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计初步”一章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初步”是初中代数第三册的最后一个章节,统计在中考命题中多以填空题为主,且分值较低,由于它在升学考试中的题量小、所占分数少,这一章节内容往往不被教师重视,学生更是轻视。对这一章节的教与学往往是一略而过,不能使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教学大纲要求:“对本章要了解概念、掌握平均数、方差公式,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像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就直接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达不到使学生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科学态度,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相矛盾的。这一部分教材,不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用,而且对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也是大有用处的。通过对“统计初步”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理统计思想,并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意识、踏实细致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要学好这一章,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尽职尽责。由于统计的特点是与数据打交道,解题时往往计算较繁、费时较多,对此学生可能感到不太习惯,甚至表现出缺乏耐心,不愿学,学起来不感兴趣、乏味,或一开始感觉到简单,后面就不愿认真听课、浅尝辄之,导致对本章的学习不扎实。
  笔者教“统计初步”也有以上感觉,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和进一步学习大纲,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习统计的特点和实际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做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上好开头课,把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导入新课要具有吸引力,不可完全照书宣读。如本章开始第一节课给学生讲“统计初步”引言,我从国家各级政府都设统计局,每个单位都有统计人员,国家对统计人员还评定职称,每年国家的统计部门不知要搞多少次统计等讲起,说明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统计的,它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来阐述学好本章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真学习。如讲为什么要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我举了两个实际中学生常见到的例子:一个是过春节到市场买鞭炮不能一个一个去试放的例子,另一个是化肥厂在检查生产化肥含氮量问题,质检员不可能对一天中生产的几百吨化肥逐袋检验,而是用抽取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例子。再如讲方差时,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A家四口人的年龄是:3岁,5岁,64岁,68岁,B家四口人的年龄是:54岁,53岁,18岁,15岁,如果这两家人的身体都是健康的,问哪家的劳动力较强?学生立即回答:A家老的老、小的小不如B家,我要求学生用数学方法来说明问题,有些学生很快算出了两家的平均年龄都是35岁,显然用平均数不能解决问题,这时自然而然导入了“方差”这一节,达到预期目的。
  二、让学生掌握学习本章的方法,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明确对考察对象不容易、不可能、不必要也不允许一一去考察,为解决问题,必须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频率分布。学会估计的方法,让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注意和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在讲课时有些内容牵涉到其他数学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它们串连起来,增加兴趣,同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让学生感到新颖、有兴趣,起到调节学习气氛、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让学生重视实习作业。实习作业与做一般的数学习题不同,它是一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学作业,学生往往兴趣很大,但真正做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指导学生时,让学生先确定抽取样本的对象,再确定抽取样本的方法并抽取样本,最后计算和分析数据,写出实习报告。如果指导得好,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将会留下很深的影响,为以后运用统计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
  五、注意对学生进行章节的考评和评定。本章最后有自测题,教师应该象其他章节一样,安排一节课进行学生测验,并改出结果。对作业也应及时批改,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轻视这一章节内容,老师重视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重视了。
  教师应依据当今层出不穷的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新生事物,收集和编制一些新颖例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弥补课本的时滞性,使学生听而不厌,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总之,对这一章的教学,教师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存有错误和糊涂的认识。只有依纲据本,认真备课,严格地要求学生,才能把这一章的教和学按大纲要求完成,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人们写文章,总要表达一定的意旨。而这个所要表达的“意”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常有一个使其从模糊笼统到明确具体的加工过程,这便是“立意”。尤其是中学生所写的训练与应试作文,因为不是情动于衷的自发作文,更存在一个明显的立意环节。写记叙文首先要确立其主题思想;写议论文,要确立基本观点;写散文就要确立“形散而神不散”的“神”。本文结合2009年高考作文,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立意贵明  
期刊
《思想政治》教学是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律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思想政治课是确保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  思想政治教学有枯燥乏味的一面,然而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得当,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看得见
期刊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的批示中说:“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视察北大时,他又指出:“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而现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全面揭示了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注重语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强调了创新精
期刊
数学教学是基础课,对发展学生智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影响很大,不仅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学方法也要逐步实现现代化。在世界科技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科学在理论上能不断地创新,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所以我们必须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对教学方法提出要求,对数学教学方法的要求,不仅要达到理解与记忆的统一,更要达到创造性理解与创造性地运用;不仅要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又要具有较
期刊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已大步地迈向21世纪,在这关键的时期,教育的现代化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素质教育的铺路石,越来越广泛地被中小学教育教学所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作为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类学校的普遍重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努力让学生爱上写作。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得意之作 提升作文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努力让学生爱上写作。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通常是:
期刊
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交流,其主要方式有书面表达和口头交际。书面表达是各种英语考试的主要题型,目的是考查考生应用英语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一种较好的主观性命题,也是高考试题的 保留题型。然而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问题的确不容忽视。书面表达是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要求知识应用正确、语法正确、表达清楚、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的使用准确。    一、
期刊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单靠粉笔、黑板、文字教材和简单的教具传授知识,而是加入了诸多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这些科技手段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能直观地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有极灵活的交互功能,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探讨,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合作学习的优缺点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合作学习能力 英语课 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才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但是由于我国在学习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这一理论教学思想与方法并没有在我国得到普通应用,随
期刊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主要、常见的知识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科学选择朗读的方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精彩文段多读。在朗读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注意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其次,注意学生是否有表情的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思考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