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文:书写移民和他们的历史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晓文属于“海外伤痕文学”这个圈子。
  上世纪八九干年代出国的海外华人都曾经历类似的苦处:文化休克、语言障碍、学业挑战、感情失意、生意失败、居无定所……所以,海外华人圈里但凡动了创作念头的,往往都从自身坎坷的经历写起,以至于这一代海外华语作品,被笼统冠之以“海外伤痕文学”。
  在曾晓文20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梦断德克萨斯》中,女主人公与恋人在美国艰苦打拼,他们作为股东的饭店刚刚隆重开业,意想不到的牢狱之灾就降临,漂亮能干的女孩因为签证过期和非法雇用无身份的华工被囚禁了98天,男友则被拘禁半年……
  这些,都是曾晓文的亲身经历。
  
  三只旅行箱、两行泪和一页简历
  
  曾晓文出身书香世家,爷爷写得一手绝妙的毛笔字,父亲则是教语文的特级教师。她自小对文字便有浓厚兴趣,高考时语文成绩名列黑龙江全省第一名,本科和硕士专业也都选择了文学。
  1994年,曾晓文的丈夫到美国攻读博士,她便以陪读身份来到底特律。由于在国内学的是俄语,她一句英文也不会,便进入一所黑人区的免费英文学校,从26个字母学起。
  到美国第一年,她精神处于最低谷。但日常零星写下的一部短篇小说《网人》得了台湾的一个文学奖,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在孤独、痛苦、失望的时候,文学总是我爬出精神低谷攀援的青藤。”
  为了生存,她去攻读与自己原来的专业毫无关联的电信与网络管理,并如小说里描写的一样:“为存钱交学费,她开始到中餐馆打工,没料到老板娘只肯让她做学徒。她辛苦劳动了两个星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没有赚到一分钱。后来她终于得到正式做工的机会,靠自己的体力生存……”
  到美国的第四年,曾晓文终于拿到硕士学位和工作签证,并走出日渐淡薄的婚姻,与在美国结识的爱人走到一起,并从中餐馆的打工者打拼成了中餐馆的老板之一。随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改变了她的生活。
  不过这次经历没有让她灰心丧气,反而带来平和、豁达的生活态度。2003年,她移民加拿大,9年的美国生活浓缩成“三只旅行箱、两行泪和一页简历”,也成就了她的小说。
  海外伤痕文学“血泪斑斑”的雷同内容,已逐渐难以引发国内读者的兴趣,身无分文在异国打拼的题材也越来越少会吸引出版社。曾晓文感慨,“我们这一代还挺特别。很多理工科出身的人,没有过专业训练,人到中年,突然想倾诉,然后动笔写,其实挺辛苦的。我常被他们的精神感动。”
  面对最近评论界谈及海外文学的讥讽,曾晓文认为这是因为人们的视野在改变,精神需求也在改变。“忘记伤痕,走向新生活,是人类本能。谁能阻挡本能呢?但我们能忽视知青伤痕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吗?与此类似,我们能忽视海外伤痕文学这一篇章吗?它见证的不仅是移民个人成长的历史,更是一代人求索的爱与忧伤。”
  曾晓文白天在西人公司做IT高管,从事信息和网络系统管理工作,崇尚科学与逻辑。晚上则抽空就写作小说、散文,陶醉于虚构和情绪。这样的生活看似分裂,但她却从中得到了“精神的平衡”,
  “在国外写作的,几乎99%的人都是业余作者。”曾晓文说,因为人民币与加元的汇率关系,给国内写稿在多伦多难以生存。她常常用稿费来买鞋子,早晨穿鞋的时候联想到自己笔下的某个人物,从中有种隐秘的乐趣。
  同时,他们又很难用外文写作,获得当地市场的认可。
  国内的文学评论界也往往忽视这个群体的作品,他们由于不了解国外生活的状况,难以恰当给予评价,对于创作现状也不甚了解。曾晓文打趣道:“国内一讲就是聂华苓、於梨华……,都是‘祖母级’的。”
  
  他们还浑然不知
  
  “等我们这一代人不在人世了,移民文学现象就会不同。原因有两种:一是新一代的小留学生:他们虽可以写,但他们没有经济压力和生存挣扎,一出国就买宝马了,没有餐馆打工这些七七八八的经历;二是我们的下一代人,他们不太会写中文,也许用英文写作。”曾晓文说。
  曾晓文的同事和邻居对她的创作几乎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只说英语,不可能读她的中文作品。另外,她也喜欢以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写作者身份与他们交往,以便观察生活,探讨人性本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在海外写作的优势是异域题材,但最近我领悟到其实我的优势在于客观视角、人文精神和平淡之心。”
  在她的观察里,过去十几年海外华人在北美的形象逐渐完成了由负面到正面,由孱弱到健康的转变。这其中有整体原因,也有个体原因。
  “洋人对中国人的好奇与兴趣日渐浓厚。”曾晓文举例说,近几年在加拿大,关于中国的消息经常上报纸头版,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能引起关注。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开始了解中国习俗,对属相、风水等甚至懂得比中国人还多。“谈论中国,已不仅是士嘉堡华人小区的兴趣,而是多伦多鸡尾酒会中的时尚。”
  曾晓文留意着这些变化,并打算以中加交流为题材创作一篇新小说,从一个加拿大家庭和一个中国家庭长达百年的友谊写起。“以往的移民文学作品一直在强调中西文化的冲突,移民往往是处于弱势的。其实,很多移民在当地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帮助。”她满怀信心地计划着新的作品,希望把“这个大爱的主题写好”。
其他文献
瘦肉精生产和销售商得暴利、肉猪批发商得大利、养殖户和猪肉零售商得微利,后果则由消费者来埋单    家住樱花路的上海市民李薇万万没有想到,平时对食品十分挑剔,以至于被一些朋友说成“矫情”的她,会因为瘦肉精而中毒。  9月13日,李薇从樱花路菜市场买来排骨炖土豆和豆角,吃完后不久,感觉胸口有些发闷,第二天一早起来,心跳得厉害,手也抖个不停。她老公也有同样的感觉,手抖得连敲键盘也难,一度无法工作。  9
吴国方,杭州人,生于1952年,如今供职于杭州《今日早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拍摄百姓民生的变化,专题《排队的变迁》从排队买鱼,买肉的场景跨越到如今排队等明星签名、排队考公务员的现象,反映出30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和重心的变迁。  人们排队往往为的是生活中最不可少或者最稀缺的东西,或者是因为好奇去等待那些最新鲜的东西  我第一张拍“排队”主题的片子是在上海三角地菜场。头顶上拉着一条横幅
访民反映,如此之多的干部被派到山庄,除了监管他们的行动并迫使其写下保证书之外,对于各人上访的问题,从来不过问,也一直没有人出面解决    秋菊山庄内不可告人的秘密,险被一群乡游的年轻人撕开。  秋菊山庄本来只是陕、甘交界地陕西陇县天成镇上一处提供食宿观光的景点,名头正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张艺谋拍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当时《秋》剧一班人马取这块穷乡僻壤作实景,驻地工作了近两年时间,以后当地镇政府就借
基金业亟须克服费率机制僵化、内部人自肥泛滥、“老鼠仓”屡禁不止等三大障碍    自吴清于2009年3月接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以来,国内基金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对于广大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老鼠仓”,监管部门不再一味心慈手软,先后处理了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和刘海、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共四起“老鼠仓”案。  吴清在短短一年半内打击“老鼠仓”的成果,达到了此前11年的两倍。  同时
客户在哪里,银行就会设在哪里,这几乎是一个外资银行信奉的商业规则  2006年12月24日,当中国银监会在网站上公布,渣打、东亚、汇丰等9家外资银行,获批将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时,上海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个公告最后标明的一个信息:9家外资银行的法人银行都注册在了上海。  就在2006年上海掀起反腐风暴后,这个消息在很多上海人品来五味杂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询问一位上海本地某股份制银行前行长兼上
每年8月15日是日本的战略纪念日,今年恰逢65周年,日本媒体大量报道的是美军空袋下日本民众的悲惨状况,却都抹去了日本是战争挑起者这一最根本的事实    在日本,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一种绯红色的云霞,非常美丽。天气不好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则是铅灰色的云块和滂沱大雨。  这种天气变幻常常让我联想起中日关系一近几年,经过高层互访的“破冰”、“融冰”、“暖春”之旅,铅云似已消解,绯红色的云霞初露绚烂
法国固守的外交传统和中国的外交原则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用“跌跌撞撞”来形容近一年来的中法关系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先是“3·14”事件后法国外长库什内将中国政府采取的必要措施称为“镇压”,再是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的传递受阻;前脚法国社会党控制的巴黎市议会授予达赖巴黎“荣誉市民”的称号,后脚法国第一夫人在法国总统访华参加奥运开幕式时会见达赖……而最终,法国总统萨科齐本人于12月初不顾中方强烈抗
8月25日,或是巧合,或是刻意安排,奥巴马政府公布了两条消息:一是总统奥巴马中断休假,亲自宣布任命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连任;二是白宫的预算办公室公布最新的财政预测,未来十年累计的联邦赤字由2月份公布的7万亿美元骤然上升到9万亿美元。  两件看似没有太多关联的事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现在的一个事实是,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联储的独立性,这些本来就很有关系的事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相关过。  美国现
10月14日,何胜凯回到家中。“没看出来什么不同,跟往常一样。”何胜凯的二姐何胜先回忆道。然而令何胜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跟往常一样”的弟弟,却在那一天做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  当日下午16时23分,何胜凯头戴黑色棒球帽,左手盖一白底碎花睡衣,睡衣里面藏着一把康巴藏刀,闯进遵义市中级法院。  保安刘育红成为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在朝刘育红腹部、手臂连刺四刀后,刘育红倒下。从监控室冲出来的法警钟世
她愣把信给扔邮局门口垃圾箱里了,还沾沾自喜回家说现在的信箱不分外埠和本地投递口了  发财是件挺激动人心的事。本来死眉塌眼地过日子内心平静极了,忽然有一天你拿脚踩上一张大票几,四周还没失主,捡起来揣兜里赶紧给花了,明天走到这,你眼神儿准活,流露出特低俗的惦记。  发财这事儿就怕有人撺掇,阿绿这几天跟着魔了一般,见我便谈大盘指数,愣充倍儿懂的样子,前10分钟你就让她说,差不多八分钟的时候她语气开始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