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xmm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过分强调掌握和记忆已有的知识,很少引导学生发掘和运用知识,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应注入“探究性学习”这一时代活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结合实际,就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略陈浅见。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
  由于过去已经形成的被动接受习惯,往往导致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抛弃“我在给学生上课"”的观念,形成我与学生一起上课的氛围。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与真理的强烈欲望。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论的东西(如定理、公式)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答案不确定、不唯一、丰富多彩都有可能,但提出的课题对学生必须有价值、有意义,符合学生实际。
  2.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3.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4.建立生活模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激情。
  如学习解三角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室,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带上简单的测量工具,在校园内自己寻找一个测量目标(有障碍物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两点间距离),利用所学的解斜三角形的知识,自己设计测量方案,转化为数学模型计算。然后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体会。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有用”和“用数学”的方法。实践证明,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创造潜能实在不能低估。
  5.通过一题多解,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例题教学中,哪怕学生对问题已作出一种解答,也不应让其浅尝辄止,应启发学生在掌握通法的前提下,去寻找更好、更简捷的解法,从而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6.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学习评价,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情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固定、唯一、精确的所谓标准答案来评价所有学生的行为,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以满腔热情认真对待,而不能应付了事,更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对于学生的见解,正确的要充分肯定,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他积极思考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想一想。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要对他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属于初创、实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共同走进“研究性学习”吧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研究性学习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认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它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协助研究性学习,既可有效地解决传统研究性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
期刊
初中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往往感到入门难,而平面几何学的好不好,又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数学学习,要教好这门课程,必须重视思想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1.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兴趣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条件,教师教的不得法,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得其门而入,丧失学习信心,如何激发兴趣?一方面通过实例开阔学生眼界,例如,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就
期刊
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假如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调
期刊
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认识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接踵而来的是语言训练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就是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1.明确训练目标,重视语言训练  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
期刊
每届新生入学,他们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都很差,甚至少数学生就连国际音标都不会读,因此我们英语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我根据本人的浅识来谈谈这个问题。  1.用爱心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⑴冰心也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 切。"⑵每到一个
期刊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当代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什么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即独立学习,是指学生个体自觉地、有主见地从事知识学习的活动,其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学习的方法性完美结合所致的为不断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本领。学生的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培养学生自主学
期刊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不仅仅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来论述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么接受。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头脑简单变为知识的贮存库,既
期刊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将会对语文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他不但能引导学生较为深入的进入文本情境,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切实的理解文本
期刊
1.课前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要获得必要的数学,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所必要的数学知识,还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进一步发展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