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之路必将成为穷途末路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山寨汽车”恐怕总能有聊不完的话题。有的人对于这样的做法拍手称赞,毕竟花上很少的钱就可以瞬间变“富”。而有的人则对此充满了鄙视的眼神,没有自己的创意谈什么设计。然而,山寨之路究竟还能走多远?
  可以说从山寨汽车的“鼻祖”双环汽车,到“后来居上”的众泰汽车它们都是靠山寨捞得第一桶金。但是,如今双环已被宣告“死亡”,众泰已被收购,所谓的山寨是否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答案是肯定的,山寨之路已经崩盘。
  山寨有点上瘾
  双环汽车应该是全国第一家山寨车企。只不过双环山寨的实在是太早,以至于当时人们根本就没有山寨的概念。坦率地说,双环第一代车型抄袭虽然可恨,但是并不可耻,更算不上大逆不道。因为包括后来的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第一代车几乎全部依靠抄袭起家。但是之后的双环却有些上瘾,双环并非为了活下去而抄袭,而是将抄袭当做了事业。从抄袭切诺基,抄袭本田CR-V,到抄袭宝马X5,再到抄袭奔驰Smart,可谓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
  然而,正是因为别的车企看到了这其中的“利益”,也开始了自己的山寨之路。江淮瑞风A6山寨奥迪A6、陆风X7山寨路虎揽胜极光、众泰T700山寨保时捷Macan、大迈X5山寨大众途观,这一些列的山寨车型都在中国汽车行业和外媒的眼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似乎汽车厂商的设计部门可以全部下岗,招两名裁缝进来就能事倍功半。当然,以上这些车型也并不是没有改动,只不过是微乎其微,毕竟没有100%的抄袭也算是自己进行了重新设计。


  山寨之路即将关闭
  有许多消费者对“山寨”的未来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一味的靠“抄袭”得来的东西终究不能走的长远。青年莲花已于2015年倒闭,双环也已于2016年3月被工信部取消了造车资质,吉奥虽傍上大款广汽但也面临着破产,而像野马、陆风等品牌也是朝不保夕。虽然作为一名国人看着它们倒去或是濒临倒去,确实为它们感到惋惜。但倘若不是靠山寨来发展自己的产业,而是选择正向开发,哪怕是只借鉴其中的一小部分,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危机。
  有许多网友曾经调侃说,这辈子能不能开上法拉利、兰博基尼就看众泰的了,看似一句玩笑话,其实是充满了嘲讽的意味。对于一些抄袭的车辆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恐怕一点都不过分,学得了“形”学不了心。而且外观就是面子,这样的外观真的能让购买它的用户有面子吗?迎面开来但凡有点汽车知识的人都能认出这是一辆山寨车。说白了这车换来的不是它人羡慕的眼神,反倒是嗤之以鼻。
  此外从本质上来说,山寨行为伤的不是国外车企,恰恰是国内那些想独立研发的自主品牌。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差,保护不了合法企业,也会放纵山寨行为,这会严重伤害企业搞研发的积极性。没有企业愿意研发创新,这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将永远长不大,永远受制于人。所以这条山寨之路不会走的很远,它的终点即将出现在眼前。
  正向研发才是王道
  其实山寨并没什么可怕的,韩国汽车也是从山寨开始,并走出了现代这个位列世界前茅的汽车品牌,日本汽车也是如此,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都是从山寨中走出来的。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品牌能从原来的山寨模仿中总结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正向研发之路,而不是将山寨进行到底。
  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背后,走的就是一条特色的生产模式,引进、仿制、自主研发。从歼-11、歼-11B到已经正式进入空军序列第五代自主研发的歼-20,都在表明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做着自己的努力。还有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虽然是直接从乌克兰购买过来的,但它实际上只是个“空壳”,中国军方通过自己的改造最终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航母的国家。
  回首看我们的汽车行业,我们现在应该值得庆幸,像吉利、长安、奇瑞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这些年一直在走自主研发的前线。可以说从模仿到走向正向开发,它们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目前正引领着中国自主品牌的旗帜。它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才是我們改变现状,让我国汽车行业大力发展的源泉。


  山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沉迷于山寨。如今,山寨企业已经基本上消失或死亡,再也没有能力给“中国品牌”贡献力量了。虽然还有一些零星企业在坚持自我,但是想必它的道路不会走的太过遥远,中国自主品牌的山寨之路终将以句号收尾。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像WEY、LINK&CO等这些自主豪华品牌已经跃跃欲试的想和国外豪华品牌进行较量,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这种“好胜心”确实值得我们称赞。而对于像吉利、长安、奇瑞等这些坚持自我研发的车企来说,它们也会继续研发出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最优质的用车体验。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曾说,「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或某种形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换而言之,美国企业的成长史,便是一部百年并购史。  对于企业来说,并购的好处自然极多。例如,可以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主导效应;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帮助企业以低成本实现多元化发展等等。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许多有实力、有抱负的中国企业,也纷纷
期刊
日前,J.D. Power发布了其在中国的旗舰行业联合研究之一“2017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 J.D. Power中国区销售和客户服务部总监姜忠軍分享总结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中国消费者购车时对品牌和车型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这一趋势使得经销商赢得潜在客户和流失潜在客户的可能性同时增加。2017年,经销商获得100个客户的同时会流失110人次,90%的战败客户为到店以后流失,‘最后一公
期刊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统计,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74万辆和217.19万辆,环比增长3.86%和3.62%,较5月来说,6月车市已经回暖提升。2017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58万辆和1335.39万辆,同比增长4.64%和3.8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1.83个百分点和4.33个百分点。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月度乘用车市场分析会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车市创造了
期刊
6月25日,专业SUV品牌江铃驭胜与国际顶级救援组织蓝天救援(BSR)携手进行了一次“挑战无人荒岛”的大行动。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救援人员驾驶驭胜S350挑战无人荒岛并取得成功。同时,在活动中江铃驭胜也向人们昭示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江铃驭胜对市场、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中国市场足够大,尤其是极具潜力的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虽然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并没有那么高,但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一定能赢得市场空间
期刊
7月13日下午,首届中国东北汽车高峰论坛在长春举行。11场演讲,2场圆桌会议,大咖云集,干货满满,亮点多多。  等到最后一场圆桌会议嘉宾上场之时,论坛已经不间断地进入到第6个小时。场上媒体和观众依然兴致饱满,特别是一些特邀参加的各主流品牌东北大区营销老总更是格外专注,因为这一场圆桌的话题从前面宏观的汽车产业谈到了具体的区域市场开拓,而互动嘉宾更是汽车圈中明星级营销老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
期刊
东风风行CM7可以说在自主品牌MPV车型中有着较高的话语权,无论是外观设计、空间配置还是军工品质都堪称同级别车型的标杆。目前,东风风行CM7已经完成两次改款,此次2018款车型,不仅继承了老款车型的优势并且还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颜值依然很高  2018款东风风行CM7在外观上与老款车型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在细节之处做了一些调整,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换装了三横辐镀铬进气格栅,使得整车看上去更为
期刊
前些日子,国产特斯拉爆出了一桩减配丑闻,随车清单上白底黑字清清楚楚写着的整车控制器型号“1462554”变成了“1483112”,这就如同买了一台i7的笔记本,不曾想一开机却在CPU一栏看到了i5的字样。  特斯拉这波入乡随俗的减配操作我们姑且不去深究,但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轩然大波,无非是与自动驾驶有关,因为这是特斯拉最大的卖点之一。  自动驾驶领域的成就,特斯拉固然称得上全球领先,但我们真的无需
期刊
2017年3月,某国字头汽车行业协会在行业峰会邀请函上是这样描述2016年中国车市的:新车销售虽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辐,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销量。但是以4S店为主的经销商并未享受到销量增长带来的红利,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亏损。  2017年4月,某国字头流通协会内部的资料显示,2016年盈利、持平和亏损经销商各为1/3。赢利者大多在100万元左右,而亏损者居然有上千万的。  2017年5月,某汽车产业
期刊
骁途,作为长安铃木全新品牌主张“非凡·等你发现”后的首款战略车型,可谓意义非凡。它的到来,或将成为小型SUV级别中最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为什么?因为无论是从颜值还是到驾乘感受,它都表现的十分出色。  有点小野性  骁途在外观上借鉴了铃木S-CR0SS概念车的一些设计元素,整体视觉效果更为大气时尚。前脸采用了全新样式的直瀑式进气格栅设计,粗壮的镀铬边框及熏黑的网格处理提升了整车质感。前大灯采用时
期刊
115家  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7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去年110家中国企业上榜,今年中国115家企业上榜,其中有6家汽车企业入选,分别是上汽,位列41名;东风汽车,位列第68名;中国一汽,位列125名;北汽,位列137名;广汽,位列238名;吉利,位列343名。  4.2%  大众集团官方发布数据显示,大众集团今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达到52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