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却总是事与愿违,大量无序的、虚假的、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教学。为讨论而讨论,把课堂讨论当作实施新课程的华丽外衣;缺乏有效的课堂调控,或脱离文本,或纠缠枝节,或随意联系。讨论场面虽然热闹,但学生所得廖廖,实效性差。这一方面助长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倾向,另一方面又遮盖了教学中理应暴露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陷入了形式讨论的怪圈。
显而易见,出现了不当的课堂讨论,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让学生有讨论的愿望
在实际教学中,不愿讨论或不敢讨论是多数学生的心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以没有讨论的愿望。鉴于此,教师首先要把自己预设的问题转化成为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对话题感兴趣,产生讨论的欲望;其次是让学生提出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课堂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话题。讨论的话题不论由谁提出,都应该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问题,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认知易混点及学生思维的深化点和拓展点。第三,应建立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才能真正讨论起来。
二、让学生有讨论的对象
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讨论的对象,并逐步引导学生由介入式讨论向自主式讨论发展,通常,教师将整个班级作为一个笼统的大讨论组,所有成员围绕话题作自由发言讨论,或者按照座位就近原则简单地划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些是课堂常见的讨论形式。这些形式比较单一,且学生往往比较被动,是不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讨论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分组来改变讨论的形式。比如可以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按性别差异搭配,利用男女生在认识视野、认识方式、认识风格上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可以使讨论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总之,教师在具体的课堂讨论情境中,可以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多种讨论团体形式,这在时间相对较长的讨论中尤其必要。
三、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安排讨论的时间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不讨论则已,一讨论就没完没了”的现象。对此,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集中的程度往往随时间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学生专注于讨论的注意力也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一般说来,时间太过漫长的讨论,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容易出现注意分散的状况,这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后期效果。当然,讨论时间也不能太短。有些老师安排讨论环节往往学生才刚刚开始进入状态,教师就匆匆收场,这就使得讨论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预计一个长度合适的讨论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专注感,进而也有助于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四、让学生有讨论的主题
教师应该给出讨论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共同讨论,使他们讨论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分心,往往与教师对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要求或指导不明确、不具体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小组讨论中,许多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在讨论时具体肩负什么任务、应该怎么做,而导致交流不充分,使得讨论茫然杂乱而又冗长乏味,于是出现学生假借讨论的名义进行闲聊的现象也就不为奇了。因此,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职责、具体任务或要求,规定他们在课堂讨论时的活动。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示范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具体掌握教师对行为方式所提出的要求,从而缩短学生盲目尝试的过程。学生一旦意识到他们在课堂讨论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就更可能专注于讨论。
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启迪,触类旁通,豁然开朗,或许创造性的见解就会在不经意间“弹”出来。
五、让全体学生体验讨论快乐
我们应该摒弃“一言堂”式的讨论,避免以个人的观点代替大家的观点。否则讨论就会成为“一人包场、多数冷堂”的形式主义,更要防止出现优生“公布标准答案”的现象。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火花,感受到在讨论中智慧生成的快乐。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教师的合理角色定位。许多教师认为,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不宜过多地参与,这是有道理的,却也存在着问题。我们往往主观地认为,一旦教师参与了,便容易主宰讨论过程,限制学生的观点和见解。然而,在学生中间,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特别不可回避的一点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之间往往还存在着差距,很多时候,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包揽了发言的权利,致使另外一部分学生只好缄默,讨论的效果便失去了。因此,教师在充分放权的前提下,还要平衡讨论过程中发表观点的权利,教师的参与在于引导和平衡学生参与讨论的差异,真正让讨论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
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情,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的认知、思维产生冲突时组织讨论,让讨论成为学生激活思维、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舞台。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却总是事与愿违,大量无序的、虚假的、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教学。为讨论而讨论,把课堂讨论当作实施新课程的华丽外衣;缺乏有效的课堂调控,或脱离文本,或纠缠枝节,或随意联系。讨论场面虽然热闹,但学生所得廖廖,实效性差。这一方面助长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倾向,另一方面又遮盖了教学中理应暴露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陷入了形式讨论的怪圈。
显而易见,出现了不当的课堂讨论,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让学生有讨论的愿望
在实际教学中,不愿讨论或不敢讨论是多数学生的心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以没有讨论的愿望。鉴于此,教师首先要把自己预设的问题转化成为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对话题感兴趣,产生讨论的欲望;其次是让学生提出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课堂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话题。讨论的话题不论由谁提出,都应该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想要了解的问题,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认知易混点及学生思维的深化点和拓展点。第三,应建立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才能真正讨论起来。
二、让学生有讨论的对象
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讨论的对象,并逐步引导学生由介入式讨论向自主式讨论发展,通常,教师将整个班级作为一个笼统的大讨论组,所有成员围绕话题作自由发言讨论,或者按照座位就近原则简单地划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些是课堂常见的讨论形式。这些形式比较单一,且学生往往比较被动,是不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讨论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分组来改变讨论的形式。比如可以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按性别差异搭配,利用男女生在认识视野、认识方式、认识风格上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可以使讨论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总之,教师在具体的课堂讨论情境中,可以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多种讨论团体形式,这在时间相对较长的讨论中尤其必要。
三、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安排讨论的时间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不讨论则已,一讨论就没完没了”的现象。对此,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集中的程度往往随时间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学生专注于讨论的注意力也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一般说来,时间太过漫长的讨论,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容易出现注意分散的状况,这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后期效果。当然,讨论时间也不能太短。有些老师安排讨论环节往往学生才刚刚开始进入状态,教师就匆匆收场,这就使得讨论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预计一个长度合适的讨论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专注感,进而也有助于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四、让学生有讨论的主题
教师应该给出讨论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共同讨论,使他们讨论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分心,往往与教师对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要求或指导不明确、不具体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小组讨论中,许多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在讨论时具体肩负什么任务、应该怎么做,而导致交流不充分,使得讨论茫然杂乱而又冗长乏味,于是出现学生假借讨论的名义进行闲聊的现象也就不为奇了。因此,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职责、具体任务或要求,规定他们在课堂讨论时的活动。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示范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具体掌握教师对行为方式所提出的要求,从而缩短学生盲目尝试的过程。学生一旦意识到他们在课堂讨论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就更可能专注于讨论。
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启迪,触类旁通,豁然开朗,或许创造性的见解就会在不经意间“弹”出来。
五、让全体学生体验讨论快乐
我们应该摒弃“一言堂”式的讨论,避免以个人的观点代替大家的观点。否则讨论就会成为“一人包场、多数冷堂”的形式主义,更要防止出现优生“公布标准答案”的现象。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火花,感受到在讨论中智慧生成的快乐。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教师的合理角色定位。许多教师认为,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不宜过多地参与,这是有道理的,却也存在着问题。我们往往主观地认为,一旦教师参与了,便容易主宰讨论过程,限制学生的观点和见解。然而,在学生中间,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特别不可回避的一点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之间往往还存在着差距,很多时候,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包揽了发言的权利,致使另外一部分学生只好缄默,讨论的效果便失去了。因此,教师在充分放权的前提下,还要平衡讨论过程中发表观点的权利,教师的参与在于引导和平衡学生参与讨论的差异,真正让讨论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
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情,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的认知、思维产生冲突时组织讨论,让讨论成为学生激活思维、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