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时代中,电影让观众的眼界开豁了,让他们了更多的东西,他们的视觉得到了空前的享受,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观众的要求。观众们的耳朵没有从电影中得到任何的听觉享受,他们的耳朵能凝听电影世界的声音。因此电影中的演员需要张大他们的耳朵来说出对白。
——Norma Desmond in Sunset Boulevard
声音开始被应用倒电影中,让电影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让整个电影业掀起了一场声音革命。在电影中使用音乐,不单单是给予关于一个全新的感观感受,而且在变化之下,对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方法,需要给予从新的考虑,通过音乐的配合找到全新的表达方法。在电影没有声音之前,在默剧表演的过程中,电影制作人需要通过某些方法向观众传递或者扩大演员所要表达的情绪,又或者为整个默剧表演设置一个中心点,然后通过高光聚焦或者摄影机角度的改变来表达演员的情绪。但在后来,演员的对话能在电影银幕中表现出来了,导演们觉得应该使用更清晰明亮的高光聚焦(能清晰看到演员的嘴巴在动,让观众知道他们在说话)。另外,摄影机角度上出现了更多的静态停留,这是为了让正在演说电影对白的演员获得更多的注意,不让摄影机角度的频繁改变而影响观众去了解演员的对白。(实际上,在技术上也必须这样做,因为这个时代的摄影机的噪音还是非常厉害,而且在安装以后的摄影机非常笨重,让移动变得非常不方便。而摄影机的隔音设备也是摄影机移动的一大累赘。)而这样做,让电影中的对白成为所有电影的焦点。这样,观众能通过演员的对话,从而了解电影将要发生什么,让观众对电影有更好的了解。
而这次电影革命,让音乐人意识到了几件事情:第一,电影中需要被观众了解的情感以及戏剧的主体情绪,作曲者能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第二,作曲家们能为电影创作一乐章,无论电影播放到那一段,都有音乐伴随出现(如果你有看过卓别林的默剧,那么请你把他的电影配乐和《指环王》的电影配乐做一个对比,那么你就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些区别了。第三,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变,意味着许多剧院音乐人将面临失业。
在电影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花边故事,在1920年之前,一些演播室经营者相信有声电影只是一个短暂的潮流,很快就会消失。但无论怎样,有许多人很早就发现了在电影中使用同步对话的隐藏商机(如果不是这样,可能后世的广告模式就是彻底改变了。由于当时没有有声电影这个词汇,所以文中只能使用在电影中使用同步对白来表达)。在1920年代中期,针对图像和对话进行同步的电影技术,分别进行了几个不同试验。在1925年和1926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公开放映了几段有声电影短片。在播放短篇的放映室对观众进行测试反映。而这些有声短片都是内容非常简单,毫无剧情性的。但在这些短片中,首次应用了同步录音技术,第一次地向观众展示了歌剧演员演唱、火车经过以及一些日常事件的有声片段。
1927年,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彷徨的一年。The Jazz Singer(《爵士歌王》) 在纽约首映(第一部有声电影,虽然其中只有几段对白)。在这部电影中的几段重要音乐都使用了同期录音技术,而电影中饰演歌手的是Al Jolson(1926年,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后的一部短片中演唱了三首歌。第二年,他主演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二次大战,以歌劳军的形式参加了军队。在1946年其生平被拍成影片《一代歌王》及其续集《乔森又开始歌唱》后,就息影了。)。而在70年后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样事情很重要吗?值得我们去了解?人们理应喜欢这个新技术的啊。”但是在1927年,在无声电影已经出现了30年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知道观众对于有声电影这个新兴事物的态度是怎样,他们会有什么反应。然而尽管电影中许多演员的对白依然是无声的,许多剧情还需要靠“卡片”来叙述(就是工作人员把写着剧情概要的牌子,告诉观众将要发展的剧情),但Joslon在演唱“Blue Skies”和“My Mammy”的时候,观众发现歌曲的声音和Joslon的嘴形是同步的,声音来自Joslon的嘴巴,全场观众都为这一新事物兴奋了。The Jazz Singer(《爵士歌王》)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票房成绩,成为了电影工业发展的新方向。《爵士歌王》的成功开创了电影的一个新时代!(摘录自《世界电影发展史》:美国观众争先恐后地来观看这些音乐片,他们对于唱词和歌手嘴唇动作的完全一致,感到十分惊奇,但另一方面,这种新的技术却受到卓别林、金·维多、雷内·克 莱尔、茂瑙、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无声艺术大师们的贬斥。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还和亚力山大洛夫一起发表了一篇有名的反对对白片的宣言。他们承认无声艺术已 经接近尾声,利用声音是人们所希望的,音响能够使电影从字幕和迂回曲折的表现方法中摆脱出来。可是他们断定:“仿照戏剧的形式,把一个拍成的场景加上台词 的作法,将毁灭导演艺术,因为这种台词的增添必然要和主要由各分离的场面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个剧情,发生抵触。”这段话说明蒙太奇乃是电影艺术最本质的东西)
在后来,许多取得首映成功的有声电影都是音乐喜剧类型,其中包括了几个原因,有商业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有声电影在影片的产量上也引起了反应。1929年,华尔街曾以两亿美元投资于好莱坞的影片。四年以后,投资数目减少到1.2亿美元。)。大约过了3年,直到1931年左右,已经有一定数量音乐戏剧类型的有声电影完成了拍摄,并且进行了公映。对于商业来说,此类有声电影的娱乐价值可能体现在它们不单有演员进行有声对白,而且演员也会在电影中载歌载舞。另外,在后勤问题上,有一个好处,所有音乐人集合在一起,而且能经常出现在摄影机前,这个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技术瓶颈了,因为摄影机移动还是相对困难的,尽量让演员集合在摄影机之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摄影机的移动(在电影后勤上的区别,让这个时代的电影节省了许多时间,在当时来说,是一个节省开支的好办法)。但不论是什么,这类型的电影和所有得风尚流行事物一样,一直以固定模式发展的音乐剧类型,在在往后得几年中,大众对于它们的兴趣日益减少。当这些情况慢慢明显化之后,许多演播室经营者在思考,有声电影是否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音乐家了,而且许多演播室的乐器被解雇了。接着整整一年的调整时间里面,这些演播室的管理人都在思考,直到这些管理者了解到他们的有声电影实际上需要多少的音乐元素(由于那个音乐喜剧类型电影都需要非常多的唱歌、跳舞以及演奏的演员,所以当这个类型的电影被淘汰以后,这类演员也随之被解雇了,大家可以从《红磨坊》中作一些对比)。
在电影用加入声音在这个情况下,变成了一个昂贵、笨拙、而且有问题的制作过程。在非常早期的有声电影中,有声电影的技术还不能达到影像和声音分开录制。所以一旦要录制有声电影,就必须把所有的音乐人都集合在一起,然后设置好演奏的位置,要让他们所演奏的声音在能听到的情况下,不能掩盖演员的声音(而这原因也导致上一段说的,需要把所有演员都集中到一起)。所以他们在演奏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只要有一个错误就会让之前的表演付诸流水。所以,无论是音乐人、演员、导演来说,这个录制步骤绝对是一个噩梦。有些时候,因为歌曲难度、乐队的素质或者其他因素所导致的问题,某些歌曲往往需要使用2到3天时间来完成录制。另外,没办法对这些歌曲做后期制作,另外的情况是,如果这个歌曲录制出来的音轨发现是失败的,那么在放映的时候可能会跳过活和出现短暂的问题,所以这个时代的有声电影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个时候一个新技术出现了。这个技术能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某些段落先不录制音乐,而在事后,或者别的时间里进行分离录音,从而避免了以前录制所出现的技术问题,而这个技术在被广泛了解以后,有的人会把这个技术称为“重录音”技术。这个技术大概出现在1931年,在这个技术出现后,电影的配乐能根据乐器的不同“时期”(电影情节)而进行各自的录音,所以在录音的时候,可以对电影中所出现的配乐进行区别分类,而区别方法可以通过“声音场景”(电影配乐的感情、情绪变化)构造或者电影段落构造的设置进行区分。当音乐、对白和音乐在互相混合处理以后,这个技术能让电影制作人控制音乐所出现的位置(在电影中的什么段落出现等等),而这个技术的出现,衍生了一个新的制作过程,我们现在称为“配音”。配音至今仍然是电影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跃进,这个技术不但能让音乐监制和创作人自由控制和决定声音效果和音乐在电影中所出现的位置,而且能控制电影中所有对白的音量大小关系。
新技术的出现,让已经包含了音乐制作的电影制作过程,变得更具有柔韧性、可变性,把一个烦杂而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分离出多个步骤进行制作,从而也让原先昂贵的制作费用降低了,而且在1930年代早期,在电影业界中开始承认音乐监制和音乐创作人的价值,而且还强调他们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在是以配角或者可有可无的角色出现了。但无论怎样,在电影业界中还有许多人依然认为电影配乐还需要真实现场乐器录制,从而还需要支付一笔非常昂贵的制作费用(这表明当时很多人还未能完全接受分离录音,还没有放弃实时录音这一昂贵的制作支出,但这样的情况慢慢的发现转变,但不能不承认现代电影中也有不少现场伴奏录音的优秀电影)。Max Steiner(1935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电影配乐发展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是这样描述的:
但他们认为这个技术就好像画画一样,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颜色)。例如,如果一场电影的街头场景需要一段音乐做伴奏,那么只需要一位街头手风琴艺人来演奏就可以了(联系1931年的时候,刚刚受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影响,因此这个时候街道上行人比较少,其实这里就是阐述了之前的说法,不同的场景应用不同感觉、不同颜色的音乐来修饰)。这个技术(前面说到的“重录音”技术)能为任何场景轻松的提供相应的伴奏音乐,无论是夜总会舞厅还是剧院场景,也只是需要管弦乐团演奏这一场景所需要的音乐就可以了。
许多陌生或者非常难以表达的表演方法,在过去,这些多数都是采样音乐来表达。例如,一段描述浪漫爱情的电影场景,而发生的地方就在一个森林里面(请和一些欧洲电影结合理解,例如《罗宾汉》),虽然我们必须为这个场景找一个伴奏,但是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合理的,配合场景的音乐,而很多时候一位小提琴家可能会为这个浪漫的场景带来一段偏离主题的伴奏,让人觉得毫无理由而且无法理解(小提琴也能表达爱情,但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音乐与场景的搭配,就可能让整个场景的感觉产生了变化,大家参考一些比较哀伤的爱情电影)。另外,同样的场景,观众们看到一个牧羊人正在赶着一群羊在放牧,而牧羊人同时也在吹笛子,但伴奏却是来自50人一同演奏的管弦乐,这是非常可笑而且不正确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音乐之声》上,那一段非常经典的牧羊人木偶场景吗?大家或者能对比一下哦)。所以在为音乐电影场景设置合适音乐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搭配音乐上做更多的考虑,从而找到合适合理,和场景搭配的音乐。
这样那个时代中,许多幼稚的电影制作者都出现了这些“低级”的问题。观众们在电影发展的初期已经接受了在只有视觉感受的情况下忽略音乐的存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生,在电影工业找寻以及探讨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那些已经做了,那些还没有做,从而慢慢向新形式的电影去发展。
我们需要明白,在电影的制作中,所有音乐的制作都必须与视觉感受想吻合(是爱情的剧情就应该配合相关的音乐),而在当时的电影中,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使用方法,从而形成了两种当时都流行的电影音乐制作方法。其中一个做法是为电影制作恒定不变的电影配乐,而配乐的核心部分是从电影的开头字幕,直到电影最后一个画面为止,期间音乐的类型不会有所改变。而且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整个电影都是没有加入配乐的。这两种方法在当时都是理想的,而且在制作这两种电影的时候,让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在工作其中找到了一些错误。而在通过这些电影制作人不停的发展以及试验,最后,音乐被加入到电影图像中,成为了电影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一直沿用到现在。
注意早期有声电影以及现在我们所看电影之间的差异变化,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过去的电影里面,只有很少的成功电影是完全没有配乐的(由此可见音乐在电影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特别是现在的电影)。而在1945年,Ray Milland所主演的电影《Lost Weekend》(《失去的周末》)为人民带来了一些有趣而且具有启发的故事。这是容易牵动人感情的电影,内容是说一个酗酒者在周末的狂欢,而电影最初放映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音乐伴奏的。当电影第一次在电影院播放的时候,许多情节中Milland所表演的酗酒者所表演的醉态非常可笑,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经常发出窃笑甚至哄堂大笑,而这一结果正好和电影制作者的意向相反。很快这部电影就停止播映了,而且差一点就被永久搁置了。但就算如此,在作曲家Miklos Rosza为他谱写电影伴奏后,在从新公营后获得了非常优秀的反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因此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尽管歌曲是新版本《LOST WEEKEND》唯一加入的元素,但是他还是没有被大家所承认(《失去的周末》,曾获得第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等多项奖。改编自查尔斯.杰克逊的同名小 说。故事描述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唐包翰是个自尊心很容易受挫的人,在一次退稿的打击后开始酗酒。后遇女友海伦,爱情的力量使唐把酒精抛开,但由于海伦的父亲 批评他醉生梦死的生活情况,再次失去自信,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后来他失去生存的勇气,想要自杀,在海伦的极力劝阻和鼓励下,又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 望。这是美国影史上出现的第一部以严肃态度探讨酗酒问题的电影。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纽约市高楼大厦的全景,暗示这是一个有普遍性的故事。因此在电影中主角酗酒的醉态被观众认为是可笑的事情,实在是和导演揭露酗酒的严重性意向所不符合的,因此可以说电影音乐的确拯救了这部电影)。
在1927年和1931年之间,电影音乐迎来了它的发展初期,在那个时代已经能清晰的看到许多发展了。首先,在一些有声电影中,已经普遍以及明显的应用于部分电影的歌曲和舞蹈场面了。当电影音乐技术到达了重录音之后,电影制作者开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完全不在电影中录制伴奏或者有声对白,而另外一部分则在思考是否整部电影都应该使用有声录音,而在一些电影中尝试过不同的伴奏和有声对白来源(声音来自屏幕),例如Marlene Dietrich的电影《The Blue Angel》。之后,主题音乐开始被使用,就好像今天一样,是为了促进电影、录音销售以及散页乐谱的发展。最后,导演们开始使用分离录音轨道(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视频软件一样,视频轨道和音频轨道不同),来对应不同场景所需要的音乐类型。我们看看那些老电影,你会发现许多电影中死亡的场景都是使用相同的伴奏。但无论如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在早期的电影中大部分电影还是处于伴奏有声而对话少数有声或者全部对话无声,而在1931年之后,对话有声的电影才慢慢得以普及。
——Norma Desmond in Sunset Boulevard
声音开始被应用倒电影中,让电影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让整个电影业掀起了一场声音革命。在电影中使用音乐,不单单是给予关于一个全新的感观感受,而且在变化之下,对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方法,需要给予从新的考虑,通过音乐的配合找到全新的表达方法。在电影没有声音之前,在默剧表演的过程中,电影制作人需要通过某些方法向观众传递或者扩大演员所要表达的情绪,又或者为整个默剧表演设置一个中心点,然后通过高光聚焦或者摄影机角度的改变来表达演员的情绪。但在后来,演员的对话能在电影银幕中表现出来了,导演们觉得应该使用更清晰明亮的高光聚焦(能清晰看到演员的嘴巴在动,让观众知道他们在说话)。另外,摄影机角度上出现了更多的静态停留,这是为了让正在演说电影对白的演员获得更多的注意,不让摄影机角度的频繁改变而影响观众去了解演员的对白。(实际上,在技术上也必须这样做,因为这个时代的摄影机的噪音还是非常厉害,而且在安装以后的摄影机非常笨重,让移动变得非常不方便。而摄影机的隔音设备也是摄影机移动的一大累赘。)而这样做,让电影中的对白成为所有电影的焦点。这样,观众能通过演员的对话,从而了解电影将要发生什么,让观众对电影有更好的了解。
而这次电影革命,让音乐人意识到了几件事情:第一,电影中需要被观众了解的情感以及戏剧的主体情绪,作曲者能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第二,作曲家们能为电影创作一乐章,无论电影播放到那一段,都有音乐伴随出现(如果你有看过卓别林的默剧,那么请你把他的电影配乐和《指环王》的电影配乐做一个对比,那么你就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些区别了。第三,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变,意味着许多剧院音乐人将面临失业。
在电影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花边故事,在1920年之前,一些演播室经营者相信有声电影只是一个短暂的潮流,很快就会消失。但无论怎样,有许多人很早就发现了在电影中使用同步对话的隐藏商机(如果不是这样,可能后世的广告模式就是彻底改变了。由于当时没有有声电影这个词汇,所以文中只能使用在电影中使用同步对白来表达)。在1920年代中期,针对图像和对话进行同步的电影技术,分别进行了几个不同试验。在1925年和1926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公开放映了几段有声电影短片。在播放短篇的放映室对观众进行测试反映。而这些有声短片都是内容非常简单,毫无剧情性的。但在这些短片中,首次应用了同步录音技术,第一次地向观众展示了歌剧演员演唱、火车经过以及一些日常事件的有声片段。
1927年,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彷徨的一年。The Jazz Singer(《爵士歌王》) 在纽约首映(第一部有声电影,虽然其中只有几段对白)。在这部电影中的几段重要音乐都使用了同期录音技术,而电影中饰演歌手的是Al Jolson(1926年,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后的一部短片中演唱了三首歌。第二年,他主演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二次大战,以歌劳军的形式参加了军队。在1946年其生平被拍成影片《一代歌王》及其续集《乔森又开始歌唱》后,就息影了。)。而在70年后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样事情很重要吗?值得我们去了解?人们理应喜欢这个新技术的啊。”但是在1927年,在无声电影已经出现了30年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知道观众对于有声电影这个新兴事物的态度是怎样,他们会有什么反应。然而尽管电影中许多演员的对白依然是无声的,许多剧情还需要靠“卡片”来叙述(就是工作人员把写着剧情概要的牌子,告诉观众将要发展的剧情),但Joslon在演唱“Blue Skies”和“My Mammy”的时候,观众发现歌曲的声音和Joslon的嘴形是同步的,声音来自Joslon的嘴巴,全场观众都为这一新事物兴奋了。The Jazz Singer(《爵士歌王》)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票房成绩,成为了电影工业发展的新方向。《爵士歌王》的成功开创了电影的一个新时代!(摘录自《世界电影发展史》:美国观众争先恐后地来观看这些音乐片,他们对于唱词和歌手嘴唇动作的完全一致,感到十分惊奇,但另一方面,这种新的技术却受到卓别林、金·维多、雷内·克 莱尔、茂瑙、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无声艺术大师们的贬斥。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还和亚力山大洛夫一起发表了一篇有名的反对对白片的宣言。他们承认无声艺术已 经接近尾声,利用声音是人们所希望的,音响能够使电影从字幕和迂回曲折的表现方法中摆脱出来。可是他们断定:“仿照戏剧的形式,把一个拍成的场景加上台词 的作法,将毁灭导演艺术,因为这种台词的增添必然要和主要由各分离的场面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个剧情,发生抵触。”这段话说明蒙太奇乃是电影艺术最本质的东西)
在后来,许多取得首映成功的有声电影都是音乐喜剧类型,其中包括了几个原因,有商业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有声电影在影片的产量上也引起了反应。1929年,华尔街曾以两亿美元投资于好莱坞的影片。四年以后,投资数目减少到1.2亿美元。)。大约过了3年,直到1931年左右,已经有一定数量音乐戏剧类型的有声电影完成了拍摄,并且进行了公映。对于商业来说,此类有声电影的娱乐价值可能体现在它们不单有演员进行有声对白,而且演员也会在电影中载歌载舞。另外,在后勤问题上,有一个好处,所有音乐人集合在一起,而且能经常出现在摄影机前,这个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技术瓶颈了,因为摄影机移动还是相对困难的,尽量让演员集合在摄影机之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摄影机的移动(在电影后勤上的区别,让这个时代的电影节省了许多时间,在当时来说,是一个节省开支的好办法)。但不论是什么,这类型的电影和所有得风尚流行事物一样,一直以固定模式发展的音乐剧类型,在在往后得几年中,大众对于它们的兴趣日益减少。当这些情况慢慢明显化之后,许多演播室经营者在思考,有声电影是否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音乐家了,而且许多演播室的乐器被解雇了。接着整整一年的调整时间里面,这些演播室的管理人都在思考,直到这些管理者了解到他们的有声电影实际上需要多少的音乐元素(由于那个音乐喜剧类型电影都需要非常多的唱歌、跳舞以及演奏的演员,所以当这个类型的电影被淘汰以后,这类演员也随之被解雇了,大家可以从《红磨坊》中作一些对比)。
在电影用加入声音在这个情况下,变成了一个昂贵、笨拙、而且有问题的制作过程。在非常早期的有声电影中,有声电影的技术还不能达到影像和声音分开录制。所以一旦要录制有声电影,就必须把所有的音乐人都集合在一起,然后设置好演奏的位置,要让他们所演奏的声音在能听到的情况下,不能掩盖演员的声音(而这原因也导致上一段说的,需要把所有演员都集中到一起)。所以他们在演奏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只要有一个错误就会让之前的表演付诸流水。所以,无论是音乐人、演员、导演来说,这个录制步骤绝对是一个噩梦。有些时候,因为歌曲难度、乐队的素质或者其他因素所导致的问题,某些歌曲往往需要使用2到3天时间来完成录制。另外,没办法对这些歌曲做后期制作,另外的情况是,如果这个歌曲录制出来的音轨发现是失败的,那么在放映的时候可能会跳过活和出现短暂的问题,所以这个时代的有声电影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个时候一个新技术出现了。这个技术能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某些段落先不录制音乐,而在事后,或者别的时间里进行分离录音,从而避免了以前录制所出现的技术问题,而这个技术在被广泛了解以后,有的人会把这个技术称为“重录音”技术。这个技术大概出现在1931年,在这个技术出现后,电影的配乐能根据乐器的不同“时期”(电影情节)而进行各自的录音,所以在录音的时候,可以对电影中所出现的配乐进行区别分类,而区别方法可以通过“声音场景”(电影配乐的感情、情绪变化)构造或者电影段落构造的设置进行区分。当音乐、对白和音乐在互相混合处理以后,这个技术能让电影制作人控制音乐所出现的位置(在电影中的什么段落出现等等),而这个技术的出现,衍生了一个新的制作过程,我们现在称为“配音”。配音至今仍然是电影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跃进,这个技术不但能让音乐监制和创作人自由控制和决定声音效果和音乐在电影中所出现的位置,而且能控制电影中所有对白的音量大小关系。
新技术的出现,让已经包含了音乐制作的电影制作过程,变得更具有柔韧性、可变性,把一个烦杂而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分离出多个步骤进行制作,从而也让原先昂贵的制作费用降低了,而且在1930年代早期,在电影业界中开始承认音乐监制和音乐创作人的价值,而且还强调他们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在是以配角或者可有可无的角色出现了。但无论怎样,在电影业界中还有许多人依然认为电影配乐还需要真实现场乐器录制,从而还需要支付一笔非常昂贵的制作费用(这表明当时很多人还未能完全接受分离录音,还没有放弃实时录音这一昂贵的制作支出,但这样的情况慢慢的发现转变,但不能不承认现代电影中也有不少现场伴奏录音的优秀电影)。Max Steiner(1935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电影配乐发展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是这样描述的:
但他们认为这个技术就好像画画一样,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颜色)。例如,如果一场电影的街头场景需要一段音乐做伴奏,那么只需要一位街头手风琴艺人来演奏就可以了(联系1931年的时候,刚刚受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影响,因此这个时候街道上行人比较少,其实这里就是阐述了之前的说法,不同的场景应用不同感觉、不同颜色的音乐来修饰)。这个技术(前面说到的“重录音”技术)能为任何场景轻松的提供相应的伴奏音乐,无论是夜总会舞厅还是剧院场景,也只是需要管弦乐团演奏这一场景所需要的音乐就可以了。
许多陌生或者非常难以表达的表演方法,在过去,这些多数都是采样音乐来表达。例如,一段描述浪漫爱情的电影场景,而发生的地方就在一个森林里面(请和一些欧洲电影结合理解,例如《罗宾汉》),虽然我们必须为这个场景找一个伴奏,但是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合理的,配合场景的音乐,而很多时候一位小提琴家可能会为这个浪漫的场景带来一段偏离主题的伴奏,让人觉得毫无理由而且无法理解(小提琴也能表达爱情,但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音乐与场景的搭配,就可能让整个场景的感觉产生了变化,大家参考一些比较哀伤的爱情电影)。另外,同样的场景,观众们看到一个牧羊人正在赶着一群羊在放牧,而牧羊人同时也在吹笛子,但伴奏却是来自50人一同演奏的管弦乐,这是非常可笑而且不正确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音乐之声》上,那一段非常经典的牧羊人木偶场景吗?大家或者能对比一下哦)。所以在为音乐电影场景设置合适音乐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搭配音乐上做更多的考虑,从而找到合适合理,和场景搭配的音乐。
这样那个时代中,许多幼稚的电影制作者都出现了这些“低级”的问题。观众们在电影发展的初期已经接受了在只有视觉感受的情况下忽略音乐的存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生,在电影工业找寻以及探讨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那些已经做了,那些还没有做,从而慢慢向新形式的电影去发展。
我们需要明白,在电影的制作中,所有音乐的制作都必须与视觉感受想吻合(是爱情的剧情就应该配合相关的音乐),而在当时的电影中,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使用方法,从而形成了两种当时都流行的电影音乐制作方法。其中一个做法是为电影制作恒定不变的电影配乐,而配乐的核心部分是从电影的开头字幕,直到电影最后一个画面为止,期间音乐的类型不会有所改变。而且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整个电影都是没有加入配乐的。这两种方法在当时都是理想的,而且在制作这两种电影的时候,让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在工作其中找到了一些错误。而在通过这些电影制作人不停的发展以及试验,最后,音乐被加入到电影图像中,成为了电影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一直沿用到现在。
注意早期有声电影以及现在我们所看电影之间的差异变化,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过去的电影里面,只有很少的成功电影是完全没有配乐的(由此可见音乐在电影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特别是现在的电影)。而在1945年,Ray Milland所主演的电影《Lost Weekend》(《失去的周末》)为人民带来了一些有趣而且具有启发的故事。这是容易牵动人感情的电影,内容是说一个酗酒者在周末的狂欢,而电影最初放映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音乐伴奏的。当电影第一次在电影院播放的时候,许多情节中Milland所表演的酗酒者所表演的醉态非常可笑,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经常发出窃笑甚至哄堂大笑,而这一结果正好和电影制作者的意向相反。很快这部电影就停止播映了,而且差一点就被永久搁置了。但就算如此,在作曲家Miklos Rosza为他谱写电影伴奏后,在从新公营后获得了非常优秀的反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因此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尽管歌曲是新版本《LOST WEEKEND》唯一加入的元素,但是他还是没有被大家所承认(《失去的周末》,曾获得第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等多项奖。改编自查尔斯.杰克逊的同名小 说。故事描述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唐包翰是个自尊心很容易受挫的人,在一次退稿的打击后开始酗酒。后遇女友海伦,爱情的力量使唐把酒精抛开,但由于海伦的父亲 批评他醉生梦死的生活情况,再次失去自信,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后来他失去生存的勇气,想要自杀,在海伦的极力劝阻和鼓励下,又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 望。这是美国影史上出现的第一部以严肃态度探讨酗酒问题的电影。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纽约市高楼大厦的全景,暗示这是一个有普遍性的故事。因此在电影中主角酗酒的醉态被观众认为是可笑的事情,实在是和导演揭露酗酒的严重性意向所不符合的,因此可以说电影音乐的确拯救了这部电影)。
在1927年和1931年之间,电影音乐迎来了它的发展初期,在那个时代已经能清晰的看到许多发展了。首先,在一些有声电影中,已经普遍以及明显的应用于部分电影的歌曲和舞蹈场面了。当电影音乐技术到达了重录音之后,电影制作者开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完全不在电影中录制伴奏或者有声对白,而另外一部分则在思考是否整部电影都应该使用有声录音,而在一些电影中尝试过不同的伴奏和有声对白来源(声音来自屏幕),例如Marlene Dietrich的电影《The Blue Angel》。之后,主题音乐开始被使用,就好像今天一样,是为了促进电影、录音销售以及散页乐谱的发展。最后,导演们开始使用分离录音轨道(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视频软件一样,视频轨道和音频轨道不同),来对应不同场景所需要的音乐类型。我们看看那些老电影,你会发现许多电影中死亡的场景都是使用相同的伴奏。但无论如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在早期的电影中大部分电影还是处于伴奏有声而对话少数有声或者全部对话无声,而在1931年之后,对话有声的电影才慢慢得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