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惠特尼双年展中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归属感以及美国社会人群的政治属性等问题的思考。这场展览中的作品指涉了社会如何作为纽带将人群联结。当“家庭”“族群”“艺术界”等不同属性问题同时在展览中出现时,作品之间的联结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及社会的思考。
关键词:惠特尼双年展 当代艺术 摄影 耶鲁摄影
位于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一直是美国最为重要的艺术机构之一。简单来说,如果想要知道美国艺术的发展脉络,这里就是很好的选择。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惠特尼双年展,从1973年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被烙上了强烈的美国印记。惠特尼双年展的政治意向十分明显: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提升美国年轻艺术家的国际地位。迄今为止,它已经成功地帮助杰克逊·波洛克、杰夫·昆斯、乔治亚·欧姬芙等一大批美国艺术家获得了全球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本届未命名的双年展由简·帕内塔(Jane Panetta)和鲁伊柯·霍克利(Rujeko Hockley)担任策展人,访问了300余位艺术家,25个城市,共耗时14周,最终选取了75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电影、摄影、音乐、表演等多种类别。媒材、专业和年龄跨度极大,仅有5位艺术家曾经参加过惠特尼双年展,九成以上艺术家都是第一次参与;而整体艺术家中有超过75%为40岁以下艺术家,相当年轻。本次惠特尼双年展可谓自创立以来最为“温和”的一届。它在观众体验上考虑周到,对当下新艺术的境况充满信心,并且令人愉悦。“尽管展出的大量作品包含对社会政治的担忧,但最终的累积效应是开放且充满希望的。”两位策展人在双年展导语中如此总结。
展览里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归属感以及美国社会人群的政治属性等问题的思考。这场展览中的作品指涉了社会如何作为纽带将人群联结,当“家庭”“族群”“艺术界”等不同属性汇聚在展览中时,作品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新的联结。总体而言,这场展览还是向观众展示了融合与机遇多元共存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同价值取向博弈的生态场,艺术家除了对不同价值观的呈现和质疑之外,作品释放的信息能否产生正面的社会文化效应尤其重要。
就本届双年展上的摄影作品而言,很多作品从侧面反映出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传递出忏悔、稳定与包容的态度。可以这样说,参展的艺术家几乎来自历史上所有能想到的边缘化群体,而联合策展人鲁伊柯·霍克利应该是自2000年瓦莱丽·卡塞尔·奥利弗(Valerie Cassel Oliver)联合组织该展览以来的首位黑人策展人。
虽然这些摄影作品是由“少数族裔”以及所谓的“边缘群体”创作的,但并不是“局外人”的作品。事实上,近年来,其中一些作品在“主流”艺术界很受追捧。许多摄影艺术家出版了广受好评的专题影选或在MoMA(Museum of Modern Art,是一所在纽约市的曼哈顿中城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地之一)之前的“新摄影”三年展中出现过。他们是各类奖项的获得者,为杂志做过拍摄,其作品也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很多艺术工作者从他们的创作中受到启发,甚至效仿其风格。
在这份艺术家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位摄影艺术家都接受过耶鲁大学研究生(MFA)摄影项目的学习。比如艾伦·皮瑞兹(Elle Pérez)、约翰·艾德芒德(John Edmonds)以及卡伦·海特伯德(Curran Hatleberg)等。
艾伦·皮瑞兹出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2017年毕业于耶鲁摄影系。在她的照片中展示了如何推进身体的体验,主题包括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身体,创造快乐、痛苦、交流和自我认知。一个人满怀欲望地盯着镜头,挥舞着肌肉发达的手臂;一位刚完成脸部手术的女性,她眼睛的瘀伤如花绽放;“DYKE”的文身,在肌肤的血液中显现;一只手拿着一瓶激素在发光……通过调用摆弄、怀旧、爱欲、痛苦和美丽,这些图像证明了改变和不可改变之间转换的丰富性。她认为她的照片“既不是对现实的反映,也不是对人格的印记”,而是研究为人类自己创造新的现实的过程。摄影也是如此,即不是对世界的复制,而是一种改变。
而在黑人艺术家约翰·艾德芒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亲密和欲望美学的可能性。黑人的共性和自我意识成为他作品的核心。回顾他的早期作品,艾德芒德精心编排了他的主题和场景,参与和挑战艺术历史上的经典肖像。他使用4×5大画幅相机和哈苏中画幅相机,更好地帮助图像和细节的呈现。高分辨率和细致的组合刻画了摄影和“黑色”之间的细腻关系。引用哈莱姆文艺复兴肖像的遗产,结合来自非洲的物品(一些来自传统背景或者用于装饰目的),艾德芒德将有色人种重新定位为自我的个体,这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现代主义摄影中流行的叙事手法是相反的。他经常将黑人客体化,通过光线和构图细致的安排,强调了黑人皮肤的光泽,突出了颧骨的边缘,以及画面中一些木制品的光泽。艾德芒德通过拍摄肖像,审视并庆祝了黑人的身份和喜欢表现的文化。
卡伦·海特伯德的照片是他在美国各地旅行的产物。凭借直觉,他记录了他对美国地貌、城镇和美国人的观察,同时融合了记录摄影和肖像的传统。在每一个新地方,他会花时间去了解当地人,短则数日,长则好几个月。肖像从这些关系中产生,拍摄对象积极地参与他的创作。在照片里,他构造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释的细节,使得看似日常的场景呈现出超现实的氛围。海特伯德的照片虽然被认为是非常美国的,但同时他对确切的设置或叙述存在着一种梦幻般的模糊性使得观者无法随意假设,从而对拍摄主体的想象保持开放态度。艺术家的目的是利用摄影来破除偏见,并在差异化和距离感中寻求理解。
而相较于耶鲁所代表的美国东海岸摄影艺术教育,同样有多位艺术家有着位于西海岸加州艺术院校的教育背景。比如保罗·帕吉·苏普亚(Paul Mpagi Sepuya)就刚刚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摄影系,而另一位年长一些的艺术家托蒂·盖里(Todd Gray)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摄影系进行学习。
自21世纪初以来,保罗·帕吉·苏普亚围绕着艺术家和相机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创作。他的工作室空间在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脚架、镜子和相机本身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为了创作,苏普亚进一步扩展了他的项目,通过邀请朋友、爱人和其他艺术家到他的家或工作室与他一起拍摄,以此挑战传统中关于创作者的概念。由此创作出有关艺术交流和身体亲密接触的作品。他拍摄自己工作室的照片,让人感到特别温柔和亲密。在许多作品中,身体是部分呈现的,碎片式地反映在镜子中或被其他形式遮挡,观众可以想象那些缺少的东西,进一步与观众进行了交互创造性的交流。
托蒂·盖里的作品来自他在过去四十五年积累的照片档案。从好莱坞到加纳(他在那里设有工作室),这些图像被艺术家选中以探索黑人的边缘身份和历史剥削语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对于2013年开始的正在进行的《可怕的精致》系列,盖里将照片拼贴分层排列,创造出碎片化的构图。盖里用于拼贴画的许多个人照片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创作意愿拍摄的,其他的一些照片则是受人委托,包括许多他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作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摄影师所拍摄的。杰克逊对盖里而言并不是一个名人或具有争议的重要人物,但作为一种全球现象,他的传奇地位有助于盖里在工作中构建并探讨复杂的问题。
总的来说,2019年惠特尼双年展的摄影作品让笔者有机会直面美国社会对于种族平等等问题的空前重视。或许,随着历史上被边缘化的人成为新的主流,虚拟社区之外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困難或不那么可取。
参考文献:
[1]张子康,罗怡.美术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美]史蒂芬·康恩.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1876—1926[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作者简介:邓德宽,男,硕士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实验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惠特尼双年展 当代艺术 摄影 耶鲁摄影
位于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一直是美国最为重要的艺术机构之一。简单来说,如果想要知道美国艺术的发展脉络,这里就是很好的选择。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惠特尼双年展,从1973年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被烙上了强烈的美国印记。惠特尼双年展的政治意向十分明显: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提升美国年轻艺术家的国际地位。迄今为止,它已经成功地帮助杰克逊·波洛克、杰夫·昆斯、乔治亚·欧姬芙等一大批美国艺术家获得了全球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本届未命名的双年展由简·帕内塔(Jane Panetta)和鲁伊柯·霍克利(Rujeko Hockley)担任策展人,访问了300余位艺术家,25个城市,共耗时14周,最终选取了75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电影、摄影、音乐、表演等多种类别。媒材、专业和年龄跨度极大,仅有5位艺术家曾经参加过惠特尼双年展,九成以上艺术家都是第一次参与;而整体艺术家中有超过75%为40岁以下艺术家,相当年轻。本次惠特尼双年展可谓自创立以来最为“温和”的一届。它在观众体验上考虑周到,对当下新艺术的境况充满信心,并且令人愉悦。“尽管展出的大量作品包含对社会政治的担忧,但最终的累积效应是开放且充满希望的。”两位策展人在双年展导语中如此总结。
展览里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归属感以及美国社会人群的政治属性等问题的思考。这场展览中的作品指涉了社会如何作为纽带将人群联结,当“家庭”“族群”“艺术界”等不同属性汇聚在展览中时,作品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新的联结。总体而言,这场展览还是向观众展示了融合与机遇多元共存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同价值取向博弈的生态场,艺术家除了对不同价值观的呈现和质疑之外,作品释放的信息能否产生正面的社会文化效应尤其重要。
就本届双年展上的摄影作品而言,很多作品从侧面反映出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传递出忏悔、稳定与包容的态度。可以这样说,参展的艺术家几乎来自历史上所有能想到的边缘化群体,而联合策展人鲁伊柯·霍克利应该是自2000年瓦莱丽·卡塞尔·奥利弗(Valerie Cassel Oliver)联合组织该展览以来的首位黑人策展人。
虽然这些摄影作品是由“少数族裔”以及所谓的“边缘群体”创作的,但并不是“局外人”的作品。事实上,近年来,其中一些作品在“主流”艺术界很受追捧。许多摄影艺术家出版了广受好评的专题影选或在MoMA(Museum of Modern Art,是一所在纽约市的曼哈顿中城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地之一)之前的“新摄影”三年展中出现过。他们是各类奖项的获得者,为杂志做过拍摄,其作品也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很多艺术工作者从他们的创作中受到启发,甚至效仿其风格。
在这份艺术家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位摄影艺术家都接受过耶鲁大学研究生(MFA)摄影项目的学习。比如艾伦·皮瑞兹(Elle Pérez)、约翰·艾德芒德(John Edmonds)以及卡伦·海特伯德(Curran Hatleberg)等。
艾伦·皮瑞兹出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2017年毕业于耶鲁摄影系。在她的照片中展示了如何推进身体的体验,主题包括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身体,创造快乐、痛苦、交流和自我认知。一个人满怀欲望地盯着镜头,挥舞着肌肉发达的手臂;一位刚完成脸部手术的女性,她眼睛的瘀伤如花绽放;“DYKE”的文身,在肌肤的血液中显现;一只手拿着一瓶激素在发光……通过调用摆弄、怀旧、爱欲、痛苦和美丽,这些图像证明了改变和不可改变之间转换的丰富性。她认为她的照片“既不是对现实的反映,也不是对人格的印记”,而是研究为人类自己创造新的现实的过程。摄影也是如此,即不是对世界的复制,而是一种改变。
而在黑人艺术家约翰·艾德芒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亲密和欲望美学的可能性。黑人的共性和自我意识成为他作品的核心。回顾他的早期作品,艾德芒德精心编排了他的主题和场景,参与和挑战艺术历史上的经典肖像。他使用4×5大画幅相机和哈苏中画幅相机,更好地帮助图像和细节的呈现。高分辨率和细致的组合刻画了摄影和“黑色”之间的细腻关系。引用哈莱姆文艺复兴肖像的遗产,结合来自非洲的物品(一些来自传统背景或者用于装饰目的),艾德芒德将有色人种重新定位为自我的个体,这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现代主义摄影中流行的叙事手法是相反的。他经常将黑人客体化,通过光线和构图细致的安排,强调了黑人皮肤的光泽,突出了颧骨的边缘,以及画面中一些木制品的光泽。艾德芒德通过拍摄肖像,审视并庆祝了黑人的身份和喜欢表现的文化。
卡伦·海特伯德的照片是他在美国各地旅行的产物。凭借直觉,他记录了他对美国地貌、城镇和美国人的观察,同时融合了记录摄影和肖像的传统。在每一个新地方,他会花时间去了解当地人,短则数日,长则好几个月。肖像从这些关系中产生,拍摄对象积极地参与他的创作。在照片里,他构造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释的细节,使得看似日常的场景呈现出超现实的氛围。海特伯德的照片虽然被认为是非常美国的,但同时他对确切的设置或叙述存在着一种梦幻般的模糊性使得观者无法随意假设,从而对拍摄主体的想象保持开放态度。艺术家的目的是利用摄影来破除偏见,并在差异化和距离感中寻求理解。
而相较于耶鲁所代表的美国东海岸摄影艺术教育,同样有多位艺术家有着位于西海岸加州艺术院校的教育背景。比如保罗·帕吉·苏普亚(Paul Mpagi Sepuya)就刚刚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摄影系,而另一位年长一些的艺术家托蒂·盖里(Todd Gray)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摄影系进行学习。
自21世纪初以来,保罗·帕吉·苏普亚围绕着艺术家和相机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创作。他的工作室空间在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脚架、镜子和相机本身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为了创作,苏普亚进一步扩展了他的项目,通过邀请朋友、爱人和其他艺术家到他的家或工作室与他一起拍摄,以此挑战传统中关于创作者的概念。由此创作出有关艺术交流和身体亲密接触的作品。他拍摄自己工作室的照片,让人感到特别温柔和亲密。在许多作品中,身体是部分呈现的,碎片式地反映在镜子中或被其他形式遮挡,观众可以想象那些缺少的东西,进一步与观众进行了交互创造性的交流。
托蒂·盖里的作品来自他在过去四十五年积累的照片档案。从好莱坞到加纳(他在那里设有工作室),这些图像被艺术家选中以探索黑人的边缘身份和历史剥削语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对于2013年开始的正在进行的《可怕的精致》系列,盖里将照片拼贴分层排列,创造出碎片化的构图。盖里用于拼贴画的许多个人照片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创作意愿拍摄的,其他的一些照片则是受人委托,包括许多他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作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摄影师所拍摄的。杰克逊对盖里而言并不是一个名人或具有争议的重要人物,但作为一种全球现象,他的传奇地位有助于盖里在工作中构建并探讨复杂的问题。
总的来说,2019年惠特尼双年展的摄影作品让笔者有机会直面美国社会对于种族平等等问题的空前重视。或许,随着历史上被边缘化的人成为新的主流,虚拟社区之外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困難或不那么可取。
参考文献:
[1]张子康,罗怡.美术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美]史蒂芬·康恩.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1876—1926[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作者简介:邓德宽,男,硕士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实验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