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到底是绿色是蓝色?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游客觉得日本的交通信号灯有些特别,尤其是示意放行的绿灯,绿得很古怪,古怪到泛着蓝光。据说有人为此较真投诉到了交通管理部门,得到的答复是,所有日本交通信号灯显示的颜色均在规定的光谱范围内,包括绿色。这个答复不能让人满意,因为他们在警察厅与全日本交通安全协会颁布的《行人及自行车交通安全指南》里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当《指南》提到信号灯的含义时,中文版、英文版都印的是“绿灯(Green light):放行”,而日文版写的却是“青色の灯火”。
  青色,又称绿蓝色,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介于绿色与蓝色之间的颜色,物理波长大概在500到485纳米的范围。可是在不同文化的日常用语中,青色的含义并不统一。现代汉语里,“青”多指绿色,例如草木青青、青菜等等,偶尔也沿用传统,譬如青天的青,指的是蓝色。然而在现代日语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青色就是蓝色,与绿色泾渭分明。难道,在日本人的脑海里,红绿灯根本就是红蓝灯?
  这个故事讲起来还真是曲折。
  1868年,英国人发明了以煤气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当时仅有红灯和绿灯。1912年,以电力为能源的红绿灯在美国出现,两年后正式投入使用。1920年,添加了黄色信号灯,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红绿灯。
  日本的第一个交通信号灯架设于1930年,安放在东京日比谷的一个十字路口,比中国晚了两年。很快,首批信号灯闪烁在日本都市的各大路口。那时候,绿色信号灯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绿灯颜色完全一样,因为它们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起初,官方给出的正式名称就是绿灯,但随着交通灯的普及,民间用语占了上风,绿色信号灯变成了“青色の灯火”。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政府没有通过教育的方式去规范习惯用语,而是把自产的交通信号灯调整成青色。于是,日本街头的红绿灯纷纷变身为红蓝灯。实际上大家如果对日本的老影片有印象,会发现那时候的“青色の灯火”,比现在还要更蓝一些。
  事情慢慢起了变化。红绿灯发明百年后的1968年,联合国在维也纳通过了《路标和信号公约》,对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和颜色的统一做出了明确规定。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想跟绿灯的颜色较劲,日本没有签署该公约。
  为了应对国际法的压力,一个日本式的操作办法出台了。1973年日本政府裁定,交通信号灯的放行信号必须是绿色的——至少应该是绿蓝色。政府还表示,人们依旧可用“青色の灯火”指称绿灯,但它们必须足够绿,绿到外国游客可以辨识的程度。当一个事物名实不符,日本人既不想改变名称去对应事实,也不完全是更改事实去符合名称,结果就具有拓扑学一般的奇异感。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们还具备把这种奇异感制度化的能力。于是我们看到,日本尽量让绿灯偏向蓝色,无限接近俄罗斯国旗上的蓝色——在官方场合,他们仍然称其为绿色。与此同时,当日本人考驾照的时候,他们要求未来的司机们必须通过红黄蓝的视力检测,对辨识绿色的能力不做要求。
  我们要意识到视觉本身的主观性。有人说,日本在绿色信号灯里添加蓝色是为了更加醒目,而事实是我们的日间视觉对波长555纳米的光,即黄绿色的敏感度最高。而我们之所以觉得黄色比蓝色更亮更醒目,是由人类视觉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与不同颜色的光的内在属性无关。
  当一个人一直认为某一事物应该具有某种颜色,他的大脑就会竭尽全力让他确切看见,那个事物的确呈现着那种颜色。文化对视觉秩序的塑造,基础就在这里。德国吉森大学的科学家2006年做过验证,一旦人们牢固地记住香蕉是黄色的,即使呈现在眼前的香蕉图片客观上颜色偏灰,他们仍然认为它是黄色的。正因如此,日本人坚持用“青”代替“绿”的文化,改变了国际通行的视觉秩序。
  无论如何,这三重维度如同相机的白平衡功能,调整着人类世界的视觉秩序,只不过它们比白平衡复杂太多。因为这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大脑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包括记忆和习惯,也有赖于世界对大脑的潜移默化,包括文化和制度。
  日本交通灯只是视觉故事的一个细节,我们目力所及的世界不是单用颜色构成的。实体、图像、符号,还有影子,以及一切可资观看的技术,都是视觉故事的眾多元素。但是正如我之前强调的,交通灯的背后是注意力的管理问题,是观看的优先顺序问题,它通向视觉秩序的深处。
  (周志达荐自《优格》)
  责编:Ester
其他文献
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可是,太爱工作,反而会丢了工作……西班牙一名男子,因为太爱工作,每天都会提前两小时上班,结果违反劳动合同,擅自加班,被公司开除。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东北部首府巴塞罗那,吉恩已经作为廉价连锁超市Lidl的一家分店经理,为公司卖命12年。  公司所规定的上班时间是7点,但吉恩每天都会提早2个小时,凌晨5点就提早来到公司进行准备。  他会花几个小时整理貨架,检查订单和价格,为超市
期刊
据说,这是一位老骗子给徒弟的“谆谆教诲”: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警察和记者,对我们穷追猛打,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新套路,刚干成一笔就被曝光,甚至还附上防骗指南!  好在开学季到了,财神爷也上门了。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哇!学费、生活费,再加上亲戚朋友给的红包,个个都是“万元户”。还有,别看他们能考上985、211,智商挺高,但谈社会经验,打零分都是高抬了他们,应该是负分!  我最喜欢下手的,是那些家境一般的女
期刊
家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子帕蒂·沃默在今年9月份拍摄婚纱照时,被一匹名叫“板球”的马儿抢了风头。  摄影师托尼·本特勒为帕蒂拍摄的一张婚纱照显示,“板球”在镜头前将头歪向一边,并露齿而笑。帕蒂坐在这匹马上,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她穿着长袍,看上去很可爱,但这匹马的笑容却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不过另外一匹马“荷兰”看起来则没有那么好。  摄影师将照片分享到脸书页面上,很快就被疯狂转发。帕蒂说自己很高兴看
期刊
1、緊张时吃巧克力。 研究发现,巧克力(特别是黑巧克力)有助于减少体内应激激素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吃一块40克的巧克力就可以有效减轻紧张不适感。  2、倦怠时吃菠叶酸有助于减少体内高半胱氨酸水平。 该物质过高会损害血管健康,并干扰血流及营养向大脑的输送。菠菜等绿叶蔬菜、土豆、强化面包和谷物、豆类及蘑菇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  3、暴躁时吃花生酱。 暴躁可能是身体缺乏能量的信号。增加适量脂肪和蛋白质可
期刊
近期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的新一轮减负令,让减负问题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有些人站到了反对减负的一边,他们援引日本近年来宽松教育的“失败”例证,视减负为洪水猛兽,事实真的如此吗?  日本曾经实行过的“填鸭式教育”,很像我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着的“应试教育”。据统计,在该制度下,一个日本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的时间被上课、作业所占有。学业负担如此之重,当然会怪相频出。当时,日本每年发生的师
期刊
最近,美国的《韦氏词典》进行了一次更新,收录了250多个新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个网络词汇,在中文中能找到对应的释义。  像troll这个词,除了原先的轮唱、钓鱼、怪物等释义外,这次增加了一个新定义,解释为“发表具有煽动性的贬损言论,或者嘲笑公开声明、网帖或行为,以达到骚扰、批评、敌对某人的目的。”其实,这个意思不就是中文里的“喷子”吗?还有早就被收录进《新华字典》的“物联网”一词,《韦氏词典》中
期刊
让生活变得更轻松、高效和幸福的秘诀是简单。極简主义的理念就是:拥有的越少,反而幸福越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拥有较少的个人物品。 首先,要“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每次购买之前再三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要注重物品质量,而不是盲从流行风潮。其次,经常处理旧物。通常,一年没碰过的东西就说明它不是生活所需。  第二,简化食物。 不要在冰箱堆满食材,吃多少用多少。做饭时,尽量低盐少油,让食材保持
期刊
关进秦城监狱 不完全看级别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就是贪官太多监狱不够用了。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十八大以来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职务犯罪大幅度上升,但是职务犯罪在整个犯罪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小的。每年入狱的犯人有30多万,其中80%是盗抢骗诈这一类侵财类犯罪。  而且,职务犯罪有各种处理方式,比如说开除党籍、降级降职、开除公职等。即使是判刑的,也有判三缓四等等。真正判刑送到监狱里的,占职务违法犯罪的比
期刊
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1949年跟随父母从上海迁至台湾,落脚台中,进入台中一中。李敖的叛逆从学生时期就开始,他对学校体制反感,高二休学,在家自修,还曾和恩师严侨密谋“叛逃”,后来严侨被捕,李敖则因年纪尚轻,在师长奔走下获得缓刑。此后李敖先后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就读。  李敖26岁退伍后,进入《文星》杂志,开始了“笔战人生”。他写的《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批评了中国300多年来40
期刊
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结交别人,不如努力提升下自己。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自然就会把别人吸引过来,然后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的真正内涵。  这个社会只会越来越现实,合则来,不合则去。况且,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成功、聪明的人都会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进可攻,退可守,可收可发、可隐可现。所以,未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