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thernor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一、在教学中,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课文
   由于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难以全面认识,甚至在认识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讲述的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了解。
   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又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在教学中,以课本为原型,让学生演绎生活,理解课文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高度注意,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中日友谊使者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 ,配以教师抑扬顿挫有感情的朗读。使音乐、画面、朗读相结合,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从而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时代的鸿沟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以此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在教学中,以课本为纽带,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课文
   俗话说:“梨子味如何,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受,加深领悟。
   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这样,学生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捷径。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社交能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6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http://www.dysx.net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有关资料 [4]美国: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从“以人为本”的视角,通过对美国的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校园文化的具体阐述与辨证认识,发掘其蕴含的人本教育理念,从而得出对于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美国;校园文化;以人为本;个性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高等教育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的校园文化相对于中国更具特色,本文主要就其注重学
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我发现学生从初一下期开始出现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因此,怎样抑制分化,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一、掌握学生心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得不好的学生,同他们做朋友,不歧视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一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每学期都要将所
经过精心挑选的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一、从情感入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德育教育  “动之以情,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从教育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转变,但单纯地依靠学校的管理制度,还是很难实现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的有机结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但教学管理人员借助换位思考和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会使管理人员从强化教学管理方面全面思考、主动解决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这一过程归纳为“两换位一提高”。  一、管理人员与决策者的换位思考  教育行政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偏重学生的德育而忽视学生的智育,注重教者的说教和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忽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德、智并举。  这就要求我们奋战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解例题,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讲评:教师满堂灌,学生认真听并详细记笔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少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课改精神,在数学课中适时穿插活动内容,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尝试数学活动的必要性  数学活动课程,是数学教育
摘要:阐述了《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根据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及高职教学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实践教学改革    《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是高职应用化工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学完基础化学、化工设备等基础课后,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这门课的重要环节,
浅谈高中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尤其是文科生在平时教学中,好多学生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错。因此常听文科班学生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本文笔者将就高中文科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习,态度,自信,压力,状态,兴趣、    通过我对我校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左右了一些人的思想,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排除误导、把握方向、树立信心、推进课改。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新课改的研究、了解,对体育新课改有以下几点简单的体会。  一、新课改强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运动技能教学,没有说“淡化运动技术”。  新课程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第一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