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提升,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不仅给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来革新,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主要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受限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主体培养和课堂引导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物理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发展的“黄金期”,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打牢学生学科基础,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始终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然而,在部分地区的教学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存在“学不进去”“学不会”等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的内在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环节设置存在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生活角度、问题环节、教学主体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从生活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物理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例导入学生的学习当中,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知识大多晦涩难懂,对于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初中生老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生活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质量得到双重提升。
例如:在“光源、光的传播”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播条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将生活中清晨的霞光、夜晚的霓虹、多彩的激光等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了解到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环境照片后,都纷纷的竖起脑袋进行观看,并回想之前学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这时,我引导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学生听到问题后,都迫不及待的展开实验进行讨论。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引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从问题環节出发,提升学生课堂质量
课堂问题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授课质量,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掌握课堂学情的变化,对下一步的教学安排采取“提前亮”的准备,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基础,灵活设计提问环节,引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在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超纲、超限等现象,以此来达到以问促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物态变化与温度”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对本节的知识点和水的物态变化得到初步的理解,我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
1、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户外晾晒的衣服结了冰也会干,但地上却没有谁,请问冰去哪了?
2、水的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水在什么情况下变冰?
3、为什么要将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放置于被测液体中,而不不能碰触底部或杯壁?
4、为什么读数时要与温度计中的液柱持平?
通过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在问题的启发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从教学主体出发,促进学生基础发展
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因家庭因素、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存在“理解偏差”“认知不足”等现象,对学生的基础发展造成阻碍。这种差异化的现象,如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等心理情绪。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发展,从教学主体出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例如:在“质量”的教学中,考虑考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按照学生的学情特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供共同探究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学习基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我还设置一些探究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1、烧杯中的冰溶化成水,所含水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2、将铁定敲弯,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将铁钉带到月球,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还能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的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被激发,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并在问题的处理上,帮助学生提升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此外,注重主体发展,有效设置教学策略,还使学生的基础发展得到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主观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国武.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探析[J].学周刊,2019(28).
[2]刘长春.浅谈提高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发展的“黄金期”,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打牢学生学科基础,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始终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然而,在部分地区的教学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存在“学不进去”“学不会”等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的内在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环节设置存在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生活角度、问题环节、教学主体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从生活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物理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例导入学生的学习当中,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知识大多晦涩难懂,对于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初中生老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生活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质量得到双重提升。
例如:在“光源、光的传播”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播条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将生活中清晨的霞光、夜晚的霓虹、多彩的激光等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了解到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环境照片后,都纷纷的竖起脑袋进行观看,并回想之前学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这时,我引导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学生听到问题后,都迫不及待的展开实验进行讨论。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引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从问题環节出发,提升学生课堂质量
课堂问题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授课质量,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掌握课堂学情的变化,对下一步的教学安排采取“提前亮”的准备,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基础,灵活设计提问环节,引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在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超纲、超限等现象,以此来达到以问促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物态变化与温度”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对本节的知识点和水的物态变化得到初步的理解,我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
1、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户外晾晒的衣服结了冰也会干,但地上却没有谁,请问冰去哪了?
2、水的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水在什么情况下变冰?
3、为什么要将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放置于被测液体中,而不不能碰触底部或杯壁?
4、为什么读数时要与温度计中的液柱持平?
通过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在问题的启发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从教学主体出发,促进学生基础发展
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因家庭因素、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存在“理解偏差”“认知不足”等现象,对学生的基础发展造成阻碍。这种差异化的现象,如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等心理情绪。因此,在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发展,从教学主体出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例如:在“质量”的教学中,考虑考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按照学生的学情特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供共同探究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学习基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我还设置一些探究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1、烧杯中的冰溶化成水,所含水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2、将铁定敲弯,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将铁钉带到月球,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还能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的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被激发,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并在问题的处理上,帮助学生提升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此外,注重主体发展,有效设置教学策略,还使学生的基础发展得到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主观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国武.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探析[J].学周刊,2019(28).
[2]刘长春.浅谈提高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