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材料学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要求和国家 科技大学的战略需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突出 特色。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 院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教学新体系,以自主科研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开放的实验平台,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人才;高校;特色化
一、前言
材料、信息和能源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物质是一切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材料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许多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同时,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挑战。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已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和工程科学。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工程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多种知识,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容易融入社会,从而成为高质量的人才。创新人才。
二、依托院校优势,打造特色专业
目前,高分子材料的教学正逐步从教学型向主体型转变。专业知识涵盖了聚合物结构与特性、聚合物表征、聚合物成型与材料改性、功能高分子、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教学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转向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决定了大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应结合 专业建设的特点,调整本科课程、学科定位和人才引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 工程为指导,培养高分子材料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知识。首先,基于高分子理论的学科平台,尤其是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学科建设中得到应用。其次,根据学校发展的方向、学科特色、特色、教授为首、生物质复合材料湖南重点实验室、2011 COO竹、竹资源的高效利用湖南省创新中心与湖南省竹木加工工程建设中心和其他科研平台形成专业团队。
三、构建以自主科研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每位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开设讲座,让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研究领域和研究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新生,学生自愿报名,同时选择学生和老师。根据学生的素质和兴趣,教师综合考虑,建立兴趣小组,为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小组安排不同的研究任务。二年级学生主要安排文献收集、文献阅读、文献复习等基本任务。目的是拓宽视野,提高文献研究水平。对第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实验思想的设计,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安排和分析实验数据。
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等级划分的培训模式,辅导员以高年级学生为中心,督促学生参加实验。科研活动主要遵循浅、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逐步实现接力型创新梯队,为高年级学生带入初中生,走旧带新,促进健康发展。创新团队,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研究的持续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有利于理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四、建立创新开放性实验平台
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校园网络公共实验室的实验室仪器和测试仪器,整合了资源,完善了网上预约系统,使学生可以随时使用,不受限制。同时,实验室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保障体系,保证仪器设备的完整性,保证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规范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对于小型实验设备,可以采用导师负责制,辅导员的规章制度和细则规定。对于公开的和复杂的实验设备,学生首先要学习视频内容,仔细阅读使用的文章和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设备,独立操作后检查合格,仪器就可以了。使用。
创新开放的实验平台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为了适应创新实验班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抓好开放实验教学,积极创设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主动,积极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
五、建设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习、课堂学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教育环节,走访企业领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理论指导下的NSTAN报告。积极开拓实习基地,指导专业指导教师分工,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经验,现场讲解和模拟。学生的整体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相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并能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综上所述,探索高职院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加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加強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做好“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工作,通过训练和学习,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水平高,专业实践能力强。“双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学校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习,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考核高级职称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在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研究、实践和锻炼,实现科研本科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既能提高实际工程的训练水平,又能为理论和实践教学带来实践经验,掌握前沿工程知识。
结语
院校专业的特色在于,可再生的生物质,如农林复合材料和能源植物,是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友好环境和高附加值的低成本替代能源产品的主题。随着生物质能、生物基材料、生物质化工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大材料学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要求和战略需要国家 科技大学和人才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突出,咸明琳建设。一种新的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旨在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孔俊嘉,梁佳蓓.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16-17.
[2]苏高申,米远祝,曲宝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云南化工,2017,44(10):120-122.
[3]李丽霞,任金忠,齐双春,赵晓雅,孙会娟.地方院校新建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18):174-175.
[4]王晓蓉,周世嘉,张琰,姜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转变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7(09):242+245.
(作者身份证号码:612322198212012617)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人才;高校;特色化
一、前言
材料、信息和能源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物质是一切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材料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许多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同时,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挑战。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已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和工程科学。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工程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多种知识,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容易融入社会,从而成为高质量的人才。创新人才。
二、依托院校优势,打造特色专业
目前,高分子材料的教学正逐步从教学型向主体型转变。专业知识涵盖了聚合物结构与特性、聚合物表征、聚合物成型与材料改性、功能高分子、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教学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转向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决定了大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应结合 专业建设的特点,调整本科课程、学科定位和人才引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 工程为指导,培养高分子材料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知识。首先,基于高分子理论的学科平台,尤其是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学科建设中得到应用。其次,根据学校发展的方向、学科特色、特色、教授为首、生物质复合材料湖南重点实验室、2011 COO竹、竹资源的高效利用湖南省创新中心与湖南省竹木加工工程建设中心和其他科研平台形成专业团队。
三、构建以自主科研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每位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开设讲座,让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研究领域和研究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新生,学生自愿报名,同时选择学生和老师。根据学生的素质和兴趣,教师综合考虑,建立兴趣小组,为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小组安排不同的研究任务。二年级学生主要安排文献收集、文献阅读、文献复习等基本任务。目的是拓宽视野,提高文献研究水平。对第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实验思想的设计,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安排和分析实验数据。
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等级划分的培训模式,辅导员以高年级学生为中心,督促学生参加实验。科研活动主要遵循浅、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逐步实现接力型创新梯队,为高年级学生带入初中生,走旧带新,促进健康发展。创新团队,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研究的持续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有利于理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四、建立创新开放性实验平台
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校园网络公共实验室的实验室仪器和测试仪器,整合了资源,完善了网上预约系统,使学生可以随时使用,不受限制。同时,实验室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保障体系,保证仪器设备的完整性,保证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规范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对于小型实验设备,可以采用导师负责制,辅导员的规章制度和细则规定。对于公开的和复杂的实验设备,学生首先要学习视频内容,仔细阅读使用的文章和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设备,独立操作后检查合格,仪器就可以了。使用。
创新开放的实验平台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为了适应创新实验班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抓好开放实验教学,积极创设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主动,积极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
五、建设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习、课堂学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教育环节,走访企业领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理论指导下的NSTAN报告。积极开拓实习基地,指导专业指导教师分工,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经验,现场讲解和模拟。学生的整体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相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并能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综上所述,探索高职院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加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加強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做好“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工作,通过训练和学习,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水平高,专业实践能力强。“双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学校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习,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考核高级职称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在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研究、实践和锻炼,实现科研本科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既能提高实际工程的训练水平,又能为理论和实践教学带来实践经验,掌握前沿工程知识。
结语
院校专业的特色在于,可再生的生物质,如农林复合材料和能源植物,是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友好环境和高附加值的低成本替代能源产品的主题。随着生物质能、生物基材料、生物质化工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大材料学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要求和战略需要国家 科技大学和人才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突出,咸明琳建设。一种新的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旨在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孔俊嘉,梁佳蓓.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16-17.
[2]苏高申,米远祝,曲宝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云南化工,2017,44(10):120-122.
[3]李丽霞,任金忠,齐双春,赵晓雅,孙会娟.地方院校新建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18):174-175.
[4]王晓蓉,周世嘉,张琰,姜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转变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7(09):242+245.
(作者身份证号码:6123221982120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