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步步相扣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a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对历史问题、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要求。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为例,谈谈在“五元五步”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操作方法。
  一、预习检测
  学生先用一节课进行预习。预习要求为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填空,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用3分钟时间检测预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把教材中的基础问题列成10个小问题,采用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方式,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抢答,正确回答全部问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10个问题如下:①哪位英国人制成了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②在汽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热效率大大提高的发明家是哪国人?③用蒸汽机成功驱动轮船的是哪位美国人?④世界第一条铁路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通车是在谁的基础上实现的?⑤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法拉第的什么理论?⑥1866年,制成发电机的德意志科学家是谁?⑦1879年,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是哪位?⑧发明有线电报的是哪位美国人?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于哪一年?⑩冷战时期,哪个国家国防部建立了四个站点的网络?
  这些问题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课前完成后,课堂不再花费时间学习。同时,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预设
  这个环节为由表及里环节,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②分析科学技术和科学发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与预习检测的问题相比,仍属于基础层级的问题,但难度略有提升,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后基本能找到答案。
  三、讨论质疑
  这一环节为读史立论环节,为本课重点环节,聚焦的是重点难点问题。教学中,教师展示材料(可以是史料、图片、评论等)并提出指导性问题,要求组内讨论,派代表发言,然后小组间相互补充、质疑。以本课探究一为例。探究一的主题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师先出示了三则史料:
  【材料一】科技与生活
  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同时,教师出示了读史指导: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科技革命的成果?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②用材料二的原话指出新帝国主义指什么?③你能以中国为例,说明新帝国主义如何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吗?④根据材料三,你能说说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与全球化的关系吗?⑤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负面作用呢?
  教师要求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协助学生整理出下表:
  这样教学,营造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探究性氛围,给学生以发散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思维的优化:一是学会了迁移和变通。如,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后,让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影响,这就是迁移;分析了材料中新帝国主义后,让学生以中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殖民地的影响,这就是变通。二是学会了联系和联想。如,从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特点,联想到当今世界格局全球化视野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三是学会了多维思维和求异思维。如,上述探究,教师从六个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思考,并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分析。
  四、举例应用
  教学中,教师通过材料展示柯达公司的发展历程,并提问,有人说“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样设计有两种意图:一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加大科研投入,适应市场转型;二是学生在第三个环节时经历了激烈的讨论质疑,这一环节适当放松,体现了张弛有度的教学原则。
  五、当堂检测
  本环节,教师设计了几个选择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自己讲解,落实本课学习的知识。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布置课后作业。结合班级学生素质较好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拓展,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论文。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整个教学流程十分顺畅,有张有弛,顺利突破了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感知到,“五元五步”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荆州市江陵中学)
  【互动链接】
  课堂不是教师的自留地,而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他们,千万不要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全班八个小组,我把《大堰河,我的保姆》划分成七个部分,由七个小组分别朗诵,让第八组充当裁判,选出前三名。活动前,我把评判的标准告诉了学生:一,普通话标准;二,朗诵的节奏感强;三,声情并茂。
  朗诵开始了,一组一组朗诵下去,第八组在紧张地评判,我也在课本上给每个小组打分。朗诵结束后,我让第八组宣布评选结果。没想到,他们评选的结果和我的判断完全一致。
  这个小实验告诉我,过去,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其实,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力并不一定比老师差,放手让学生去承担更多的任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得到增强。
  (荆州市江陵中学 叶春雷)
  在“五元五步”探究式课堂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以前教学“过去分词作状语”时,我一般先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分词的基本功能,以及它与现在分词作状语的区别,然后举例分析它们在句中的用法,并辅之以相应的练习。这样教学,很多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更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笼罩着沉闷的气氛。
  运用“五元五步”教学这一内容,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教师通过检测熟悉的文本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出语言现象,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语言规律;接着,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质疑,归纳总结出其用法;最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内化语法知识。
  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在具体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能力也提高了。
  (荆州市江陵中学 余祖玉)
  来到江陵中学(简称“江中”),我有一丝欣喜,更有一丝忧虑。欣喜的是,我的高中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忧虑的是,江中是否会因为“古老”而毫无生气。
  真正步入课堂后,我欣然发现,江中的课堂是这样的充满趣味。座位顺序变了:九人一组,两人相向而坐,讨论问题十分方便。教室变了:讲台前的黑板上写着各小组的组名,并记录着每个小组的积分;后面的黑板是综合评价板,记录着周评、月评的结果。每月评出的优胜组会得到奖励。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大家的好胜心,课堂变得活跃了,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了。讲课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老师每堂课讲得不多,更多的时间是我们自主学习、探讨;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讲课早已成了“寻常事”。
  那是一节物理课,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导学案,让我们自主预习。预习完后,各小组开始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非常活跃。第一道例题,老师请我上去讲。我虽然紧张,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边板书边讲解。“除了有些紧张外,其他的都很完美!”老师这样评价我的表现。这评价不低啊!我轻轻地吁一口气,把粉笔放回粉笔盒,带着胜利班师的心情回到座位上。
  (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1)班 苏菲亚)
  如果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比作台阶,我现在是在第四级台阶上了吧!幼儿园到小学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早已不得而知,从初中到高中的心情却还记得,有高兴,有害怕,有期待,有不舍。不过,这些也都渐渐淡忘了,现在唯一想说一说的,便是初中与高中的区别。
  进班几天后开始分组,那是最随意最有特点的分组。随意在大家都不了解,特点在大家都是侧对黑板,正对同学。然后,很随意的,我当上了组长。初中组长干什么?我当过,自是知道,就是收作业,至于纪律,那是老师的事,与组长毫不相干。上了高中,我发现,组长的任务并不在于收作业,而是管纪律,提醒组员哪些作业要快点写,哪些可以稍晚一点儿。
  高中作业多,老师不可能全改的,更多的时候是组内成员根据老师的讲解自我订正。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先在组内讨论,讨论不明白的,再去找老师请教。没有老师脚跟脚地命你写作业、交作业,从课内到课外,我们都更自主,更自律,更独立。这或许就是“五元五步”课堂教学改革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吧!
  (荆州市江陵中学高一(10)班 陈心童)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笔者在教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通过认真阅读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考虑,认为依照课本上编排的程序进行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大胆改进教学设计方案,直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首先出示问题:你会用分数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吗?     学生在已有“分数的意义”这一认知基础上,首先想到的答案是[48],再通过深入观察思考,又有学生说出“[24
“毕文学名师工作室”是恩施市名师工作室,由19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中有特级教师2人,湖北名师1人,恩施名师3人。工作室以“凝聚团队、引领课改、研发课程、服务教学”为宗旨,致力于初中写作教学设计行动研究和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工作室主持人毕文学是特级教师,恩施州语文中考命题库专家组成员,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教参4部。  写作课难教是很多教师的切身体会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教材设计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受资源的限制无法开展。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原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探索月球奥秘》。其中有一项活动要求学生观察月亮的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活动设计中涉及到的语文资源天文台、天文馆等,在城市是具备的,按照教材设计开展好这项活动比较容易。农村学校没有这些活动资源,严格按照教材安
课堂上,如果有个学生突然冒了出来,跳过你的启发过程直接报出了答案,打乱了你原本一步步启发、“揭密”的预设,作为教师,你会怎么想,怎么办?  现代学习生活中,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多样化,感悟能力越来越强,课堂上的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当前课外辅导热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已经提前在辅导班学习了许多课程,所以觉得没有必要再听一遍,对于教师的讲解不以为然。  所以,如何面对这些“先知学生”,让他们对那些自
老师把魏玉同学的眼睛蒙了个严严实实,又让她在原地转了三圈。魏玉接过粉笔,颤颤巍巍地向黑板走去。哈,她朝门那边走去了……魏玉用手轻轻地摸住了黑板,她拿不定主意,上上下下地摸索着。教室里一片安静。她终于画了一个鼻子,同学们笑翻了天。魏玉拿下毛巾睁开眼睛一看,呀,鼻子长到了额头上了。此刻黑板上的小丑也好像在对她抱怨:“难道我的鼻子是长在额头上的吗?”看到这里,魏玉自己也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以上是我
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Ⅱ》一炮走红,以56.8亿的票房成绩成为迄今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世界电影史上位居票房收入第55位的位置,而且还以累计1.59亿人次的观影人数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观影人次的冠军。与前一段时间热映的《湄公河行动》一样,《战狼Ⅱ》同样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我国国民在国外受到威胁的事件上。但与《湄公河行动》属于刑事执法主题不同的是,《战狼Ⅱ》则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在海外撤侨和护侨中的巨
“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变式。难点是分析“单位1”变化后数量的变化。教学中笔者巧妙追问,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深入。  一、巧设问题,搭建认知平台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
“王静名师工作室”以提高教学实效、探索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专家讲坛、聚焦课堂、课题研究、名师沙龙、学习研修等为基本活动方式,引领全市生物教师专业成长。为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工作室还发动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育教学问题探讨,并及时更新资源,分享资源,以提升全体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  工作室首席名师王静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正高级教师。30多年的教学生
生物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把生物技术融入生活化的生物课堂呢?  一、作为导课部分激趣增疑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用时不多,但它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可以激趣增疑,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因此,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往往能勾起学生对某节课乃至生物学科本身的兴趣。教学中,教师选取适当的切入点向学生介绍这些前沿技术,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发散
“微点作文”的三大突破。第一,过去作文教学湮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微点作文”变随机教学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过去作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只重形式,如何开头、怎么结尾、怎样选材、如何构思,落实在理论的讲解和范文的模仿上,并没有探求其中的表达规律和生成规律。“微点作文”教学从细微处入手,建构了一个立体化系统,作文分基础篇和综合篇共108个点,分步骤探求表达的规律,使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激发了个性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