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挑战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亚太地区的并购活动出现了指数增长,特别是关键的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和印尼的崛起,为世界各国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商机。过去12年,亚太企业的跨境交易约占全球总交易量的41%。2011年至2012年4月,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50%,创历史新高。
  企业在跨境交易中会面临一系列不同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对整体的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针对此类问题,美世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于2011年3月至6月在日本进行,2012年1月至3月,美世在亚太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展开了调研。包括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的41家企业参与了调研。调研对象为在过去五年内成功收购了至少一项海外业务的控股(即50%以上)股权的企业。调研结果揭示了企业成功整合海外收购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涵盖交易前战略、尽职调查、并购后整合等过程。
  人力资源团队应尽早参与到并购过程
  受访企业指出,并购成功两个最为关键的要素是业务和机构的整合(76%),以及关键员工的保留(59%)(见图1)。这两个要素均为与组织和员工相关的软实力。
  企业在交易达成前制定的整合计划大多只是方向性的,并不够详尽。这是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开展尽职调查。而且,交易团队更关注交易达成与价格调整相关的问题,人力资源团队则更多地关注围绕员工的问题,因此交易团队通常倾向于在项目的晚期才引入人力资源团队。如果人力资源团队尽早参与到并购整合过程中,就会为制定有效的整合计划留出足够的时间,从而避免整合延迟。一家跨国能源企业表示,经过并购培训并且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没有相应经验的人员相比,能发现三至五倍更多的问题。
  有趣的是,所有的并购企业都会寻求财务、税务和法律顾问的帮助,而只有78%的受访企业表示会聘请人力资源管理顾问(见图2)。
  两个最为关注的问题
  “高管薪酬和福利(66%)”和“确定需保留的关键高管和员工(61%)”是人力资源团队在尽职调查阶段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见图3)。
  一位受访者表示关键人员的保留在并购完成后至关重要。“这些高管在我们并购的业务中有一定的股份。突然因并购出让股份而获得大笔现金,这些高管的工作积极性会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最终会选择离开。我们不得不自己来管理业务,没有人来为我们掌舵。”
  37%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是重要的关注点。谈到文化,受访者强调说:“我们知道文化很重要,但文化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而且由于时间的局限及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有诸多需优先处理的事情,我们并不重视文化问题,尽管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是尽职调查不可低估的组成部分。”
  多数团队仅有半年时间去整合关键职能部门
  只有三分之一(35%)的受访企业尝试在达成交易后的100天内,完成其关键业务运作的整合。26%的受访企业试图在前六个月内完成此项工作。(见图4)
  企业需要尽快整合新购业务,因为这能使企业管理人员将精力尽快放到更具战略意义的业务上,实现协同效应。
  约35%的受访企业认为整合工作期通常为一年或者更长,这样,彼此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习惯对方的工作方式和文化。
  有效的沟通是关键
  68%的整合团队将员工沟通视为最重要的整合举措(见图5)。一位受访者表示:沟通可以帮助缓解并防止企业与员工和客户可能产生的分离问题。而且,沟通可以为交易和企业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员工沟通通常由资深的高管人员负责。那些沟通技巧好的人能将此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有些缺乏有效沟通技巧的人,可能使企业偏离轨道。不善于沟通、无法传达有效的信息,会使员工感到困惑和沮丧,因为员工无法从交易中看到价值。
  一位认为在整合开始第一天就应与员工进行沟通的受访者说:“从交易完成到整合开始,这一段时间对并购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和我们来说非常难熬。我们有员工找到主管询问有关交易的事,以及自己会受到什么影响。没有一位主管对此做出回应,因为我们都没有为回答这些问题做好准备。结果是,不良的沟通影响了全体员工的士气和生产效率。”
  面临的最大挑战
  显然,企业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主要是与组织和员工相关的问题。其中文化位居首位,其次是管理层和员工的敬业度。
  59%的受访企业指出,文化是企业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见图6)。
  一位受访者说:“我们的文化是一旦接到任务,就快速地完成。对方企业的员工却很放松、工作效率不高。这让我们感觉到他们行动缓慢而且懒散。我们后来发现,他们的文化就是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去工作。”
  在管理层和员工的敬业度方面,一位受访者指出:“保持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敬业度,让企业得以留住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到竞争企业至关重要。在并购过程中更是如此,因为多数员工不知道新的企业会对他们有什么新的期望。如果沟通不畅,许多员工会产生不安全感,并开始寻求其他更具确定性的工作。”
  冯元石:美世中国区并购咨询业务负责人
  本文责任编辑:高菁阳
  gaojy@sem.tsinghua.edu.cn
其他文献
在公众责任意识“觉醒”的今天,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不再是企业的选择性行为。面临来自利益相关群体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基于创造“企业和社会共享价值”的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行进指明了方向。  企 业社会责任(CSR)概念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对于“企业是否应该履行CSR”的争论却从未停止。持否定观点的人指出,企业是基于盈利目的设立的,其肩负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最大化企业利润,企业承担额外的社会
期刊
在河南许昌这个历史上群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年零售业也激战不断。百货大楼、莲城商厦、天都商厦、亚细亚、志德超市、银基超市等商家先后粉墨登场,但有一家名为“胖东来”的企业却始终是一枝独秀。  胖东来商贸集团是一家商业零售企业,经营业态有超市、百货、专卖店和便利店,历经17余年的发展,在许昌、新乡各开有7家和2家门店。早在2008年中国零售业的一份数据即显示,胖东来的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坪效等关
期刊
乾隆皇帝曾经感叹:“富哉商乎,朕不及也!”这里的“商”指的是徽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国库存银7000多万两,是清朝财力最充沛的时候,犹不及徽州盐商之富。难怪乾隆皇帝羡慕嫉妒徽商的财大气粗,从而发出如许感慨。  明代以前,中国没有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传统观念改变,商人队伍壮大,商帮先后形成。明万历年间谢肇制在《五杂俎》一书中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
期刊
2012年10月19日,上市公司山西证券发布公告,宣布以现金加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格林期货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总价达11.37亿元。山西证券全资子公司大华期货有限公司将被吸收合并,以加强山西证券在期货业的布局。  这也是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总经理张广慧事业长路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山西证券的母公司是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20年前,作为其前身的山西省信托投资公司还是一家在省内都“可有可无”的国
期刊
企业家可以通过商业模式三角形模型,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规则,在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创新三个层面做出正确决策,在纷繁芜杂的竞争环境中把企业资源能力投入到能获得竞争优势的领域。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在工业时代,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及销售的结构比较简单,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不多,关系也不太复杂,因此商业模式相对简单,企业勿需面对持续的商业模式竞争。  进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
期刊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努力发展创新能力,以期摆脱创新追随者的身份,跃迁到创新引领者的行列,成果却不甚喜人。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组织不完善。要进入行业技术领域的前沿位置,企业需要构建起一个能够支撑未来技术研究与当前发展需求的研发体系。然而,在目前的研发体系下,市场上可商业化的创新即使不是企业研究组织的全部工作,也占据了绝大部分。这种只关注今天的做法虽然可能会使企业在当前获得比较好的盈利,但是不为明天做好
期刊
自从2009年7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随着501.6亿元募集资金以及配套资金的陆续投放,中国建筑(专指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新签合同额943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915亿元,在手计划投资额644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1057亿元,公司现金流量收支活动日渐频繁且金额巨大。另一方面,面对中国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欧美经济一蹶不振的外部环境,如何管理好现有及未来的
期刊
苹果是什么企业。有人认为它是电脑公司,也有人认为它是手机制造企业。然而,一项全球调查的结果却让人有些吃惊。苹果是互联网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微软则是介于互联网与软件之间的企业。而如果把联想归类的话,或者只能说,它是有品牌的组装企业 。  关于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已有许多的介绍、意见和点评。特别是在乔布斯去世前后,媒体报道和各方评论更是铺天盖地。而今,在乔布斯-苹果传奇的背后,我们或可做些冷静的思考和深
期刊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需要成为营销媒介,而营销组织需要成为消费者参与的发动机,要在努力设计、建立、运行和更新消费者参与方式时,在整个企业中激发对话。  2010年美国摩根斯坦利发布移动互联网报告,指出以手机为代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周期是50年来第5个新技术周期(表1)。其趋势是手机成为个人电脑,个人电脑成为服务器,云计算取代服务器。中国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到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3.
期刊
从本质上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等对管理组织变革的影响是改变了信息交易成本,从而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合作成本和风险结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领导者应当从信息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和领导企业的组织变革。  无线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正溶化传统的管理边界  互联网技术、无线宽带、移动计算、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地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使得企业战略、计划、营销、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