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创造的自由,以促进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探究学习 有效运用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对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让我受益匪浅。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培养持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乏味,而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为此,我在历史课上采取了以下做法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1.创设活动情境,培养情感体验。
提倡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活动具备以下功能:(1)学生有了参与及表现的机会;(2)学生有了经历和体验;(3)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沟通、交流、对话平台;(4)学生能自主进行实践和探究性活动;(5)学生乐学,情趣盎然。
例如:《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进行《张骞拜别汉武帝》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搜集信息与合作讨论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场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对信息的把握程度,来体验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由此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学生创设出来的情境丰富多彩,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跨越时空的场景。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余兴未尽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同学们的情景设计中,我感受到了张骞的爱国之志,那么我们能否结合张骞这个历史人物,来谈一谈成功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虚拟历史情景的设计活动,学生多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因此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以问题为中心,创造探究空间。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搜集相关资料、预习,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整理出来与教材内容相对照,然后搭建一个无“青梅”“煮酒”而“论英雄”的平台,学生你来我往,互相答疑质疑,教师只是穿插其中,略作评说,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适时点拔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这段历史认知、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因此对文学艺术作品及历史史实有所辨别,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学生在课堂中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教学民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在上课时,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参考了一些做法,例如:二提倡:即发现错误——提倡有错必纠(包括教师的、教材的、权威的);发现疑点——提倡有疑就问,大胆质疑,积极解释。三举手:举手——允许高举;练习——允许商讨;听讲——允许围绕学习目标就近讨论,翻阅书本和资料。这些做法从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出发,学生乐于接受。
二、通过改变课堂学习评价,促进探究学习的实施。
评价的实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获得信息、增进了解、促进发展。行为实验科学还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出80%—90%,甚至更多。评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首先应该重视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笼统抽象的评价往往对学生帮助不大,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必须具体和有针对性,要适当、合理、明确。同时在评价中,语言艺术可以直接体现激励性,教学用语应该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在课堂上焕发生机和活力。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将探究学习方式渗透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历史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探究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进而获得创造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亦菲.探究学习的三维理论.
[2]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探究学习 有效运用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对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让我受益匪浅。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培养持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乏味,而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为此,我在历史课上采取了以下做法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1.创设活动情境,培养情感体验。
提倡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活动具备以下功能:(1)学生有了参与及表现的机会;(2)学生有了经历和体验;(3)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沟通、交流、对话平台;(4)学生能自主进行实践和探究性活动;(5)学生乐学,情趣盎然。
例如:《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进行《张骞拜别汉武帝》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搜集信息与合作讨论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场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对信息的把握程度,来体验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由此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学生创设出来的情境丰富多彩,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跨越时空的场景。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余兴未尽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同学们的情景设计中,我感受到了张骞的爱国之志,那么我们能否结合张骞这个历史人物,来谈一谈成功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虚拟历史情景的设计活动,学生多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因此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以问题为中心,创造探究空间。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搜集相关资料、预习,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整理出来与教材内容相对照,然后搭建一个无“青梅”“煮酒”而“论英雄”的平台,学生你来我往,互相答疑质疑,教师只是穿插其中,略作评说,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适时点拔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这段历史认知、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因此对文学艺术作品及历史史实有所辨别,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学生在课堂中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教学民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在上课时,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参考了一些做法,例如:二提倡:即发现错误——提倡有错必纠(包括教师的、教材的、权威的);发现疑点——提倡有疑就问,大胆质疑,积极解释。三举手:举手——允许高举;练习——允许商讨;听讲——允许围绕学习目标就近讨论,翻阅书本和资料。这些做法从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出发,学生乐于接受。
二、通过改变课堂学习评价,促进探究学习的实施。
评价的实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获得信息、增进了解、促进发展。行为实验科学还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出80%—90%,甚至更多。评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首先应该重视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笼统抽象的评价往往对学生帮助不大,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必须具体和有针对性,要适当、合理、明确。同时在评价中,语言艺术可以直接体现激励性,教学用语应该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在课堂上焕发生机和活力。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将探究学习方式渗透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历史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探究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进而获得创造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亦菲.探究学习的三维理论.
[2]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