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活力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离体培养初探——黄山玉兰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比较不同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黄山玉兰(Yulania cylindrica)花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MTT染色法、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分别测定黄山玉兰自然盛开、室内水培盛开、室内培养萎蔫时的花粉活力;同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硼酸、蔗糖溶液进行花粉离体培养.结果 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得的活力偏高,均值为96.94%;TTC染色法所测活力偏低,为39.52%;MTT染色法所测活力最为合适,均值为85.46%;而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溶液浓度是5%的蔗糖溶液和0.01%的硼酸溶液.黄山玉兰花粉活力的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和花粉离体培养为其他物种繁育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夏玉米生长季高温频发给夏玉米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为系统分析海河平原地区夏玉米生长季高温年际和年内分布规律,本研究基于研究区26个气象站点196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以35℃作为夏玉米高温阈值,从高温事件个数和持续天数、生长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4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高温指标在空间上都呈现出由东北部沿海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增高的趋势.1960-2019年间夏玉米生长季高温指标的年际变化存在1972、1996年2个明显的突变点,将这60年分割成高温较强—较弱—较强3个时期;6月中旬—7
研究旨在为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提供参考.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标准,利用ArcGIS对安徽涡阳县新建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分析高标田建设前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以及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提升程度.结果 表明,涡阳县新建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17等,相较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成前提升了1.07个等级,项目区高产田面积从439.94hm2显著增加至1653.14hm2,中产田面积由2283.65hm2显著下降至1144.87 hm2.通过分析高标准农
分析桑树冬伐高度对春季桑叶产量、桑枝叶片数、发枝条数等产量指标和桑叶粗蛋白含量、含水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桑园冬季剪伐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在桑园冬管时期设定5个不同处理剪伐高度(5、25、45、65、85 cm),以本地冬伐高度5 cm为对照.在剪枝60天后、小蚕饲养前,测定桑叶产量、发枝条数、枝条长度、桑枝叶片数、茎粗、叶片含水量、灰分、蛋白含量等参数.结果 表明,随冬伐高度的增加,桑叶产量、枝条长度、桑枝叶片数和茎粗等桑叶地上部形态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冬伐高度为45 cm时桑叶
阴雨寡照灾害在未来将具有“空间+时间动态性”的变化特征.笔者根据烤烟种植适宜性指标和阴雨寡照等级指标,利用1981-2010年连续30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2021-2050年全球气候模式HadGEM2-ES的RCPs排放情景预估结果,结合灾害系统理论,采用多元回归、“距平逼近”插值和栅格运算等方法,分析阴雨寡照灾害对云南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伴随气候变暖,云南烤烟种植制度将改变,种植区增加,阴雨寡照灾害发生的风险提高.阴雨寡照灾害较高风险区域增加,而中等以下风险区域减少,低等级向高一等级风险转化,
明确在山东省聊城市白三叶草上发现的一种叶斑病的病原菌,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2019年采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具有叶斑病的白三叶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式法则验证致病性.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病原菌(标记为SY1),具有致病性,且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SY1菌株与乔木链格孢(Alternaria arborescens)(序列号KC46
为利用杂种优势,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进行解析非常必要.本研究基于40个SSR位点的分析,对山西224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关系进行了解析.共检测出17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4.28个;平均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标记索引指数、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4、2.02和0.50;有9份种质存在特异等位变异,分布在9个SSR位点.模型聚类法将自交系化分为瑞德群、兰卡斯特群及唐四平头群3类群;遗传结构成份(Q值)分析表明,每个类群存在一些跨类群自交系.遗传距离聚类分为瑞德群、兰卡斯特群、
为研究Bv-UNG蛋白在植物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BER)途径中的功能,以甜菜M14品系为材料,根据NCBI上二倍体栽培甜菜UDG编码基因Bv-UNG序列,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获得甜菜M14品系BvM14-UNG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表明,该基因编码374个氨基酸,BvM14-UNG蛋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为可溶性蛋白,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构成,具有水激活基序、尿嘧啶结合基序、小沟插入环基序、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racil glycosyl
目前,地膜产品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难以兼顾作物产量、成本、土壤残膜状况、土壤肥力和地膜机械性能等综合因素.笔者采用戒上型隶属函数确定考核指标的隶属度值,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综合指数法定量地对以花生覆膜为例的不同地膜产品应用综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做初步探讨.数据基于3年定位试验,研究了裸地栽培、普通PE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光氧生物双降解地膜在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花生产量、土壤肥力综合养分指数、经济成本、地膜残留量、地膜机械性能等指标上的地膜应用综合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一种地膜应用效果评价
本研究旨在研究大蒜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鉴定其抗逆功能.以大蒜品种\'苍山四六瓣\'为研究材料,通过RT-PCR技术分离得到AsCHI1基因.采用BioXM 2.6、ProtParam、DNAMAN、SignalP 5.0、SOPMA、SWISS-MODEL、NCBI和MEGA5等软件分析核苷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以及盐胁迫下的表达特性.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属于几丁质酶Class Ⅰ类,同
辣根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型速效、高效和低毒农药.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兴区、通州区的3个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开展试验,研究了辣根素药剂喷雾处理方式下日光温室消毒效果.通过对比消毒处理前后温室内环境、设施设备表面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发现消毒处理后温室沉降平板真菌、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另外,棚膜及苗床表面细菌总量均有所下降,其中部分温室育苗床表面消毒前后细菌数量差异显著;进一步结合真菌形态与ITS序列分析鉴定主要分离真菌有:Alternaria属、Curvularia属、Rhiz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