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表明加热能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加热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也已有报告。由于热效应在动物和人类的恶性细胞学上似乎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准确地评价加热对体外分离的恶性细胞的作用就很重要。本文对3例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病人末梢血中分离的不典型淋巴细胞进行了体外试验,观察其在加热作用下的成活力、母细胞化能力及超微结构改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加热能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加热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也已有报告。由于热效应在动物和人类的恶性细胞学上似乎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准确地评价加热对体外分离的恶性细胞的作用就很重要。本文对3例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病人末梢血中分离的不典型淋巴细胞进行了体外试验,观察其在加热作用下的成活力、母细胞化能力及超微结构改变。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报道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在不同国家发现了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菌株,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此种菌株多达48%.苏联文献1983年也公布了有关分离出产β-内酰胺酶和对青霉素制剂耐药的淋球菌菌株的资料.作者于1983年~1986年观察了118例年龄为17~55岁的淋病病人,其中99例为塔什干居民;9例来自中东国家(入境时作预防性医学检察时发现)、10例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由Lyell(1856)首先提出。实际上其当时概念并非代表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几种严重型水疱类疾病共用的病理诊断名词。随后Lyell等又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性和非金葡菌性的TEN在病因病理上有明显的不同。Melish等(1970)正式将金葡菌性TEN命名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最早的喹诺酮类抗菌剂是1962年Lesher等发现的萘啶酸(nalidixic acid),其抗菌活性有限,并易产生耐药性。八十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衍生物,迄今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已多达27种,其中突出的是氟哌酸(norfloxacin)、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氟嗪酸(ofloxacin)、氟啶酸(enoxacin)和甲氟哌酸(pefloxacin)。这些第二代喹诺酮抗菌剂毒
本文报告1例由于食入红棕榈油发生高胡罗卜素血症所致掌跖皮肤桔黄色色素沉着,并讨论了皮肤变黄的鉴别诊断。患者男性,29岁。掌跖桔黄色色素沉着多年,巩膜无黄染。其母及兄弟姐妹掌跖部有类似发病,家庭成员食含高红棕榈的饮食。患者血胡萝卜素水平升高达229μg/dl(正常50~200μg/dl)而血总胆红素正常。
apoptosis是一种细胞死亡,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多种病理情况下均可见到。Bowen病中apoptosis累及棘细胞层,因此真皮内没有apoptotic小体,基底板也没有破坏。
患者女,43岁,白种人。乏力3个月。口-生殖器溃疡5周,就诊前3天出现皮疹。无眼、神经、肠道和关节病史。检查:发热(38℃),右肩部见伴有中心脓疱边缘出血的红斑丘疹,左腕部见出血性溃疡性结节。后者继发于烫伤后,临床上与坏疽性脓皮病相符。背部见散在较小的脓疱,部分为毛囊性。口腔和小阴唇部有多数深溃疡伴边缘出血。未见眼部损害,但根据其他表现可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
已知银屑病外用药煤焦油和植物焦油中含许多强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可引起实验动物肿瘤。一般认为大多数化学致癌物通过与细胞内七NA形成共价加合物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Sjögren综合征(SS)可分为原发性SS(PSS),伴或不伴系统表现;继发性SS(SSS),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类,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自身免疫病。作者报道了4例PSS,在病程中发生了酷似Sweet病的环状红斑(AE)。这类AE的特点为有宽而高起的边缘,中心呈苍白色,经3~4个月而消退,消后无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
作者报道2例Waldenström高丙球蛋白血症性紫癜(HGP),并对其发病机理作了讨论。例1.女性,47岁,自1974年起双下肢间歇发生紫癜。血清蛋白电泳发现多克隆丙球蛋白增高,主要为IgG增高(3000~5000mg/dl,正常639~1349)。后发展为四肢近端进行性无痛性肌无力,双侧腮腺肿胀及多关节疼痛。采用强的松(150mg每日1次,共4天)和左旋苯丙氨酸氨芥(10mg,每日1次,共4天
作者以热分离的正常人表皮的提取物作为抗原来源,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蛋白区带,对59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血清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