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题记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有走过一条河,才会知道水会有多深;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感知道路有多险。2020年这一年,注定是一个让所有人难以忘却的年份。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2020年的中国,迎来了一场可以称之为灾难的空前挑战,截止到现在,凶猛的新冠疫情在国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黑龙江、吉林等地则出现了聚集性疫情。还好,这场浩劫我们是可控的,但在这可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病毒”是这场灾难的起源。如同17年前的“非典”一样,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人类就开始以自然之主的姿态讨伐蝙蝠。可藏有多种致命病毒的蝙蝠真的是这次事故的元凶吗?无数本该在大自然里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被剥皮去筋,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这是那些野味食客的“杰作”。
   鲁迅先生曾说过:“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而正因为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美食家”,才会发生这场劳民伤财的灾难。无数凡人的血肉之躯,铸成防疫的钢铁防线。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可独善其身,如果要是故意隐瞒病情,就是给病毒当帮凶。
   “有病的人才戴口罩,我是健康的,不需要戴口罩。”“你们戴口罩的是不是都有病?走远点,不要传染我。”这是疫情期间经常从人们口中说出的话语。而这样的言论,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所有处于共同蓝天下的任何一个人的不负责。疫情发生是突发事件,疫情防控面前无小事,现实中,可偏偏有人用最愚昧的傲慢和偏见来挑战生命,疫情期间,郑州郭某鹏事件就是最好的案例。
   在这场灾难面前,许多人再也无法回头。武汉作为疫情的重灾区,有数万患者感染。哪怕倾尽一切,仍有一些病患失去了生命。这些病重者躺在床上,感受着氧气从肺部只出不进,最后孤独地离去。在灾难暴发的紧急时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在请愿书上按下手印。他们和她们顶着沉重的防护服,忍受着脸上被面罩勒出的血痕的疼痛,奋战在抗“疫”一线,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到人间。
   没有谁天生生而勇敢,只有心中神圣使命选择无畏。披上白大褂,他们是妙手回春的医生;脱下这身衣裳,他们也只是普通的丈夫、妻子和儿女,肩上承担着家庭的重任,身上肩负着生活的负担。“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在大义面前,他们作出了取舍,可有的选择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20年2月7日,李文亮医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第一批发现新冠病毒的医生,他的行为令人敬佩。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不幸以身殉国。即便如此,他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永不磨灭。苍天为墓埋英骨,长歌当哭祭英雄,愿天堂里永远不再有病毒,也不再有病痛。
   国士无双,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钟南山,17年前“非典”一战的主力大将,如今在国家危难之际,以80多岁的高龄重新挂帅出征。除激动之外,或许还有一丝心酸缠绕在我们心头。我们总是这样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唯愿太平盛世,我们的目光也能从漫天遍野的花边新闻移到他们身上。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愿风雨过后,一切安好,我们也会在春天的艳阳下,静候英雄凯旋。
   李兰娟,一位73岁的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1月18日,李兰娟院士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的委托,奉命奔赴武汉,对疫情进行研判。1月23日,武汉封城,李兰娟院士是建议“封城”的第一人,正是因为这一次“大动作”,李兰娟的名字很快就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人们记住了这一位很有魄力的老科学家。
   《淮南子》有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此番又何尝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在危难时刻,我们还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有沉甸甸的物资,又有暖心的鼓励;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有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給郑州圆方集团的回信说的是多么铿锵有力。
   国之领导者,在参战,筑起精神防线;国之脊梁者,在参战,筑起科学防线;国之冲锋者,在参战,筑起攻坚防线;国之守卫者,在参战,筑起身边防线。一切正在好转,就像诗人余光中《欢呼哈雷》诗句里所写到的: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里,我们看到了悲哀,也看到了希望。这是灾难给予我们的惩罚,也是浩劫过后的重生,逆风才能翻盘,涅槃才能点燃希望。
   愿这个五月,山花烂漫,山河无恙,天下皆安。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7日,时任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的罗斌杰,牢记厅领导嘱托,到濮阳县郎中乡马白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近两年来,他始终坚守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与马白邱村全体村民一起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让许多人感觉非常枯燥的阿拉伯数字,罗斌杰却有特殊情怀,从一串串数字中,他读出了不一样的含义,点点滴落的汗水,也记录了他艰难前行的扶
期刊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自觉扛稳粮食安全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拿出硬举措,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1月16日,2020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河南省委十届十次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
期刊
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遭遇疫情冲击的中国,如何应对空前挑战,备受关注。   5月22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   不设GDP增速目标,求真务实争取最好结果   没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这个安排,引起广泛关注。   “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特殊时期,不设经济增速具體目标是务实之
期刊
1月6日,刚下过雪,河南浚县不少村庄一大早就出现了一拨拨出门清扫的村民。大家伙儿的积极性得益于一张大网的激励。浚县成功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县438个村庄、直通16万户农民的大网,建起手机服务群,提供医疗服务,化解矛盾,盘活资源,60多万人通过手机紧紧黏在一起。求医问诊、咨询办事,上情下达、组织动员,许多功能在逐步实现。   织网:医疗开路,每个村都建群   2019年12月24日下午,浚县东枣林村
期刊
“山丹丹开花哟红艳艳,千家万户把门儿开……”行走在甘肃冬日萧瑟的田间地头,一株株百合茎叶让人联想到山丹丹花开遍野的情景。   历经400多年的岁月洗礼,兰州百合已成为甘肃的名优特产、兰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在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力量支撑下,各级销售网络不断完善,小百合已经成为兰州特色产业中的佼佼者,成为兰州贫困山区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   大山深处百合香   “今年卖了4.5
期刊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生动地展现了麦熟时节农村忙碌的景象。  5月22日,小满刚过,河南延津,这片曾被黄河之水浸润过的土地一片金黄。块块麦田如同黄色的地毯,覆盖着平沃的田畴。夏风吹起,麦浪滚动,麦香扑鼻。与古诗中的意蕴相比,田间一样的丰收在望,但不一样的是少了农民辛苦忙碌的身影。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助推延津小麦产业走上了波澜壮阔的发
期刊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全国各地,尤其中国北方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自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在华北地区也可谓妇孺皆知。可是,当我们翻开明清以来的官方史料,却少见关于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记载。它多见于民众口述的传说故事和记录家族谱系的谱牒中。那么,作为民众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大槐树移民传说究竟表达了民众怎样的一段历史记忆和情感呢?下面,
期刊
从闭塞的深山区到县城中心,从村小教学点到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黎国云的命运突然转了个急弯。   2019年下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的黎国云跟着父母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山区搬进县城的城南社区,山坡、树林和老屋变成了眼前一万多人居住的大社区,散落山间的民居变成了小区的高楼,黎国云也成为三都县第四小学的学生。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约40万人口中有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衔接期。随着“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重点,也越来越多转向“谋划振兴”。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而发展特色产业,又是重中之重。  2019年9月、2021年5月,习近平總书记两次视察河南,都十分关心特色产业的发展。信阳市的油茶,南阳市的月季、艾草,淅川县的猕猴桃、葡萄、莲藕,总书记考察的足迹,留下一串串特色
期刊
芒种节气一般落在公历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到达75°位置。今年芒种交节时刻为6月5日12时58分。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秋天产的卵破壳生出若虫,然后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反舌鸟(据说这种鸟会学其他鸟叫)与此相反却停止了鸣叫。唐代元稹有《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