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蜂胶是蜜蜂从不同的植物上采集到的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含有黄酮类、多酚类、酶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及矿物质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等保健功能。本文从蜂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预测了蜂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蜂胶 应用研究 现状
  蜂胶是蜜蜂将胶源性植物上采集的树胶和树脂,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与蜂蜡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天然物质。常温下蜂胶为不透明、不规则的胶状固体,颜色有黄褐色、棕褐色、灰褐色、青绿色或黑色。蜂胶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在国际上有着“紫色黄金”的美誉。
  一、蜂胶的性质
  1、蜂胶的化学成分
  蜂胶是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药理活性也很多样。
  世界各地不同产区蜂胶的化学成分常常有很大的差异[1]。蜂胶的化学成分依赖于采集地植物的特异性和当地气候特征。一般情况下,蜂胶是由50%~55%的树脂
  类芳香油,30%~40%的蜂蜡、5%~10%的花粉所组成[2]。化合物主要包括类黄酮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酯、醛、醇类化合物,以及烯、烃、萜类化合物等。此外,蜂胶内还含有VB1,VPP,VA,VC,VE,多种氨基酸,10余种矿物质和20多种微量元素。
  2、蜂胶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蜂胶是不透明的固体,呈棕褐色、棕红色或灰褐色,有时带有青绿色,少数近似黑色。蜂胶表面光滑或粗糙,折断面呈砂粒状,切面与大理石外形相似[3]。
  天然新鲜蜂胶有令人喜爱的树脂香味,燃烧时发出乳香气,味微苦、略带辛辣味,嚼之粘牙。蜂胶具有一定的黏性和可塑性,在36℃时开始变软,15℃时变硬变脆、可粉碎,60~70℃时融化成黏稠液体,并分离出蜂蜡。蜂胶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二、蜂胶的提取
  国外用于药品和食品的蜂胶,几乎全部采用和蜂胶的提取方法基本上可分为醇溶和水溶两种。醇溶包括蜂胶的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物的快速提取、甘醇提取法、油提取法、蜂胶软膏、干提取物、水溶性蜂胶的干粉状蜂胶提取物、自由流动和不吸湿的蜂胶粉、水溶性的衍生物。
  三、蜂胶在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有很多食品企业充分利用蜂胶中含有对人体具有补充营养和促进健康作用所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对蜂胶进行提取和加工,使其成为一种保健食品。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蜂胶保健品的品种有蜂胶软胶囊、蜂胶粉、蜂胶喷雾剂、蜂胶口服液和蜂胶片等。
  蜂胶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无毒副作用,并有抗癌、防衰老、防止心脑血管病等功能,是食品工业中优良的油脂抗氧化剂。目前国外已将蜂胶应用于香肠的防腐和抗氧化作用中。并据报道,蜂胶在植物油中也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日本,蜂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已被认可[4]。
  由于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和防腐等特性,故可将其作为无毒的添加剂使用于各种食品的防腐保鲜中。目前,蜂胶在果蔬保鲜、肉及肉制品保鲜、禽蛋保鲜、奶制品保鲜、水产品保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表明,将蜂胶配制成浓度较低的水溶液,用于水果和番茄等蔬菜的保鲜,存放147 d后发现果蔬的失水率和烂果率都大大降低,而且能较好保持果品的光泽、颜色和口味。雷明霞等人[5]将蜂胶浸出液应用于苹果采后的防腐处理,结果发现蜂胶浸出液的抑菌效果远强于常用化学药剂苯并咪唑、苯莱托和多菌灵等。
  第一,蜂胶研究展望
  对不同植物和地区来源的蜂胶的组分的研究将成为今后蜂胶的研究方向之一。蜂胶的药理药效方面,单一组分和不同组分协同作用的机制研究将是发展趋势,尤其是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咖啡酸的抑制病菌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将成为研究重点。高良姜精、莰非醇和栎精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单一黄酮类物质。蜂胶的加工趋势是作为医疗药品,尤其是制成治疗咽喉炎、预防感冒的药物等,针对心脑血管病、抗肿瘤的蜂胶制品和复合蜂胶制品将成为开发的重点[6]。
  目前,我国对蜂胶的应用主要侧重在保健食品方面。从已被批准的蜂胶类保健食品来看,其功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等。据大量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证明,蜂胶完全可以与某些中草药或其他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制成多种多样的复方增效型保健产品。这类复方增效型产品一方面可以强化蜂胶的某些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蜂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可以预见,今后我国蜂胶类保健食品将会由单方型产品向复方型产品转变。纵观国内外蜂胶市场,我国蜂胶具有优良的品质,其总黄酮含量等一些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外对进口蜂胶的要求,具有国际市场潜力和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蜂胶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份额,还需在蜂胶研究、开发及应用上,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如进一步明确蜂胶相应保健功能的功效成分及功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的问题,蜂胶的除铅问题,蜂胶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和蜂胶引起的过敏问题等。随着我国不断地对蜂胶化学成分的深入分析和对蜂胶生理、药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蜂胶必定会在医疗卫生、食品工业、日用化工和农林及畜牧业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更好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85:93.
  [2]方子云.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杜,1988:645-647.
  [3]王亚群,任永新.蜂胶产品的开发[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3):20-21.
  [4]焦凌梅,袁唯.蜂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4(12):55-57.
  [5]雷明霞,王喜平.蜂胶浸出液在预防苹果腐烂病中的应用探析[J].养蜂科技,2003(3):40-41.
  [6]Susanne Valcia etc. Ligans from Chilean propoli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98,61(6):771-775.
  作者简介:田海娟(1980年-3月),女,汉族,吉林长春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资源利用。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提升为目的的人际交往模式。而这样的交往,在教学实际中存在极大的障碍。本文从研究消除课堂交往障碍入手,对课堂存在的课堂语言障碍、师生定位障碍、交往心理障碍、交往技能障碍和课堂结构障碍五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畅通课堂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中学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除;课堂交流障碍;提高;
以烟农19和皖麦41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时间低温预处理的小麦花药内源激素ABA、GA3、JA、IAA含量,并统计了低温预处理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
“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做教师的资格,也就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乐趣”。这是我的座右铭。作为一位女教师,从 2003年初出茅庐起至今已在教坛辛勤耕耘了11个春秋。用汗水、爱心夯实了前进中的每一个足迹,用自己的扎实学科基础知识不断探索,有一些教育的感悟。  一、用爱的心灵塑造教师形象  十一年来,带着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忱和执着的追求,在工作中,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
为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40份大豆材料加以分析,旨在从DNA分子水平上探索野生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50
将已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GEX-4T-1-N转化大肠杆菌BL21株,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获得犬瘟热病毒(CDV)重组N蛋白。将表达产物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与CDV标准阳性血清呈
类黄酮是植物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长期食用含类黄酮的果实和蔬菜有易于人体健康,目前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中仅含有痕量的类黄酮。AtMYB12是拟南芥中鉴定的调控类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掌握初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致使学生长期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实现。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
以水稻黄叶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突变体叶剑叶衰老过程中若干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花后5~25d,突变体剑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可溶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