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izh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他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侵染,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诗作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精神,处处都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
  关键词:杜甫;儒家思想;人道主义精神
  一、杜诗中人道主义精神探源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是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的,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常常充满沉甸甸的政治关怀和道德意识。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产物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他自幼苦读儒家经典,非常崇尚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思想,平生之志乃通过当官来行儒家匡时济事之道。其祖父杜审严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他们使儒家“仁者爱物”、“饥溺关心”的思想深植于杜甫的诗中。书香门第的传统,使杜甫在盛世文明的教育下,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和早期盛唐诗人们一样,对人生、对朝廷、对前途充满了乐观向上的遐想。然而仕途的不顺,终其一生并未使他踏上从政的道路。时代的变动,生活的流离所失,贫困、饥饿使他与人民群众发生较密切的联系,与人民大众共苦难、同命运,内心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儒家的“仁爱”思想,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二)经历乱战,现实感悟的结果
  杜甫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地漂泊时期。第一时期他写的诗很少。从第二时期开始,玄宗昏溃、朝丞弄权,外戚骄奢,边将骄纵……他自己屡试不第,饱读诗书,欲济天下的杜甫遭遇了落弟的失意,献赋求官未成,使他出仕济世的幻想破灭,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堪忧。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仕途的挫折给了他思考,使他开始正视现实,使他唱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安史之乱后,长安沦陷。杜甫目睹了叛军的暴行,饱尝了国破被俘的离乱之苦,有着九死一生的经历。杜甫晚年,长安再度沦陷,他经常捱饿受寒,日子过得很悲苦。他身在两川,心系故国,却又始终不得返京。无奈之下,他乘舟出游,漂泊在岳州,衡州、漳州等地,度着浮家泛宅的凄凉岁月。最后,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怀着满腔遗恨,冻死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
  二、杜甫诗中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
  (一)忠君爱国
  1.诗人对皇帝的忠诚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爱国思想和忠君交织在一起,根深蒂固。他把皇帝看成国家社稷的化身,把国家成败的希望全寄托在皇帝的身上,对皇帝是一味的忠诚。从早年的志向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希望以丞的身份辅佐国君。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怀着济世的思想,执著地求索国泰民安的路径,诗中他表明心迹:“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他以葵藿向日自喻,称自己对皇帝像向日葵那样忠诚;以稷契自许,表明希望做稷契一样的贤丞良相,辅佐君王治理天下,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南征》中:“者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诗人去世前一年,抱病漂泊时仍对皇帝感恩戴德,忠诚不舍。
  2.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
  杜诗现存有一千四百余首,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遇而作的。他的诗中有很多是描绘祖国美丽河山,名山大川的诗篇。从二十岁起,他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过了八九年“裘马清狂“的生活,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山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切之情。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引述了诗人万里离乡,多年漂泊,暮年多病,国事不宁,返乡无日的忧伤。又如长安“春望”,则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因为他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才写出了如此壮美的诗句。
  (二)“仁爱”精神
  杜甫号称“诗圣”,乃诗国之圣人,恰似孔子、孟子,乃儒家之圣人。其诗名垂千古,荣膺了各种美誉和桂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既是由于其思想艺术成就的无与伦比,还因为诗人用其毕生心血,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熔铸到了诗歌之中,成为诗国中儒家思想文化薪火的重要传承者。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他回答说“爱人”。孔子为推广自己的“道”而周游列国。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也”。杜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爱”精神。他对亲情、友情的眷念,对天下寒士的同情,对自然的怜爱,都无不体现他至仁至爱的思想。他的“仁者”之心,使他在与人交往之中,表现出无限的真诚和无私。
  1.诗人对家人的亲情
  动乱中生活的困苦使杜甫时刻为妻子和儿女能否过上安乐的生活而担心,为儿女挨饿乃至死去而伤心痛苦。例如:《北征》、《述怀》等诗篇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骨肉情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爱推及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晚年,他逃避战乱,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他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2.诗人对邻居、友人的真情
  杜甫对自己的邻居老夫体贴入微,他在把房子借给姓吴的亲戚住时,特意写了《又呈吴郎》一诗,他叮嘱吴郎不要干涉贫困孤苦的邻居老妇来门前扑枣,可看出他对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
  《春日忆李白》中写道:“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当时诗人自己身经磨难,但当李白生死未卜的传闻传到他耳中时,他忧心忡忡,对朋友思念无比。在得不到李白的任何消息时作了《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怜。”“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还在《遗怀》、《赠李白》等篇中,表达了对朋友李白浓烈诚挚的友情。
  3.诗人在战乱中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目睹了统治者的奢华无度,战乱中统治者横征暴敛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妻离子散的痛苦。他以深处民间的深刻感受,从现实生活出发,把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写下了不少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下黎民百姓悲惨生活的诗篇。
  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杜甫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写下“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篇。《石壕吏》通过对这一家的苦难遭遇,以及官吏抓人的凶恶相的刻画,反映了人民灾难深重的真实情况。《新安吏》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遭遇,揭露官吏强行征兵拉夫的行径。《垂老别》写了一个“子孙阵亡”的花甲老人被征从军,他告别老妻子,毅然而上战场的悲壮场面。
  《茅草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中的狼狈处境,触起了他对于战乱以来所尝痛苦的记忆,进而又联想到天下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寒士”。杜甫推己及人,把百姓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由自己的苦难而想到天下人的苦难,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仁爱”精神在他的诗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4.诗人对骄奢淫逸的统治阶级的批判讽刺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杜甫亲眼目睹了由于民族矛盾达到尖锐化时所爆发的连年战争中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生活。“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写出了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等尖锐的指出了贫富对立。这些诗句对统治者进行了鞭挞,对平民百姓充满了同情,客观上反映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
  因为长期困苦生活的特殊境遇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更切身的体会,所以杜诗更多的是从民的角度为民请命,呼唤仁政爱民,他是怀着深厚的同情心为百姓呼号呐喊“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食戍》)。“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喜雨》)。这些诗句真切地勾画出了杜甫为了天下百姓甘愿呕心沥血的仁者形象。
  可见,杜甫是由自身颠沛流离、怀才不遇的悲苦人生,去关注和思考平民百姓的疾苦、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这成就了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5.诗人对天地万物的仁爱之情
  杜甫的仁爱精神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关爱,就是对大自然的景、物,他也倍加关爱。如《缚鸡行》中“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仁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事,注目韩江椅山阁。”诗人同情鸡的被缚。《病马》中写了一匹衰老的马仍然在为其主人尽力,全诗表现了杜甫“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精神。《过津口》中当鱼儿的生命垂危时,诗人不禁产生了同情之心。《枯棕》中叙述棕榈树受到的种种摧残,由感叹枯棕引出对于人民苦难生活的感叹。《楠树为秋风所拔叹》中诗人用拟人化的写法,写了老楠树极力反抗挣扎和被风吹倒的惨象,倾诉了对它的同情和惋惜,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深感慨。
  诗人对自然中那些被损伤,被遗弃,被践踏的“弱者”表现出了深厚的同情,寄托了无限的哀伤和怜悯,流露出的是真挚的人道主义情怀。
  三、杜诗中人道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仁者爱人的广博之心,在他的诗篇中充分的表现了忧囯伤时、同情民苦的真挚感情,向世人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历代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的古典诗人在内,莫不向他拜倒,把他的诗歌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诗人,曾经像杜甫拥有这样多的追随者。
  杜甫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情感之中饱含着大仁大爱,尤其体现为对国家前途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陆游就曾在诗中说:“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北宋爱国将领李纲在《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中说杜诗“平时读之,未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其语之妙也。”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在燕京狱中每天读杜诗,有《集杜诗》二百首,《序》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民族英雄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杜诗所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内容。杜甫的影响直至现代也历久而不衰。
  参考文献:
  [1]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徐放.杜甫诗今译[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产生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通常以其充满鬼魂意象和荒诞情节等内容和手法而突出。在我国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人鬼蛇神等志怪的描绘。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聊斋志异》中主要体现在鬼魂形象、预言预示和奇特荒诞的情节三个方面;《聊斋志异》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作者的干预议论。本文除了探讨《聊斋志异》与魔幻现实主义之间的异同之外也将对讨论该议题的意义进行阐释。  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各阶层女性伦理纲常的定位,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文化的理性关照。笔者将从生存状态、情感悲剧、女性态度三个方面剖析司马迁对《史记》中女性文化的理性关照,并由此揭示司马迁创作的内在动因和深刻用意。  关键词:《史记》;女性文化;理性关照;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
期刊
摘 要:女性诗歌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男性主宰的诗歌领域增添了新的气息。魏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擅长文赋,能言善辩,才识俱佳。本文通过“咏絮之才”、“大薄凝之”、“步障解围”等故事,了解谢道韫的生平,解读《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诗》,体味诗歌的大气洒脱以及“林下风气”,并简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谢道韫;生平;诗歌;影响  一、谢道韫的生平 
摘 要: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秉承了“简而有法”的主张,大抵上来讲,是文章简洁且有章法。从词语出处《尹师鲁墓志铭》中可以详细探究“简而有法”的具体内涵,这一主张与欧阳修的学风、古文创作理论及文道观等都密不可分。  关键词:欧阳修;“简而有法”  一、何谓“简而有法”  “简而有法”一词,始见于欧阳修为尹洙写的墓志铭《尹师鲁墓志铭》,他称赞尹洙的文章的时候,只用一句“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这引起亲友们的
《诗经》中的“比”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诗经》中大量运用“比”这一表现手法来描写人或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本体和喻体
摘 要:《世说新语》向来被视作描述魏晋风流的风雅之作,甚少有人着眼于其中“俗”的部分,本文尝试从言语、情感、意趣等几个方面对《世说新语》雅中之俗进行一些浅近的分析。  关键词:雅与俗;世说新语;俗文学  雅与俗,向来是文学中关系紧密的两个概念,由之延伸出来的雅文学与俗文学,也隐隐有对立之势。但必须承认的是,几乎所有的雅文学都是由俗文学发展而来。四大名著诞生之初仅仅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