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初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据北大精神研究所介绍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其中中小学发病率21、6%至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初中各年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由专业心育教师根据初中生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实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了贯彻这一指示精神我们在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按照学生的内心需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介绍一些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以积极态度关注和参与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目标,养成健全人格。具体目标包括:
  (一)、学习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潜能,激发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讲究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能,善于调节学习情绪,减少学习困扰,同时注意学习的心理卫生,确立适应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的体脑发展,最终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生型人才。
  (二)、生活适应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社会适应方面,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确立正确的是非标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人际适应方面,使学生学会交往,即要教会学生学会微笑、学会赞美、学会交谈、学会宽容、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学会沟通包括与同伴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与家长的沟通,最终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良好型人才。
  (三)、自我完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挑战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制的独立型人格。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为他们接受日益成熟的身体做好思想准备,进行必要的性健康教育,消除他们对性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轻松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与异性心态、情感。
  二、 初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对象首先是心理正常的学生同时兼顾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在对
  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遵循发展性原则,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如何针对各个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确保他们的成长需要,完成特定时期心理发展的任务,解决好相应心理危机是每个心育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学校体系中构建从初一到初三心理健康教育,使之相互衔接,顺利过渡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力保障。
  (一) 初一年级以“适应”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一年级新生结束了小学阶段,走进了中学时代。意味着他们正式向童年告别从此走向独立,而心理上的欠成熟并不能使他们真正的独立,在新的集体中自我的从新定位,陌生同学间亲密同伴关系的确立等等,这些问题初一学生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诸如孤僻自卑焦虑敌对等消极心理。据调查显示初一新生最需解决的是学习上的不适应。从小学阶段两门功课增到七八门功课,许多新生在庞大的课业面前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完不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综上初一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是“适应”,、适应学习、适应同学、适应老师、适应新环境。主要内容有:
  1、 学习方法辅导。
  课前认真复习,浏览内容,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重点,避免不得要领,圈记难点,准备加深理解;课内专心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稳定的注意力,饱满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后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攻破重点难点;独立完成作业,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在答题,耐心检查并改错;注意系统小节,重新看教材看笔记,总结归纳加深记忆。
  2、 人际适应辅导。
  学生社交原则:以诚相见、平等尊重、信守承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解人意;学生交往方法:善于倾听、巧设话题、目光接触、体态把握、克服害羞。
  (二)、初二年级以“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说来,初二年级学生相对初一年级新生在思维、个性方面更显成熟。经过一年共同的学习生活,他们的主要矛盾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的相对幼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进一步发展自我。所以初二年级我们确立以“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
  1、 智力开发辅导
  智力一般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初中生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观察的细致性、可靠性有良好发展。对他们进行智力开发辅导集中在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以及创新思维培养上。介绍一些心理学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记忆法:理解记忆、及时复习、循环记忆、多通道记忆、联想记忆等,帮助学生根据记忆规律找到自己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减轻记忆负担。培养创新思维方面,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必要时进行创新思维练习,包括词语联想练习,对一个词下尽可能多的定义,物品用途练习,隐藏图形练习,寓言结尾练习(要求学生做三种不同结果,道德的 诙谐的,忧伤的),总之就是要让他们学会观察、丰富想象、善于思考、善于记忆、科学用脑。
  2、 自我发展辅导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境,热爱人生,发展个性,锻炼意志,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爱、自信、自律、自强。
  3、 青春期心理辅导
  普及性知识,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应从这时开始系统的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性生理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性发育的自然规律,克服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和模糊观念;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性心理变化,促进他们心理平衡和社会成熟;性卫生教育——使学生了解性器官卫生保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性道德教育——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友谊的关系;性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在性问题上的守法观念。
  总之,对初中生进行性教育要慎重,科学,把握时机力争使青春期少男少女用自制离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过密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让他们懂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材的关键
  (三)、初三年级以“调适”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三年级学生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国家普及中等教育的需要以及传统的人才观决定大多数同学都将选择升入高中,这仅有一次的升学考试对他们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也决定着将升入哪个等级的高中。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坦然面对一切,而心理素质差的同学则可能在阶段考试中就出现考试焦虑症状,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外在的学习负担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压力就可能引起诸如轻微偏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植物性神经疾患。鉴于此,在初三我们确立以“调适”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压力调适,平和心态,保证睡眠,学会放松;考试焦虑调适,通过自信训练排解考试焦虑,提高应试技巧,作好应试前准备工作。而对于那些不知该升入什么学校,报考什么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参考《青少年升学就业指导评定量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气质类型给予具体指导,介绍一些专业知识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处理好进入高中阶段的人生抉择。
  三、 实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它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是对大多数人进行心理发展的辅导。这个特点决定了要在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课,而心育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首先,它不是基础理论课,不是对学科知识的单纯传授,因此无须考试,否则必然引起学生反感,结果适得其反。它是将心理学知识处理的浅显、实际、生活化,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技巧维护心理健康。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体验性课程。他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实际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还必须依赖和借助学生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来认同和接受它,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训练为主的课程,心理训练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做”,在于亲自体验生活的现实,获得直接经验,如自我意识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合作训练、思维训练、想象训练、这些训练都是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能训练、矫正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由此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基于以上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尽量贴近实际,教学形式上也要突出自主性、体验性、训练性。以下介绍几种常用心理课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想象进入角色,学会换位思考,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感。2、心理剧:一种集体疗法,可就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在表演中尽情坦露情感、发泄不满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3、分析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有拿捏不准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初中生早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采取两组讨论或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参与讨论中或倾听发言中改正错误认识,拓宽思维广度,4、实践锻炼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设置困难情景,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意志,增加承受挫折能力。总之就是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触及学生心灵,让他们在一次次心灵的震颤中感受成长
  (二)、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对所有学生都有益的心理知识传授以及对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诸如,如何科学记忆、考试应激处理等,用讲座方式将学生集中起来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心理健康教师缺乏,提高教学效率。建议在初三年级减少心育课时,增设讲座保证初三学生有充分时间复习理论知识。同时注意讲座要有针对性,就某一具体问题提供给学生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三)、开设心理健康咨询。
  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以下咨询方式,搞好个体咨询。
  1、开设心理咨询室。
  由专业教师负责对那些有心理困扰需要排解或轻微心理疾患需要治疗的来访学生直接进行咨询。通过一对一咨询,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心理困扰或心理行为障碍得到缓解。心理咨询室应配备相关量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量化,储存全校学生心理档案防患于未然。
  2、 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通过对话方式对求询学生给予很好的防范和指导作用。比如说学生由于不被家长和老师理解,准备离家出走或逃学;某个学生因极度紧张、恐惧、孤独、抑郁产生轻生想法之前他们一般会首选电话求助,这是利用电话咨询可先稳定危机者情绪,比便及时对问题妥善解决。
  3、 通信咨询
  以通信方式对学生、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学生家长所提出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进行解答、指导。这种方式对那些不善于口头表达或较为拘谨的学生有优点。但通信咨询效果受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影响。咨询双方由于受语言交流限制咨询帮助常浮于表面且不够灵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般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网上咨询也就应运而生,对中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你会选择那种咨询方式”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欢迎网上咨询。心理咨询机构的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封来信、邮件。回复时力争字里行间包含对学生深切的关怀、热情的鼓励和殷切的期待,同时在中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措施。
其他文献
一、辅导目标:  1、通过对具有消极心理和积极人格两种人物的刻画,促使学生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积极心理。  2、鼓励同学通过周围帮助及个人的反思和努力,改变消极心理,自信乐观,健康向上,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二、场景  四个:公共汽车站 公共汽车上 操场 教室  三、人物  6人:  方蓉,女生,积极乐观。  江丽,女生,处处消极。  白灵,女生,刻苦,集体荣誉感强。  谢庭枫,男生
期刊
活动目标:  1.加深同事间认识了解。  2.增强团队凝聚力。  3.提高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   户外体验式游戏,小组竞赛。  活动人员:   广东番禺中学青年教师49人,其中教工团员45人,非团员4人;另外,1名导师,1名助手,3名小组导师,共54人。  活动准备:  1.设计活动。  2.音像设备,包括录像机、照相机、录音机、无线麦克风或喇叭。  3.辅导用品,包括
期刊
一. 家庭存在的问题  (一) “残缺”和 “过失” 型的家庭  “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法律惩处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期刊
内容提要:我校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心理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子课题《高中生心理发展节律的研究》,实践中,我将古老的东方文化与现代心理学整合,初步达到了根据学生心理变化节律,通过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灵活运用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取得一定成效,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心理发展节律 心理健康     一、研究目标: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 关注学生心理
期刊
“减负”这个名词好像渐渐淡去了,提出减负本是为了真正减轻学生实际的课业负担,结果是越减越重。现在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五言”规定,对规范教学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彻底解决路还很长。另外随着新课改的展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了我们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中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较强的学习能力,还应有健康的心理,而它们之间有一个紧密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它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进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主要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并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对某高中生的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的心理辅导。在本案例中,先通过与求助者及求助者家长交谈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资料,并对其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原因,然后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方案,并通过跟踪调查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经过评估,确定疗效较好。  关键词:高中生 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治疗 厌恶治疗    一、资料整理  (一)一般资
期刊
摘要:本文对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合工作实践,对心理档案建立的工作基础、目的、准备工作、流程、工作重点、作用等进行了详尽论述,指出了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对于提升学校内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育工作的认可接纳、对心理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档案 心理教育  正文:  一、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是心理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  我校自2000年由学校心理
期刊
读完宁鸿彬老师的《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一书,我不知道怎样概括才是准确,但对我这颗稍显浮躁的心来说,确实感受到了久违的熨贴。  宁老师的书尽管是一本教育方法论的书,但我能从中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他用得失寸心知的豁达体会着呕心沥血的艰辛。不难看出,薄薄的一本书,凝聚了宁老师许多年的心血。也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脚踏实地的勤奋,才能收获厚积薄发的从容。  在这本书中,宁老师围绕怎样上好语文讲读课这一
期刊
1.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 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近几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在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理解、语言的习得、写作、注意、记忆、问题解决、
期刊
一、评价活动背景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合作、交流、互助能使个体体验到团队精神的心理效应,使学生理解交流与合作对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意义,指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交往等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合作与交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