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石上流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_hu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艺术创作十分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度,通过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可以呈现出不尽相同的艺术特点。这套“清流茶具”主体设计十分简约、干净利落,然而围绕“清流”的特征,设计中巧取“曲线”的灵魂表现力,壶肩、壶底一圈从以往的平直状态化为了独特的曲线状态,好似灵动的波浪此起彼伏,清泉石上流,静中寓动、风雅无双,同时波浪与波浪之间联系密切、对称统一,视觉上十分舒畅,架构上十分合理,并未因创新而脱离实际,稳重大气、饱满有力。
  关键词  清流茶具;曲线;创新
   紫砂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茶道及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以茶为“国饮”,千百年来不断丰盈着它的内容,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生产和生活。中国茶道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五者缺一不可。紫砂茶器以其独有的材质优势和文化品位占据了世间茶具的一席之位。时至今日,它的价值除了体现于实用本身外,其所被赋予的人文作用也日趋明显。自“曼生壶”将文人紫砂的概念推向巅峰,数百年来,无数紫砂艺人穷其智慧,赋予了这门手艺丰盈的文化品位。
   紫砂艺术创作始终遵循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它的审美形式和文化特征等都均应受到创作者的重视。因此,在设计紫砂壶、紫砂杯等作品时不能一味地沿袭前人经典,而应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作品,达到艺术与人的和谐共鸣。“清流茶具”(见图1)以一壶、四杯和四杯托共9件组成,其风格鲜明,于古朴中尽显清雅、大方之气,于传统中流露现代审美品位,并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意境。现将以此作品为例,谈一谈其具体的创作理念。
  1  清流雅致,尽显文人精神追求
   紫砂艺术创作并非一味地临摹,讲究脱离陈式,开拓其内在的表现空间。因此,立意的确定、题材的选取、文化的互动等,便是创作之前所需要关注的细节,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一件作品的整体创作流程。文化素材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它需要与形式结合才能表现得更加完整,而选择一个怎样的主题,理论上讲是应该先于动手制作而确立下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人精神更是代代相传,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清流茶具”顾名思义,其抓取“清流”二字来进行演绎,而“清流”所表达的正是文人对于清净、廉洁、单纯等高尚精神追求的象征。涓涓清流如同高洁的品性,清澈纯净、洗涤人心。因此,自古以来,“清流”便是文化艺术创作的常见载体之一,表现在紫砂作品中,它得益于紫砂泥料天然的可塑性,更能展示出丰富的艺术张力,从而更好地营造出雅致意境,以实现作品精神格局的提升。
  2  曲线设计,营造别样审美个性
   紫砂艺术以造型出彩,圆器、方器、花器、筋纹器各具特色,但在实际创作中,造型的创新也尤为重要,或表现于整体,或提炼于细节,讲究与众不同但又源于传统,注重实用性能。与此同时,造型设计也要与主题相呼应,结合主题需求,在外观审美上加以创造性的艺术投射,反而能给予作品更好的审美表达。在“清流茶具”中,曲线设计无疑是最为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无论是主壶、茶杯还是杯托,这种流于细节的曲线构成,拉近了人文主题和造型状态之间的距离,成为作品最明显的审美个性。
   紫砂艺术创作十分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度,通过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可以呈现出不尽相同的艺术特点。这套“清流茶具”主体设计十分简约、干净利落,壶身、杯身均为圆柱状,上下压扁,凸显横向张力,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然而围绕“清流”特征,设计中巧取“曲线”的灵魂表现力,壶肩、壶底一圈从以往的平直状态化为了独特的曲线状态,好似灵动的波浪此起彼伏,清泉石上流,静中寓动、风雅无双,同时波浪与波浪之间联系密切、对称统一,视觉上十分舒畅,架构上十分合理,并未因创新而脱离实际,稳重大气、饱满有力。平盖内嵌于壶口,一个平桥钮横贯于盖面上,气势如虹,直流与圈把前呼后应,对应桥钮,均呈现出一种平直感,使得整把壶在横向空间上极具拉伸力,犹如清流潜波在风中舞弄,浮现雅致之美。同样的曲线设计还表现于茶杯与茶托上,与主壶风格形成了完美对应,将动静相宜的唯美构设融入到了造型中,可谓撷取别样风光在其中。
  3  創新立意,点亮紫砂艺术审美
   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紫砂作品的表现方向除了人文共鸣外,形式上的审美依然不可或缺。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内容愈加受到重视,然而它的本质艺术魅力同样不可忽视,如此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内外一体,从而更好地提升紫砂艺术的影响力。因此,在创作一件紫砂作品时,恰到好处的创新立意,无疑将点亮这门艺术的审美价值。
   以这套“清流茶具”为例,整体最鲜明的创新便在于壶体、杯体及杯托的曲线立体构设,这种曲线表现曾广泛用于花货制作中,主要是用来刻画张开的荷叶特征,写实气息十分浓烈。但是在光货作品中,这样的曲线设计还未曾有过,因此“清流茶具”敢为创新,以曲线为媒介,把光货与花货的特色有机结合了起来,然而这种创新其实是颇为冒险的,一不留心就有东施效颦之嫌。这套作品无疑成功实现了创新立意的表达效果,其围绕人文主题展开,优化细节个性,使创新得以水到渠成,将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文人和工匠的传承下,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世界艺术殿堂上闪耀着专属于它的光彩,耀眼夺目,如今它逐渐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它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本文以紫砂壶“福运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审美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紫砂壶;福运提梁;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中华民族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涌现出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有的湮灭于历史
期刊
摘 要 宜興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形成了完善的造型艺术体系,以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为人著称,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紫砂光器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呈现出简约质朴的造型,既有面的变化又有线的变化,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简约而不简单,是紫砂艺术“本色美”的代表。紫砂壶“永乐提梁”初创于明代,与明式家具简洁空灵的风格相契合,本文以紫砂壶“永乐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美和艺术美。  关键词 紫砂壶;永乐提梁;造型
期刊
摘 要 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下阶段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的稳步发展与科技创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孵化器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工业产业经济等方面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新材料孵化器——宜兴陶誉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对丁蜀鎮产业和孵化器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面对平均
期刊
摘 要 当代陶瓷茶具的设计在合乎实用与审美兼备的基础上,也不乏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通过介绍茶、禅、器的关系,分析市场售卖的陶瓷创新点,探究蕴含于当代陶瓷茶具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即历久弥新的禅意体现,富含寓意的文化概念,因用制宜的择器文化及相映成趣的茶席美学。  关键词 当代陶瓷茶具;文化;器物   茶具是历史上最为丰富的饮具,是凝结了设计者与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艺术品兼实用器物,古代亦称之为茗器
期刊
韩 琴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  汝瓷地理标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  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此天造之物说的就是被后人尊为五窑之魁的汝瓷。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陶瓷文化史上,汝官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北宋被列为五大
期刊
“曼生瓢提壶”(见图1)高18.3 cm,口径6.7 cm,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由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陈曼生(1768—1822)设计并撰铭,宜兴制壶艺人杨彭年制作,陈曼生之友郭麐(号频迦)书刻。壶身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落款“曼铭频迦书”。   之所以名为“曼生瓢提壶”,是因为它是陈曼生在“瓢形壶”和“提梁壶”的基础上提炼、创新而成,堪称传世曼生壶之经典款型。而陈曼生这个名字本身就
期刊
摘 要 中国人喜爱荷花,也发展出与此相关的荷文化,并与中国君子文化相结合,是高洁、清廉、单纯等美好人品的象征。“清荷雅韵套组”不仅体现于造型装饰等外在形象上,也通过对文化的注重来实现作品意境内涵的完整表达。作品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题义公禅房》“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以圣洁的荷花来净化心灵,获得一种清灵剔透的禅意人生,进而升华出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念。  关键词 清荷雅韵;花器;荷
期刊
摘 要 自明代至今,有无数紫砂艺人承前启后,将人文二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投射于每一次创作中,不断推进紫砂文化的传承发展。现如今,当我们创作一把紫砂壶时,依然会遵循文化优先的原则,即在保证实用功能和艺术审美的前提下着重考虑文化含量。对于不同的作品而言,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以及素材的使用量大小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每一件作品具备独一无二性的缘由之一。紫砂壶“客至”以酒文化为切入点,结合茶文化底蕴,传递出
期刊
摘 要 紫砂壺造型丰富、千变万化,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共同组成了紫砂壶文化内涵的载体,让人们在把玩和使用紫砂壶时能够激发美好的想象,引人入胜,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本文以紫砂壶“紫韵秋实”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自然审美。  关键词 紫砂壶;紫韵秋实;造型设计;自然意境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一门传统艺术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融合了传统工艺和时代审美,在
期刊
摘 要 龙是华夏先民为表现理想和愿望组合多种生物形象而成的、能上天入渊、消灾降福的吉祥形象。“雋龙壶”运用紫砂艺术语言,结合龙文化,把紫砂的灵性与龙本身的祥瑞寓意相融合,使作品达到一种至妙的圆满境界,表达了龙腾万象之内蕴,便有了生意兴隆、万事昌隆的寓意。  关键词 雋龙壶;龙文化;创新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艺术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艺术更是灿若星辰。随着时间流逝,大部分传统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