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而不明”到“言之有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所“年轻”的学校,一群年轻的教师,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化,是学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校本研修中引入“PCK”理论,让校本研修指向性、实践性更强,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这个过程,以案例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PCK”水平,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PCK 课堂观察 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案例缘起
  俗语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在当今社会已经被众多学者所诟病,批评其说的不严谨、不精当。而笔者认为,如果把老师的知识体系比作一桶水的话,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拥有的知识量,更要关注他们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能力。哪怕一位教师只拥有一瓶水,只要倒水技术好,也能让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瓶子注满水;可是如果倒水技术不好,即使教师自己有一桶水,能倒给学生的也所剩无几了。这种“倒水的技术”就是“PCK”。
  所谓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它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它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学生的理解难点,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知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
  一所“年轻”的学校,一群年轻的教师,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化,是笔者所在学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校本研修中引入“PCK”理论,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这个过程,提升教师“PCK”水平,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案例呈现
  1.提取PCK知识,确定观察点
  我们选择了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足一年,第一次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课堂观察”来研究她PCK成长的过程。
  新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叫“神舟号”》,观察团队分析后发现这篇课文是小朋友学完汉语拼音后,第一次学习的课文,字数多,有对话,学生理解有难度。更重要的是这篇课文第一次出现了“自然段”这个知识点,语文老师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清晰地传授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成为此次课堂观察的PCK知识点。
  2.听课,做主题式观察
  第一次授课,新教师自己独立备课,旨在从中了解教师PCK的原始状态。听课团队以教师如何教会学生“自然段”这个概念为主题,开展课堂观察。听课老师观察到:
  教师在设计自然段教学时,直接把关于自然段的界定告诉学生,再带着他们把课文中的自然段标出来。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班上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地标出段号,大部分孩子显然没明白老师想让他们做什么。
  3.推敲细节,提出修改建议
  听完课后,观察团队针对教师课堂上“自然段”这一知识点的呈现,提出了大幅度的修改建议:
  第一,直接把自然段落的界定知识灌输给孩子,远不如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然段的含义有效。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这篇课文和之前所学的课文不同之处,引导孩子发现自然段的本质:开头空了两格。
  第二,课件制作时严格按照书上格式,这样能帮助孩子快速地找到自然段的位置,并且,在将两格位置转化为自然段的序号时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生动有趣又直观。
  第三,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指指,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4.再观察,转化教学方式
  听完观察团队的反馈意见和具体指导后,新老师重新修改了教案,特别对“自然段”这个概念的呈现方式做了改变,然后再实践。以下就是观察团队记录的课堂实录:
  (1)师:但是这篇课文比较长,和之前我们学过的课文不一样,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师教鞭指指空两格处)
  生:开头空了两格。(课件出示两个小格子)
  师:小朋友们再找找,课文哪些地方还有像这样前面空了两格的现象?
  师:像这样开头空了两格,我们就称作一个自然段,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演示:两格变成数字1)
  师:哪个小朋友上来指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谁再上来试试指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课件做出相应演变)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照着样子,在书上标一标有几个自然段。标好后把小手伸出来,告诉老师你标了几个自然段。
  (3)师:自然段分好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通顺。学生自由读课文。
  (4)这篇课文一共是三段,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这三段。
  5.对比与反思,提升PCK
  经过两次的教学实践,经过两个教学效果的对比,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两次设计差异在于,之前我是照着理论知识和最理想的学生状态来设计教案的,直接将自然段这一抽象的知识告诉学生,并没有想过用什么方式能让学生易于接受。经过修改,学生不仅看懂了课件中自然段序号的多媒体演变,而且明白了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这一重要内容。接下来,自己标自然段序号的表现也比第一次试上时有很大的进步,班上的孩子基本上全部都划分正确了。这让我明白了:教师在课堂上想要將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也是有方法的。不能只关注‘知识’本身,更要关注‘知识转化’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PCK成长案例研究,使我们摆脱了从前“跟着感觉走”的研究方式,使得研究活动专业性、针对性、实践性更强。在研究过程中,年轻教师学会将学科知识不断转化为教学知识,PCK得到提升。
  1.“课堂观察”,可以洞见教学症结,有效推进新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观察”让这位新教师的课堂发生了显性改变,学生从之前对“自然段”的概念不清楚,到后来能明白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这一关键信息,并能正确标出自然段;“课堂观察”让这位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隐性改变,教师从开始的“言而不明”,无法用低年级学生理解的方式讲清“自然段”,到后来的“言之有物”,能清晰地一步步讲清知识点,并能带着孩子准确标出自然段。教师从关注“教师教”的视角转变到关注一堂课清楚、明白地“教会”学生知识,这就是教师PCK成长的过程。
  2.“课堂观察”,可以萃取教师PCK提升成功案例,为其他新教师提供学习示例
  在本案例中,我们对这位新教师采用了课堂录像的观察方式,并整理出成功教学案例,我们会将每位新手教师经过转化后PCK知识成功案例积累起来,作为以后其他教师学习的示例,以后当其他教师教到这部分学科知识时,就会很清楚地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科教学知识,就可以达到这一学科所有新手教师PCK的提升。
  3.“课堂观察”,可以构建教师PCK知识库,提取教学关键PCK
  在这个案例中,观察团队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从教材中提取的PCK知识,不仅可以成为课堂观察的主题,更可以把这些PCK知识积累起来建立PCK知识库,作为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之一。这样,当新教师拿到一本教材,在备课时可以打开PCK知识库,提取教学关键PCK,就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生物学家说过,蛹化蝶的过程只能依靠生物自己亲身走过!任何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其实也如同“破茧成蝶”的过程,需要自己亲身走过,从执教学科到科学执教,只有自己亲身经历那每一次的痛苦和磨砺,才能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感受“蛹化蝶”的幸福和成功。从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更新了学科教学知识(PCK),使教学行为“入格”,最终提升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
  [2]杨向谊.如何当好教研“芝麻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提起实验,大家都会本能地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而说到数学实验,很多人都会表现出茫然和困惑。究竟什么是数学实验,为什么要开设数学实验呢?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我们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全省重点课题——数学实验的研究,通过研究,我对如何进行数学实验,如何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传递数学课堂正能量有
【背景分析】  从加法过渡到乘法是思维的跃升,在没学习乘法之前,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它们关注的都是整体里的具体数量,而乘法必须既注意具体数量,又关注具体数量的个数,思维视角发生变化。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连加,能计算连加算式的和。但是,那时的连加一般只有三个加数,而且相同加数的连加比较少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
【摘要】从生本课堂的内涵出发,用比较的思想开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不易察觉的文本秘密,帮助学生从文本的内容、作者的表达技巧、文风特点、语言特色等角度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品质,提高语文阅读课的实效。  【关键词】比较教学内容写作技巧文风特色  多年来,语文课堂气象万千,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成了语文老师最大的困扰。虽然教什么
识记,意为认识并记住。在心理学研究中,识记是记忆三部曲中的第一步,是保持与回忆的敲门砖,也是学生理解、记忆与运用知识的垫脚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是根,是学生们汲取营养、消化知识、吸收养分的基础,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奠基式作用。正因如此,如何激发并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识记兴趣与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本文教学探索中,笔者以学生词汇的自主
【摘要】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融通,让学生学有兴趣、学而智慧、学成运用,一直是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数学实践活动,正贴切地实现了师生的心愿,真正让学生与数学融合,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让学生与时空融通,体验“超市”搬进课堂的乐趣;真正让学生与思维融洽,体验数学与思维共舞。  【关键词】数学学习 生活融通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设计模
【摘要】课本剧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传统教学行为常把课本剧表演作为一种终结性的展示形式,本文则尝试着将这种表演形式作为学生言语实践的基本策略贯穿全课始终,通过学背台词积累书面语言、创编台词内化书面语言、情境表演实践书面语言等过程的展开,激活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积极性,最终达成言语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本剧表演 言语实践  语文言语能力,只有在学生作为阅读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阅
【摘要】教材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圆柱和圆锥”为研究对象,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呈现方式的异同。形式方面分为内容呈现顺序、图片的呈现、言语的呈现;内容方面分为概念、规则和问题解决的呈现。  【关键词】呈现方式 圆柱和圆锥 比较研究  在“一纲多本”的新课改理念下,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相继出版。其中,教材的
【摘要】音乐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极具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鉴赏是陶冶性情、涤荡心灵、净化灵魂的路径。我们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优化课堂环境,营造宜人的鉴赏氛围;借助媒体造境,激发动人的鉴赏情趣;丰富实践体验,涵养骄人的鉴赏能力;借力他山之石,丰厚喜人的鉴赏经验。  【关键词】音乐鉴赏 环境 造境 体验 经验  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人类文明和
【摘要】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本文以《面积》一课为例,围绕“问题驱动”论述好的问题如何能够奠定教学基调,架构单元内容,明确教学难点,引发课堂学习的真实发生,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的兴趣等,使教师教有所指、学生学有所获、学无止境。  【关键词】问题 奠定基调 驱动学习 激发兴趣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上自古有
【摘要】概念图是一种直观性、层次性比较强的可视化学习工具。学生利用概念图辅助习作修改,在自主修改习作的实践过程中,快速、合理地理清习作思路,优化谋篇布局,紧扣主题,拓展习作思路,从而进行有效地写和改,达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概念图辅助习作修改,对习作修改教学来说,是一次创新尝试。  【关键词】概念图 习作修改  修改作文,目的在于深入揣摩。张志公先生认为:“多改,并不是依赖老师改,而是要求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