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刻”,在《考纲》作文发展等级中具体表现为三个要求: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三、观点具有启发性。落到写作过程中,我认为,“深刻”就是要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能深入地挖掘背后原因,或者找出相关对策。好比“水滴石穿”的现象,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目标专一,二是持续不断。作文的“深刻”亦如是。如果论题定位不精准,那一切的分析和探究都是隔靴搔痒,不着重点;如果没有持续地追问原因,反本溯源,那阐释和论述都将流于肤浅。
  至于论题要精准定位,论证过程有针对性,我们可依托两种实现“深刻”的分析策略:概念辨析和条分缕析。以下面作文题为例:
  ①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
  ②每个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利他的举动来,也不过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利己心理理性博弈的结果。
  ——边沁
  ③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和我们紧密联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关于“利己”“利他”的话题,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概念辨析
  这一作文题,主要是探讨“私心”的边界问题,让学生在“利己”“利他”的关系上,做出自己的考量。
  有同学一看到“利己”字样,就本能地给它贴上“自私”的标签,大加鞭挞。殊不知,将“利己”和“自私”混为一谈,在论述分析时就容易审题失偏。“利己”等同于“自私”吗?对此应先加以概念辨析,为“利己”正名。
  结合材料,关于“利己”,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抨击过这一现象:“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教授给年轻人贴上“精致利己主义”的标签后,有读者觉得很困惑,因为在体制中如果想获得一些东西,就不可避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授之后做了澄清:我说的不是精致的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是需要的,维护个人的生命权利,满足个人的物质精神要求,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我觉得这是比我们要强的地方。我们这一代太强调集体主义,无条件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对今天的青年追求物质生活是持支持同情态度的,我不反对个人主义。
  钱理群先生的发言,源于他看到不少大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功利心,汲汲于名利。他的真正意思是不要把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不要和权力勾兑去谋取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利己主义(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个概念和个人主义没有区别)没什么不好,关键是不要太精致,不要太过分。
  从概念上看,“自私”解释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利己”解释为“对自己有利”。显而易见,两者的倾向泾渭分明。“利己”而不“亏人”,是不必苛责的;“损人”以“利己”,是为“自私”,是不为我们所接受的。“自私”不等同于“利己”。
  只有厘清了两个概念,立意才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才有了分析和探讨的前提。从概念上说,“私心”或者说“利己”,是人的天性使然,是一个中心词,它本身无关好坏。但“私心”有疆界,在多大程度上,“私心”是可以理所当然的,是无可非议的?又在什么情况下,“私心”就越界为“自私”,不为人所接受了?另外,“利他”是我们思想上的信仰和上限。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在“小我”和“大我”之间,特别是个人的意志往往與“社会意义”不合,对全体有利的事往往对自己无利——如此困境,你会如何权衡的?你该怎么做?
  二、条分缕析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立意只执一端,只认定“利己”无罪,或是只认定“利他”崇高,没有涉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那文章就没法做到“深刻”。只有深入分析“利己”和“利他”之间的辩证关系,立意才步入高阶。
  关于“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
  如图,A代表“利己”,B代表“利他”。重合的部分“C”就代表交融部分“既利己,又利他”。那么,不重合的部分,一方是“只利己,不利他”,这是“自私”,为人唾弃,是万万不能的;另一方是“只利他,不利己”,这是“ 崇高”,为人敬仰。然而事实上,“从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形,纯粹的“利他”,是少之又少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多部分是交融的,既利己,又利他。
  再结合材料,从目的论出发,对“既利己,又利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一者,以“利己”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己”,所以要“利他”。换而言之,“利他”的目的,是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另一者,以“利他”为目的,为了更好地“利他”,所以要“利己”。换而言之,“利己”是储备自身,打造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从结果论来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利己”和“利他”两者的交融,必将收获“共情”与“共赢”。
  面对类似的作文题,我们该如何破解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特质和差异。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特异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大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利己却损人。
  2.利己不损人。
  3.利己且利他。
  4.舍己而利他。
  5.为“利己”而“利他”。
  6.为“利他”而“利己”。
  给出了具体情境,问题分析就不会陷入“形而上”的虚无之中。不论是出于“趋利避害”本性的“利己”,还是体现崇高修能的“利他”,只有在具体的事件中,才能探讨和揭示机制意义上的原因。下面就以“利己不损人”这一维度进行事例论述:
  疫情期间,朋友圈里曾经火了一段文字:西藏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这个人绝对是个人精,当上百万人涌向湖北大小医院时,这位老兄非常冷静地买了最后一班飞往西藏拉萨的机票,下了飞机直奔医院,成了西藏唯一一位肺炎病人。这个老兄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从随州出发一直到走进西藏第三医院,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合计接触24人,无一人感染。当湖北一个医生面对无数患者的时候,他却享受全省医疗救他一人的待遇,顺便还上了中央台刷了把存在感。可见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
  这段文字是以戏谑的口吻来讲述的,里面还掺杂一些不实的情况。传言他是坐武汉最后一班飞机前往拉萨,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一下行程,他在武汉封城指示下达前的间隙,前往拉萨寻找更好医疗资源的说法,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当时,有人义愤填膺,斥责张先生明明怀疑自己感染了,还作为“传播者”逃窜去污染西藏那片净土。
  张先生当然是利己的,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就千方百计地想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让自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是理性人正常的选择,其实也是他作为公民的权利。他要救自己的命,但尽量不害人,所以一路上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只接触24人,没有感染任何人,也没有给西藏带去太大的伤害。相比之下,那些刻意隐瞒自己行程、肆意跟他人接触的病毒携带者真的是太粗糙,太野蛮,太恶劣了。我们所恐惧的,也是后者,他们大多自私;而张先生的举动,我们会同情和理解,他“利己”,并未“损人”。
其他文献
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即为芒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同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为“忙种”。当然,芒种之后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即麦收了。  麦收之序曲:时刻准备着  旧时,临近麦收,男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麦场了。不管是老场、新场,都要先用锄或耙耪一遍,除去丛生的
期刊
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人们为什么不能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自己,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勾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著。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
期刊
他们负责!那些一手握啤酒,一手拎蝙蝠肉,躺在椅子上的食客;那些在華南海鲜市场兜售叫卖的店主。时值新春佳节,各家张灯结彩,红火的灯光掩盖了可怕的病魔。它们肆无忌惮,游走于大街小巷,瞅瞅这家,探探那户,看着人类的毫不设防,一边嘲笑,一边进攻。于是,喧闹的街道清冷了,喜庆的节日落寞了,寂静成了假象,安全显得虚幻……  我们负责!该负责的仅仅是那几个吃蝙蝠的人吗?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贪婪
期刊
自疫情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每每看到新闻中的确诊与死亡人数,我的心都如同被袭击、被践踏。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这些死去的同胞了。这并非为了别的,我很想借此算是耸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这时,黑格尔揪住我的耳朵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呀,我们忘记了历史中的哪些教训呢?  只说17年前吧,“非典”蔓延
期刊
亲爱的人类:  当你们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饮下了孟婆汤,将要彻底地忘记前世。  趁我还留有一些残存的记忆时,写下这段文字,希望大家可以看到。  我是一只蝙蝠。在你们眼中,我长相丑陋,性格古怪。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告诉我,我们要努力进化成人类不喜欢的样子,所以我有一张“死神脸”,深居简出,夜里出门。  因为,我们的身上携带着一百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对我们影响极低,而对于你们来说,就足以致命。 
期刊
【技法谈】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万花筒。它运用冲突和人物刻画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带给我们启迪。中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但要清楚作家写了什么,还要清楚作家是如何写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写作素养的提升。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对小说阅读的要求: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
期刊
流行病理应成为大众常识。它出现的时机往往在人们的意料之外,造成应对难题。2020年春,重灾区武汉的这场全国战“疫”理应成为我们认识流行病的一个窗口。基本的流行病学原理,相信大家都已有所了解。这里,我们来认识这些流行病学周边的常识,既可应对流行病,又可作为写作素材,同时还是增长见识,提升思维能力的一个频道。  1.“隔离”一词的四种引证解释。  1. 隔断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馀里,隔
期刊
2020年伊始,我们都经历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史无前例的“寒假”。那段时日仿佛触手可摸,点滴事件汇聚起的关键词,仍不时闪现在我们眼前……  真相与谣言。真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诲,也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早已忘记了17年前的教训,已习惯在灰色地带中生存之时,现实给了我们迎头一棒:真相缺席会对社会造成惨烈甚至难以弥合的伤害。值得铭记的唯有一点:真相
期刊
退休教师“温馨提示”暖人肺腑  绍兴市四越城区社区(村)90岁的退休教师,天蒙蒙亮就起床用毛笔在红纸上书写标语,创作“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的文字跃然纸上。  续说:90岁老人正是在“返老还童”,这里的“童”,指的是返归童真、简单、质朴。  “模拟型”女孩创造买菜利器  济南市某小区里的“模型控”女孩突发奇想,将几千元的遥控车加装了4G模块和话筒,在家
期刊
深刻是高考作文要求的发展等级之一。然而,大多数考生的作文依旧思想浅陋、论证粗糙、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很难做到有思想、有内容。要使文章超越平庸,就必须在深刻上下功夫,就必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根源,对问题进行多元分析。以下四位名师从不同角度阐释作文如何走向深刻,大有可借鑒之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