以想象曾經建筑的瑰丽恢宏、器宇轩昂。
期刊
当你来到贵州,对镇远就不会陌生。总有人、总会在不同的场合向你提到她——舞阳河上令人陶醉的桨声灯影,青龙洞古建筑群旁火车疾驰的独特风景……“你去看么,很值得一看。”末了,他们总会再次强调并叮嘱你一遍。你心中隐隐感受到除了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瀑布、镇远古城也是贵州人心中的骄傲。  在悠悠岁月中,镇远古城曾以四副面孔示人:明清之前——黔东门户、军事重镇,明清时期——商贾辐辏、西南都会,民国时期——抗战文
期刊
李金福,生于1984年3月,贵州雷山人,鲁迅文学院民族作家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荔波县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诗集《东方神女》《飞鸟带来的种子》《喊山》等。  第一次到荔波就被她深深吸引,所以今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荔波的山水,即使身在荔波外,心也永远留在了荔波。  小七孔桥下的涵碧潭水,好像是天上瑶池之水倾注而成,深邃而令人遐想。她默默地依偎着小七孔桥,用深厚的绿意诉说着小
期刊
说到贵阳周边的美景,人们首先会想到花溪和青岩,但青岩古镇附近的镇山村却少有人知。  镇山村是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如灵龟戏水,风景秀丽。  镇山村村口有一个很大的石拱门,穿过石拱门,沿着一条古老的石板路步行良久才能进到村中。村子右临岩壁,左侧有湖。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石街、石房、石巷、石墙、石瓦、石柱,仿佛走进一个天然石头博物馆。  镇山村依山
期刊
西江千户苗寨,褐色的吊腳楼与碧绿的白水河相依相伴,被誉为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期刊
郎德上寨,苗家女子走在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上,難掩归家的喜悦。
期刊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从上海成立作为发起组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到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及日本、法国相继秘密成立党的早期组织,从党的一大第一次规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到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
期刊
河流依傍着老街,逶迤而去。石阡人就按照河流的走向,把二三里长的老街,分为上河坝、中河坝、下河坝。城南古温泉,紧邻上河坝。于是,上河坝人天然对古温泉持有一股深沉的自豪感,仿佛温泉是自家的一般。其实,只要是石阡人,无不以温泉为傲。  城南古温泉,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石阡县志》载:“此泉颇奇。冬浴之则身暖而寒退,夏浴之则体轻而凉生;夜浴则睡眠安稳,疲浴则精神复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