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舒 执笔绘万千 画中天地宽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梁卓舒先生,1953年出生於广州一个艺术家庭,先後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於1982年赴美留学,1986年取得麻省美术学院绘画学士学位,1989年取得波士頓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硕士学位。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美国油画协会的优異奖、美国肖像美术家协会的肖像大赛头奖、艺术家投票奖,美国古典艺术家协会年度绘画奖、美国插图美术家协会的拉娜·阿崔申奖等,出版有《海外中国油画家——梁卓舒油画作品》等书籍。
  艺术创作是个艰难求索的过程,要想在一条千万人走过的大路上走出一条新的路来,往往需要几十年的不懈追寻。从幼年习画到辗转出国,再到获奖成名,梁卓舒先生终於在不断地积累与成长中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属於自己的艺术世界。对印第安文化的热爱与对印第安人群的关注,让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而对於历史细节的考究和对於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则让他的作品更富历史价值和人文情怀。
  辗转学艺 初心不改
  绘画,似乎是梁卓舒先生的天然使命。出生於艺术世家的他,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家人为了成全他的艺术梦想,曾带他去专门学画。他的天赋和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所有人都深信着,他将来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原本一切都按照规划好的方向顺利开展着,可惜文革突然降临,打乱了他的人生轨跡。他几乎失去了属於自己的中学时光,被一种社会浪潮裹挟着前行。最後兜兜转转之下,他先是去了广州师范学院美术班,後来又到了部队。虽然与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但好在在部队里,他仍旧从事着美术相关的工作。


  在部队的这十年,他担任舞台美术指导,虽然这只是一种有局限的创作,但也一直锻炼着他的艺术敏锐性。借着这份工作,他还得以参加了许多展览,並参与了一些广告、封面或插图的绘製工作。绘製的过程不断刺激着他自由创作的欲望,这个欲望变得越来越强烈,最後他终於下定决心,离开当下的这个环境,去国外寻求自己在艺术上的新发展。
  1982年9月,梁卓舒先生自费来到美国求学。美国高昂的生活成本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在交完第一学期的学费之後,捉襟见肘的他开始寻求赚钱谋生之道,以维持自己在美国的生活。手握一技之长的他,自然想到了用画笔来赚钱。他开始通过朋友等各种途径接受社会定件,並尝试着给别人绘製头像来赚钱。源源不断的订单让梁卓舒先生很快便筹满了自己的学费,还用剩下的钱买了一辆车。开着这辆车,他从加州来到了波士顿。
  进入波士顿美术学院之後,梁卓舒先生开始跟随老师学习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对他来说,这是一段全新的开始。他抛棄以前自己惯用的写实主义的技法,正式走进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虽然现代艺术对於梁卓舒先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在美国这块土壤上,表现主义一直在主流的审美范围内。截然不同的创作环境,鼓励着梁卓舒先生在表现主义领域的更多探索。可是二十几岁的画家,在年轻的艺术生命里面,还没有找到自我,他就这样在迷雾里面摸索着,在摸索中成长着。


  学业结束,为了继续留在美国,梁卓舒先生开始找工作。最终,波士顿的一家美术设计公司聘请了他,让他负责给该公司绘製酒店设计图纸。种种奇思妙想,都在他的画笔下得以精彩呈现。後期,梁卓舒先生还负责起了酒店壁画的创作,他吸收了表现主义中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方法,让写实主义的壁画有了新的生气。可惜几年之後,该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梁卓舒先生审时度势,成立了自己的梁氏美术工作室,让这“两辆马车”开始並驾齐驱。
  在自己的工作室不断发展,自己的绘画技法也日渐成熟之後,梁卓舒先生终於在美国社会站稳了脚跟,可艺术探索的道路却没有尽头,他渴望着早日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上下求索 融“我”於画
  每个艺术家在自己创作之路上都会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艺术家的那个“我”,如何在他的作品中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走上绘画的这条路起,梁卓舒先生就一直在寻找自己在画中的影像,寻找独属於自己的艺术表达,可是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於不停探索中前进。
  直到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梁卓舒先生开始走进印第安人的世界。“有一次,我在高速公路的一个停车点看到一个广告,广告呈现的是麻省的一个地方博物馆,也是全美唯一的一个室外博物馆,它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着印第安人过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当时我觉得这个地方挺有意思的,就前去参观了。”这一参观,引起了梁卓舒先生对於印第安人的极大兴趣,他回家就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绘製了下来,结果没想到,这类画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更加鼓励了他今後对於印第安文化的临摹与创作。
  为了对印第安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梁卓舒先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美国的历史文化,去搜寻相关的文献及文学作品。为了得到更直观的感受,他还曾多次深入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去观察他们的特点,去了解他们的生活。通过种种方式,他逐渐看到了一个更清晰的印第安人群像。而印第安人的勇敢、神秘和身上的悲情色彩,也渐渐在他的作品之中流淌出来。


  梁卓舒先生的创作並不是一种对於印第安人生活的简单展示或陈列,他创作的第一步永远是找到一个故事,因为讲述故事,传递情感,才是他表达的最终目的。“这些故事,可能来自於书本,可能来自於影视作品,可能来源於亲耳听闻,总之,我需要找到一个打动我並让我产生创作欲的故事,这是创作的第一步和最关键一步。”在创作的内容确定了之後,梁卓舒先生接下来就投入到了正式的创作之中。   首先,他会根据所选定的故事内容绘製草图,确立画面的基本构图;然後,他会找来印第安人当模特,给他们陈述他所要讲述的故事,告诉他们每一个人所要扮演的角色,再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这一步结束之後,梁卓舒先生就开始绘製素描稿和色彩稿,作品的雏形出现;最後一步,他将画纸上的创作转移到油画布上,一件作品就正式完成。
  说起自己的作品,梁卓舒先生表示:“我的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文学绘画,从画所延伸出去的,有历史,有人文,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去铭记的东西。”而他表现印第安群体的最大愿望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绘製出来的画面,让更多人了解印第安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演变。如今,关注这一群体的艺术家寥寥无几,而他则希望向大众展现他们生活的真实画面。
  兼收並蓄 风格大成
  一个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努力,领悟力,运气,往往缺一不可。梁卓舒先生也表示:“这种东西往往是蒙着头撞出来的,並不一定努力就会有成效。”
  梁卓舒先生艺术风格的养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写实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两相融合,每一步,都是一次厚积薄发。


  在习画的过程中,梁卓舒先生也受到了许多知名画家的启发,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陈衍宁和理查德·斯密特。陈衍宁先生是我国最受欧美画坛追捧的画家之一,其艺术造诣有目共睹。梁卓舒先生欣赏其画作,也曾有幸追随其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肖像画。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梁卓舒先生的艺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其後多年,亦师亦友的两个人也一直都保持着联繫,彼此互促,共同成长。
  理查德·斯密特虽然属於写实主义的派别,但是他的画並不只是单纯的写实主义,在写实的东西之中他还有一种写意的风格,他将很多抽象的元素都融汇在自己的画作之中。这或许给了梁卓舒先生新的方向和思考。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虽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术流派,但这並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截然对立的。两相结合的表达,或许会赋予作品新的生命。


  慢慢地,梁卓舒先生开始找到属於自己的路。他的作品参加每年一次的全美国西部艺术展览,很受欢迎並获得好评。
  在沿着一个大方向行进的过程中,梁卓舒先生也不断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细微的调整。他从不否认市场对於艺术作品的影响,他表示:“没有艺术发展能离开商业,艺术与商业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不断地相互影响,彼此成就。”这样的调整,並不是主动迎合市场,而是通过市场的检验来发现自身创作的局限与偏颇,在市场的审视之下,藝术家往往能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画画之外,梁卓舒先生还喜欢研究航海模型,研究天文学。通过製作航海模型,他感知着海洋的浩渺,通过天文望远镜,他感受着宇宙的浩瀚。在海洋与星空的梦幻里,他又执起画笔,描绘着生活的万千。在现实与浪漫之间,艺术自信地散发着光芒,难怪梁卓舒先生总说:“艺术之路很艰苦,但也很享受!”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邓思平博士,出生於澳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澳门人文科学学会名誉会长(创会会长),澳门政府文化局原高级顾问,澳门中国哲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澳门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原道德与宗教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美国洛杉矶中国国学会会长,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理事,曾编著《孔子语录》《孔夫子三字经》,撰写《儒学新论》等多种儒学专著,
期刊
【人物简介】  林家乐先生,人类生命学探索者,生命管理导师,中国少林传统理学禅、武、医、易继承人和传播者,心理、经络、脏腑三层混合易筋洗髓疗法密传者,香港政府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註册中医师,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导师(1996—2002年),香港“无线电视”与“亚洲电视”前编剧,香港中国内功学会创会会长,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法协会香港分会会员,中国香道协会永远
期刊
张伟丽卫冕UFC世界冠军 呼籲人类共同抗疫  北京时间3月8日,中国首位UFC冠军张伟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UFC248站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卫冕战上,在五个回合里以点胜击败波兰选手乔安娜,成功卫冕。去年8月,张伟丽在深圳用时不到1分钟就KO了现役王者安德拉德,创造了中国格斗历史。  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次赴美比赛,张伟丽从办理签证开始几经波折,最终转道泰国等多个国家才抵达美国参赛。在打
期刊
【本刊讯】春雨绵绵,爱不停歇。4月5日,深圳狮子会善德服务队驰援德国狮子会Zirndorf分会防疫用口罩捐赠仪式在深圳宝安举行。深圳狮子会善德服务队队长朱劲、创队队长洪志民、创队理事吴淑梅等狮友们冒雨参加了捐赠活动。  据了解,德国狮子会Zirndorf分会是一支以医生狮友为主的团队,目前在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手工缝製口罩,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时极易感染病毒,危急情况下向深
期刊
【人物简介】  王子天先生,现担任香港美术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学会副会长、香港现代易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康乐部太极舞韵班导师。多年来,致力於推动中西书画艺术交流,弘扬养生艺术,在传统文化、养生艺术方面颇有成就。  他是艺术家,挥毫泼墨间,一笔一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苍劲灵动;他是教育家,太极舞韵,一静一动,刚柔並济,浑然一体;他是传道者,在艺术与养
期刊
从初中地理上,得知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在初中历史上,得知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的祖籍为广东梅县(现梅州市梅县区)。脑海中对梅州的印象仅限如此。  来到广东後,才知道梅州盛产柚子,有“金柚之乡”的美誉。第一次品嚐梅州金柚,用力拨开厚厚的金色柚子皮,发现果实只有一小团,不免有些许失望,脑海中浮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念头。等拨开包裹在柚子上薄薄的“羽翼”,裸露在眼前的是弯弯的
期刊
1978年8月23日,科比·比恩·布莱恩特(Kobe Bean Bryant)出生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父亲乔·布莱恩特(Joe“Jellybean”Bryant)是前NBA球员及前洛杉矶火花队主教练。他的父母共育有三名子女,科比是年龄最小,也是唯一的儿子。  1984年,科比6岁时,他的父亲前往意大利继续职业篮球生涯,科比随家人移居到意大利。受父亲影响,他3岁开始打篮球,得到了全家的支持,移居
期刊
【梁君度先生,廣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文化传播委员会常务委员,香港养生书法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书画会副会长,广东省书法协会会员,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早年师从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後练唐楷,继而上溯魏碑,对楷书和行书研究颇深。其书法作品六分碑学,四分帖用,熔古集今,自成一家,真气弥漫而挺拔沉雄,飞动苍茫而厚重拙实,刚劲之气,旷达之风,溢於字里行间。】
期刊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後”党员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後”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捨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
期刊
【人物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政协委员、香港泉州同乡会会员发展部主任、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副主任、季羡林基金会副会长兼青创基金会会长、中国留学生联盟慈善基金会副主席、全球洪门联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巡演与交流组委会执行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中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全港各区工商联、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等,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关心下一代爱心行组委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