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索

来源 :新华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实施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程序
  1.兴趣激发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2.情境创设是一堂数学课的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起就很容易进入教师预先设定的情境中。创设情境的形式有:
  (1)生活展现情境。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实物演示情境。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的主导地位,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感知对象具有典型意义。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拉动窗帘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转动自制的风车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制作成课件或者是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知道“平移”和“旋转”有时是同时存在的。以实物演示情境不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而且可以将观察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学、好学,体会到数学的奥秘,激发起主动性。
  (3)游戏表现情境。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持久性差,注意的范围也有局限性。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经常在巩固练习中采用游戏教学,可使学生兴趣浓厚,常用的游戏有: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争红花夺金牌、漫游数学宫等等。教学时在巩固环节中创设一些恰当的游戏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4)故事描绘情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的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联系教材内容编出一个个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二年级的新教材中有一节表内乘除法的复习课。木节课从跟随“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到月球旅行引课,整节课都围绕月球旅行这一情境展开:从火箭几点发射复习时分秒部分的知识,到参观月球游乐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复习表内乘除法的知识,再到设计月球学校复习方向与位置部分的知识,整节课用故事情境贯穿,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5)操作展示情境。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的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部分知识时,先让学生收集各种公园的地图、风景区的地图等,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地图和学生共同研究,探索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公园,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去操作,再通过操作得到新的学习经验,学生体验到的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3.自由发挥阶段 这是复习旧知,巩固新知阶段。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不再用旧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这个时候药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如: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回忆以前还学过哪些面积计算以及谁通过今天的学习还会了哪些面积的计算。让他们自由回答,这样既能在学生中产生竞争意识又可以复习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延伸今天的知识。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把发言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4.开放性学习阶段 在临近下课的阶段,学生容易浮躁。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还要灌输知识的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心理,引起厌学的情绪,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拘于课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与数学有关的课外影片或者带领学生做个小游戏,一可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可通过游戏对新授的内容进行巩固。在整节课结束前布置一些弹性作业,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在情境教学中,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重要。情境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就非常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备课,课后在反思中提高。力求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达到旺盛状态,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职业中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本文试通过对中职学生道德内化的研究,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职学校,如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1.道德内化的涵义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关注学生体验感知和实践过程。”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在学的时候能够侃侃而谈,但谈到写,往往是避之不及,谈“写”色变,那么究竟怎样来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怎样才能让读更好的为写服务呢,这里浅谈一下我的一点意见:  1.多读  高尔基说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德育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楷模,是学生的贴心人,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总结的一点体会:  1.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尊重
期刊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就害怕,根本不原意去好好地去写,因此,习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我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了几点心得:  1 通过教学内容,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习作能力最好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完文章后,进行多种教学环节,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
期刊
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学生因此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兴
期刊
【摘要】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
期刊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
期刊
美育在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是历代教育学家所首肯的。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把美育与体育相并列,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美育教育是对学生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体育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不能靠几句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教材,认真挖掘,有机地结合、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
期刊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指导教师组织和展开课堂教学,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以过程中发挥自己应当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可忽视的作用。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评介观等观念的不断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法、手段、途径也有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变化,演变到今天,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评价项目及其标准,其中的评价项目主要有:“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切入点。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城
期刊